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直接受所屬衛軍管轄,就拿河東和南豐來說,二省都指揮司,同屬八大衛軍之一的靈虎衛。


    都指揮使隻能算靈虎衛的中高級軍官,帶了一些兵馬成立都指揮司,負責一省的周邊安全。


    靈虎衛的最高長官稱之為左將軍,同時稱作大都護,鎮軍大將軍,官同正二品,真正的大軍都是駐紮在軍營的。


    他們與當地巡撫是一個級別,在大慶最初之時,這些都護的地位非常高,但隨著大慶越發的重文抑武。


    這些衛軍的大都護,反倒是處處受巡撫衙門的節製。


    兩縣百姓在貪官和瘟疫的迫害下,選擇揭竿而起反抗,卻被衙門聯合都指揮司武力鎮壓。


    這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難怪會有那五百裏加急,畢竟此事連這些商隊都知道了。


    說明情況隻會更加嚴重,如果隱瞞朝廷不報,將來被追究可就是罪同謀反,夷九族。


    “果然還是得出來走走,這大慶的情況看來比我想的還要嚴峻。”


    李卓心中暗自嘀咕,此前在平陽的時候,李卓沒刻意關注過這些,但是聽人所說。


    大慶哪哪都好,就是所有人生活的理想國度,現在看來並非如此。


    李卓也沒有和這些商隊搭話的意思,他又不是話癆。


    天運樓一樓是吃飯之地,二樓三樓都是住宿之所,當然,如果有什麽特殊需要,這裏也是能滿足的。


    吃完過後,他們就去房間各自休息了,一晚上相安無事。


    翌日清晨,李卓和環兒很早就被下麵吵醒,許多商隊都趕時間,一般都是天一亮就趕路。


    吆五喝六的,也睡不著了。


    李卓索性就起床沐浴更衣,和環兒來到下麵等。


    “少爺,我迴來了。”


    剛剛到巳時,也就是七點多一點左右,李福的身影出現在李卓二人的目光中。


    李卓馬上招手讓他進來,而後讓小二上了些酒菜讓他先吃。


    李福也是餓壞了,先猛猛的吃了幾大口才停下。


    “怎麽樣,事情辦的如何?官驛那邊的人為難你了嗎?”


    昨天李福出發的時候,已經下午四五點左右,他先去官驛,在跑到這,來迴三十多裏,著實不近。


    “嗯,已經送到了……”


    李福當即就把情況和李卓詳細的說了下。


    和李卓預料的一模一樣,官驛的人看到皇帝的令牌和聖旨,都非常驚訝。


    第一反應就是懷疑,馬上對李福盤問了許多,李福就按李卓所言。


    將架子端的足足的,也不解釋那麽多,嗬斥他們立刻去送,再嚇唬了一下他們。


    官驛的人猜測定然是某個大人物微服出遊,而且竟然能得到皇帝的令牌和聖旨,定然非同小可。


    連夜就派人騎馬出發,將李卓那封信送往上京去了。


    由於天色已晚,迴來的路上不安全,故而李福在那休息了一夜。


    天亮之後從官驛那借了匹馬,趕到了此處。


    聽完李卓滿意的點了點頭,對他笑著說。


    “這事辦的不錯。”


    得到李卓的誇獎,李福高興的露出笑容。


    吃完完付過銀子,三人繼續出發往泗平縣城而去。


    天色將黑之時終於趕到泗平城。


    與此同時,上京城皇宮之中,趙景潤突然召集了所有文武大臣來了承天殿。


    按照大慶法製,隻有每月初一和十五,才會召開這樣的大朝會,而近日並非任何一天,更何況還是晚上。


    所有人都知道有大事發生了,這些文武官員都有各自黨派,在大慶各地也有自己的眼睛。


    故而雖然人人嘴上都不說,心裏都清楚,定然是和武安府的瘟疫有關。


    頭戴冠冕,身穿龍袍的趙景潤坐在龍椅上,冰冷的目光掃視著下麵這些官員。


    這一刻,身為皇帝的威嚴達到頂點。


    “跪。”


    隨著太監王德一聲大喝,承天殿內眾人立刻對趙景潤雙膝下跪,高唿“陛下萬歲萬萬歲!”


    “起!”


    王德再喊一聲,眾人才依次起身。


    大慶官職采用的為三省六部,即中書,門下和尚書三省,加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中書省長官喚作中書令,官職是正二品,但一般都是由司馬兼任。


    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機要,發布皇帝詔書、中央政令的最高機構,故而在大慶中書令又稱之為宰相,丞相。


    實為真正的一品大員,權力極大。


    而門下省最高長官稱之為侍中,同樣是正二品,一般有兩個人,不過其中左侍中由司徒兼任,故而又稱之為左相。


    其主要職能,就是負責對中書省作出的策令審核,如果認為不對有權力將之駁迴。


    下麵的禦史台,大理寺都歸其直接管轄,也是正一品大員。


    尚書省最高長官為尚書仆射,一樣是正二品,但一般都是由司徒兼任,又稱之為右相。


    其主要職能,就是執行由中書省作出,門下省審核後的行政決策,為大慶最高行政機構


    所以尚書仆射也是正一品大員,統領朝廷六部負責整個國家的運轉。


    而司馬,司空,司徒,便是大慶所謂的三公,是為臣者的終極追求。


    三者當中,又以中書省為核心,大慶一般說到丞相之時,也特指中書令。


    如今中書令喚作杜成忠,今年62,他也是兩朝老臣,曾經是房振一手提拔起來的人。


    他代表的是仕林黨,而門下省的司空喚作竇淵,正是四大豪族之一的竇氏族人,所代表的為門閥黨。


    最後的尚書省司徒叫魏無忌,他代表的是趙慶皇室,故而又稱之為皇黨。


    有人可能會困惑,皇室還需要黨派?


    事實情況就是需要,哪怕趙景潤是皇帝,但是在許多事情上也不能隨心所欲。


    杜成忠代表的仕林黨,主要分布在翰林院這些地方,這些人大都是憑借科舉入仕之人。


    人數雖然最少,但在當下仕林中有著非常大的能量,也是能力最強的一批人。


    江山社稷的建設主要就靠他們。


    而門閥黨不用多說,代表的是四大豪族為首的那些門閥世家,這些人家族中都非常有錢。


    可以說掌握著朝廷的經濟命脈,當初太祖起義之時,就是靠竇家的財力支持,才最終定鼎天下。


    這些人同樣不能得罪,雙方爭鬥不休,都想讓皇帝更傾向與他們這邊。


    故而自然就需要一個皇黨,來抑製他們的發展,這是當初大慶太祖定下的,一直被沿用到現在。


    皇黨之人都是趙景潤最衷心的心腹,畢竟他們統領六部,重要性無以複加。


    大慶立國八十多年來,正式靠著平衡了他們的利益,才能安穩如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慶逍遙貴公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三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三歸並收藏大慶逍遙貴公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