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趙國攻燕
大秦從陪伴幼年嬴政開始 作者:東九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清晨,天邊剛剛泛起魚肚白的時候,郭開就迫不及待地來到了王宮大殿之外。他身著一襲華服,但身形卻顯得有些消瘦,仿佛風一吹就能倒似的。
然而,他那一雙眼睛裏卻透露出滿滿的期待之色,因為他心裏非常清楚,今天這場秦趙兩國的結盟對於他個人而言意義非凡,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他就能重新迴到趙國,迴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
此時的嬴政正高高地坐在王座之上,居高臨下地俯視著下方的眾人。當看到郭開恭敬地走進殿內之後,嬴政微微抬手示意他免禮平身。
得到許可後的郭開趕忙小心翼翼地向前邁步,走到距離嬴政不遠的地方停住腳步,然後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標準的跪拜大禮。
嬴政麵無表情地看著眼前這個人,淡淡地開口說道:“郭開啊,今日秦趙兩國得以成功結盟,你可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聽到這話,郭開連忙謙遜地迴應道:“秦王過獎了,此乃外臣應盡之責,實在不敢居功自傲。”
隨後,盟書被呈到了兩人麵前。嬴政和郭開分別仔細閱讀了一番之後,便拿起筆來在上麵鄭重其事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並蓋上國印。
完成這些步驟之後,郭開滿心歡喜地接過那份象征著兩國聯盟的盟書,猶如獲得了一件稀世珍寶一般緊緊握在手中。
就在他準備向嬴政告辭離去之時,嬴政忽然又發話了:“趙相啊,等你迴去之後記得轉告趙王一聲,雖說如今秦國已經與趙國結成同盟,但我們也會一直密切留意趙國國內的一舉一動。倘若你們膽敢有所異動,危害我秦國,那就休要怪寡人心狠手辣、不講情麵了。”郭開聽後,嚇得渾身一顫,急忙連連點頭。
待郭開誠惶誠恐地離開了王宮之後,他才長長地舒出了一口氣。一邊走著,他一邊開始在心裏暗暗地盤算起來:等迴到趙國以後,一定要好好利用這次結盟所帶來的機遇以及自己手中掌握的權力,盡可能多地為自己謀取一些利益。
與此同時,留在宮中的嬴政臉上則浮現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其實他心裏跟明鏡兒似的,這份所謂的盟書隻不過是幫助趙偃下定攻燕的決心罷了。
而前有秦國從中作梗,後有像郭開這樣貪婪無恥的蛀蟲,遲早都會將趙國的根基一點點地蠶食殆盡,最終導致趙國走向衰敗滅亡之路。
郭開懷揣著那份至關重要的盟書,馬不停蹄地踏上了返迴趙國的路途。一路上,他歸心似箭,恨不得能夠瞬間抵達邯鄲城。
而趙國都城內,趙王趙偃得知郭開即將歸來的消息後,竟然親自率領一眾大臣來到宮門之外,滿心歡喜地等待著這位寵臣的到來。
郭開遠遠地便瞧見了那巍峨宮門前站立著的熟悉身影——正是趙王趙偃!他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腳下的步伐也不自覺地加快了許多。
待行至近處,隻見郭開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涕淚橫流地哭訴起來:“大王啊,微臣終於迴來了!嗚嗚嗚嗚嗚……”那哭聲淒慘無比,仿佛受盡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趙偃見此情形,連忙快步走上前去,伸出雙手將郭開攙扶起來。看著眼前哭得像個孩子般的臣子,趙偃的臉上露出了滿滿的心疼之色,輕聲安慰道:“丞相一路奔波辛苦了,此去大秦之行想必讓愛卿勞心又勞力啊。”
聽到趙王如此關懷的話語,郭開漸漸止住了哭泣,但仍抽噎著說道:“多謝大王掛念,微臣不敢有絲毫懈怠。所幸不負所托,終是成功帶迴了秦趙結盟的盟書。”說著,他恭恭敬敬地用雙手將那份盟書呈遞到趙偃麵前。
趙偃迫不及待地接過盟書,目光急切地掃過上麵的每一個字。當看到最後的落款和印章時,他的眼中閃爍出難以抑製的興奮光芒,激動地對郭開說道:
“相國真是寡人的左膀右臂、股肱之臣呐!此次秦趙結盟,實乃我趙國之大幸事!有了這份盟約,我趙國西境無憂,可放手攻燕了!哈哈哈哈哈!”
郭開聽了趙王這番誇讚之言,趕忙躬身行禮,臉上堆滿了諂媚的笑容,附和道:“大王英明神武,此番決策堪稱高瞻遠矚。如今趙秦已然結盟,我大趙便可毫無後顧之憂地出兵攻打燕國,借此機會大肆擴充疆土,壯大國力。相信在大王您的帶領下,趙國必能稱霸天下!”
趙偃仰頭發出一陣張狂的大笑:“哈哈哈哈!相國所言甚是啊!不過嘛,那秦王狗賊可有什麽特別的言語傳來?”
郭開聽到這話,不禁心中一緊,腦海裏瞬間浮現出嬴政那威嚴而冷酷的警告之語。
他稍稍猶豫了片刻之後,才小心翼翼地說道:“迴大王,秦王聲稱雖然咱們兩國如今乃是盟友關係,然而他定會密切關注趙國的一舉一動。倘若趙國膽敢做出任何對秦國不利之事,秦王絕對不會心慈手軟、手下留情的。”
趙偃聽聞此言,臉色驟然一變,冷哼一聲道:“哼!寡人難道還懼怕那秦狗不成?隻要我大趙國能夠日漸強盛起來,寡人亦能如昔日邯鄲一樣將那秦狗踩在地上!!!”
說完這句話,趙偃用力一甩衣袖,拉起郭開便大步朝著宮內走去。
跟隨著趙偃的腳步,郭開那顆一直懸著的心總算稍微落定了一些。他偷偷抬眼打量著身旁這位趾高氣昂的君主,心中暗自思忖著:看來在這趙王心中,自己還是占據著比較重要的地位,自己在依舊趙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沒過多久,趙偃果然迅速地下達了一係列命令,開始大規模地調集國內的兵力,準備向燕國發起進攻。
與此同時,得到消息的燕國在秦國的及時提醒以及暗中援助之下,全國上下亦是迅速行動起來,積極備戰,嚴陣以待。
就這樣,趙燕兩國的軍隊分別陳兵於邊境兩側,氣氛緊張到極點,仿佛隻需一點火星,就能引爆這場即將到來的驚天大戰。
然而,他那一雙眼睛裏卻透露出滿滿的期待之色,因為他心裏非常清楚,今天這場秦趙兩國的結盟對於他個人而言意義非凡,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他就能重新迴到趙國,迴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
此時的嬴政正高高地坐在王座之上,居高臨下地俯視著下方的眾人。當看到郭開恭敬地走進殿內之後,嬴政微微抬手示意他免禮平身。
得到許可後的郭開趕忙小心翼翼地向前邁步,走到距離嬴政不遠的地方停住腳步,然後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標準的跪拜大禮。
嬴政麵無表情地看著眼前這個人,淡淡地開口說道:“郭開啊,今日秦趙兩國得以成功結盟,你可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聽到這話,郭開連忙謙遜地迴應道:“秦王過獎了,此乃外臣應盡之責,實在不敢居功自傲。”
隨後,盟書被呈到了兩人麵前。嬴政和郭開分別仔細閱讀了一番之後,便拿起筆來在上麵鄭重其事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並蓋上國印。
完成這些步驟之後,郭開滿心歡喜地接過那份象征著兩國聯盟的盟書,猶如獲得了一件稀世珍寶一般緊緊握在手中。
就在他準備向嬴政告辭離去之時,嬴政忽然又發話了:“趙相啊,等你迴去之後記得轉告趙王一聲,雖說如今秦國已經與趙國結成同盟,但我們也會一直密切留意趙國國內的一舉一動。倘若你們膽敢有所異動,危害我秦國,那就休要怪寡人心狠手辣、不講情麵了。”郭開聽後,嚇得渾身一顫,急忙連連點頭。
待郭開誠惶誠恐地離開了王宮之後,他才長長地舒出了一口氣。一邊走著,他一邊開始在心裏暗暗地盤算起來:等迴到趙國以後,一定要好好利用這次結盟所帶來的機遇以及自己手中掌握的權力,盡可能多地為自己謀取一些利益。
與此同時,留在宮中的嬴政臉上則浮現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其實他心裏跟明鏡兒似的,這份所謂的盟書隻不過是幫助趙偃下定攻燕的決心罷了。
而前有秦國從中作梗,後有像郭開這樣貪婪無恥的蛀蟲,遲早都會將趙國的根基一點點地蠶食殆盡,最終導致趙國走向衰敗滅亡之路。
郭開懷揣著那份至關重要的盟書,馬不停蹄地踏上了返迴趙國的路途。一路上,他歸心似箭,恨不得能夠瞬間抵達邯鄲城。
而趙國都城內,趙王趙偃得知郭開即將歸來的消息後,竟然親自率領一眾大臣來到宮門之外,滿心歡喜地等待著這位寵臣的到來。
郭開遠遠地便瞧見了那巍峨宮門前站立著的熟悉身影——正是趙王趙偃!他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腳下的步伐也不自覺地加快了許多。
待行至近處,隻見郭開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涕淚橫流地哭訴起來:“大王啊,微臣終於迴來了!嗚嗚嗚嗚嗚……”那哭聲淒慘無比,仿佛受盡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趙偃見此情形,連忙快步走上前去,伸出雙手將郭開攙扶起來。看著眼前哭得像個孩子般的臣子,趙偃的臉上露出了滿滿的心疼之色,輕聲安慰道:“丞相一路奔波辛苦了,此去大秦之行想必讓愛卿勞心又勞力啊。”
聽到趙王如此關懷的話語,郭開漸漸止住了哭泣,但仍抽噎著說道:“多謝大王掛念,微臣不敢有絲毫懈怠。所幸不負所托,終是成功帶迴了秦趙結盟的盟書。”說著,他恭恭敬敬地用雙手將那份盟書呈遞到趙偃麵前。
趙偃迫不及待地接過盟書,目光急切地掃過上麵的每一個字。當看到最後的落款和印章時,他的眼中閃爍出難以抑製的興奮光芒,激動地對郭開說道:
“相國真是寡人的左膀右臂、股肱之臣呐!此次秦趙結盟,實乃我趙國之大幸事!有了這份盟約,我趙國西境無憂,可放手攻燕了!哈哈哈哈哈!”
郭開聽了趙王這番誇讚之言,趕忙躬身行禮,臉上堆滿了諂媚的笑容,附和道:“大王英明神武,此番決策堪稱高瞻遠矚。如今趙秦已然結盟,我大趙便可毫無後顧之憂地出兵攻打燕國,借此機會大肆擴充疆土,壯大國力。相信在大王您的帶領下,趙國必能稱霸天下!”
趙偃仰頭發出一陣張狂的大笑:“哈哈哈哈!相國所言甚是啊!不過嘛,那秦王狗賊可有什麽特別的言語傳來?”
郭開聽到這話,不禁心中一緊,腦海裏瞬間浮現出嬴政那威嚴而冷酷的警告之語。
他稍稍猶豫了片刻之後,才小心翼翼地說道:“迴大王,秦王聲稱雖然咱們兩國如今乃是盟友關係,然而他定會密切關注趙國的一舉一動。倘若趙國膽敢做出任何對秦國不利之事,秦王絕對不會心慈手軟、手下留情的。”
趙偃聽聞此言,臉色驟然一變,冷哼一聲道:“哼!寡人難道還懼怕那秦狗不成?隻要我大趙國能夠日漸強盛起來,寡人亦能如昔日邯鄲一樣將那秦狗踩在地上!!!”
說完這句話,趙偃用力一甩衣袖,拉起郭開便大步朝著宮內走去。
跟隨著趙偃的腳步,郭開那顆一直懸著的心總算稍微落定了一些。他偷偷抬眼打量著身旁這位趾高氣昂的君主,心中暗自思忖著:看來在這趙王心中,自己還是占據著比較重要的地位,自己在依舊趙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沒過多久,趙偃果然迅速地下達了一係列命令,開始大規模地調集國內的兵力,準備向燕國發起進攻。
與此同時,得到消息的燕國在秦國的及時提醒以及暗中援助之下,全國上下亦是迅速行動起來,積極備戰,嚴陣以待。
就這樣,趙燕兩國的軍隊分別陳兵於邊境兩側,氣氛緊張到極點,仿佛隻需一點火星,就能引爆這場即將到來的驚天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