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司馬懿突然得知了一件,他沒有想到的事情。


    便是蕭讓、金大堅、皇甫端、樂和等幾人,此時人已經不在營寨中了。


    據說是白日裏又有專人傳聖旨下來,已經將他們調入了朝廷另有他用。


    他有想到,這幾人都有一個共同點,便是有著與朝廷有用的一技之長。


    但這絕不是最大的共同點,最大的共同點應該是,他們這四人都不願跟著他們梁山軍混了。


    換言之就是,他們並不看好梁山軍,所以想要盡快抽身脫離。


    故而他們幾人才另想辦法,讓上麵下令將他們調走。


    這一點司馬懿倒是疏忽了,沒想到那蕭讓歎幾人竟然還有這樣的本事,想必他們在朝中也是有人脈的,不然豈是他們想走就能走的。


    之前確實小看了他們,也不見招安的時候跳出來。


    不過嘛........你蕭讓等人想要在這種時候抽身?這是不可能的。


    且讓你們高興一段時間,也最好是能混出個樣子來,日後待有機會,還會在找上你們。


    幫忙是必須,不幫就全部拉下來。


    梁山泊這艘船,一旦登上,就絕不允許有人在中途下船。


    如果有........那也隻能是丟進水中喂魚的屍體。


    而此時梁山軍已經收拾好了東西,就要正式整軍上路。


    由樞密院事鄭居中,代天子為梁山軍送行。


    一直將梁山軍送出開封府之後,鄭居中才準備要折返迴東京。


    在開封府與陳留的交界處,張叔夜、宋江等人正在與鄭居中做著最後的道別。


    言語之中,宋江不斷表現出對鄭居中的招安感激之情。


    鄭居中則表示,都是為國出力而已,不需要感激不感激的。


    隻希望你們梁山軍在抵達江南之後,能夠旗開得勝,並在最短的時間內,掃除方臘這一大禍患。


    宋江絲毫不猶豫的拱手應道:“請鄭樞密放心,也請鄭樞密能夠轉告官家,宋江必不辱使命,不滅方臘,誓不還朝。”


    “這是自然,告辭.......”


    片刻後,待鄭居中的身影完全消失後,張叔夜才下令繼續趕路。


    目前梁山軍的最高統帥,自然就是有著淮南經略使職位的張叔夜了。


    當然了,張叔夜目前真正能下令管製的,除了自己帶來的一些人以外,也就唯有宋江一人而已。


    至於梁山軍其他人,誰會去認他呢。


    而張叔夜也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當然隻會向宋江一人下令。


    宋江待聽到張經略的命令之後,立刻命令全軍,繼續前進。


    走在最前方寫著‘順天護國’的杏黃大旗之後,張叔夜與宋江二人並肩走在最前。


    一邊走著,還一邊不停的細細交談著,看起來是在商議此行的要事。


    盧俊義等人緊隨其後,再往後是連綿數裏的隊伍。


    司馬懿騎在馬上早有注意到,張叔夜並不是一人來的,也不是單單幾人來的,而是整整跟來了三四千禁軍。


    而這幾千禁軍看起來,倒也有那麽三分軍隊模樣,想來不是那種隻知道修房子修路的那種閑雜禁軍。


    整個三衙之中,能有這般模樣的禁軍定然不多,加起來能不能湊出個萬八千都難說。


    結果在這一次出征方臘時,還硬是精挑細選的湊出了三四千給張叔夜帶著,其意義自是不言而喻。


    不過此舉又是誰提出的呢,首先排除王黼與蔡京這兩位宰相,他們可沒有閑工夫、更沒有必要來做這樣的事情。


    而樞密院的那幾位,就是想做也沒有這個能力,別看樞密院在名義上管著禁軍三衙,但實際的控製力著實有限。


    那麽除去這些不可能,就隻剩下皇宮中的內侍省了。


    隻有內侍省發話,此事才能夠在短時間內做得到。


    如此看來,這內侍省之中還另有高人。


    “曹參將,可是在想江南之事?”


    一旁騎馬在側的吳用,突然出聲打斷了司馬懿的沉思。


    司馬懿緩緩應道:“是啊吳參將,聽說那方臘隊伍已有幾十萬之巨,想要勝利恐是不易呐。”


    如今的他們,也不再是軍師了,而是參將。


    參將這種官職,可以什麽都管,也可以什麽都不管,主要還是看上級的統製如何安排。


    更加軍中職位,統製之下便是校尉,一位校尉又管五營,每營一百人,設都頭。


    而梁山泊排有名的頭領們,至少也是校尉,當然也隻能是校尉。


    不過這校尉與校尉之間亦有差距。


    有的校尉能管七個八個校尉,而有的校尉甚至連一個人都沒的管。


    就這一點來說,依舊還是保留著當初在梁山泊時的規矩,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會有改變。


    吳用搖著羽扇,輕輕一笑道:“曹參將你說笑了,以吳用之愚見,曹參將似乎從未將方臘之流放在眼中。”


    “曹參將你所擔心的,怕是另有要事吧?”


    “不知曹參將在擔心什麽,不如說出來,也好讓吳某能幫著你想想辦法,正所謂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嘛,曹參將你說是與不是?”


    司馬懿本身對吳用是無什麽意見,為人謙和客氣,行事周全縝密。


    雖然之前行的有些計策較為下乘,但也勝在有效果,智多星也算是稱得上。


    可唯一讓他有些礙眼的就是,吳用這廝不管冬日夏日,竟然隨手拿著一把羽扇。


    真是怎麽看,怎麽都覺著十分礙眼。


    片刻後,司馬懿隨口說道:“吳參將,聽說蕭讓幾人的事情,是你勸宋統製同意的?”


    吳用聞言,手中正在晃動的羽扇也不禁停止了擺動。


    他很想不明白,為何曹懿會突然提起此事來。


    難道這件事情讓他感到擔心了嗎,又何至於如此呢。


    “是啊。”


    吳用點頭應道:“當著曹參將麵,吳某不說虛言。”


    “蕭讓、金大堅幾人,早就有脫離梁山之心,昔日他們因吳某之情上得梁山,今日吳某也念舊情,放他們去另尋出路。”


    “隻是不知曹參將為何突然提起了此事?可是有什麽不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東正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東正傳並收藏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