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佗送走親信之後,又陷入了沉思,一邊絞盡腦汁地推測著可能在背後搞鬼的那個人的身份,一邊將自己心中的種種猜測以及初步擬定的應對計劃詳細地書寫成一封密信,派人火速送往秦國。


    嬴政接到趙佗密信之後,嘴角微微上揚,發出了一聲充滿嘲諷意味的冷笑:“嗬嗬,趙國!天都要滅你!”說罷,他立即傳召江川前來覲見,並將手中的密信遞給了他。


    江川接過密信匆匆瀏覽一番之後,眼中突然閃過一絲精光。他略作沉思,然後拱手對嬴政說道:


    “大王,依臣之見,此刻我們大可不必去深究究竟是誰在背後搗鬼致使趙國大亂。畢竟,趙國國內局勢動蕩不安乃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其民眾心中的不滿和怨氣也的確可以被我們所利用。”


    “他人能夠做到的事情,我們大秦自然也同樣能夠做到。大王不妨下令讓趙佗想辦法煽動更多的趙國饑民,組織起一場規模更為浩大的暴亂行動,直接衝擊李牧所率領的邊防軍隊。這場暴亂的規模越大,對於我們來說就越有利!”


    “李牧定然焦頭爛額,疲於應付,邊軍大營必然混亂!再命上將軍陳兵於邊城附近,伺機而動!”


    “當能一擊擊潰李牧!李牧一死趙國人心自潰!我秦軍攜大勝之威,再有天命預言加身!趙國唾手可得!!!”


    嬴政聽後眼神大亮,激動道:“彩!再加上趙王已失趙人之心,趙國糧荒愈演愈烈!人人皆有反心!趙國必滅!”,嬴政興奮地看著江川


    江川也激動的看著嬴政補充道:“我秦軍定要做好萬全準備,以雷霆之勢,速滅趙,以防生變!!!”


    嬴政聽著江川的建議也是重重的點了下頭,說道:“來人!傳寡人旨意......”


    很快姬昊和趙佗就收到了秦國來的密信,收到命令的二人立即開始運動了起來,一場危機將以李牧為中心展開!


    趙佗謹遵密令,開始有條不紊地展開行動。他深知此次任務至關重要,必須全力以赴才能達成目的。


    於是乎,他兵分兩路,一路人馬負責大肆傳播謠言,另一路人馬則悄然與趙國境內的流民頭子取得聯係。


    此時的趙國可謂民不聊生,百姓們長期遭受饑荒之苦,生活困苦不堪。當他們聽到邊軍屯積大量糧食卻對民眾的死活不聞不問時,心中的怒火瞬間被點燃,憤怒之情如潮水般洶湧澎湃,且日益高漲。


    為了讓這股怒火燒得更旺,趙佗精心策劃,派遣眾多得力手下行事。這些手下皆經過巧妙喬裝,搖身一變成為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悄悄潛入趙國的各個城鎮村落。


    他們或出沒於集市街頭,或隱匿於茶樓酒肆之間。看似漫不經心,實則處心積慮地議論著邊軍所謂的“惡行”。


    隻聽有人壓低聲音說道:


    “你們可曾聽說?那李牧將軍坐擁邊軍大營裏堆積如山的糧食,眼睜睜看著咱們餓得前胸貼後背,愣是一粒米都舍不得拿出來救濟!”


    另一個人馬上附和道:“誰說不是呢!若不是一些英勇無畏的趙國人挺身而出,振臂高唿,帶領大夥手持刀槍去逼迫邊軍,恐怕那些邊軍還會繼續鐵石心腸下去,連一口糧食都不會給我們!”


    旁邊又有人插話進來:“就是啊,那些糧食原本就是咱們辛辛苦苦上繳的,如今卻落得這般下場……”


    就這樣,類似的言論如同插上了翅膀一般,迅速傳遍趙國的每一寸土地,激起千層浪,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


    與此同時,趙佗精心策劃著一場陰謀。他秘密地派遣手下人趁著夜色,悄悄地在城中各個顯眼之處寫起了字。


    那告示之上用鮮紅的汁水赫然書寫著諸如“邊軍有糧,吾等無糧,天理何在?”這般極具煽動性的話語。


    更絕的是,郭開和娼後也在暗中大力協助流言的傳播。他們偷偷摸摸地與那些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的流民當中的頭目們暗通款曲,私下裏建立起了緊密的聯係。


    不僅如此,他們還向這些頭目許下了一係列極為誘人的錢糧承諾,試圖用利益來誘惑他們聽從自己的指使。而唯一的條件便是要求這些頭目帶領著眾多流民一起前往邊軍大營製造混亂,尋釁滋事。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謠言就如同野火燎原一般迅速蔓延開來。越來越多的趙國百姓受到蠱惑,輕易便相信了這些毫無根據的不實言論。


    刹那間,整個趙國上下民怨沸騰,群情激昂。人們心中的怒火被徹底點燃,再也無法抑製住內心的憤怒和惶恐不安。他們紛紛收拾行囊,拖家帶口地動身出發,如潮水般洶湧地朝著邊軍大營湧去。


    他們此行向邊軍討要一個合理的說法倒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有人從邊軍那裏成功拿到了糧食,活了下來,他們也期望能在邊軍那裏尋得一線生機。


    然而此時此刻,李牧卻是分身乏術、自顧不暇。原來就在這局勢愈發緊張之際,秦軍已然調轉大軍逼近了趙國邊境。


    這突如其來的威脅猶如一座沉重的大山,狠狠地壓在了李牧的心頭,給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心理壓力。


    刹那間,李牧的所有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邊境戰事之上,根本無暇顧及國內正在醞釀發酵的這場風波。


    盡管李牧心中隱隱覺得事有蹊蹺,但無奈邊軍事務繁多且至關重要。


    一方麵,他需要指揮軍隊抵禦來勢洶洶的外敵入侵,確保國土不失;


    另一方麵,還要想盡辦法安撫軍中將士的情緒,穩定軍心。可就在他忙得焦頭爛額之時,那漫天飛舞的流言蜚語卻絲毫沒有停歇的跡象,反而愈演愈烈。


    漸漸地,眾多饑腸轆轆的難民也開始聞風而動,源源不斷地向著邊軍大營聚攏而來。


    如果此時有人站在高空俯視整個趙國會發現,趙國各地都有長長的隊伍向一個方向進發,那個方向就是橑楊!是趙國邊軍大營!也是趙國最後的防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從陪伴幼年嬴政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九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九千並收藏大秦從陪伴幼年嬴政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