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城,錢塘江畔。
一隊商旅緩緩駛入城門。為首的青衣女子正是護送皇族南遷的蘇青檸。經過一個多月的艱險跋涉,他們終於抵達了這座即將成為南宋都城的繁華之地。
\"這就是臨安啊......\"蘇青檸望著眼前熱鬧的街市,心中百感交集。與記憶中的現代杭州相比,眼前的臨安雖然規模稍小,但已經顯露出不凡的商業氣象。
\"蘇供奉,\"王懷安騎馬靠近,\"康王殿下讓我轉告你,皇族已經安頓好了。這是賞賜給你的宅院地契,就在清波門附近。\"
蘇青檸接過地契,心中已有計較。清波門地段繁華,是重建事業的絕佳位置。
\"多謝殿下美意。\"她收好地契,\"對了,可打聽到老孫的消息了嗎?\"
\"有線報傳來,老孫帶著一批物資和人手,已經從水路南下,估計這兩天就能到。\"
蘇青檸點點頭。在南遷之前,她就安排老孫將汴京店鋪的核心班底和重要物資分批轉移。這些都是重建事業的根基。
正說著,街邊突然傳來一陣喧嘩。隻見一家酒樓門前,幾個彪形大漢正在為難一個瘦弱的小販。
\"你這賣的什麽東西?敢在我們醉仙樓門前擺攤!\"為首的大漢叫嚷著。
\"各位行行好,小人就是賣些糕點......\"小販戰戰兢兢地說。
\"糕點?\"大漢一把掀翻攤子,\"這條街隻準賣我們醉仙樓的點心!誰讓你來的?\"
蘇青檸走近一看,地上散落的赫然是汴京特色的桂花糕。那獨特的配方,分明是出自她的手藝。
\"這位兄台,\"她上前道,\"這點心是我讓他賣的。有什麽問題嗎?\"
\"你?\"大漢上下打量她一眼,冷笑道,\"不知道這條街是......\"
話沒說完,突然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是誰在我醉仙樓門前鬧事?\"
一個身著錦袍的中年人大步走出店門。看到蘇青檸,他先是一愣,隨即露出驚喜之色:\"這不是蘇供奉嗎?\"
\"金東家!\"蘇青檸也認出了此人。正是當年在汴京有過幾麵之緣的臨安金氏商行東主金有德。
\"哈哈,果然是你!\"金有德大笑,\"剛聽說汴京蘇氏點心要來臨安開店,沒想到這麽快就遇上了。來來來,快請進店說話!\"
那幾個大漢見老板如此熱情,訕訕退去。金有德將蘇青檸迎進雅間,奉上香茶。
\"早就聽聞蘇供奉要南下,本想去碼頭迎接,沒想到讓這些莽夫壞了規矩。\"金有德歉意地說。
\"金東家太客氣了,\"蘇青檸笑道,\"倒是要謝謝你照顧我的人。這些日子,全靠金氏商行的人脈,才能順利將物資運來。\"
原來在南遷之前,她就托金有德幫忙安排路線和住處。這也是她敢讓老孫走水路的原因。
\"應該的應該的,\"金有德擺手,\"不瞞你說,自從去年嚐過你家的點心,我就一直想在臨安開個分號。現在你親自來了,那可真是太好了!\"
蘇青檸聽出了他話裏的意思:\"金東家是想......\"
\"沒錯!\"金有德興奮地說,\"我想和蘇供奉合作。你出手藝,我出資源。如何?\"
蘇青檸沉吟片刻:\"金東家的好意我心領了。不過在具體合作方式上,我倒是有些想法......\"
就在這時,外麵傳來一陣熟悉的聲音:\"掌櫃的,可算找到你了!\"
是老孫!
\"老孫!\"蘇青檸起身相迎,\"一路可還順利?\"
\"托蘇掌櫃的福,\"老孫笑嗬嗬地說,\"人和貨都安全到了。金掌櫃派的人接應得很及時。\"
金有德做了個請坐的手勢:\"既然人都到齊了,不如我們好好談談合作的事?\"
蘇青檸點點頭:\"金東家,你對臨安的市況想必很了解。不知道清波門那邊的商業氛圍如何?\"
\"清波門?\"金有德略顯驚訝,\"那可是臨安數一數二的繁華地段。不過這兩年因為北方戰亂,不少富戶南遷,那邊的房價可是漲得厲害......\"
\"這個不需擔心,\"蘇青檸微笑道,\"康王殿下已經賜了宅院給我。\"
\"哦?\"金有德眼前一亮,\"那可真是天賜良機!不過蘇供奉,我聽說你在汴京的店麵以平民百姓為主,清波門的客源可能不太......\"
\"正是要說這個,\"蘇青檸打斷道,\"我的想法是,在清波門開兩家店。\"
\"兩家?\"老孫和金有德同時驚訝。
\"是的,\"蘇青檸解釋道,\"一家是''汴京味道'',主打北方特色點心,價格親民,麵向尋常百姓。另一家是''食醫齋'',主打養生膳食,配以獨特的食療功能,專門服務達官貴人。\"
\"妙啊!\"老孫第一個反應過來,\"這樣既能保持原有的口碑,又能開拓新的客源。\"
金有德卻有些擔憂:\"這確實是好主意。不過要同時經營兩家店,無論是人手還是資金......\"
\"這正是我想和金東家商量的,\"蘇青檸說,\"我希望采用一種新的合作方式。\"
她取出早已準備好的一份文書:\"這是我擬定的合作章程。金氏商行出資三成,負責原料供應和渠道開拓。我出資三成,負責技藝傳授和品質把控。剩下四成,由雙方共同招募股東入股。\"
\"股東?\"金有德眉頭一皺,\"這是何意?\"
\"就是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共同經營,\"蘇青檸耐心解釋,\"比如醉仙樓的大廚、采辦,隻要出資,就能分紅。這樣既能解決資金問題,又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金有德接過文書,仔細閱讀起來。越看越是讚歎:\"好一個四方共贏!不過這樣一來,我們的利潤豈不是......\"
\"短期來看確實會少一些,\"蘇青檸說,\"但長遠來看,這種模式更容易擴張。等站穩腳跟,我們就可以在其他地方開分號。到時候,一個店鋪的利潤,遠不如十個店鋪分紅的總和。\"
\"原來如此!\"金有德恍然大悟,\"蘇供奉這是要做大做強啊!\"
\"沒錯,\"蘇青檸正色道,\"現在南方百業待興,正是最好的機會。我相信,隻要方法對,臨安的生意一定會比汴京更好!\"
就在這時,外麵又傳來一陣腳步聲。一個小廝匆匆跑進來:\"金東家,外麵來了幾位貴人,說是要見蘇供奉。\"
蘇青檸和金有德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喜。看來,事情正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來人正是臨安府尹史俊和幾位本地望族。
\"下官有禮了,\"史俊拱手道,\"久聞蘇供奉大名,今日特來拜訪。\"
\"府尹大人折煞小女子了,\"蘇青檸迴禮,\"不知諸位大駕光臨,可是有什麽指教?\"
\"指教不敢,\"史俊笑道,\"是聽聞蘇供奉要在清波門開設食肆,特來相詢。實不相瞞,下官有個小小請求......\"
原來,隨著北方戰亂,大量官員和富商南遷臨安。這些人雖然帶來了財富,但也讓本地的物價飛漲。尤其是糧食供應,已經成了府衙的心頭大患。
\"所以府尹大人的意思是......\"蘇青檸若有所思。
\"沒錯,\"史俊正色道,\"希望蘇供奉能擔任臨安府的糧食顧問,協助我們調節糧價,安定民心。\"
蘇青檸看了看在座的幾位望族。這些人雖然沒說話,但顯然都在等她的迴應。她知道,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下官鬥膽引薦一下,\"史俊指著其他幾位道,\"這位是鹽商錢老板,這位是米行張東家,這位是布莊沈掌櫃......\"
\"諸位遠道而來,蓬蓽生輝,\"蘇青檸做了個請坐的手勢,\"既然大家都在,不如讓我講講我的想法?\"
她取出一份地圖,指著臨安城的布局說:\"依我看,要解決糧價問題,關鍵在於三點......\"
接下來的一個時辰裏,蘇青檸詳細闡述了她的計劃:首先在城內設立平價糧店,由府衙和各大商家輪流供應;其次改良倉儲技術,減少糧食損耗;最後創立糧食調劑所,實現餘糧調配。
\"妙啊!\"史俊連連點頭,\"如此一來,既能穩定糧價,又不會傷及商家利益。\"
\"不過要實現這些,還需要諸位大力支持,\"蘇青檸說,\"比如在糧食調劑方麵......\"
她看向米行張東家。張東家立刻會意:\"這個好說,我們可以提供倉儲場地。\"
\"布莊和鹽行也可以配合運輸,\"沈掌櫃插話道,\"反正我們的馬車經常空跑。\"
\"如此甚好,\"蘇青檸微笑,\"另外,我準備在''食醫齋''開設一個茶會雅室,專門為諸位解決飲食調理問題。\"
眾人眼前一亮。他們都知道蘇青檸在養生膳食方麵的名聲。這等於是給了他們一個獨特的社交場所。
\"那這''食醫齋'',可否讓我們也參股?\"錢老板終於開口,\"我聽金兄說,蘇供奉有個新奇的合作方式......\"
\"自然歡迎,\"蘇青檸說著,又取出幾份文書,\"這是詳細的章程,諸位請過目。\"
就這樣,一個橫跨官商兩界的合作網絡,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
\"對了,\"史俊突然想起什麽,\"聽說康王殿下特意賜了宅院給蘇供奉?\"
\"正是,\"蘇青檸點頭,\"就在清波門......\"
\"那可真是巧了,\"史俊笑道,\"下官正準備在那邊修建一座糧倉,到時候還要請蘇供奉多多指教。\"
眾人又聊了一會,直到夜色漸深才告辭離去。
送走客人,老孫忍不住感歎:\"蘇掌櫃,您這一手真是高啊!短短一天,就把臨安的官商兩道都拉攏住了。\"
\"這隻是開始,\"蘇青檸望著窗外繁華的街景,\"要想在臨安站穩腳跟,光有人脈還不夠。更重要的是......\"
\"更重要的是要打造自己的班底,\"蘇青檸說著,取出幾張圖紙,\"老孫,這是我設計的店鋪布局,你看看。\"
圖紙上詳細標注了''汴京味道''和''食醫齋''的內部結構。前者延續了汴京店的親民風格,後者則處處彰顯雅致。
\"這''食醫齋''倒是新鮮,\"老孫仔細看著,\"竟然分成了四個區域?\"
\"沒錯,\"蘇青檸解釋道,\"外間是尋常食客用餐的地方。內室分三區:一是養生膳堂,專門提供調理餐食;二是茶會雅室,供達官貴人社交;三是醫食書房,用來研究養生之道。\"
\"這般講究,怕是要不少人手吧?\"老孫有些擔憂。
\"所以我準備在這邊開個廚藝學堂,\"蘇青檸指著圖紙的一角,\"既可以培養人才,又能增加收入。\"
\"妙啊!\"老孫讚歎,\"不過這麽大的工程,工期怕是不短。\"
\"時間倒不是問題,\"蘇青檸說,\"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礎。對了,李玉竹他們什麽時候到?\"
\"應該明後天就能到了,\"老孫迴答,\"他們走的是陸路,帶著不少藥材和器具。\"
蘇青檸點點頭。李玉竹是她最得意的徒弟,在醫食調理方麵很有天賦。有她坐鎮''食醫齋'',自己就能騰出手來處理其他事務。
\"對了,\"老孫突然壓低聲音,\"剛才我打聽到一個消息。那個金蟬門的餘孽,似乎也來到了臨安......\"
蘇青檸臉色一沉。在南下途中,他們就與金蟬門有過幾次交手。沒想到這些人還是追到了臨安。
\"看來要加快布置了,\"她沉聲道,\"這次重建,不僅是為了生意,更是要在臨安站穩腳跟。否則,一旦有變故......\"
她沒說完,但老孫明白她的意思。作為皇族供奉,蘇青檸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到局勢。
\"對了,\"蘇青檸想起什麽,\"讓王懷安去打聽一下,最近有什麽江湖人士來臨安。尤其是......\"她頓了頓,\"那些擅長用毒的。\"
\"您是說,要找幫手?\"
\"不,\"蘇青檸搖頭,\"是要提防。金蟬門最擅長用毒,我們得防患於未然。\"
夜色漸深,臨安城的燈火依然明亮。蘇青檸站在窗前,看著這座即將成為自己新家的城市。
曾經在汴京,她是從街邊小攤開始打拚。如今在臨安,雖然有了更好的起點,但挑戰也更大。不過她相信,隻要方法對,道路正確,就一定能在這裏重建事業,甚至超越在汴京的成就。
\"來人,\"她吩咐道,\"去請李師傅來一趟。是時候設計新的點心了。\"
既然要重建,那就要有新的開始。這一次,她要用一道道精心設計的美食,征服這座新的城市!
遠處錢塘江的潮聲隱約可聞,似乎也在為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鼓舞。臨安,終將見證一個傳奇的重生!
第二天一早,清波門的宅院就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改建。而在臨安城中,關於汴京第一點心師要在此開店的消息,也開始悄然流傳......
一隊商旅緩緩駛入城門。為首的青衣女子正是護送皇族南遷的蘇青檸。經過一個多月的艱險跋涉,他們終於抵達了這座即將成為南宋都城的繁華之地。
\"這就是臨安啊......\"蘇青檸望著眼前熱鬧的街市,心中百感交集。與記憶中的現代杭州相比,眼前的臨安雖然規模稍小,但已經顯露出不凡的商業氣象。
\"蘇供奉,\"王懷安騎馬靠近,\"康王殿下讓我轉告你,皇族已經安頓好了。這是賞賜給你的宅院地契,就在清波門附近。\"
蘇青檸接過地契,心中已有計較。清波門地段繁華,是重建事業的絕佳位置。
\"多謝殿下美意。\"她收好地契,\"對了,可打聽到老孫的消息了嗎?\"
\"有線報傳來,老孫帶著一批物資和人手,已經從水路南下,估計這兩天就能到。\"
蘇青檸點點頭。在南遷之前,她就安排老孫將汴京店鋪的核心班底和重要物資分批轉移。這些都是重建事業的根基。
正說著,街邊突然傳來一陣喧嘩。隻見一家酒樓門前,幾個彪形大漢正在為難一個瘦弱的小販。
\"你這賣的什麽東西?敢在我們醉仙樓門前擺攤!\"為首的大漢叫嚷著。
\"各位行行好,小人就是賣些糕點......\"小販戰戰兢兢地說。
\"糕點?\"大漢一把掀翻攤子,\"這條街隻準賣我們醉仙樓的點心!誰讓你來的?\"
蘇青檸走近一看,地上散落的赫然是汴京特色的桂花糕。那獨特的配方,分明是出自她的手藝。
\"這位兄台,\"她上前道,\"這點心是我讓他賣的。有什麽問題嗎?\"
\"你?\"大漢上下打量她一眼,冷笑道,\"不知道這條街是......\"
話沒說完,突然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是誰在我醉仙樓門前鬧事?\"
一個身著錦袍的中年人大步走出店門。看到蘇青檸,他先是一愣,隨即露出驚喜之色:\"這不是蘇供奉嗎?\"
\"金東家!\"蘇青檸也認出了此人。正是當年在汴京有過幾麵之緣的臨安金氏商行東主金有德。
\"哈哈,果然是你!\"金有德大笑,\"剛聽說汴京蘇氏點心要來臨安開店,沒想到這麽快就遇上了。來來來,快請進店說話!\"
那幾個大漢見老板如此熱情,訕訕退去。金有德將蘇青檸迎進雅間,奉上香茶。
\"早就聽聞蘇供奉要南下,本想去碼頭迎接,沒想到讓這些莽夫壞了規矩。\"金有德歉意地說。
\"金東家太客氣了,\"蘇青檸笑道,\"倒是要謝謝你照顧我的人。這些日子,全靠金氏商行的人脈,才能順利將物資運來。\"
原來在南遷之前,她就托金有德幫忙安排路線和住處。這也是她敢讓老孫走水路的原因。
\"應該的應該的,\"金有德擺手,\"不瞞你說,自從去年嚐過你家的點心,我就一直想在臨安開個分號。現在你親自來了,那可真是太好了!\"
蘇青檸聽出了他話裏的意思:\"金東家是想......\"
\"沒錯!\"金有德興奮地說,\"我想和蘇供奉合作。你出手藝,我出資源。如何?\"
蘇青檸沉吟片刻:\"金東家的好意我心領了。不過在具體合作方式上,我倒是有些想法......\"
就在這時,外麵傳來一陣熟悉的聲音:\"掌櫃的,可算找到你了!\"
是老孫!
\"老孫!\"蘇青檸起身相迎,\"一路可還順利?\"
\"托蘇掌櫃的福,\"老孫笑嗬嗬地說,\"人和貨都安全到了。金掌櫃派的人接應得很及時。\"
金有德做了個請坐的手勢:\"既然人都到齊了,不如我們好好談談合作的事?\"
蘇青檸點點頭:\"金東家,你對臨安的市況想必很了解。不知道清波門那邊的商業氛圍如何?\"
\"清波門?\"金有德略顯驚訝,\"那可是臨安數一數二的繁華地段。不過這兩年因為北方戰亂,不少富戶南遷,那邊的房價可是漲得厲害......\"
\"這個不需擔心,\"蘇青檸微笑道,\"康王殿下已經賜了宅院給我。\"
\"哦?\"金有德眼前一亮,\"那可真是天賜良機!不過蘇供奉,我聽說你在汴京的店麵以平民百姓為主,清波門的客源可能不太......\"
\"正是要說這個,\"蘇青檸打斷道,\"我的想法是,在清波門開兩家店。\"
\"兩家?\"老孫和金有德同時驚訝。
\"是的,\"蘇青檸解釋道,\"一家是''汴京味道'',主打北方特色點心,價格親民,麵向尋常百姓。另一家是''食醫齋'',主打養生膳食,配以獨特的食療功能,專門服務達官貴人。\"
\"妙啊!\"老孫第一個反應過來,\"這樣既能保持原有的口碑,又能開拓新的客源。\"
金有德卻有些擔憂:\"這確實是好主意。不過要同時經營兩家店,無論是人手還是資金......\"
\"這正是我想和金東家商量的,\"蘇青檸說,\"我希望采用一種新的合作方式。\"
她取出早已準備好的一份文書:\"這是我擬定的合作章程。金氏商行出資三成,負責原料供應和渠道開拓。我出資三成,負責技藝傳授和品質把控。剩下四成,由雙方共同招募股東入股。\"
\"股東?\"金有德眉頭一皺,\"這是何意?\"
\"就是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共同經營,\"蘇青檸耐心解釋,\"比如醉仙樓的大廚、采辦,隻要出資,就能分紅。這樣既能解決資金問題,又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金有德接過文書,仔細閱讀起來。越看越是讚歎:\"好一個四方共贏!不過這樣一來,我們的利潤豈不是......\"
\"短期來看確實會少一些,\"蘇青檸說,\"但長遠來看,這種模式更容易擴張。等站穩腳跟,我們就可以在其他地方開分號。到時候,一個店鋪的利潤,遠不如十個店鋪分紅的總和。\"
\"原來如此!\"金有德恍然大悟,\"蘇供奉這是要做大做強啊!\"
\"沒錯,\"蘇青檸正色道,\"現在南方百業待興,正是最好的機會。我相信,隻要方法對,臨安的生意一定會比汴京更好!\"
就在這時,外麵又傳來一陣腳步聲。一個小廝匆匆跑進來:\"金東家,外麵來了幾位貴人,說是要見蘇供奉。\"
蘇青檸和金有德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喜。看來,事情正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來人正是臨安府尹史俊和幾位本地望族。
\"下官有禮了,\"史俊拱手道,\"久聞蘇供奉大名,今日特來拜訪。\"
\"府尹大人折煞小女子了,\"蘇青檸迴禮,\"不知諸位大駕光臨,可是有什麽指教?\"
\"指教不敢,\"史俊笑道,\"是聽聞蘇供奉要在清波門開設食肆,特來相詢。實不相瞞,下官有個小小請求......\"
原來,隨著北方戰亂,大量官員和富商南遷臨安。這些人雖然帶來了財富,但也讓本地的物價飛漲。尤其是糧食供應,已經成了府衙的心頭大患。
\"所以府尹大人的意思是......\"蘇青檸若有所思。
\"沒錯,\"史俊正色道,\"希望蘇供奉能擔任臨安府的糧食顧問,協助我們調節糧價,安定民心。\"
蘇青檸看了看在座的幾位望族。這些人雖然沒說話,但顯然都在等她的迴應。她知道,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下官鬥膽引薦一下,\"史俊指著其他幾位道,\"這位是鹽商錢老板,這位是米行張東家,這位是布莊沈掌櫃......\"
\"諸位遠道而來,蓬蓽生輝,\"蘇青檸做了個請坐的手勢,\"既然大家都在,不如讓我講講我的想法?\"
她取出一份地圖,指著臨安城的布局說:\"依我看,要解決糧價問題,關鍵在於三點......\"
接下來的一個時辰裏,蘇青檸詳細闡述了她的計劃:首先在城內設立平價糧店,由府衙和各大商家輪流供應;其次改良倉儲技術,減少糧食損耗;最後創立糧食調劑所,實現餘糧調配。
\"妙啊!\"史俊連連點頭,\"如此一來,既能穩定糧價,又不會傷及商家利益。\"
\"不過要實現這些,還需要諸位大力支持,\"蘇青檸說,\"比如在糧食調劑方麵......\"
她看向米行張東家。張東家立刻會意:\"這個好說,我們可以提供倉儲場地。\"
\"布莊和鹽行也可以配合運輸,\"沈掌櫃插話道,\"反正我們的馬車經常空跑。\"
\"如此甚好,\"蘇青檸微笑,\"另外,我準備在''食醫齋''開設一個茶會雅室,專門為諸位解決飲食調理問題。\"
眾人眼前一亮。他們都知道蘇青檸在養生膳食方麵的名聲。這等於是給了他們一個獨特的社交場所。
\"那這''食醫齋'',可否讓我們也參股?\"錢老板終於開口,\"我聽金兄說,蘇供奉有個新奇的合作方式......\"
\"自然歡迎,\"蘇青檸說著,又取出幾份文書,\"這是詳細的章程,諸位請過目。\"
就這樣,一個橫跨官商兩界的合作網絡,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
\"對了,\"史俊突然想起什麽,\"聽說康王殿下特意賜了宅院給蘇供奉?\"
\"正是,\"蘇青檸點頭,\"就在清波門......\"
\"那可真是巧了,\"史俊笑道,\"下官正準備在那邊修建一座糧倉,到時候還要請蘇供奉多多指教。\"
眾人又聊了一會,直到夜色漸深才告辭離去。
送走客人,老孫忍不住感歎:\"蘇掌櫃,您這一手真是高啊!短短一天,就把臨安的官商兩道都拉攏住了。\"
\"這隻是開始,\"蘇青檸望著窗外繁華的街景,\"要想在臨安站穩腳跟,光有人脈還不夠。更重要的是......\"
\"更重要的是要打造自己的班底,\"蘇青檸說著,取出幾張圖紙,\"老孫,這是我設計的店鋪布局,你看看。\"
圖紙上詳細標注了''汴京味道''和''食醫齋''的內部結構。前者延續了汴京店的親民風格,後者則處處彰顯雅致。
\"這''食醫齋''倒是新鮮,\"老孫仔細看著,\"竟然分成了四個區域?\"
\"沒錯,\"蘇青檸解釋道,\"外間是尋常食客用餐的地方。內室分三區:一是養生膳堂,專門提供調理餐食;二是茶會雅室,供達官貴人社交;三是醫食書房,用來研究養生之道。\"
\"這般講究,怕是要不少人手吧?\"老孫有些擔憂。
\"所以我準備在這邊開個廚藝學堂,\"蘇青檸指著圖紙的一角,\"既可以培養人才,又能增加收入。\"
\"妙啊!\"老孫讚歎,\"不過這麽大的工程,工期怕是不短。\"
\"時間倒不是問題,\"蘇青檸說,\"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礎。對了,李玉竹他們什麽時候到?\"
\"應該明後天就能到了,\"老孫迴答,\"他們走的是陸路,帶著不少藥材和器具。\"
蘇青檸點點頭。李玉竹是她最得意的徒弟,在醫食調理方麵很有天賦。有她坐鎮''食醫齋'',自己就能騰出手來處理其他事務。
\"對了,\"老孫突然壓低聲音,\"剛才我打聽到一個消息。那個金蟬門的餘孽,似乎也來到了臨安......\"
蘇青檸臉色一沉。在南下途中,他們就與金蟬門有過幾次交手。沒想到這些人還是追到了臨安。
\"看來要加快布置了,\"她沉聲道,\"這次重建,不僅是為了生意,更是要在臨安站穩腳跟。否則,一旦有變故......\"
她沒說完,但老孫明白她的意思。作為皇族供奉,蘇青檸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到局勢。
\"對了,\"蘇青檸想起什麽,\"讓王懷安去打聽一下,最近有什麽江湖人士來臨安。尤其是......\"她頓了頓,\"那些擅長用毒的。\"
\"您是說,要找幫手?\"
\"不,\"蘇青檸搖頭,\"是要提防。金蟬門最擅長用毒,我們得防患於未然。\"
夜色漸深,臨安城的燈火依然明亮。蘇青檸站在窗前,看著這座即將成為自己新家的城市。
曾經在汴京,她是從街邊小攤開始打拚。如今在臨安,雖然有了更好的起點,但挑戰也更大。不過她相信,隻要方法對,道路正確,就一定能在這裏重建事業,甚至超越在汴京的成就。
\"來人,\"她吩咐道,\"去請李師傅來一趟。是時候設計新的點心了。\"
既然要重建,那就要有新的開始。這一次,她要用一道道精心設計的美食,征服這座新的城市!
遠處錢塘江的潮聲隱約可聞,似乎也在為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鼓舞。臨安,終將見證一個傳奇的重生!
第二天一早,清波門的宅院就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改建。而在臨安城中,關於汴京第一點心師要在此開店的消息,也開始悄然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