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後,趙泓霖又給李卓介紹了下這位徐先生。


    徐年,自洞良,曾是前朝年間的一名舉人,身負奇謀才華,因為受到門閥黨的迫害,後來被他招入東宮。


    這些年來,一直是他的頭號智囊。


    李卓思索片刻後輕輕搖頭。


    “徐先生之言隻說對了一半,再下料定竇淵定不會出手幹預東宮書府的推行,而是會采用另外一種更好的辦法。”


    這一迴複讓趙泓霖十分不解。


    “先生,什麽更好的辦法?”


    李卓忽然拿出自己的折扇,在太子一愣的目光中,“啪”一聲打開,滿臉自信。


    “殿下,東宮書府的推行,陛下已經擬旨昭告天下,那就是一定要推行的。


    您不妨想想,若是竇淵這些世家門閥從中阻撓,就是得罪朝廷,觸怒龍顏,即便做的再隱秘,陛下也會明白是何人所為。


    最關鍵的是,他們從中作梗,就可阻止此事推行了?無非是拖延一些時間罷了。


    一旦傳出去,對他們的名聲也是極大的打擊,花費如此多代價而隻有微毫作用,這些比猴子都精明的人又豈會做?”


    趙泓霖聽的緩緩點頭。


    “先生所言極是。”


    李卓繼續說道。


    “所以他們定會采用我說的更好的辦法,那就是也跟隨太子腳步推行書府,而且極有可能是以吳王的名義。


    這些世家最不缺的就是人和金銀,到時他們完全可以將書府推廣到各縣,從最基礎的藏書到高深的,比東宮學府更加全麵。


    然後取消隻有取得功名之人,才可進去謄閱的條件,如此一來,定會比東宮學府更受歡迎,也會讓吳王通過此事,獲得比殿下更多的人心。”


    這種情況,放在現代社會很常見,貼切的形容便是惡性競爭。


    趙泓霖聽完先是呆住,然後滿臉憤怒和焦急的一把站起。


    “先生,如此一來,孤豈非為他們做了嫁衣?這可如何是好?”


    趙泓霖此時方才知曉,心中的那股不安到底是來自何處了。


    “殿下不用焦急,當日我向殿下提出東宮書府一事,就已經料想到會有今日。”


    李卓既然向太子獻策,心中當然有萬分準備,他預備了兩種方案。


    第一種,此策因為門閥黨人的阻撓通不過。


    第二種,就是現在這樣,門閥黨不想冒天下之大不違通過。


    見李卓如此鎮定,趙泓霖也莫名的感覺心安,一屁股坐下,腦袋往李卓這前傾了一些。


    “先生,快請告訴孤您的妙策。”


    李卓再次打開折扇,侃侃而談。


    “殿下,門閥世家相助吳王建立書府,若是利用好了,對殿下而言還是一件好事。


    畢竟您才是太子,是當下大慶正統,而且又是提出東宮學府一事的第一人,這點無法改變。


    一旦他們也開始建立書府,殿下當立即告知天下,寫一片文章來表揚他們這一舉動,其中內容必須要讓天下人都明白。


    這些門閥世家之所以舉辦書府,不是良心發現,而是受了太子您的啟發,總而言之殿下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其二,這些人即便建立書府,將功勞歸攏於吳王,也絕不會用吳王書府這樣的名號,朝廷也不會允許。


    否則就是明著告訴天下人,皇子之間明爭暗鬥,這對社稷不利。


    且在下料定,這些術府建立後,世家之人必會趁此機會,給那些寒門學子洗腦,借此來拉攏他們的心。


    這個時候,殿下便可利用太子身份的優勢,派遣自己的人進駐這些學府,美其名曰督促他們確實將藏書給文人們看了。


    從而對他們做到監視,同時東宮學府設置“評文”機製,也就是說這些人來東宮學府看書抄書後。


    有機會將自己的詩詞文章送給大儒,甚至太子親自觀看,我想沒有幾個文人能受得住這樣的誘惑。


    與太子而言,這是重視文教,避免人才被埋沒的一種善舉。


    如此一來,但凡是真正有才學,不甘淪為世家門閥附庸者,必會將目標放在東宮學府的評文機製上。


    此舉不僅可以為殿下招攬真正的人才,更是可以讓殿下的名聲大漲,無論他們的學府做的再出色也沒什麽用。


    相反,他們做的越大,幫助的人越多,隻會有越多的人,感激殿下開創東宮學府的恩情。”


    李卓說完後,見趙泓霖滿臉震驚,陷入了呆滯中,笑了笑,端起酒杯淺淺喝了口。


    心中也有一種莫名的滿足感,讓他仿佛迴到前世在大學課堂上,給那些研究生上課的情景。


    這種感覺,比和老龐聊天時更加強烈,因為雙方的身份地位不可同日而語。


    “好!太妙了!先生所言,真是令孤如撥開雲霧見青天,未曾想到先生早已準備好了後手,實在令孤佩服至極!


    不錯,如此一來,無論他們怎麽做,孤都可高枕無憂,先生當真是在世慕容,智計無雙!”


    趙泓霖的激動並非裝出來的,都是發自內心。


    雖然他知道李卓能得到房振賞識,定然是有大才,但也沒料到如此厲害!


    饒是李卓臉皮再厚,被太子當麵這麽誇讚也有些不好意思,連連擺手。


    “殿下過譽了。”


    “先生莫要自謙,孤自問也見過不少具有才華者,可他們與先生完全不可相比。


    對了先生,既是說到此了,孤還有一些事情想請先生指點。”


    趙泓霖說著還對李卓拱手作揖,態度十分尊敬。


    “殿下請說,在下會盡力。”


    “先生,那日朝會還說了胡人的事情……”


    當日魏無忌提出增加軍費,在大慶招兵一事被竇淵當場駁斥。


    皇帝說此事要好好考慮,可後來就沒了下文,一般這種情況,就是默認通不過的意思。


    可趙泓霖很不甘心,他背後的支持力量,就是新野黨,主要便是武將方麵。


    隨著這些年重文抑武之國策,武將地位越來越低,也就代表他的勢力越來越弱。


    此消彼長,世家門閥卻日漸壯大,長此以往對他十分不利。


    這次的事情,魏無忌和武國公白天雄,已經與他提前通知過,都認為是個不錯的機會。


    若是就這麽放棄了,以後很難再有這樣的契機。


    此時的趙泓霖已經完全相信李卓,所以將自己的情況幾乎都說給了他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慶逍遙貴公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三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三歸並收藏大慶逍遙貴公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