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郭開為相
大秦從陪伴幼年嬴政開始 作者:東九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邯鄲,趙王宮
趙偃在庭院中閑庭信步,不時的往嘴中送一些精美的點心,郭開在一旁巴結奉承。郭開滿臉諂媚,眼睛隨著趙偃的身影轉動,口中說道:“大王,您這氣度不凡,仿若天上神隻下凡一般,趙國在您的治理下定將繁榮昌盛。”趙偃聽後微微頷首,臉上露出得意之色。
此時,一隻彩蝶翩翩飛過,趙偃一時興起,便追逐起來。郭開亦步亦趨地跟在後麵,邊跑還邊喊道:“大王真是童心未泯,此乃吉兆,象征著我大趙充滿生機活力。”
追累了之後,趙偃停下腳步,坐在石凳之上。郭開趕忙上前給趙偃捶腿,一邊捶一邊說:“大王,臣知大王素有複興大趙之誌,但是西側有秦國虎視眈眈,臣擔心一旦我大趙出兵,秦國小人乘我大趙國內空虛,趁機攻我大趙。”
趙偃聽聞此言後,原本就緊蹙著的眉頭皺得更緊了,隻見他嘴唇輕動,喃喃自語地念叨著:“你之所言,確非毫無道理可言。那嬴政小兒如今已然登上秦王之位,以其心胸狹隘、睚眥必報之性,心中定然對我趙國心懷怨恨與不滿,趁此機會舉兵來犯我趙國,實乃極有可能之事。”
趙偃稍稍停頓了一下,緊接著又繼續開口說道:
“然而,尚有一棘手難題亟待解決!想那廉頗老兒出逃魏國,就連樂乘亦是棄國而走。倘若此番我軍意欲攻打燕國,究竟何人能夠擔當統兵之將帥呢?”
就在此時,郭開趕忙跨步上前,拱手作揖,畢恭畢敬地說道:“大王,微臣倒是知曉一人可用!”
趙偃聞聽此言,麵露驚喜之色,急切地追問道:“哦?!此人是誰?快快講來!”
郭開微微躬身,態度極為恭敬地迴答道:“乃是龐煖將軍!”趙偃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再次追問了一句:“誰?!”
郭開連忙提高音量,語氣堅定地應道:“正是龐煖將軍啊,大王!此乃我國久經沙場、戰功彪炳之宿將。若遣其領軍出征伐趙,必定能夠勢如破竹,戰無不勝,凱旋而歸!”說罷,郭開滿臉堆笑,目光熱切地望著趙偃,滿心期待著大王能夠采納自己的建議。
怎料趙偃聽完之後,卻是雙手捂住腦袋,一臉無奈地歎氣道:“龐煖固然是我趙國德高望重之老將,但……但……”
話到此處,趙偃突然猛地站起身來,雙手用力一揮,扯著嗓子高聲嚷道:“但這龐煖也未免太老了吧!他怕是快有百歲了吧,還能上馬征戰、奮勇殺敵呢?”
郭開繼續推薦道:“哪有百歲,才八十,前幾日臣還去龐煖將軍府上,將軍還能力挽強弓,甚是強健,大王若是不信可招龐煖前來一見便知!”
趙偃看到郭開如此篤定,也是猶豫道:“那就依你所言,召龐煖來宮中一見!”
不多時,龐煖來到王宮之中。隻見他雖已八十高齡,但身姿挺拔,步伐穩健有力,眼神中透著一股矍鑠之氣。
“拜見大王!”龐煖行禮。
趙偃用審視的目光上下打量著眼前之人,那眼神中依舊難以掩飾深深的懷疑之色,緩緩開口說道:“郭開曾對寡人言及,稱你能夠力挽強弓,如此本領,寡人今日倒是要親眼見識一番。”
麵對趙王的質疑,龐煖麵色從容,毫無畏懼之意,隻見他穩步向前走去,從一旁取來了一張硬弓。
那張弓看上去沉甸甸的,弓弦緊繃,仿佛蘊含著無盡的力量。龐煖雙手穩穩地握住弓身,將一支銳利的箭矢搭在了弓弦之上。
緊接著,他深吸一口氣,雙臂猛然發力,用力一拉弓弦,整個動作如行雲流水一般,一氣嗬成。隻聽得“嗖”的一聲,那支利箭如同閃電般飛射而出,直直朝著百步之外的靶心疾馳而去。
眨眼之間,利箭準確無誤地射中了靶心,深深地嵌入其中。
趙偃也不禁為之鼓掌稱讚,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而龐煖則昂首挺胸,聲音洪亮地說道:“大王,老臣雖然年事已高,但心中的壯誌豪情從未減退半分。倘若國家有戰事發生,老臣甘願率領大軍出征討伐,必定不會辜負大王!”
聽到龐煖這番慷慨激昂的話語,趙偃微微皺起眉頭,陷入了短暫的沉思之中。片刻之後,他才輕聲說道:
“將軍果然勇猛非凡,寡人並非不信任於你。然而,此去征途遙遠,需長途跋涉、曆經艱辛,萬一途中將軍的身體出現狀況……”
龐煖聞聽此言,毫不猶豫地屈膝跪地,態度堅決地大聲說道:
“大王!老臣雖已年邁,但身體卻依然十分強健。近年來,近五年時光裏,老臣從未患上過任何疾病。大王若是心存疑慮,盡可以召見府中的醫者前來驗證此事!”說完,龐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直視著趙偃。
趙偃凝視著跪在地上的龐煖,見其神情懇切、言辭鑿鑿,終於下定了決心。他猛地揮動手臂,高聲喊道:
“龐煖聽令,本王現任命你為主將,全權負責我大趙的攻伐事宜。望你恪盡職守,莫辜負寡人的一片厚望!”
龐煖沉聲道:“謝大王!末將定不負大王所托!”
龐煖領命退下後,趙偃重新坐迴石凳,對郭開道:“龐煖之事既定,然方才你提及秦之事尚未議妥。”
郭開眼珠一轉,低聲進言:“大王,當下秦國之勢強勁,與其正麵衝突於我趙國不利。不如遣使前往鹹陽,向那秦王表明我趙國願與之結盟之意。待穩住秦國,我趙國便可安心出兵攻打燕國,獲取土地人口擴充國力。”
趙偃手撫下頜胡須,微微點頭:“此計甚妙,隻是派誰出使秦國為好?”
郭開忙不迭道:“臣舉薦大夫肆,此人能言善辯,熟知秦國國情,定能不辱使命。”
趙偃思索片刻後說道:“此事重大,大夫之職不能顯示我趙國的重視,不如丞相你親去一趟如何?”
趙偃在庭院中閑庭信步,不時的往嘴中送一些精美的點心,郭開在一旁巴結奉承。郭開滿臉諂媚,眼睛隨著趙偃的身影轉動,口中說道:“大王,您這氣度不凡,仿若天上神隻下凡一般,趙國在您的治理下定將繁榮昌盛。”趙偃聽後微微頷首,臉上露出得意之色。
此時,一隻彩蝶翩翩飛過,趙偃一時興起,便追逐起來。郭開亦步亦趨地跟在後麵,邊跑還邊喊道:“大王真是童心未泯,此乃吉兆,象征著我大趙充滿生機活力。”
追累了之後,趙偃停下腳步,坐在石凳之上。郭開趕忙上前給趙偃捶腿,一邊捶一邊說:“大王,臣知大王素有複興大趙之誌,但是西側有秦國虎視眈眈,臣擔心一旦我大趙出兵,秦國小人乘我大趙國內空虛,趁機攻我大趙。”
趙偃聽聞此言後,原本就緊蹙著的眉頭皺得更緊了,隻見他嘴唇輕動,喃喃自語地念叨著:“你之所言,確非毫無道理可言。那嬴政小兒如今已然登上秦王之位,以其心胸狹隘、睚眥必報之性,心中定然對我趙國心懷怨恨與不滿,趁此機會舉兵來犯我趙國,實乃極有可能之事。”
趙偃稍稍停頓了一下,緊接著又繼續開口說道:
“然而,尚有一棘手難題亟待解決!想那廉頗老兒出逃魏國,就連樂乘亦是棄國而走。倘若此番我軍意欲攻打燕國,究竟何人能夠擔當統兵之將帥呢?”
就在此時,郭開趕忙跨步上前,拱手作揖,畢恭畢敬地說道:“大王,微臣倒是知曉一人可用!”
趙偃聞聽此言,麵露驚喜之色,急切地追問道:“哦?!此人是誰?快快講來!”
郭開微微躬身,態度極為恭敬地迴答道:“乃是龐煖將軍!”趙偃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再次追問了一句:“誰?!”
郭開連忙提高音量,語氣堅定地應道:“正是龐煖將軍啊,大王!此乃我國久經沙場、戰功彪炳之宿將。若遣其領軍出征伐趙,必定能夠勢如破竹,戰無不勝,凱旋而歸!”說罷,郭開滿臉堆笑,目光熱切地望著趙偃,滿心期待著大王能夠采納自己的建議。
怎料趙偃聽完之後,卻是雙手捂住腦袋,一臉無奈地歎氣道:“龐煖固然是我趙國德高望重之老將,但……但……”
話到此處,趙偃突然猛地站起身來,雙手用力一揮,扯著嗓子高聲嚷道:“但這龐煖也未免太老了吧!他怕是快有百歲了吧,還能上馬征戰、奮勇殺敵呢?”
郭開繼續推薦道:“哪有百歲,才八十,前幾日臣還去龐煖將軍府上,將軍還能力挽強弓,甚是強健,大王若是不信可招龐煖前來一見便知!”
趙偃看到郭開如此篤定,也是猶豫道:“那就依你所言,召龐煖來宮中一見!”
不多時,龐煖來到王宮之中。隻見他雖已八十高齡,但身姿挺拔,步伐穩健有力,眼神中透著一股矍鑠之氣。
“拜見大王!”龐煖行禮。
趙偃用審視的目光上下打量著眼前之人,那眼神中依舊難以掩飾深深的懷疑之色,緩緩開口說道:“郭開曾對寡人言及,稱你能夠力挽強弓,如此本領,寡人今日倒是要親眼見識一番。”
麵對趙王的質疑,龐煖麵色從容,毫無畏懼之意,隻見他穩步向前走去,從一旁取來了一張硬弓。
那張弓看上去沉甸甸的,弓弦緊繃,仿佛蘊含著無盡的力量。龐煖雙手穩穩地握住弓身,將一支銳利的箭矢搭在了弓弦之上。
緊接著,他深吸一口氣,雙臂猛然發力,用力一拉弓弦,整個動作如行雲流水一般,一氣嗬成。隻聽得“嗖”的一聲,那支利箭如同閃電般飛射而出,直直朝著百步之外的靶心疾馳而去。
眨眼之間,利箭準確無誤地射中了靶心,深深地嵌入其中。
趙偃也不禁為之鼓掌稱讚,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而龐煖則昂首挺胸,聲音洪亮地說道:“大王,老臣雖然年事已高,但心中的壯誌豪情從未減退半分。倘若國家有戰事發生,老臣甘願率領大軍出征討伐,必定不會辜負大王!”
聽到龐煖這番慷慨激昂的話語,趙偃微微皺起眉頭,陷入了短暫的沉思之中。片刻之後,他才輕聲說道:
“將軍果然勇猛非凡,寡人並非不信任於你。然而,此去征途遙遠,需長途跋涉、曆經艱辛,萬一途中將軍的身體出現狀況……”
龐煖聞聽此言,毫不猶豫地屈膝跪地,態度堅決地大聲說道:
“大王!老臣雖已年邁,但身體卻依然十分強健。近年來,近五年時光裏,老臣從未患上過任何疾病。大王若是心存疑慮,盡可以召見府中的醫者前來驗證此事!”說完,龐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直視著趙偃。
趙偃凝視著跪在地上的龐煖,見其神情懇切、言辭鑿鑿,終於下定了決心。他猛地揮動手臂,高聲喊道:
“龐煖聽令,本王現任命你為主將,全權負責我大趙的攻伐事宜。望你恪盡職守,莫辜負寡人的一片厚望!”
龐煖沉聲道:“謝大王!末將定不負大王所托!”
龐煖領命退下後,趙偃重新坐迴石凳,對郭開道:“龐煖之事既定,然方才你提及秦之事尚未議妥。”
郭開眼珠一轉,低聲進言:“大王,當下秦國之勢強勁,與其正麵衝突於我趙國不利。不如遣使前往鹹陽,向那秦王表明我趙國願與之結盟之意。待穩住秦國,我趙國便可安心出兵攻打燕國,獲取土地人口擴充國力。”
趙偃手撫下頜胡須,微微點頭:“此計甚妙,隻是派誰出使秦國為好?”
郭開忙不迭道:“臣舉薦大夫肆,此人能言善辯,熟知秦國國情,定能不辱使命。”
趙偃思索片刻後說道:“此事重大,大夫之職不能顯示我趙國的重視,不如丞相你親去一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