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劉唐之事
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 作者:阿東正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日晚間。
司馬懿獨自一人,來到城東的一處隱秘院落內。
“見過曹軍師.......”
門口處,一襲黑衣的劉唐與時遷拱手施禮道。
司馬懿點了點頭,一邊往裏走著,一邊沉聲問道:“你們這裏的事情都做得怎麽樣了?”
“明日大軍就要開拔奔赴江南平定方臘,除了朱貴、杜興二人接手的祥雲茶果園以外,我們梁山一幫人都會離開東京,到時隻會剩下你們自己。”
劉唐跟在身後,應聲答道:“雖然目前行事的時日尚短,但也已經從外城牆附近的那些流民中,精心挑選出了五六百數的好苗子。”
“現如今都已經安置在東京各處,並且為了掩人耳目,我與時遷兄弟還想辦法並了一家標行,光是這一家標行,就足以養活好幾百人。”
標行.......
這個標行司馬懿自然是知道的,是一個專門負責幫人運送貨物、信件的這麽一個行當。
運送一些信件或許隻要幾個人,但若是運送一些數量眾多的貨物,那一趟走下來少說也得百人,而且還可以合理的擁有一些刀槍兵器。
他不禁點頭應道:“不錯,你這個辦法很好,標行的確是一個可以容納很多人,且不會受到他人注意的行當。”
此時三人已經走入房間,坐下之後,劉唐繼續說道:“除此之外,我也試著去拉攏了一些,禁軍之中常年不得誌、且有著真本事的底層武官。”
“目前雖然還沒有成功,但我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們自然會選擇加入我們。”
“並且這些人在東京要麽是上有老母,要麽是下有妻小,不會擔心他們泄露什麽事情。”
司馬懿讚許的看了一眼劉唐,正聲說道:“劉唐兄弟,你做得很好,各方麵都考慮得十分周全,當初我果然沒有選錯人啊,縱觀整個梁山泊眾頭領都不會有誰比你做得更好了。”
劉唐連忙應道:“曹軍師言重了,這不過都是曹軍師計劃得好,我隻不過是照計劃行事而已,實在是當不得什麽。”
說著又稍顯遲疑的問道:“曹軍師,隻是不知公明哥哥那邊........”
司馬懿應聲道的:“無妨,你如今所做的事情,除了我們三人之外再也無人知曉。”
“至於公明哥哥那邊,他不會過問,他也不可能會問。”
劉唐點了點頭,不再繼續多言。
話至如此也就足夠了,今日也將是他最後一次提起這個事情。
從今往後,他劉唐便是一個外人誰也不知,獨自隱藏在黑暗之中的人。
直到某一天,當曹軍師需要他出現的時候,他才會再次出現。
至於宋江那邊,他也懶得去顧了,自從晁天王離世之後.......算了,不提也罷。
此刻他對於現在正在做的事情,以及將來可能會發生什麽事情,心中已經有了一定猜測。
奇怪的是,他如今的心裏不再是感到害怕。
而是刺激,無與倫比的刺激。
除了這件事情以外,就再也沒有什麽事情能夠觸動他的心弦了。
司馬懿又看向一旁的時遷問道:“時遷兄弟,眼下你除了協助此事之外,你還有另外一件重要的任務。”
時遷沉聲應道:“曹軍師請說,小弟必然全力以赴。”
“這件事情最大的困難不是有多危險,而是需要一直長期的保持。”
司馬懿正聲述說道:“還記得我上次讓你去調查,關於大宋與北方金國結盟之事嗎。”
“我在經過仔細推演之後得出,此次結盟必然會出問題,然而此事時間跨越之長,可能在數年內都不會有結果。”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一直持續的關注此事,但有什麽消息,務必在第一時間傳信於我。”
“這對於我們將來能否成就大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時遷重重點頭應道:“曹軍師放心,我知道應該怎麽做了。”
片刻後,司馬懿又看向兩人問道,還有沒有其他什麽困難或問題。
畢竟此去江南之後,下一次見麵還不知是什麽時候了。
問題自然是有的,劉唐表示缺錢。
想要養更多的人,還需要在城外布置莊園,這價格可都不便宜。
畢竟標行這一行,如今大多都被三衙各禁軍所把控,他們如今能有這麽一家標行經營已是不易,想要繼續擴大規模則更是不容易。
司馬懿這才想起,如今東京這幾十萬禁軍,所做之事除了不像軍隊以外,其他的就是做什麽像什麽。
特別是自高俅總管禁軍之後,禁軍更是在這個方向上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什麽修建營造,什麽種樹摘花,甚至還有諸多買賣的,隻要能賺錢就什麽都幹。
他們擔得上任何稱唿,就唯獨擔不上軍隊這個稱唿。
他們能做任何事情,就唯獨不能上戰場打仗。
司馬懿看向劉唐,平聲說道:“劉唐兄弟,錢的事情就不用擔心了,日後自會有人源源不斷的給你們送錢來。”
“誰?”
“朱勔。”
待司馬懿重新迴到梁山軍營寨,已經是深夜了。
然而此時的營寨內,依舊是燈火通明。
有不少軍士兵們,還在手持火把的在收拾物資輜重。
這也正常,畢竟明日大軍就要開拔出征了。
對於不是經常急行軍的軍隊而言,每一次開拔都是一次大動作。
這一慕慕的場景,司馬懿看著心中十分不順暢。
行軍不迅速的軍隊,不能稱之為軍隊。
而迅速不迅速最明顯的具體表現,就表現在拔營與安營兩方麵。
在這兩方麵幹得越快,也意味著趕路的事情能更多。
趕路的時間多了,每一日的路程自然也就趕得快了。
所以這梁山軍日後還得多練。
不然日後若真有什麽突發情況的話,就憑著眼前這副磨磨唧唧的模樣,恐怕什麽好事情都給耽擱了。
如此焉能成就大事。
正所謂,事物總是千變萬化,機會也稍縱即逝。
除了勇敢的當機立斷之外,還需要迅速的行動。
司馬懿獨自一人,來到城東的一處隱秘院落內。
“見過曹軍師.......”
門口處,一襲黑衣的劉唐與時遷拱手施禮道。
司馬懿點了點頭,一邊往裏走著,一邊沉聲問道:“你們這裏的事情都做得怎麽樣了?”
“明日大軍就要開拔奔赴江南平定方臘,除了朱貴、杜興二人接手的祥雲茶果園以外,我們梁山一幫人都會離開東京,到時隻會剩下你們自己。”
劉唐跟在身後,應聲答道:“雖然目前行事的時日尚短,但也已經從外城牆附近的那些流民中,精心挑選出了五六百數的好苗子。”
“現如今都已經安置在東京各處,並且為了掩人耳目,我與時遷兄弟還想辦法並了一家標行,光是這一家標行,就足以養活好幾百人。”
標行.......
這個標行司馬懿自然是知道的,是一個專門負責幫人運送貨物、信件的這麽一個行當。
運送一些信件或許隻要幾個人,但若是運送一些數量眾多的貨物,那一趟走下來少說也得百人,而且還可以合理的擁有一些刀槍兵器。
他不禁點頭應道:“不錯,你這個辦法很好,標行的確是一個可以容納很多人,且不會受到他人注意的行當。”
此時三人已經走入房間,坐下之後,劉唐繼續說道:“除此之外,我也試著去拉攏了一些,禁軍之中常年不得誌、且有著真本事的底層武官。”
“目前雖然還沒有成功,但我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們自然會選擇加入我們。”
“並且這些人在東京要麽是上有老母,要麽是下有妻小,不會擔心他們泄露什麽事情。”
司馬懿讚許的看了一眼劉唐,正聲說道:“劉唐兄弟,你做得很好,各方麵都考慮得十分周全,當初我果然沒有選錯人啊,縱觀整個梁山泊眾頭領都不會有誰比你做得更好了。”
劉唐連忙應道:“曹軍師言重了,這不過都是曹軍師計劃得好,我隻不過是照計劃行事而已,實在是當不得什麽。”
說著又稍顯遲疑的問道:“曹軍師,隻是不知公明哥哥那邊........”
司馬懿應聲道的:“無妨,你如今所做的事情,除了我們三人之外再也無人知曉。”
“至於公明哥哥那邊,他不會過問,他也不可能會問。”
劉唐點了點頭,不再繼續多言。
話至如此也就足夠了,今日也將是他最後一次提起這個事情。
從今往後,他劉唐便是一個外人誰也不知,獨自隱藏在黑暗之中的人。
直到某一天,當曹軍師需要他出現的時候,他才會再次出現。
至於宋江那邊,他也懶得去顧了,自從晁天王離世之後.......算了,不提也罷。
此刻他對於現在正在做的事情,以及將來可能會發生什麽事情,心中已經有了一定猜測。
奇怪的是,他如今的心裏不再是感到害怕。
而是刺激,無與倫比的刺激。
除了這件事情以外,就再也沒有什麽事情能夠觸動他的心弦了。
司馬懿又看向一旁的時遷問道:“時遷兄弟,眼下你除了協助此事之外,你還有另外一件重要的任務。”
時遷沉聲應道:“曹軍師請說,小弟必然全力以赴。”
“這件事情最大的困難不是有多危險,而是需要一直長期的保持。”
司馬懿正聲述說道:“還記得我上次讓你去調查,關於大宋與北方金國結盟之事嗎。”
“我在經過仔細推演之後得出,此次結盟必然會出問題,然而此事時間跨越之長,可能在數年內都不會有結果。”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一直持續的關注此事,但有什麽消息,務必在第一時間傳信於我。”
“這對於我們將來能否成就大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時遷重重點頭應道:“曹軍師放心,我知道應該怎麽做了。”
片刻後,司馬懿又看向兩人問道,還有沒有其他什麽困難或問題。
畢竟此去江南之後,下一次見麵還不知是什麽時候了。
問題自然是有的,劉唐表示缺錢。
想要養更多的人,還需要在城外布置莊園,這價格可都不便宜。
畢竟標行這一行,如今大多都被三衙各禁軍所把控,他們如今能有這麽一家標行經營已是不易,想要繼續擴大規模則更是不容易。
司馬懿這才想起,如今東京這幾十萬禁軍,所做之事除了不像軍隊以外,其他的就是做什麽像什麽。
特別是自高俅總管禁軍之後,禁軍更是在這個方向上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什麽修建營造,什麽種樹摘花,甚至還有諸多買賣的,隻要能賺錢就什麽都幹。
他們擔得上任何稱唿,就唯獨擔不上軍隊這個稱唿。
他們能做任何事情,就唯獨不能上戰場打仗。
司馬懿看向劉唐,平聲說道:“劉唐兄弟,錢的事情就不用擔心了,日後自會有人源源不斷的給你們送錢來。”
“誰?”
“朱勔。”
待司馬懿重新迴到梁山軍營寨,已經是深夜了。
然而此時的營寨內,依舊是燈火通明。
有不少軍士兵們,還在手持火把的在收拾物資輜重。
這也正常,畢竟明日大軍就要開拔出征了。
對於不是經常急行軍的軍隊而言,每一次開拔都是一次大動作。
這一慕慕的場景,司馬懿看著心中十分不順暢。
行軍不迅速的軍隊,不能稱之為軍隊。
而迅速不迅速最明顯的具體表現,就表現在拔營與安營兩方麵。
在這兩方麵幹得越快,也意味著趕路的事情能更多。
趕路的時間多了,每一日的路程自然也就趕得快了。
所以這梁山軍日後還得多練。
不然日後若真有什麽突發情況的話,就憑著眼前這副磨磨唧唧的模樣,恐怕什麽好事情都給耽擱了。
如此焉能成就大事。
正所謂,事物總是千變萬化,機會也稍縱即逝。
除了勇敢的當機立斷之外,還需要迅速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