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縣令終於給小孫子取了名字。
因為出生的時候,鍾厚澤成了秀才,家裏雙喜臨門,就順口取了雙喜當做小名。
大名卻是在大半年後,得知鍾厚澤沒考過鄉試時才取。
雙喜身體健康,每天都在茁壯成長,不曾生過病,鍾縣令老懷安慰啊!
子孫健壯,興家之兆啊!
鍾家的字輩也來到了文字輩,鍾縣令一不做二不休,磨了大半年,終於給小孫子取名:鍾文興!
周麗雪得知此名時,簡直哭笑不得。
不是,就這麽個名字,至於等大半年嗎?
於是周麗雪自己想了想,找到鍾縣令與羅氏,“父親、母親,我也給孩兒想了兩個名字,還請父母親參詳一二。”
周麗雪把寫好名字的兩張紙遞了過去。
鍾縣令看完,與羅氏交換了下,點點頭,“嗯,鍾文賢,鍾文俊……”
“我看好文俊,文雅俊秀,多好的品質?”羅氏點了點鍾文俊的那張紙。
“文誠也不錯啊!文章誠信!”鍾縣令捋了捋胡子。
“兒媳啊,你最看好哪個?”羅氏抬頭看向抱著孩子的周麗雪。
“父親母親,若是可以,不如讓雙喜自己選?”周麗雪晃了晃手裏的小胖墩。
小胖墩咯咯咯笑了起來,伸出帶著窩窩的小肉手,在空中肆意揮舞。
“哦?怎麽讓他自己想選?”鍾縣令也跟著笑了起來,伸出一個手指頭放到小肉手裏,感覺著小肉手的抓握。
“咱們弄兩個寫著名字的小紙團,放在桌子上,讓雙喜自己抓,如何?”
“好好!你們坐著,我去寫。”鍾縣令輕輕抽迴了自己的手,迅速走向書桌,蘸滿筆墨,幾息後,帶著兩個小紙團歸來。
“來!好孩子,自己選個名字吧!”鍾縣令還兩手虛虛合在一起,晃了下,把兩個紙團撒在桌子上,用手指吸引小胖墩的注意力,直到他看到兩個紙團。
小胖墩啊一聲,真的伸出小肉手朝紙團的方向夠了過去。
兩隻手各攥一個紙團,還左右看了看,忽然放開了左手的紙團,然後空著的左手,與捏著紙團的右手合力,打算撕碎紙團。
鍾縣令哈哈得了起來,看羅氏拆開了小胖墩扔掉的紙團,上麵寫著鍾文誠。
“嗯!看來小孫子喜歡鍾文俊這個名字啊!”鍾縣令捋了捋胡子。
“你看,我就說這個名字好吧?”羅氏有些得意,她就是覺得跟小胖墩心意相通。
小胖墩取好名字,他那不曾謀麵的親爹,終於迴到了家。
在家門口看到小胖墩時,鍾厚澤都愣了……
不是,他離開的時候,肚子都沒鼓呢!
怎麽就這麽大的娃了?
周麗雪才不管那麽多,直接把小胖墩往他懷裏一塞,“快抱抱吧!小名你知道了,大名剛取好,叫鍾文俊。”
“嗯嗯。”鍾厚澤與懷裏的小胖墩大眼瞪小眼,他根本不敢動啊,沒幾息,就求助,“夫人啊,快快……他、他好像尿了!”
話落,滴滴答答的聲音傳來,小胖墩一改剛才的沒什麽反應,直接咯咯咯笑了起來。
嗯!尿親爹一身,幹得漂亮!
周麗雪心裏好笑,但還是忍住了,她怕鍾厚澤麵皮薄,惱羞成怒再也不肯抱兒子了。
收拾幹淨後,鍾厚澤還是不敢看自己的左手,一直張開五指遠遠支棱著。
“行了啊!你兒子的尿你還嫌棄啊?”周麗雪揮了揮小胖墩的小胳膊,“是不是個小壞蛋,尿了你爹一手。”
“鍾文俊?鍾尿娃差不多吧?”鍾厚澤嘀嘀咕咕,對兒子的隨時尿尿很是不滿。
“你說什麽?”周麗雪沒聽清。
“沒什麽。”鍾厚澤肅了神色。
“你再去洗洗吧,晚飯還要跟父親母親一起吃呢。”周麗雪安排道。
剛剛連話都沒說幾句,就被小胖墩的一泡尿毀了,鍾厚澤雖然清洗了也換了衣裳,但還是再去洗洗吧,省得他連晚飯都吃不下。
鍾厚澤點點頭。
“父親母親,這些時日以來身體可好?”鍾厚澤吃晚飯時才正兒八經得開始請安。
“好好,都好!”羅氏一臉喜悅,“咱們厚澤瞧著長高了些。”
“厚澤啊,你這一路可順利?”鍾縣令也很高興,就捋了下胡子。
“還行,不走不知道,爹!這一路的商隊可太多了!尤其從西域去長安的,都快把路堵住了。”
“是啊,今年桃源縣的商隊也多了起來,尤其販牛羊的商隊,賺得簡直是盆滿缽滿,你娘親沒忍住,找了個小商隊砸了筆錢,小商隊成了大商隊,你娘這幾天睡覺都咧著嘴。”
其實這個主意還是周麗雪想到的,周安雷考過了鄉試,周家人來人往,消息也就多了起來,周麗雪仔細篩了一遍,又讓周縣丞派人精挑細選一番。
找了個誠實守信,正值當年的商隊進行洽談,最終與商隊、周家,三家拿下。
如今這個叫做大順的商隊,在桃源縣也數一數二了,算算日子也該從西域迴來了,不然天氣一冷,可就得到明年開春後才能見得到了。
“是嗎?娘!您可真厲害!”鍾厚澤朝他娘豎起了大拇指。
這大半年,他想了很多,尤其葛氏當家時,這裏省,那裏摳,結果呢?也沒見自家的什麽產業有擴大的趨勢。
反倒是羅氏再次接手沒幾個月,就有了這麽大的動靜,高下立現。
其實鍾厚澤不是不心疼母親,他沉浸在祖母虛假的關愛太久,眼睛根本看不清,經過當初鍾縣令與葛氏的大戰,他的眼睛看清了。
“咱家有你娘坐鎮,咱們爺倆就等著享福吧!”鍾縣令哈哈一樂,雙喜不明所以,愣了愣,也跟著笑了起來。
“哦!不對,還有我們小雙喜呢!是不是?嗯?”鍾縣令朝小胖墩點了下頭。
一家子氣氛好極了。
站在外頭的葛氏聽著這動靜,右手攥緊了手裏的拐杖,臉色鐵青,轉身又迴去了。
外頭守著的丫鬟,根本沒進去通報。
如今鍾縣令的後院所有的下人,都明白,葛氏大勢已去。
因為出生的時候,鍾厚澤成了秀才,家裏雙喜臨門,就順口取了雙喜當做小名。
大名卻是在大半年後,得知鍾厚澤沒考過鄉試時才取。
雙喜身體健康,每天都在茁壯成長,不曾生過病,鍾縣令老懷安慰啊!
子孫健壯,興家之兆啊!
鍾家的字輩也來到了文字輩,鍾縣令一不做二不休,磨了大半年,終於給小孫子取名:鍾文興!
周麗雪得知此名時,簡直哭笑不得。
不是,就這麽個名字,至於等大半年嗎?
於是周麗雪自己想了想,找到鍾縣令與羅氏,“父親、母親,我也給孩兒想了兩個名字,還請父母親參詳一二。”
周麗雪把寫好名字的兩張紙遞了過去。
鍾縣令看完,與羅氏交換了下,點點頭,“嗯,鍾文賢,鍾文俊……”
“我看好文俊,文雅俊秀,多好的品質?”羅氏點了點鍾文俊的那張紙。
“文誠也不錯啊!文章誠信!”鍾縣令捋了捋胡子。
“兒媳啊,你最看好哪個?”羅氏抬頭看向抱著孩子的周麗雪。
“父親母親,若是可以,不如讓雙喜自己選?”周麗雪晃了晃手裏的小胖墩。
小胖墩咯咯咯笑了起來,伸出帶著窩窩的小肉手,在空中肆意揮舞。
“哦?怎麽讓他自己想選?”鍾縣令也跟著笑了起來,伸出一個手指頭放到小肉手裏,感覺著小肉手的抓握。
“咱們弄兩個寫著名字的小紙團,放在桌子上,讓雙喜自己抓,如何?”
“好好!你們坐著,我去寫。”鍾縣令輕輕抽迴了自己的手,迅速走向書桌,蘸滿筆墨,幾息後,帶著兩個小紙團歸來。
“來!好孩子,自己選個名字吧!”鍾縣令還兩手虛虛合在一起,晃了下,把兩個紙團撒在桌子上,用手指吸引小胖墩的注意力,直到他看到兩個紙團。
小胖墩啊一聲,真的伸出小肉手朝紙團的方向夠了過去。
兩隻手各攥一個紙團,還左右看了看,忽然放開了左手的紙團,然後空著的左手,與捏著紙團的右手合力,打算撕碎紙團。
鍾縣令哈哈得了起來,看羅氏拆開了小胖墩扔掉的紙團,上麵寫著鍾文誠。
“嗯!看來小孫子喜歡鍾文俊這個名字啊!”鍾縣令捋了捋胡子。
“你看,我就說這個名字好吧?”羅氏有些得意,她就是覺得跟小胖墩心意相通。
小胖墩取好名字,他那不曾謀麵的親爹,終於迴到了家。
在家門口看到小胖墩時,鍾厚澤都愣了……
不是,他離開的時候,肚子都沒鼓呢!
怎麽就這麽大的娃了?
周麗雪才不管那麽多,直接把小胖墩往他懷裏一塞,“快抱抱吧!小名你知道了,大名剛取好,叫鍾文俊。”
“嗯嗯。”鍾厚澤與懷裏的小胖墩大眼瞪小眼,他根本不敢動啊,沒幾息,就求助,“夫人啊,快快……他、他好像尿了!”
話落,滴滴答答的聲音傳來,小胖墩一改剛才的沒什麽反應,直接咯咯咯笑了起來。
嗯!尿親爹一身,幹得漂亮!
周麗雪心裏好笑,但還是忍住了,她怕鍾厚澤麵皮薄,惱羞成怒再也不肯抱兒子了。
收拾幹淨後,鍾厚澤還是不敢看自己的左手,一直張開五指遠遠支棱著。
“行了啊!你兒子的尿你還嫌棄啊?”周麗雪揮了揮小胖墩的小胳膊,“是不是個小壞蛋,尿了你爹一手。”
“鍾文俊?鍾尿娃差不多吧?”鍾厚澤嘀嘀咕咕,對兒子的隨時尿尿很是不滿。
“你說什麽?”周麗雪沒聽清。
“沒什麽。”鍾厚澤肅了神色。
“你再去洗洗吧,晚飯還要跟父親母親一起吃呢。”周麗雪安排道。
剛剛連話都沒說幾句,就被小胖墩的一泡尿毀了,鍾厚澤雖然清洗了也換了衣裳,但還是再去洗洗吧,省得他連晚飯都吃不下。
鍾厚澤點點頭。
“父親母親,這些時日以來身體可好?”鍾厚澤吃晚飯時才正兒八經得開始請安。
“好好,都好!”羅氏一臉喜悅,“咱們厚澤瞧著長高了些。”
“厚澤啊,你這一路可順利?”鍾縣令也很高興,就捋了下胡子。
“還行,不走不知道,爹!這一路的商隊可太多了!尤其從西域去長安的,都快把路堵住了。”
“是啊,今年桃源縣的商隊也多了起來,尤其販牛羊的商隊,賺得簡直是盆滿缽滿,你娘親沒忍住,找了個小商隊砸了筆錢,小商隊成了大商隊,你娘這幾天睡覺都咧著嘴。”
其實這個主意還是周麗雪想到的,周安雷考過了鄉試,周家人來人往,消息也就多了起來,周麗雪仔細篩了一遍,又讓周縣丞派人精挑細選一番。
找了個誠實守信,正值當年的商隊進行洽談,最終與商隊、周家,三家拿下。
如今這個叫做大順的商隊,在桃源縣也數一數二了,算算日子也該從西域迴來了,不然天氣一冷,可就得到明年開春後才能見得到了。
“是嗎?娘!您可真厲害!”鍾厚澤朝他娘豎起了大拇指。
這大半年,他想了很多,尤其葛氏當家時,這裏省,那裏摳,結果呢?也沒見自家的什麽產業有擴大的趨勢。
反倒是羅氏再次接手沒幾個月,就有了這麽大的動靜,高下立現。
其實鍾厚澤不是不心疼母親,他沉浸在祖母虛假的關愛太久,眼睛根本看不清,經過當初鍾縣令與葛氏的大戰,他的眼睛看清了。
“咱家有你娘坐鎮,咱們爺倆就等著享福吧!”鍾縣令哈哈一樂,雙喜不明所以,愣了愣,也跟著笑了起來。
“哦!不對,還有我們小雙喜呢!是不是?嗯?”鍾縣令朝小胖墩點了下頭。
一家子氣氛好極了。
站在外頭的葛氏聽著這動靜,右手攥緊了手裏的拐杖,臉色鐵青,轉身又迴去了。
外頭守著的丫鬟,根本沒進去通報。
如今鍾縣令的後院所有的下人,都明白,葛氏大勢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