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河東那邊的具體情況如何,他又怎能不知?


    清楚竇淵剛才說的話雖然好聽,但那些商賈絕對不會真的出力。


    定然還會趁此機會撈上一筆,卻還能獲得一個好名氣,如此他當然不能容忍。


    於是就著趙景潤的話,徹底將這件事定死。


    一旦聖旨下了,他們要出多少錢多少糧,到時就是林之平說了算。


    竇淵和杜成忠又鬥了一會兒,將基本調子定了下來。


    趙景潤見差不多了,伸手往下壓了壓。


    “瘟疫之事片刻不得耽誤。”


    說著,立刻將目光看向了戶部尚書。


    “孫無鋒。”


    “臣在。”


    “戶部盡快拿出一個賑災方案,明日送中書省。”


    “臣,領旨。”


    隨著朝會的進行,關於如何處置武安府瘟疫的事,便暫時定了下來。


    不僅僅是大慶,曆朝曆代處理瘟疫的方法就那麽三板斧。


    首要之事便是保證瘟疫不能繼續擴散,保住遭瘟百姓的基本生活。


    因感染瘟疫而死的百姓,將他們屍體給處理好。


    至於最後到底死多少人,瘟疫又得持續多久,就全看天意了,在趙景潤心中,瘟疫本身不是什麽大事。


    他在乎的,是百姓竟然發生了暴動,這才是他無法容忍的點。


    身為趙慶江山的統治者,他不允許有任何威脅皇權的事情發生,所以才將大臣們叫來,仔細的盤問此事。


    “陛下,時間不早了,歇息吧。”


    尚書房,趙景潤剛剛批閱完公文,王德端著一碗湯走來,小心翼翼的放在桌上說了句。


    趙景潤端起瓷碗正準備喝,於飛虎忽然走了進來。


    “啟稟陛下,剛剛從泗水官驛上送來一份密信,是李卓公子送來的。”


    按照正常情況,不管是公文還是其他的信件,送來一律先經過中書省。


    由中書省先看過做一個排序,根據輕重緩急排列好,再送來給趙景潤過目。


    但有些特殊情況除外,就比如他送給李卓的那道令牌和聖旨,官驛呈送上來後,是直接給金牛衛的。


    “哦?李卓來信了?拿給朕看看。”


    剛才趙景潤還在念叨這小子,聞言馬上放下瓷碗。


    趙景潤打開李卓的信封,片刻之後就已經看完,臉上最初的笑容突然消失,而是深深深皺起了眉頭。


    王德餘光瞧見後,心中感到好奇,但不敢多問。


    信裏麵的內容讓趙景潤很糾結。


    “這個李卓,可是給朕出了一個難題啊,他來信為梁石玉求情了。”


    趙景潤說話之時,眉頭一緊擰成了麻花。


    “李公子為梁石玉求情?”


    聞言王德和於飛虎對視一眼,很默契的保持沉默。


    河東此次爆發淮河水患,死了那麽多人,現在又出現瘟疫,這個梁石玉便是罪魁禍首。


    李卓為何會為他求情?一個在南,一個在北,他們是如何認識的?


    “李卓在信中說,朕冤枉了梁石玉,他可能是一個好官,還說真正貪墨賑災款糧者是林之平。”


    趙景潤再次說道。


    梁石玉身為河東布政使,從二品的朝廷大員,對他趙景潤也是了解的。


    他原先屬於仕林黨,在前朝時通過科舉入的仕。


    先帝對其評價是有能力,有一顆為民之心,但性格太過剛直,喜歡認死理。


    事實也證明先帝所言沒錯,梁石玉因為這個原因,六年前徹底和仕林黨劃清了界限。


    正因因此,杜成忠才將原本屬於他的巡撫之位,安排林之平頂了上去。


    趙景潤對此人印象不太好,當年他還是太子位居東宮時,梁石玉在翰林院任編撰,曾因為一件小事,在先帝麵前說過他。


    故而這次的事情,趙景潤才沒有多管,直接讓刑部會同大理寺對其審訊,他正好也俯首認罪,於是就這麽順下來了。


    但趙景潤沒想到,李卓竟然會為對方來信求情,李卓是他必須要抓住的大才,故而不得不重視。


    若是自己依舊不管不顧,到時梁石玉被問斬,對方會不會因為此事而遷怒自己?


    而刑部和大理寺定好的案子,如果想翻案,隻有自己親自出麵。


    眼下三黨都盯著這個布政使的位子,他如果這麽做也不太好交代。


    即便是他是皇帝,一時也陷入了兩難之中。


    而這一切,已經到了泗平城的李卓並不清楚,反正他已經將事情告訴了趙景潤。


    對方救不救,不是他能決定的事情了。


    由於泗平縣各方麵比之平陽還多有不如,故而李卓對此地也沒太大的興趣。


    準備明天就出發,繼續往林天府而去。


    林天府是豐昌的省城,由於是北方的最後一個省,位於南北交界之處。


    故而林天府同時具備了南北特色,在北方名氣頗大。


    眼下河東鬧瘟疫,在徹底消除之前李卓不可能過去,去林天府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據此大約上千裏路,按照李卓的計劃,大概需要數十日可以抵達。


    “聖天老母巡此一方,閑雜人等速速退讓!”


    李卓帶著李福和環兒正在閑逛,街上突然變的嘈雜紛亂起來,迴頭看去,隻見行人們立刻讓至道路兩旁。


    一行身穿奇裝異服之人,推著一輛巨大的輦車而行。


    車上立著一個高約兩米的女人石像。。


    石像旁有兩名青衣少女同車而立,一路走還在一路念著什麽。


    其他人則是又蹦又跳,似乎在跳舞,給人一種神秘之感。


    “公子,這是什麽?”


    環兒抓著李卓的衣袖,好奇的問道。


    “應該是某種祭祀活動吧。”


    李卓也不太清楚,他上一次來泗平時沒見過。


    大慶許多地方都有著各自的信仰神明,有時民間也會自發的舉行遊神祭祀一類的活動,並不稀奇。


    對於這種事情,李卓從來都是敬而遠之。


    以前的他是一名堅定的唯物主義者,但自從帶著記憶穿越到大慶後,這種觀念就已經發生了些許變化。


    “噓,這位公子,您快小聲些說話,讓他們聽見就麻煩了。”


    李卓剛說完,就被旁邊的一位老嫗拉了一下,她穿著很普通的粗衣布服,估計有六七十歲的模樣。


    “老人家,我又沒說什麽過分的話,能有什麽麻煩?”


    李卓聽聞感覺很奇怪。


    正說話之時,遊神隊伍經過了他們身邊,一旁的老嫗立刻雙手合十,對著石像拜了幾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慶逍遙貴公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三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三歸並收藏大慶逍遙貴公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