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楚王熊悍
大秦從陪伴幼年嬴政開始 作者:東九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楚國,壽春
楚幽王熊悍正慵懶地斜倚在大殿的王座之上,他麵前擺放著一桌豐盛的美酒佳肴,身旁還有幾名嬌豔的舞姬正翩翩起舞,整個大殿彌漫著歡快奢靡的氛圍。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隻見上柱國項燕神色匆忙地踏入大殿。
項燕快步走到殿前,然後單膝跪地,抱拳行禮,神色異常嚴肅地說道:“大王,微臣有緊急要事向您稟報!”
熊悍微微抬起眼眸,眼神中透露出幾分醉意和不滿,緩緩開口道:“何事如此慌張?沒看到寡人正在這裏飲酒享樂嗎?莫要擾了寡人的興致。”
項燕深吸一口氣,沉穩而有力地迴答道:“啟稟大王,據最新軍報,秦軍如今正大規模地進攻三晉之地。三晉雖然全力抵抗,但目前戰況十分危急,形勢不容樂觀。”
熊悍聽到這個消息後,原本迷蒙的雙眼稍微清醒了一些,但臉上依舊流露出不以為然的神情,漫不經心地說道:“這三晉與秦國相互爭鬥已經不是一年兩年了,勝敗本就是常有的事情,何必大驚小怪呢?難道他們還能把戰火引到我們楚國不成?”
項燕見熊悍如此態度,心中不禁焦急萬分,連忙再次進言道:
“大王,秦國向來懷有虎狼之心,他們的野心可不止於吞並三晉。一旦三晉被滅,秦軍必然會順勢而下,將矛頭指向我們楚國。而且,秦軍得到三晉的土地之後,國力將會大大增強,屆時我們楚國恐怕難以與其相抗衡!”
“所以,微臣認為現在正是關鍵時刻,我們應該抓住時機,派遣軍隊前去援助三晉,共同抵禦強大的秦軍,此乃上上之策啊!”
熊悍聽後,猶豫起來,手中酒杯也放下了。殿內一片寂靜,隻聞項燕沉重的唿吸聲,等待著楚王最後的決斷。
就在熊悍左右為難、舉棋不定的時候,一名侍從匆匆趕來稟報說傳令尹李園已經抵達宮殿門外求見。楚王聽聞此訊,連忙下令讓他速速進宮覲見。
不一會兒,隻見李園穩步走進大殿,恭敬地向楚王行了大禮。隨後,他抬起頭來,目光快速掃過站在一旁的項燕,心中便對當前的局勢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熊悍也沒有過多寒暄,直接將剛才項燕所說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了李園,並虛心地征詢他對此事的看法和建議。李園聽完熊悍的講述後,並沒有立刻迴答,而是微微皺起眉頭,陷入了短暫的沉思之中。
大約過了一盞茶的功夫,他才緩緩開口說道:“大王,依臣之見,柱國大人所言之語並非毫無道理,隻是目前咱們楚國自身還有許多內部政務需要妥善處理,如果此時輕率地出兵救援他國,恐怕會引起國內局勢的動蕩不安。”
“更何況,那三晉之地雖然與我們楚國同樣身為諸侯國,但他們過去常常與我國產生嫌隙糾紛。若此次我們助他度過困境,難免日後轉頭又攻向我楚國!”
熊悍一邊認真聆聽著李園的分析,一邊不住地點著頭,表示認同他的觀點。然而,站在一旁的項燕聽到李園這番言論後,卻是心急如焚。
他顧不得禮儀,急忙上前一步,大聲反駁道:“李園啊李園!虧你還是令尹,怎麽如此目光短淺呢?‘唇亡齒寒’這個淺顯易懂的道理難道你都不明白嗎?倘若今天我們眼睜睜地看著三晉被他國消滅殆盡,那麽用不了多久,楚國必然也會遭受滅頂之災,從此再無安寧之日!”
麵對項燕毫不留情的指責,李園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嘴角泛起一絲輕蔑的冷笑,迴應道:“柱國大人,您向來精通軍事戰略,這一點毋庸置疑。但說到政治權謀,您就不太擅長了。如今楚國的百姓們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早已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試問誰願意平白無故地卷入一場殘酷血腥的戰爭?”
項燕心中急切,還想繼續爭辯幾句,但熊悍卻不耐煩地擺了擺手,沉聲道:“項燕,此事關係重大,寡人需要時間好好思量一番,你暫且先退下吧。”
項燕見狀,雖心有不甘,但也隻得無奈地歎了口氣,憤憤不平地轉身離去。而此時的熊悍,則緩緩地再次端起麵前的酒杯,仰頭一飲而盡。然而,他那原本朦朧眼眸之中,此刻卻不由自主地多出了幾分難以掩飾的憂慮之色。
待項燕離開之後,楚王熊悍將目光轉向一旁站立著的李園,語氣嚴肅地問道:“李園,方才項燕所稟報之事,你究竟作何想法?不妨如實說來,讓寡人參詳參詳。”
李園微微躬身行禮,然後低頭沉思起來。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抬起頭來,麵色凝重地開口說道:“迴稟大王,柱國大人所說的唇亡齒寒之理,微臣自然也是明白的。可是,如今咱們楚國又該如何出兵去援助三晉呢?”
“要知道,當前國內屈、景、昭這三家勢力龐大,上次出兵援救三晉時三家之力已然遭受重創,這三家對此早就心懷不滿。倘若此次大王您再度要求他們派出援兵前往三晉之地增援,恐怕事情絕不會像上次那般順利了。”
說到此處,李園稍稍停頓了一下,臉上流露出一絲擔憂的神情,緊接著又繼續說道:“若是不借助這三家的力量……”
話到中途,李園突然止住話語,小心翼翼地抬頭看了一眼熊悍,隨後雙膝跪地,雙手抱拳向楚王恭敬地拱手施禮,同時壓低聲音說道:“大王啊,現如今咱們楚國所能倚仗的兵力,也就隻剩下這區區十萬大軍了呀!”
“若大王此時出這十萬大軍馳援三晉,國內空虛,難保他們不會趁機生亂,若這十萬大軍受損,大王還如何壓服三家,楚國將亡矣!”
楚幽王熊悍正慵懶地斜倚在大殿的王座之上,他麵前擺放著一桌豐盛的美酒佳肴,身旁還有幾名嬌豔的舞姬正翩翩起舞,整個大殿彌漫著歡快奢靡的氛圍。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隻見上柱國項燕神色匆忙地踏入大殿。
項燕快步走到殿前,然後單膝跪地,抱拳行禮,神色異常嚴肅地說道:“大王,微臣有緊急要事向您稟報!”
熊悍微微抬起眼眸,眼神中透露出幾分醉意和不滿,緩緩開口道:“何事如此慌張?沒看到寡人正在這裏飲酒享樂嗎?莫要擾了寡人的興致。”
項燕深吸一口氣,沉穩而有力地迴答道:“啟稟大王,據最新軍報,秦軍如今正大規模地進攻三晉之地。三晉雖然全力抵抗,但目前戰況十分危急,形勢不容樂觀。”
熊悍聽到這個消息後,原本迷蒙的雙眼稍微清醒了一些,但臉上依舊流露出不以為然的神情,漫不經心地說道:“這三晉與秦國相互爭鬥已經不是一年兩年了,勝敗本就是常有的事情,何必大驚小怪呢?難道他們還能把戰火引到我們楚國不成?”
項燕見熊悍如此態度,心中不禁焦急萬分,連忙再次進言道:
“大王,秦國向來懷有虎狼之心,他們的野心可不止於吞並三晉。一旦三晉被滅,秦軍必然會順勢而下,將矛頭指向我們楚國。而且,秦軍得到三晉的土地之後,國力將會大大增強,屆時我們楚國恐怕難以與其相抗衡!”
“所以,微臣認為現在正是關鍵時刻,我們應該抓住時機,派遣軍隊前去援助三晉,共同抵禦強大的秦軍,此乃上上之策啊!”
熊悍聽後,猶豫起來,手中酒杯也放下了。殿內一片寂靜,隻聞項燕沉重的唿吸聲,等待著楚王最後的決斷。
就在熊悍左右為難、舉棋不定的時候,一名侍從匆匆趕來稟報說傳令尹李園已經抵達宮殿門外求見。楚王聽聞此訊,連忙下令讓他速速進宮覲見。
不一會兒,隻見李園穩步走進大殿,恭敬地向楚王行了大禮。隨後,他抬起頭來,目光快速掃過站在一旁的項燕,心中便對當前的局勢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熊悍也沒有過多寒暄,直接將剛才項燕所說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了李園,並虛心地征詢他對此事的看法和建議。李園聽完熊悍的講述後,並沒有立刻迴答,而是微微皺起眉頭,陷入了短暫的沉思之中。
大約過了一盞茶的功夫,他才緩緩開口說道:“大王,依臣之見,柱國大人所言之語並非毫無道理,隻是目前咱們楚國自身還有許多內部政務需要妥善處理,如果此時輕率地出兵救援他國,恐怕會引起國內局勢的動蕩不安。”
“更何況,那三晉之地雖然與我們楚國同樣身為諸侯國,但他們過去常常與我國產生嫌隙糾紛。若此次我們助他度過困境,難免日後轉頭又攻向我楚國!”
熊悍一邊認真聆聽著李園的分析,一邊不住地點著頭,表示認同他的觀點。然而,站在一旁的項燕聽到李園這番言論後,卻是心急如焚。
他顧不得禮儀,急忙上前一步,大聲反駁道:“李園啊李園!虧你還是令尹,怎麽如此目光短淺呢?‘唇亡齒寒’這個淺顯易懂的道理難道你都不明白嗎?倘若今天我們眼睜睜地看著三晉被他國消滅殆盡,那麽用不了多久,楚國必然也會遭受滅頂之災,從此再無安寧之日!”
麵對項燕毫不留情的指責,李園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嘴角泛起一絲輕蔑的冷笑,迴應道:“柱國大人,您向來精通軍事戰略,這一點毋庸置疑。但說到政治權謀,您就不太擅長了。如今楚國的百姓們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早已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試問誰願意平白無故地卷入一場殘酷血腥的戰爭?”
項燕心中急切,還想繼續爭辯幾句,但熊悍卻不耐煩地擺了擺手,沉聲道:“項燕,此事關係重大,寡人需要時間好好思量一番,你暫且先退下吧。”
項燕見狀,雖心有不甘,但也隻得無奈地歎了口氣,憤憤不平地轉身離去。而此時的熊悍,則緩緩地再次端起麵前的酒杯,仰頭一飲而盡。然而,他那原本朦朧眼眸之中,此刻卻不由自主地多出了幾分難以掩飾的憂慮之色。
待項燕離開之後,楚王熊悍將目光轉向一旁站立著的李園,語氣嚴肅地問道:“李園,方才項燕所稟報之事,你究竟作何想法?不妨如實說來,讓寡人參詳參詳。”
李園微微躬身行禮,然後低頭沉思起來。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抬起頭來,麵色凝重地開口說道:“迴稟大王,柱國大人所說的唇亡齒寒之理,微臣自然也是明白的。可是,如今咱們楚國又該如何出兵去援助三晉呢?”
“要知道,當前國內屈、景、昭這三家勢力龐大,上次出兵援救三晉時三家之力已然遭受重創,這三家對此早就心懷不滿。倘若此次大王您再度要求他們派出援兵前往三晉之地增援,恐怕事情絕不會像上次那般順利了。”
說到此處,李園稍稍停頓了一下,臉上流露出一絲擔憂的神情,緊接著又繼續說道:“若是不借助這三家的力量……”
話到中途,李園突然止住話語,小心翼翼地抬頭看了一眼熊悍,隨後雙膝跪地,雙手抱拳向楚王恭敬地拱手施禮,同時壓低聲音說道:“大王啊,現如今咱們楚國所能倚仗的兵力,也就隻剩下這區區十萬大軍了呀!”
“若大王此時出這十萬大軍馳援三晉,國內空虛,難保他們不會趁機生亂,若這十萬大軍受損,大王還如何壓服三家,楚國將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