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目光凝重地看向李園,臉上同樣流露出深深的憂愁之色,緩緩說道:“這三家……唉!寡人心知其勢力日益膨脹,對我大楚已構成威脅,也曾絞盡腦汁想要打壓一番,但始終苦於沒有良策啊。”


    李園聽聞此言,向前邁進一步,壓低聲音獻計道:


    “大王,依臣之見,如今倒是有一個絕佳的機會。眼下正值我國馳援三晉之際,大王不妨以此為借口,向那三家征調大量的糧草和兵員。”


    “如此一來,他們若是膽敢不從,那就是公然違抗王命,大王便可名正言順地予以懲處;而倘若他們乖乖聽從旨意,也必定會因為大量物資和人力的輸出而導致自身實力受損,可謂一箭雙雕之計啊。”


    楚王聽著李園所言,原本黯淡無光的眼眸突然閃過一絲亮光,不住地點頭稱讚道:“此計甚妙!就依愛卿之言行事。”


    話說楚國,曆史淵源頗為久遠,並非依靠周天子的一次簡單冊封便得以確立。早在商朝時期,楚國已然存在於世,並在武王克商中,給予了周朝以有力援助。正因為如此特殊的過往,楚國實際上並不歸屬於周天子所構建的諸侯封國體係之中。


    正因這一獨特出身,楚國長久以來備受其他諸侯國的冷眼相待。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以及彼此交流往來的日益頻繁緊密,這種地域及文化上的隔閡卻在不知不覺間逐漸縮小。


    當周天子大行分封之舉時,楚國亦步亦趨地推行著自身內部的小規模分封製度。曆經數次分封以及各氏族之間激烈複雜的權力爭鬥後,最終形成了屈、景、昭三大氏族共同執掌楚國朝政大權的格局。那句流傳甚廣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所指正是屈、景、昭這三家。


    其中,屈氏乃是率先崛起的強大氏族之一,深得曆代楚王的高度信賴與器重。可惜好景不長,楚懷王因無法忍受被張儀欺詐戲弄之辱,盛怒之下親率親信屈氏大軍悍然進攻秦國。


    怎奈秦軍實力強勁,楚軍在丹陽、藍田兩地遭遇慘敗,眾多屈氏一族的將領被俘獲,原本屬於他們的封地亦遭剝奪侵占。經此沉重打擊,曾經顯赫一時的屈氏一族自此一蹶不振,元氣大傷。


    更雪上加霜的是,此後楚頃襄王又將屈原流放他鄉,這使得屈氏一族在楚國朝堂之上的權勢地位更是大幅滑落,往昔榮光不複存在。


    屈氏一族沒落之後,景氏昭氏開始崛起,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屈氏雖沒落但也僅僅稍弱於景昭兩氏族,仍是楚國大氏族之一,三家掌握了楚國絕大多數人口、土地、財富。


    話說迴來,數日後,楚王的詔令如很快便傳至三家。屈氏家族的族長經過深思熟慮、反複權衡其中利弊之後,最終決定響應楚王的號召,忍痛割愛,調配出一部分的糧草和兵員。


    消息傳開後,屈氏家族內部卻掀起了一陣波瀾。年輕一輩的子弟們聚在一起議論紛紛。


    “族長此舉,雖是遵王令,可我們本就式微,這豈不是雪上加霜?”一位年輕子弟滿臉憂色地說道。


    另一位則反駁道:“不然,若不應詔,楚王正好借此發難,那時恐有滅族之禍。”


    這時,一直沉默的屈然站了起來,他傲然信步緩緩說道:


    “諸君莫急,此次應詔雖損了些實力,但也可博楚王好感。當下我們要著眼長遠,那景氏和昭氏一向傲慢,這次未必肯乖乖聽話。一旦他們觸怒楚王,便是我們重新得勢之機。我們可助楚王,鎮壓兩族!隻要打痛了這兩族,屈氏定能再次輝煌!”


    眾人聽了屈然之言,皆覺有理,憂慮之色漸緩。屈氏家族在風雨飄搖之中,開始悄然布局,試圖抓住轉機,以圖東山再起,而整個楚國朝堂之下,暗湧流動,誰也不知未來將走向何方。


    楚王詔命同樣傳到了景氏和昭氏兩族,景氏和昭氏兩大家族卻對此心懷不滿,認為楚王此舉乃是有意削弱他們的力量。


    景氏和昭氏的族長秘密會麵,景氏族長陰沉著臉說:“楚王此舉太過明顯,我們絕不能坐以待斃。”昭氏族長點頭稱是,“那我們煽動民眾,就說楚王無端搜刮民脂民膏,讓屈家獨自做好人,我們倒成了惡人。”


    他們首先號召一部分子弟,聯合署名上奏,強烈反對楚王這次的征兵征糧之舉。不僅如此,還在楚國都城壽春四處散布各種謠言,宣稱楚王此番舉動將會使得強大的楚國從此走向衰敗之路。


    這些流言蜚語如同野火燎原一般迅速傳播開來,很快就在民間引起了軒然大波。


    一時間,都城內人心惶惶。楚王得知後大怒,欲要嚴懲景氏和昭氏。屈氏族長屈信聽到消息忙進宮拱火道:“大王息怒,景昭兩族不尊王命,無視王上,更是私下聯絡視王上於無物,屈氏一族願意助王上鎮壓兩族!”


    熊悍聽了屈信的話,心中一動。然而,他也深知景氏和昭氏勢力龐大,如果強行鎮壓,恐怕會引發內亂。於是他擺擺手說:“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屈信見狀隻能告退。


    但這些傳聞愈演愈烈,大有失控之勢,甚至出現了楚王昏庸,更換楚王的唿聲,嚇得本就膽小的熊悍,連忙派遣李園親自前往三家,安撫那些憤憤不平的兩位族長,聲稱絕無此事,並賞賜給兩族一些財物以示友好。


    經過此事之後,楚王熊悍是徹底放棄了奮發圖強的心思,更加肆無忌憚的沉浸於美酒佳肴和聲色犬馬之中,對於國家大事漠不關心。上柱國項燕心急如焚地派人送迴緊急軍情奏折,可是這位君主連看都懶得看上一眼,隨手便將其丟棄在了一旁。


    都城發生的一係列事情很快就傳到了楚國北境。


    楚國北境重鎮,項燕站在城樓之上,遙望北方,心中不禁長長歎息一聲,腦海中充斥著三家勢大如此,相互傾軋,內鬥不斷,令尹李園貪婪成性,沉迷酒色,楚王已經事實上失去了對楚國的掌控,楚國再不變真的要亡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從陪伴幼年嬴政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九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九千並收藏大秦從陪伴幼年嬴政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