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另一邊的東邊房內。


    吳用與宋江剛剛從忠義堂走來,在稍作休息、又喝了一杯醒酒湯後。


    吳用看向坐在身旁的宋江,沉聲說道:“公明哥哥,這個高俅是個轉麵忘恩之人。”


    “此次征討,他折了許多兵馬,可謂是丟盡了顏麵,所以他在迴京之後則必然會稱病不出,想要借助此人順利招安,恐怕不過是空耗時間罷了。”


    宋江聞言,不禁長歎一聲應道:“學究呐,你所言之我又如何不知呢。”


    “可是這高俅畢竟高居太尉,我們想要順利招安,就不得不如此。”


    “最起碼,也能讓朝廷知道,我們梁山泊對待招安的態度。”


    “又至少說,將來在招安之時,高俅不會出麵阻攔,如此我們此舉的目的也就算是達成了。”


    吳用聞言,也知公明哥哥的良苦用心,有的事情就是這樣無奈。


    隨即又另外說道:“公明哥哥,既然決定要放高俅下山,那就需盡快了。”


    “林衝、楊誌那邊,恐怕是瞞不了多久了,說不定不過一兩日他們就要迴來了,到時的場麵也就不好控製了。”


    “我明白。”


    宋江點頭應道:“明日我在安排一場筵席,再向高俅表明一次心意,等後山一早便放他下山。”


    “一切都聽哥哥的.......”


    吳用拱手應道,隨即便起身告辭而去。


    走到院落門口,他不禁轉頭朝著西麵的西邊房看去。


    此時他的腦海中,又忍不住的想起了那日蕭讓對他所說的話。


    ‘不過就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罷了.......’


    是啊,其實他的心中,一直都有這樣的意識。


    隻是後來在公明哥哥的影響下,他的這一意識又逐漸減弱了。


    他還記得,最初提醒他的不是別人,正是曹懿曹軍師。


    此時的他又想到,今日在忠義堂上時。


    曹軍師率先起身離開後,那些水軍頭領們也緊隨其後。


    後來聽到有小嘍囉匯報說,他們曾聚在一起,一並商議著什麽,隻是時間不長而已,似乎也就幾句話的時間。


    那麽曹軍師會與那些水軍頭領們,說些什麽呢?


    吳用心中當然清楚,梁山泊眾頭領中最為反對招安的人,自當那些水軍頭領莫屬。


    他本欲朝著自己的小院走去,可剛邁出一步,便又收了迴來。


    轉而朝著西邊房走去。


    .........


    此時的司馬懿在經過一陣思考過後,已然在心中確定了想法,便要準備休息了。


    擁有良好的休息,才有助於更加長壽。


    可就在這時,他突然見到院落處,走來了一道人影。


    待那道人影走到堂屋門口方才看清,來人正是吳用。


    司馬懿起身拱手施禮道:“吳軍師這麽晚前來,不知所為何事?”


    吳用在拱手迴禮之後,一邊自顧自的朝著客首位走去,一邊笑說道:“其實也沒有什麽大事。”


    “就是今日發生的事情很多,吳某一時之間難以入睡,故而就想著隨便走走,順帶著散散酒氣,卻不知怎麽的就突然走到這西邊房來了。”


    “見到這裏還燈火通明,便想著進來看看,原來曹軍師果然還沒歇息。”


    司馬懿對此看破也不點破,而是給吳用倒上了一杯水。


    繼而看似隨意的輕聲說道:“原來如此,今日發生的事情確實很多,睡不著也是正常的。”


    “不過真是沒想到啊,當朝太尉竟然會被咱們的頭領給活捉了,即便是在史書上也少有記載。”


    吳用半眯著眼睛,平聲應道:“可惜這一次俘獲太尉,在史書上也同樣不會有記載。”


    司馬懿搖著腦袋,故作惋惜的說道:“那確實是太可惜了,如此精彩的事情竟然不會有記載。”


    吳用見如此閑聊下去也無意義,當即問道:“曹軍師,水軍的那些頭領們,反對招安的態度可還強烈?”


    司馬懿一聽自是明白,今日同水軍頭領們閑聊之事,吳用都知道了,也不算意外。


    在稍加思索片刻後,平聲應道:“吳軍師放心,接下來他們應該不會在明言反對了。”


    吳用端著桌上的水,輕輕淺酌著。


    不會明言反對?


    意思就是在暗地裏,還有其他想法嗎?


    這還真是有些.......捉摸不透呐。


    吳用放下水杯,又問道:“不知曹軍師如何看待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八個字?”


    “我們或許還可以在等等看再說,現在還不是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


    ........


    ........


    翌日。


    在忠義堂又安排筵席,說是要給高俅壓壓驚。


    但是高俅想要辭迴,還準備向宋江等人作別。


    宋江對此挽留道:“我等留下高大官人在此,絕無異心,若有隱瞞,天誅地滅。”


    高俅哪裏還不知道這宋江安的什麽心,連忙應道:“若是義士肯放高某迴去,高某一定在官家麵前啟奏梁山泊的義士們。”


    “讓朝廷再派大使前來招安,國家重用,若有更變,天所不蓋,地所不載,必將萬死不複。”


    宋江聞言,自是連忙拜謝。


    還出言附和道:“高太尉乃大貴人之言,焉能失信,我等自不會久留眾將,不日後還各備鞍馬,俱送迴營。”


    高俅那叫一個高興,又是連連出聲保證。


    這一日,不必多言,筵席直至深夜方散。


    再一日,宋江還想再大擺筵席。


    但這一次高俅說什麽也不要了,定是要下山。


    宋江挽留不住,隻能最後再設筵席送行。


    又拿出幾箱子金銀彩緞專送高太尉,方為折席之禮,另外眾宋將們也皆有禮金饋送。


    高俅推辭不得,隻能無奈接受。


    高俅受了禮為表誠意,還表示可派精細之人與他同去,以直麵天子。


    在經過宋江與吳用的商議後,便決定讓聖手書生蕭讓隨同前去。


    蕭讓對此自是當仁不讓,並表示保證完成此任務。


    第四日後。


    宋江、吳用等頭領一並相送高俅至金沙灘。


    金沙灘上,在登船之際,宋江還再向高俅拱手施禮道:“高太尉,招安之事就勞煩高太尉費神了.......”


    “高俅老賊,休走!!!”


    可就在這時,遠處突然傳來一陣嘶吼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東正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東正傳並收藏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