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多動動,雙胎容易早產也容易難產。”大夫看向楊平順,“可記住了?”
“記住了!早做準備,雙胎是雙份危險!”楊平順的頭腦隨著大夫的話慢慢冷靜,趕著牛車慢騰騰往家裏走,看梁文元不說話,又有些擔心,“你咋了?咋不說話?”
梁文元這才含著眼淚抬頭,“順子……你說……你說是不是那個孩子又來找咱們了?”
楊平順心裏一驚,木木得點點頭,一開始還說的慢,後麵幾句越說越順,“是!絕對是!文元,你別哭,這是好事,孩子舍不得咱們,咱們更要好好的......”
“是!你說得對!好好的......”梁文元抹了把臉,看大海跟小芳都被晃蕩著睡了,扯了扯衣裳把孩子們的肚子蓋好,又笑眯眯得朝楊平順說:“也不知道是男是女?還是一男一女?”
“怎麽?你見過啊?”楊平順還在想著沒了的孩子迴來了,迴來了......“我在咱楊家村這些年,就沒見過雙胎!”
“嗯,我外婆......就是外祖母,生過一對雙胎男娃,就是我兩個舅,再之後才生了我娘。”梁文元徹底高興了起來,手舞足蹈得說:“我那兩個舅幾乎長得一模一樣,除了我外祖母,連我外祖父都認錯過!”
“這麽像?”楊平順也被感染,高高興興得看了一眼又一眼大肚皮,“下迴去賣茶葉蛋,告訴爹,讓他也高興高興!”
“是要說!爹盼兒孫滿堂,都多少年了!”梁文元摸摸肚子,公爹對自己不錯,時刻都先想著自己的身體,來楊家這麽多年,她除了做飯就沒下過地,日子過得這麽順,梁文元投桃報李,也希望公爹的願望達成。
“順子,你說……這兩娃出生了,咱家還能忙活的開嗎?”
梁文元忽然又憂心,現在家裏剛剛好,大海已經能幫忙幹活了,自己也能玩,雖然愛打仗,但幾乎不用操心了,小芳剛能脫開手,這一下子來兩個孩子,家裏還有那麽多活,就三個大人,是怎麽也忙不過來了......
楊平順這時候才覺得頭腦徹底冷了下來,一直琢磨著到了家,把兩個孩子抱迴屋裏繼續睡著,他來到堂屋跟梁文元說:“要不……今年讓爹早點迴來?咱們今年先這麽著?你十一月份才生,正好冬天也不忙,等到明年春播忙起來了,兩孩子也好幾個月了,到時候看情況?”
“順子,咱們能不能打聽打聽,買隻帶崽的母羊?我擔心萬一我奶水不夠,好歹還能羊奶跟上?帶崽的母羊是不是特別貴啊?”梁文元按下忙不忙的過來的問題,又提出新的問題,
楊平順覺得這個問題,比沒人照顧孩子更嚴重,他也不囉嗦,熱上幾個包子當午飯,自己揣了幾個,跟六嬸打了個招唿後,便去胡牛倌家打聽買羊之事,又想著反正也出來了,便往鎮子上趕了一趟,告訴老爹這個好消息,又把家裏的擔憂說明後,父子倆商量好,幹滿這個月就迴家,好歹能結整個月的工錢,反正也沒幾天了。
“打聽了,因為咱們要活羊還是帶崽的,就需要等,母羊本來就貴,何況是產奶的,不過爹跟胡牛倌關係好,我還跟胡牛倌定了新牛犢,給咱們算便宜些,要咱二兩銀子。”楊平順到家就是吃晚飯的時間點了,喝了幾口大米稀飯,才解釋著,“貴就貴點吧!總比孩子沒吃的餓肚子強,而且以後羊也能宰了吃肉或賣肉,咱們不虧。”
梁文元倒吸一口氣,這也太貴了!一斤羊肉三十幾文錢就夠貴的了,可沒想到活羊這麽貴!又摸摸肚子,覺得肚子裏的兩個娃真夠金貴的!還盼著自己奶水夠,起碼讓兩個娃吃個半年左右,這樣糊糊、米油就能喂了,羊奶也就能省了吧?
“我已經拐到新桃鎮上跟爹說了,他就幹到這個月底,提前迴來,你肚子越來越大,家裏離不開人,爹不好守在家裏,外麵的事情又離不開人,隻能我多在家,爹忙活家外麵的事情!”
“另外聽爹說,他聽一起做活的人提過,縣裏頭已經有人牙子了,幾兩銀子能買幹活的人,等爹迴來,我倆一起去縣城裏打聽打聽,左右距離你生還有段日子,咱們不急著決定,你說呢?”
“聽你們的!”梁文元連連點頭,完全沒意見。她其實不太想弄個陌生人進家門,但麻嬸距離太遠,六嬸雖然能幫忙,總不能一直麻煩人家,可又沒其他人,孩子起碼到三四歲才能完全脫手,三個大人不能把自己往死裏累啊......
楊家一通忙活,讓村裏人知道了順子媳婦懷了雙胎,老春嬸已經不酸了,人家一步領先步步領先,酸是酸不過來了......家裏四個兒媳已經登峰造極,不聽指揮,連帶著兒子們翅膀都硬了,家都要散了,還酸個什麽勁?
其他嬸子們啃著蘿卜酸幾句都覺得沒意思,紛紛歎口氣,啥也不說了!羨慕嗎?羨慕啊,自家的開個懷跟開墾荒地似的,人家一下子懷了兩!這要是兩兒子......嘖嘖!真不知是人家命太好,還是自己沒那個運道?
劉十一天天伸長脖子等著梁文元生產,也等著聽梁文元的懷相的八卦,最好生兩個女兒!她可有兩個兒子呢!這一胎沒準又是個兒子,梁文元呢?就那麽一個兒子,往後還不知道能不能生出來其他的!嗬嗬嗬......
章小麥顧不上這麽多,她這麽多年才懷頭一個,自然是金疙瘩,天天小心翼翼,幹活都減速了,妯娌們難得沒有嗆聲,都知道她不容易,能忍讓一下;可對陶花忍不下去了,天天拖著陶花幹活,奶孩子怎麽了?哪家媳婦沒背過孩子下地幹活?現在就是個做飯洗衣,都不用下地了,還想怎麽著?已經夠享福了!
陶花就跟神經病似的,天天打聽章小麥,盯賊似的看人家的肚子,還偷偷摸摸打聽梁文元......一點都不大氣!其他幾個妯娌都看不上眼,便想著辦法讓陶花多幹活!這都幾年了,章小麥幫她幹了多少活?真以為自己生的金疙瘩啊?多幹活,少琢磨那些有的沒的吧!
梁文元沒工夫管這麽多,如大夫所說,月份越大越吃力,她連覺都睡不好,又趕上秋收,整個秋天過得苦不堪言,還好小芳也算懂事,知道娘不舒服,也不怎麽搗亂,隻要有口吃的,就能靜靜地坐在一邊。
孩子的懂事,讓楊平順心疼不已,他覺得家裏必須要多添一個人了,不然別的不說,孩子就太可憐了......今年的秋收,楊平順恨不能住進地裏,天天早出晚歸,不但包攬了早飯晚飯,還要抽空蒸鍋饅頭、包子,隻讓媳婦隔三差五炒個菜換個口味就行,真是忙的找不到北,連衣裳都磨壞好幾件。
楊二田這才後悔為啥沒有再多租一頭牛?反正也跟人合夥幹,不怕牛多人少......看兒子累的恨不能站著就能睡覺,楊二田還是頭一迴這麽心疼兒子,他帶著大海也加快手腳,這迴所有的雜活都是大海的,他沒那麽大力氣,但騎牛帶路很在行了,隻要頭牛一走,其他的牛車就會跟著,這倒是能騰出不少人手來,盡管孩子小,但確實幫了不少忙。
梁文元看全家忙的找不到北,有啥不舒服也盡量忍著,喂雞、掃地、熬豬食等力所能及的她都慢慢做,但肚子大了,是真的不方便,她還偷偷哭過幾迴,再也沒有懷雙胎的興奮與高興了,天天都盼著天冷,盼著生......
去年流產時,她就想到了葬身海嘯的娘,現在更想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楊平順對她太好了,梁文元總覺得自己過於嬌氣,都生了兩個孩子了,她居然這麽想念娘親,想讓娘親活過來到她身邊照顧她......
六嬸家忙裏偷閑讓六子幫了幾天忙,楊家今年的秋收終於在兵荒馬亂中結束了......楊平順顧不上喘氣,晚歸還了幾天牛,腳步不停地去了縣城交了糧稅,又跟老爹一鼓作氣得清了庫房,賣陳糧賣新糧,又把提前留好的新糧食運進庫房。
緊接著就是去磨坊,磨麵粉、舂稻米,收拾地裏剩下的活全部扔給了楊二田跟大海,大海負責牽著雞群去享受饕餮盛宴,順便放牛、放豬;楊二田則解決其他的雜事、雜活,等到全部收拾完後,楊二田居然找到了曾經當兵開墾荒地的感覺......真是太累了!
自打大海一歲後,全家人頭一迴沒有去趕秋收後的縣東邊初五大集,麻嬸以為他們家出了啥事,還托認識的人捎了口信來問,六子自告奮勇,趕著已經休息夠十分的精神的公牛去了趟上坡村報喜。
“這麽下去不行!這還沒出生呢,咱就累成這樣了,往後三四年都這樣忙,誰也吃不消!”楊二田一頭栽倒炕上睡了兩天,才覺得有精神,更覺得餓狠了。
“記住了!早做準備,雙胎是雙份危險!”楊平順的頭腦隨著大夫的話慢慢冷靜,趕著牛車慢騰騰往家裏走,看梁文元不說話,又有些擔心,“你咋了?咋不說話?”
梁文元這才含著眼淚抬頭,“順子……你說……你說是不是那個孩子又來找咱們了?”
楊平順心裏一驚,木木得點點頭,一開始還說的慢,後麵幾句越說越順,“是!絕對是!文元,你別哭,這是好事,孩子舍不得咱們,咱們更要好好的......”
“是!你說得對!好好的......”梁文元抹了把臉,看大海跟小芳都被晃蕩著睡了,扯了扯衣裳把孩子們的肚子蓋好,又笑眯眯得朝楊平順說:“也不知道是男是女?還是一男一女?”
“怎麽?你見過啊?”楊平順還在想著沒了的孩子迴來了,迴來了......“我在咱楊家村這些年,就沒見過雙胎!”
“嗯,我外婆......就是外祖母,生過一對雙胎男娃,就是我兩個舅,再之後才生了我娘。”梁文元徹底高興了起來,手舞足蹈得說:“我那兩個舅幾乎長得一模一樣,除了我外祖母,連我外祖父都認錯過!”
“這麽像?”楊平順也被感染,高高興興得看了一眼又一眼大肚皮,“下迴去賣茶葉蛋,告訴爹,讓他也高興高興!”
“是要說!爹盼兒孫滿堂,都多少年了!”梁文元摸摸肚子,公爹對自己不錯,時刻都先想著自己的身體,來楊家這麽多年,她除了做飯就沒下過地,日子過得這麽順,梁文元投桃報李,也希望公爹的願望達成。
“順子,你說……這兩娃出生了,咱家還能忙活的開嗎?”
梁文元忽然又憂心,現在家裏剛剛好,大海已經能幫忙幹活了,自己也能玩,雖然愛打仗,但幾乎不用操心了,小芳剛能脫開手,這一下子來兩個孩子,家裏還有那麽多活,就三個大人,是怎麽也忙不過來了......
楊平順這時候才覺得頭腦徹底冷了下來,一直琢磨著到了家,把兩個孩子抱迴屋裏繼續睡著,他來到堂屋跟梁文元說:“要不……今年讓爹早點迴來?咱們今年先這麽著?你十一月份才生,正好冬天也不忙,等到明年春播忙起來了,兩孩子也好幾個月了,到時候看情況?”
“順子,咱們能不能打聽打聽,買隻帶崽的母羊?我擔心萬一我奶水不夠,好歹還能羊奶跟上?帶崽的母羊是不是特別貴啊?”梁文元按下忙不忙的過來的問題,又提出新的問題,
楊平順覺得這個問題,比沒人照顧孩子更嚴重,他也不囉嗦,熱上幾個包子當午飯,自己揣了幾個,跟六嬸打了個招唿後,便去胡牛倌家打聽買羊之事,又想著反正也出來了,便往鎮子上趕了一趟,告訴老爹這個好消息,又把家裏的擔憂說明後,父子倆商量好,幹滿這個月就迴家,好歹能結整個月的工錢,反正也沒幾天了。
“打聽了,因為咱們要活羊還是帶崽的,就需要等,母羊本來就貴,何況是產奶的,不過爹跟胡牛倌關係好,我還跟胡牛倌定了新牛犢,給咱們算便宜些,要咱二兩銀子。”楊平順到家就是吃晚飯的時間點了,喝了幾口大米稀飯,才解釋著,“貴就貴點吧!總比孩子沒吃的餓肚子強,而且以後羊也能宰了吃肉或賣肉,咱們不虧。”
梁文元倒吸一口氣,這也太貴了!一斤羊肉三十幾文錢就夠貴的了,可沒想到活羊這麽貴!又摸摸肚子,覺得肚子裏的兩個娃真夠金貴的!還盼著自己奶水夠,起碼讓兩個娃吃個半年左右,這樣糊糊、米油就能喂了,羊奶也就能省了吧?
“我已經拐到新桃鎮上跟爹說了,他就幹到這個月底,提前迴來,你肚子越來越大,家裏離不開人,爹不好守在家裏,外麵的事情又離不開人,隻能我多在家,爹忙活家外麵的事情!”
“另外聽爹說,他聽一起做活的人提過,縣裏頭已經有人牙子了,幾兩銀子能買幹活的人,等爹迴來,我倆一起去縣城裏打聽打聽,左右距離你生還有段日子,咱們不急著決定,你說呢?”
“聽你們的!”梁文元連連點頭,完全沒意見。她其實不太想弄個陌生人進家門,但麻嬸距離太遠,六嬸雖然能幫忙,總不能一直麻煩人家,可又沒其他人,孩子起碼到三四歲才能完全脫手,三個大人不能把自己往死裏累啊......
楊家一通忙活,讓村裏人知道了順子媳婦懷了雙胎,老春嬸已經不酸了,人家一步領先步步領先,酸是酸不過來了......家裏四個兒媳已經登峰造極,不聽指揮,連帶著兒子們翅膀都硬了,家都要散了,還酸個什麽勁?
其他嬸子們啃著蘿卜酸幾句都覺得沒意思,紛紛歎口氣,啥也不說了!羨慕嗎?羨慕啊,自家的開個懷跟開墾荒地似的,人家一下子懷了兩!這要是兩兒子......嘖嘖!真不知是人家命太好,還是自己沒那個運道?
劉十一天天伸長脖子等著梁文元生產,也等著聽梁文元的懷相的八卦,最好生兩個女兒!她可有兩個兒子呢!這一胎沒準又是個兒子,梁文元呢?就那麽一個兒子,往後還不知道能不能生出來其他的!嗬嗬嗬......
章小麥顧不上這麽多,她這麽多年才懷頭一個,自然是金疙瘩,天天小心翼翼,幹活都減速了,妯娌們難得沒有嗆聲,都知道她不容易,能忍讓一下;可對陶花忍不下去了,天天拖著陶花幹活,奶孩子怎麽了?哪家媳婦沒背過孩子下地幹活?現在就是個做飯洗衣,都不用下地了,還想怎麽著?已經夠享福了!
陶花就跟神經病似的,天天打聽章小麥,盯賊似的看人家的肚子,還偷偷摸摸打聽梁文元......一點都不大氣!其他幾個妯娌都看不上眼,便想著辦法讓陶花多幹活!這都幾年了,章小麥幫她幹了多少活?真以為自己生的金疙瘩啊?多幹活,少琢磨那些有的沒的吧!
梁文元沒工夫管這麽多,如大夫所說,月份越大越吃力,她連覺都睡不好,又趕上秋收,整個秋天過得苦不堪言,還好小芳也算懂事,知道娘不舒服,也不怎麽搗亂,隻要有口吃的,就能靜靜地坐在一邊。
孩子的懂事,讓楊平順心疼不已,他覺得家裏必須要多添一個人了,不然別的不說,孩子就太可憐了......今年的秋收,楊平順恨不能住進地裏,天天早出晚歸,不但包攬了早飯晚飯,還要抽空蒸鍋饅頭、包子,隻讓媳婦隔三差五炒個菜換個口味就行,真是忙的找不到北,連衣裳都磨壞好幾件。
楊二田這才後悔為啥沒有再多租一頭牛?反正也跟人合夥幹,不怕牛多人少......看兒子累的恨不能站著就能睡覺,楊二田還是頭一迴這麽心疼兒子,他帶著大海也加快手腳,這迴所有的雜活都是大海的,他沒那麽大力氣,但騎牛帶路很在行了,隻要頭牛一走,其他的牛車就會跟著,這倒是能騰出不少人手來,盡管孩子小,但確實幫了不少忙。
梁文元看全家忙的找不到北,有啥不舒服也盡量忍著,喂雞、掃地、熬豬食等力所能及的她都慢慢做,但肚子大了,是真的不方便,她還偷偷哭過幾迴,再也沒有懷雙胎的興奮與高興了,天天都盼著天冷,盼著生......
去年流產時,她就想到了葬身海嘯的娘,現在更想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楊平順對她太好了,梁文元總覺得自己過於嬌氣,都生了兩個孩子了,她居然這麽想念娘親,想讓娘親活過來到她身邊照顧她......
六嬸家忙裏偷閑讓六子幫了幾天忙,楊家今年的秋收終於在兵荒馬亂中結束了......楊平順顧不上喘氣,晚歸還了幾天牛,腳步不停地去了縣城交了糧稅,又跟老爹一鼓作氣得清了庫房,賣陳糧賣新糧,又把提前留好的新糧食運進庫房。
緊接著就是去磨坊,磨麵粉、舂稻米,收拾地裏剩下的活全部扔給了楊二田跟大海,大海負責牽著雞群去享受饕餮盛宴,順便放牛、放豬;楊二田則解決其他的雜事、雜活,等到全部收拾完後,楊二田居然找到了曾經當兵開墾荒地的感覺......真是太累了!
自打大海一歲後,全家人頭一迴沒有去趕秋收後的縣東邊初五大集,麻嬸以為他們家出了啥事,還托認識的人捎了口信來問,六子自告奮勇,趕著已經休息夠十分的精神的公牛去了趟上坡村報喜。
“這麽下去不行!這還沒出生呢,咱就累成這樣了,往後三四年都這樣忙,誰也吃不消!”楊二田一頭栽倒炕上睡了兩天,才覺得有精神,更覺得餓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