暴雨過後的汴京城,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芬芳。華千機站在醫館的後院,看著被雨水打濕的藥圃,陷入沉思。


    十年了,從他初入汴京到現在,恍如一夢。然而此刻,他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緊迫感。


    \"先生,\"小徒兒阿福匆匆跑進來,\"狄將軍派人來了,說是要緊事相商。\"


    華千機點點頭:\"請到書房。\"


    踏入書房,隻見狄青的親信副將張憲已經等在那裏。看到華千機進來,張憲立即起身:\"華大夫,將軍讓我轉交這個給你。\"


    那是一個精致的木匣,打開後,裏麵是一份泛黃的羊皮卷軸和一枚青銅印信。


    \"這是......\"華千機有些驚訝。


    \"將軍說,這是楊家將的秘傳軍糧配方,\"張憲壓低聲音,\"還有這枚印信,是當年楊業將軍留下的。將軍說,以後的日子不太平,這兩樣東西,隻有交給華大夫才能放心。\"


    華千機心中一震。楊家將的軍糧配方,那可是鎮軍之寶。狄青此舉,顯然是在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


    \"將軍還說了什麽嗎?\"他輕聲問道。


    張憲環顧四周,確認無人後才說:\"將軍說,金兵可能比我們想象的來得更快。他老人家已經做好了...準備殉國的打算。\"


    華千機神色凝重地合上木匣:\"替我轉告將軍,這份重托,在下必當竭盡全力。\"


    送走張憲後,華千機獨自坐在書房,翻開那份羊皮卷軸。上麵不僅有軍糧配方,還記載著曆代楊家將的行軍布陣之法。在卷軸的末尾,是狄青親筆寫下的一段話:


    \"千機賢弟:


    自從你改良軍糧以來,邊關將士多受照拂。如今金兵壓境,戰事在即。這份軍糧秘方,關係三軍性命,望你好生保管。若我狄青不幸戰死沙場,望你將此方傳與有德之人,以續我朝軍威......\"


    正讀著,外麵突然傳來一陣騷動。阿福慌慌張張跑進來:\"先生!範公來了!\"


    華千機連忙起身相迎。隻見範仲淹在兩名家仆的攙扶下,緩步走進院子。老人家的麵色比前幾日又憔悴了幾分。


    \"範公,您怎麽......\"


    \"來不及解釋了,\"範仲淹示意家仆退下,從袖中取出一個包裹,\"這是我畢生所著醫書和見聞,今日特地交給你保管。\"


    華千機一怔:\"範公這是何意?\"


    \"老夫已經上書辭官,準備歸隱山林,\"範仲淹歎道,\"朝中局勢,你也看到了。老夫雖已年邁,但也不願做那俯首稱臣之人。\"


    他頓了頓,又道:\"這些醫書中,不僅有治病救人之法,更有我對這天下的一些見解。他日若有機會,望你能擇人而授。\"


    華千機心中一酸,雙手接過包裹:\"範公,您放心。您教導之恩,在下此生難忘。這些醫書,我必當好好保管。\"


    範仲淹剛走不久,歐陽修也匆匆趕來。與往日的儒雅不同,今日的歐陽修顯得格外急切。


    \"華賢弟,\"他一進門就說,\"我準備舉家南遷。臨行前,有一事相托。\"


    說著,他從書箱中取出一疊裝訂整齊的手稿:\"這是我這些年收集的民間故事和藥方,裏麵記載了不少失傳的古方,還有許多市井百態。\"


    華千機接過手稿,翻開第一頁,上麵寫著《醫案集錄》四個大字,下麵還有一行小字:\"願此方流傳,以濟蒼生。\"


    \"歐陽兄這是......\"


    \"亂世將至,\"歐陽修苦笑,\"這些東西若是留在我這,恐怕難保。你醫術精湛,又有濟世之心,由你保管最為合適。\"


    正說著,又一個意外的訪客到來。竟是太醫院院使李修然。


    \"華大夫,\"李修然的聲音帶著幾分顫抖,\"太醫院可能守不住了。這是我們曆代太醫院的秘藏,還請你......\"


    華千機看著眼前這位往日威嚴的太醫院院使,此刻卻像個脆弱的老者。他鄭重地接過那個沉甸甸的包裹,知道裏麵裝的是太醫院數百年來的心血結晶。


    \"諸位放心,\"他深吸一口氣,\"這些醫典,我一定會好好保管,等待有緣人。\"


    李修然點點頭:\"太醫院中還有一些年輕的醫者,他們或許會來投奔你。還請多加照拂。\"


    \"應該的,\"華千機說,\"醫者仁心,不分你我。隻要他們有心行醫濟世,我定當傾囊相授。\"


    送走了一撥又一撥的訪客,天色漸晚。華千機站在書房中,看著滿桌的醫書、手稿和秘方,心情異常沉重。


    這些東西,哪一樣不是前人嘔心瀝血之作?如今卻要在戰爭的陰雲下倉促轉移,不知何時才能重見天日。


    夜幕降臨,華千機獨自坐在後院的老槐樹下。月光透過樹葉,在地上灑下斑駁的影子。


    他取出隨身攜帶的一本小冊子,這是當年剛到汴京時記錄的醫案。翻開第一頁,那個狂妄自信的年輕人似乎還在眼前。


    \"先生,\"阿福端著一盞清茶走來,\"您該歇息了。\"


    \"坐下吧,\"華千機示意徒弟坐在身邊,\"阿福,你可知道為什麽今天這麽多人都來托付重要的東西?\"


    阿福搖搖頭。


    \"因為他們都預感到,汴京可能保不住了,\"華千機輕聲道,\"但他們更擔心的,是這些珍貴的文化傳承會隨之消失。\"


    他站起身,望著北方的天際:\"戰爭和天災可以摧毀城池,但不能磨滅文化。這些醫書和方子裏,記載的不僅是治病救人的方法,更是幾百年來無數醫者的心血。\"


    \"那我們該怎麽辦?\"阿福問。


    華千機沉默片刻:\"收拾細軟,準備南下。太醫院的那些年輕醫者很快就會來,我們得為他們準備住處。\"


    \"可是先生,我們的藥圃......\"


    \"帶不走的種子都埋在土裏,\"華千機說,\"等到春天,它們自會發芽。到時候,說不定會有新的醫者在這裏重建藥圃。\"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一名信使翻身下馬,快步走進院子。


    \"華大夫,狄將軍讓我送來最新軍報,\"信使氣喘籲籲地說,\"金兵主力已經開始南下,預計三日內就會抵達大散關。將軍說...說......\"


    \"將軍說什麽?\"


    \"將軍說,請您立刻啟程南下。他會盡量拖住金兵,為百姓撤離爭取時間。\"


    華千機接過軍報,借著月光快速瀏覽。信的最後寫道:\"千機賢弟,他日若有機緣,望你將這些醫術傳給有心人。願我泱泱大宋,終有重振之日。\"


    \"阿福,\"華千機收起信件,聲音堅定,\"今晚開始收拾東西。記住,醫書和藥方要先裝,其他的能帶多少帶多少。\"


    \"那些來不及送走的病人呢?\"


    \"讓他們也一起南下,\"華千機說,\"醫者不能見死不救。\"


    整整一夜,醫館燈火通明。華千機帶著徒弟們仔細整理每一本醫書,清點每一包藥材。那些來不及製成藥丸的珍貴藥材,他都細心包好,準備帶在身上。


    天快亮時,遠處傳來陣陣號角聲。華千機站在醫館門口,最後看了一眼這個生活了十年的地方。


    \"走吧,\"他輕聲說,\"這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


    馬車緩緩駛出汴京城,晨曦中的古都顯得格外寧靜。誰也不知道,這個曾經繁華了數百年的城市,即將迎來怎樣的命運。


    但華千機知道,隻要這些醫書和方子還在,隻要還有人記得這些治病救人的方法,華夏的醫道就不會斷絕。總有一天,這些知識會重現天日,再次造福百姓。


    馬車轉過一個彎,汴京城的輪廓漸漸消失在晨霧中。


    【前傳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廚食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灣的莎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灣的莎菈並收藏天廚食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