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月知道,墨銘一定要在現場看著才會安心。也不去煩他,墨銘是絕對不會讓她在雨中淋雨的。
她隻需要靜靜等他歸來便可。
墨銘害怕夕月無聊,便將夕月送來有關軒轅宏的罪狀交給夕月,讓她閑暇時,多抄錄幾份,夕月現在終於明白了墨銘的計劃:墨銘是打算等河堤事情結束後,將這些罪狀散發出去,讓雲州百姓都知道軒轅宏的所作所為,墨銘再找人領頭起義向朝廷要說法。
雲州百姓仗著大義大理,皇帝也無能為力,軒轅宏必須出來接受懲罰。
夕月心裏開心,墨銘一切都已經計劃好了,自己卻還在為此事擔心,真是失敗。
不過不知怎麽的,失敗也能這麽開心。
五日很快過去,墨銘都沒有迴來,夕月每日都會到河堤上停留半個時辰,靜靜望著遠處山上忙碌的人群。
哪裏有她最在意的人。
現在水位五十八丈,秦裕豐告訴墨銘挖山可以停。水位再高一丈,山就會因為水壓被推倒。
墨銘立即下令,將所有軍民撤走。
然後墨銘迴到河堤之上,靜靜注視水麵,
暴雨傾盆,水位不斷上升,眾人都屏住唿吸,按照秦裕豐計算,水位達到五十九丈時,背後挖空的三座大山就會坍塌,水位達六十丈時,便是河堤崩潰。
現在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這兩者之間一定會有一個發生,所有人都希望是前者。
轟隆.....
山體倒塌,河水順著倒塌的缺口灌下去。
秦裕豐果然不愧是水利大家,計算的毫無差別。
人群響起陣陣歡唿聲。
他們的家保住了.....
暴雨又下了三天,水位一直保持在五十九丈,三日後雨勢減小,水位慢慢迴落。
短短一日,水位降到一半以下,先前挖的三座大山也露了出來。
雲州持續兩個月的梅雨終於過去。
雲州危機解除......
消息傳迴朝廷,滿朝歡喜,對墨銘在雲州的所作所為,更是歎為觀止。最開心的,自然非軒轅宏莫屬。
時間緊迫,修繕千裏河堤已經無法解決問題。
墨銘一邊派人修理河堤,一邊前往冀洲軍營,借兵三萬,生生移走六座大山,將大水引到一望無際的宜州。
此舉不僅能解雲州之危,也讓宜州百姓受益匪淺。
宜州自古氣候幹燥,百姓種植艱難。從今以後,會有一條河流自雲州上遊開始,流經宜州,冀州,盛洲,東野,匯入東海。
從此,宜州人口會越來越多,經濟也會更加繁榮。
雨停第二日,墨銘便帶著夕月悄悄從雲州溜走。
兩人一路上遊山玩水,夕月取笑墨銘,“你做了好事,還怕別人謝你呀”
墨銘從雪影上躍起,落在夕月馬上,從背後將夕月緊緊抱在懷裏,勾唇笑道:“和他們在一起浪費時間,哪有抱著你舒服。”
“貧嘴...我可不相信你的話”
“奧,是嘛。”
“啊,嗬嗬...咯咯....哈哈...好癢呀,墨銘,你停手,你不要碰我。”
......
雲州之事過去半個月,墨銘此次功勞顯著,官升二級,進入都察院,任左都禦史,負責監察彈劾百官。
墨銘能出任此職,軒轅宏出力不小。
軒轅宏也是出於私心,墨銘是他的人,都察院監察百官,權力巨大,自然要把握在自己手裏。
軒轅宏朝堂上也大受皇帝讚賞,什麽慧眼如炬,唯才是用,為國為民等等...
軒轅景強忍怒氣,迴府後,將上好茶具摔得稀碎。
徐忠在他手上成了一張廢牌。
.......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雲州之事過去時,雲州民間突然流傳出各種證據,直指當朝大皇子軒轅宏,說他聯合戶部尚書徐忠,雲州知州貪汙修堤巨款,導致雲州河堤年久失修,這才是一切事情發生的根源。
此事一出,消息瞬間傳遍各州,自然而然也傳到皇帝耳中。
緊接著,雲州百姓暴動,打翻州府,聯手抗議,要朝廷交出軒轅宏,給雲州百姓一個說法。
此事鬧開,百姓占著大義大理,盡管軒轅宏一再狡辯,此事純屬子虛烏有,可皇帝軒轅崗好麵子,一直想樹立愛民如子,寬厚仁慈的光輝形象。他自然不會包庇軒轅宏,直接下令將軒轅宏幽閉宮中。
軒轅景知道自己機會來了,帶著徐忠麵見皇上,最終證據確鑿,軒轅宏百口莫辯,被軒轅崗貶為庶民,趕出京華,永遠不能再踏入京華一步。
軒轅宏敗了,原本還春風得意,短短半月就淪為低賤庶民。
軒轅宏被貶,月貴妃因為求情,被軒轅崗遷怒,失寵降級。
皇子妃申紫瑤卻在事發後,帶著兒子偷偷離開,潛去南陵國。
軒轅宏成了孤家寡人,人人喊打。
軒轅宏隱姓埋名,藏匿身形逃亡到洛州江城。
混跡在一群乞丐中,短短兩個月,軒轅宏已經變得骨瘦如柴,蓬頭垢麵,走路一瘸一拐,連一個乞丐都不如。
夕月隱藏在角落裏,靜靜觀看,這兩個月來,軒轅宏行跡她一清二楚,他的所有遭遇她都看的明明白白,軒轅宏那條腿也是她花錢找人打斷的,可她覺得軒轅宏還不夠慘。
軒轅宏躺在破草堆睡著了,夕月現身將軒轅宏擊暈,運往無妄山。
軒轅宏醒來時,發現夕月正跪在無字墓碑前,軒轅宏用力爬起,踉蹌走到夕月身邊,右手直接夕月,驚恐問道:“你,你怎麽會在這?這是哪裏?”短短兩月,軒轅宏再也不是以前心機深沉的大皇子,而是宛如驚弓之鳥的乞丐。
軒轅宏四處查看,發現此地豎立著無數無字墓碑,陰風吹過,軒轅宏心膽俱裂,摔倒在地,失聲大叫,“啊,你到底是誰?為什麽抓我?”
夕月跪著,在墓碑前一拜,冷聲說道:“爹,哥哥姐姐,鎮國侯府所有親人,羽兒今日將仇人軒轅宏帶來了,羽兒要當著你們的麵,將他千刀萬剮。”
夕月迴頭冷視軒轅宏,道:“軒轅宏,我鎮國侯共有五百一十二口性命,我就刮你五百一十二刀,若你能不死,我就饒了你。”
夕月手執匕首緩緩逼近,嚇得軒轅宏啊啊大叫,發瘋似的後退,“不要,不要靠近我,不要靠近我...”
夕月伸手就是一刀,劃破軒轅宏左胸胸口,軒轅宏以為自己死了,整個人摔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夕月怎麽會讓他死的那麽容易。刀鋒距離心髒還有一毫距離。
又是一刀閹了軒轅景命根子,軒轅宏被痛醒,捂著嚎啕大叫,夕月臉上沒有絲毫波動,一刀接一刀落下,軒轅宏從開始的大喊大叫,到後麵低聲抽泣,最後完全沒有動靜。
“七十四,死了...”夕月沒有停下,“七十五,七十六.....五百一十二”最後一刀人首分離。
軒轅宏全身隻剩下一副骨架,夕月全身沾滿鮮血,整個人看上去就像一個血人,夕月頭腦一陣眩暈,暈倒在地。
一個黑衣身影走出,將夕月接住,抱在在懷裏,走到墓碑前跪下,躬身行禮,道“肖伯父,請放心,我會照顧好鳳羽的。”
黑衣人起身抱著夕月離開,至始至終都沒有看軒轅宏屍體一眼。
夕月醒來時,已經躺在自己床上,夕月不知道自己怎麽會迴來的,找到花媽媽問明情況,花媽媽搖頭表示不知,問霜心和星落也沒有結果,夕月苦思冥想,“難道是墨銘”。隨即搖搖頭,“怎麽會是他呢?他又不知自己去哪了,更不知道無妄山。”
“難道會是...”夕月想到一個人,上次祭拜時,遇到的那個黑衣男人,“難道是他嘴裏所說的那個故人。”
“嗯,一定是這樣...”
這個答案,夕月還算滿意。
軒轅景如願當了太子,住進了東宮。軒轅景對鎮國侯府沒有直接傷害,夕月對他仇恨不大。
夕月下個目標便是兵部尚書孫有信。
墨銘升官了,也變忙了,來桃花坊的機會也少了。
......
大雪紛飛,新年臨近,皇城裏氣象萬千......
桃花坊生意火爆,花媽媽忙的不亦樂乎。四大花魁,上次桃花會,花語被贖身,花媽媽打算再找一位。畢竟京華三大坊,每一坊都有四個花魁。夕月將坊裏的事全部交給花媽媽處理,她隻當個了甩手掌櫃。
臘月二十八,距離新年還有兩天,京中卻發生一件大事:當朝太傅,皇帝授業恩師遇刺身亡,死的不止太傅一人,而是太傅一家三十七口。
京華重地,天子腳下,發生如此滅門慘案,天家威嚴何在?皇室尊嚴又何在?
太傅乃皇帝恩師,刺殺他,就是當著天下人扇皇帝的耳光。
軒轅崗龍顏大怒,限大理寺七日破案。
軒轅崗年輕時,七大皇子爭奪皇位,軒轅崗根基淺薄,人脈稀少,太傅自始至終誓死追隨,出謀劃策,立下汗馬功勞。
軒轅崗即位後,想以國師之禮代之,太傅卻勸他初登大位,根基不穩,第一要務是安撫百官,若他做國師,恐左右二相,及朝中重臣不滿,故拒之。
再後來,太傅年事已高,閑賦在家,軒轅崗時常派人慰問,朝中政事也多有相詢。
太傅被殺,東華這個年沒得過了,各部籌備大半個月的春宴也被取消。
夕月聽聞此消息時,也覺得不可思議,太傅一家為何會無緣無故被刺殺呢?
早朝上,海越腦袋被軒轅崗用奏折砸了兩個大包,鼻青臉腫。
他是禁軍統領,負責皇城安全,太傅一家被殺,他難逃其責。
海越想死的心都有了,以前趙洪在位時,也沒有這麽多事呀,怎麽到他這兒,全是事,各種刺客。
海越現在對墨銘深感佩服,兩人又是同級,同為二品官,關係也更加密切。
天色尚早,海越就約墨銘到桃花坊敘舊。
墨銘手裏有事,海越就先到桃花坊,點了一桌子好酒好菜。
夕月見海越如此排場,就知道他定有事求墨銘幫忙,便早早在隔壁房間等著。
聽牆角她現在已經越來越嫻熟了。
太傅府,墨銘一身黑色玄衣,隨意在書房走動,大理寺卿沈儒,年過半百,身材微胖,在旁邊一臉諂笑,“墨大人,不知道你有何高見?”
墨銘將書桌上一本書拿在手裏隨意翻看,“沒有。”
沈儒滿臉尷尬,心裏更是忐忑不已,墨銘不僅官階比他大,更是左都禦史,負責檢查百官,算是他們這些做官的索命鬼,朝中官員都很懼怕他。
“沈大人...”
沈儒正不知所措,聽到墨銘叫他,連忙上前拱手道:“下官在,不知大人有何指教?”
墨銘將手裏書本放下,轉身看向沈儒,道:“我聽說,你和兵部尚書孫大人關係不錯。前些日子,你母親七十大壽,他送了一隻價值不菲的如意玉蟾蜍,不知道可有此事?”
沈儒冷汗直流,結結巴巴,“有...有...”。他心裏很清楚,既然對方問了,就說明證據確鑿。
這隻玉蟾蜍乃南陵國特有玉石,翠屏雀,精雕細琢而成,價值不菲。據說此種玉石晶瑩剔透,在陽光照射下,五彩斑斕,宛如開屏孔雀,璀璨奪目。
“這孫有信還真是舍得,隻他和沈大人想比,卻也遜色不少。”墨銘聲音清淡,好像隨意調侃。
沈儒汗流滿麵,身子止不住顫抖,小聲道:“我不是很明白大人的意思,請大人...”
“大人”外麵叫聲打斷沈儒接下來的話語。
玄影一身黑色監察禦史行衣,右手端著托盤走進來,上麵正是如意玉蟾,“大人,在太傅大人西苑發現密室,除此玉蟾外,還有大量金銀珠寶。”
沈儒雙腿發軟,身體癱跪在地上,雙唇不停打顫,道:“大人,我和太傅大人的死沒有關係,我隻是想請太傅在聖上麵前替我美言幾句,讓我再升一級,進入六部,坐上戶部尚書一職,這隻玉蟾真的隻是我送給太傅大人的禮物,其他沒有任何牽連。
我也不知道為什麽,我剛送玉蟾過來,太傅一家就被人殺了,我也想知道是誰殺了太傅。請大人明察呀。”
戶部尚書徐忠因為貪汙受賄,情節嚴重,被夷三族。
大家為了這個肥差,官高錢多,都費勁了心機。
沈儒進士出身,五十歲做到大理寺卿已經算是位高權重,卻想最後再進一步,進入六部。
墨銘轉身向屋外走去,“沈大人,案情緊急,還是趕快查案吧。”
沈儒看著墨銘沒了身影才爬起身來,用袖口擦了擦額頭上汗珠,剛剛他出了一身汗,門口寒風一吹,沈儒直打哆嗦,看到書桌上放的玉蟾,心裏大喜,墨銘沒有將此物帶進宮,交給皇上揭發他,而是將此物留下,說明對方放過了他。
沈儒上前,四處張望,確定沒人後,將玉蟾藏入懷中,慌慌張張離開太傅府。
她隻需要靜靜等他歸來便可。
墨銘害怕夕月無聊,便將夕月送來有關軒轅宏的罪狀交給夕月,讓她閑暇時,多抄錄幾份,夕月現在終於明白了墨銘的計劃:墨銘是打算等河堤事情結束後,將這些罪狀散發出去,讓雲州百姓都知道軒轅宏的所作所為,墨銘再找人領頭起義向朝廷要說法。
雲州百姓仗著大義大理,皇帝也無能為力,軒轅宏必須出來接受懲罰。
夕月心裏開心,墨銘一切都已經計劃好了,自己卻還在為此事擔心,真是失敗。
不過不知怎麽的,失敗也能這麽開心。
五日很快過去,墨銘都沒有迴來,夕月每日都會到河堤上停留半個時辰,靜靜望著遠處山上忙碌的人群。
哪裏有她最在意的人。
現在水位五十八丈,秦裕豐告訴墨銘挖山可以停。水位再高一丈,山就會因為水壓被推倒。
墨銘立即下令,將所有軍民撤走。
然後墨銘迴到河堤之上,靜靜注視水麵,
暴雨傾盆,水位不斷上升,眾人都屏住唿吸,按照秦裕豐計算,水位達到五十九丈時,背後挖空的三座大山就會坍塌,水位達六十丈時,便是河堤崩潰。
現在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這兩者之間一定會有一個發生,所有人都希望是前者。
轟隆.....
山體倒塌,河水順著倒塌的缺口灌下去。
秦裕豐果然不愧是水利大家,計算的毫無差別。
人群響起陣陣歡唿聲。
他們的家保住了.....
暴雨又下了三天,水位一直保持在五十九丈,三日後雨勢減小,水位慢慢迴落。
短短一日,水位降到一半以下,先前挖的三座大山也露了出來。
雲州持續兩個月的梅雨終於過去。
雲州危機解除......
消息傳迴朝廷,滿朝歡喜,對墨銘在雲州的所作所為,更是歎為觀止。最開心的,自然非軒轅宏莫屬。
時間緊迫,修繕千裏河堤已經無法解決問題。
墨銘一邊派人修理河堤,一邊前往冀洲軍營,借兵三萬,生生移走六座大山,將大水引到一望無際的宜州。
此舉不僅能解雲州之危,也讓宜州百姓受益匪淺。
宜州自古氣候幹燥,百姓種植艱難。從今以後,會有一條河流自雲州上遊開始,流經宜州,冀州,盛洲,東野,匯入東海。
從此,宜州人口會越來越多,經濟也會更加繁榮。
雨停第二日,墨銘便帶著夕月悄悄從雲州溜走。
兩人一路上遊山玩水,夕月取笑墨銘,“你做了好事,還怕別人謝你呀”
墨銘從雪影上躍起,落在夕月馬上,從背後將夕月緊緊抱在懷裏,勾唇笑道:“和他們在一起浪費時間,哪有抱著你舒服。”
“貧嘴...我可不相信你的話”
“奧,是嘛。”
“啊,嗬嗬...咯咯....哈哈...好癢呀,墨銘,你停手,你不要碰我。”
......
雲州之事過去半個月,墨銘此次功勞顯著,官升二級,進入都察院,任左都禦史,負責監察彈劾百官。
墨銘能出任此職,軒轅宏出力不小。
軒轅宏也是出於私心,墨銘是他的人,都察院監察百官,權力巨大,自然要把握在自己手裏。
軒轅宏朝堂上也大受皇帝讚賞,什麽慧眼如炬,唯才是用,為國為民等等...
軒轅景強忍怒氣,迴府後,將上好茶具摔得稀碎。
徐忠在他手上成了一張廢牌。
.......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雲州之事過去時,雲州民間突然流傳出各種證據,直指當朝大皇子軒轅宏,說他聯合戶部尚書徐忠,雲州知州貪汙修堤巨款,導致雲州河堤年久失修,這才是一切事情發生的根源。
此事一出,消息瞬間傳遍各州,自然而然也傳到皇帝耳中。
緊接著,雲州百姓暴動,打翻州府,聯手抗議,要朝廷交出軒轅宏,給雲州百姓一個說法。
此事鬧開,百姓占著大義大理,盡管軒轅宏一再狡辯,此事純屬子虛烏有,可皇帝軒轅崗好麵子,一直想樹立愛民如子,寬厚仁慈的光輝形象。他自然不會包庇軒轅宏,直接下令將軒轅宏幽閉宮中。
軒轅景知道自己機會來了,帶著徐忠麵見皇上,最終證據確鑿,軒轅宏百口莫辯,被軒轅崗貶為庶民,趕出京華,永遠不能再踏入京華一步。
軒轅宏敗了,原本還春風得意,短短半月就淪為低賤庶民。
軒轅宏被貶,月貴妃因為求情,被軒轅崗遷怒,失寵降級。
皇子妃申紫瑤卻在事發後,帶著兒子偷偷離開,潛去南陵國。
軒轅宏成了孤家寡人,人人喊打。
軒轅宏隱姓埋名,藏匿身形逃亡到洛州江城。
混跡在一群乞丐中,短短兩個月,軒轅宏已經變得骨瘦如柴,蓬頭垢麵,走路一瘸一拐,連一個乞丐都不如。
夕月隱藏在角落裏,靜靜觀看,這兩個月來,軒轅宏行跡她一清二楚,他的所有遭遇她都看的明明白白,軒轅宏那條腿也是她花錢找人打斷的,可她覺得軒轅宏還不夠慘。
軒轅宏躺在破草堆睡著了,夕月現身將軒轅宏擊暈,運往無妄山。
軒轅宏醒來時,發現夕月正跪在無字墓碑前,軒轅宏用力爬起,踉蹌走到夕月身邊,右手直接夕月,驚恐問道:“你,你怎麽會在這?這是哪裏?”短短兩月,軒轅宏再也不是以前心機深沉的大皇子,而是宛如驚弓之鳥的乞丐。
軒轅宏四處查看,發現此地豎立著無數無字墓碑,陰風吹過,軒轅宏心膽俱裂,摔倒在地,失聲大叫,“啊,你到底是誰?為什麽抓我?”
夕月跪著,在墓碑前一拜,冷聲說道:“爹,哥哥姐姐,鎮國侯府所有親人,羽兒今日將仇人軒轅宏帶來了,羽兒要當著你們的麵,將他千刀萬剮。”
夕月迴頭冷視軒轅宏,道:“軒轅宏,我鎮國侯共有五百一十二口性命,我就刮你五百一十二刀,若你能不死,我就饒了你。”
夕月手執匕首緩緩逼近,嚇得軒轅宏啊啊大叫,發瘋似的後退,“不要,不要靠近我,不要靠近我...”
夕月伸手就是一刀,劃破軒轅宏左胸胸口,軒轅宏以為自己死了,整個人摔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夕月怎麽會讓他死的那麽容易。刀鋒距離心髒還有一毫距離。
又是一刀閹了軒轅景命根子,軒轅宏被痛醒,捂著嚎啕大叫,夕月臉上沒有絲毫波動,一刀接一刀落下,軒轅宏從開始的大喊大叫,到後麵低聲抽泣,最後完全沒有動靜。
“七十四,死了...”夕月沒有停下,“七十五,七十六.....五百一十二”最後一刀人首分離。
軒轅宏全身隻剩下一副骨架,夕月全身沾滿鮮血,整個人看上去就像一個血人,夕月頭腦一陣眩暈,暈倒在地。
一個黑衣身影走出,將夕月接住,抱在在懷裏,走到墓碑前跪下,躬身行禮,道“肖伯父,請放心,我會照顧好鳳羽的。”
黑衣人起身抱著夕月離開,至始至終都沒有看軒轅宏屍體一眼。
夕月醒來時,已經躺在自己床上,夕月不知道自己怎麽會迴來的,找到花媽媽問明情況,花媽媽搖頭表示不知,問霜心和星落也沒有結果,夕月苦思冥想,“難道是墨銘”。隨即搖搖頭,“怎麽會是他呢?他又不知自己去哪了,更不知道無妄山。”
“難道會是...”夕月想到一個人,上次祭拜時,遇到的那個黑衣男人,“難道是他嘴裏所說的那個故人。”
“嗯,一定是這樣...”
這個答案,夕月還算滿意。
軒轅景如願當了太子,住進了東宮。軒轅景對鎮國侯府沒有直接傷害,夕月對他仇恨不大。
夕月下個目標便是兵部尚書孫有信。
墨銘升官了,也變忙了,來桃花坊的機會也少了。
......
大雪紛飛,新年臨近,皇城裏氣象萬千......
桃花坊生意火爆,花媽媽忙的不亦樂乎。四大花魁,上次桃花會,花語被贖身,花媽媽打算再找一位。畢竟京華三大坊,每一坊都有四個花魁。夕月將坊裏的事全部交給花媽媽處理,她隻當個了甩手掌櫃。
臘月二十八,距離新年還有兩天,京中卻發生一件大事:當朝太傅,皇帝授業恩師遇刺身亡,死的不止太傅一人,而是太傅一家三十七口。
京華重地,天子腳下,發生如此滅門慘案,天家威嚴何在?皇室尊嚴又何在?
太傅乃皇帝恩師,刺殺他,就是當著天下人扇皇帝的耳光。
軒轅崗龍顏大怒,限大理寺七日破案。
軒轅崗年輕時,七大皇子爭奪皇位,軒轅崗根基淺薄,人脈稀少,太傅自始至終誓死追隨,出謀劃策,立下汗馬功勞。
軒轅崗即位後,想以國師之禮代之,太傅卻勸他初登大位,根基不穩,第一要務是安撫百官,若他做國師,恐左右二相,及朝中重臣不滿,故拒之。
再後來,太傅年事已高,閑賦在家,軒轅崗時常派人慰問,朝中政事也多有相詢。
太傅被殺,東華這個年沒得過了,各部籌備大半個月的春宴也被取消。
夕月聽聞此消息時,也覺得不可思議,太傅一家為何會無緣無故被刺殺呢?
早朝上,海越腦袋被軒轅崗用奏折砸了兩個大包,鼻青臉腫。
他是禁軍統領,負責皇城安全,太傅一家被殺,他難逃其責。
海越想死的心都有了,以前趙洪在位時,也沒有這麽多事呀,怎麽到他這兒,全是事,各種刺客。
海越現在對墨銘深感佩服,兩人又是同級,同為二品官,關係也更加密切。
天色尚早,海越就約墨銘到桃花坊敘舊。
墨銘手裏有事,海越就先到桃花坊,點了一桌子好酒好菜。
夕月見海越如此排場,就知道他定有事求墨銘幫忙,便早早在隔壁房間等著。
聽牆角她現在已經越來越嫻熟了。
太傅府,墨銘一身黑色玄衣,隨意在書房走動,大理寺卿沈儒,年過半百,身材微胖,在旁邊一臉諂笑,“墨大人,不知道你有何高見?”
墨銘將書桌上一本書拿在手裏隨意翻看,“沒有。”
沈儒滿臉尷尬,心裏更是忐忑不已,墨銘不僅官階比他大,更是左都禦史,負責檢查百官,算是他們這些做官的索命鬼,朝中官員都很懼怕他。
“沈大人...”
沈儒正不知所措,聽到墨銘叫他,連忙上前拱手道:“下官在,不知大人有何指教?”
墨銘將手裏書本放下,轉身看向沈儒,道:“我聽說,你和兵部尚書孫大人關係不錯。前些日子,你母親七十大壽,他送了一隻價值不菲的如意玉蟾蜍,不知道可有此事?”
沈儒冷汗直流,結結巴巴,“有...有...”。他心裏很清楚,既然對方問了,就說明證據確鑿。
這隻玉蟾蜍乃南陵國特有玉石,翠屏雀,精雕細琢而成,價值不菲。據說此種玉石晶瑩剔透,在陽光照射下,五彩斑斕,宛如開屏孔雀,璀璨奪目。
“這孫有信還真是舍得,隻他和沈大人想比,卻也遜色不少。”墨銘聲音清淡,好像隨意調侃。
沈儒汗流滿麵,身子止不住顫抖,小聲道:“我不是很明白大人的意思,請大人...”
“大人”外麵叫聲打斷沈儒接下來的話語。
玄影一身黑色監察禦史行衣,右手端著托盤走進來,上麵正是如意玉蟾,“大人,在太傅大人西苑發現密室,除此玉蟾外,還有大量金銀珠寶。”
沈儒雙腿發軟,身體癱跪在地上,雙唇不停打顫,道:“大人,我和太傅大人的死沒有關係,我隻是想請太傅在聖上麵前替我美言幾句,讓我再升一級,進入六部,坐上戶部尚書一職,這隻玉蟾真的隻是我送給太傅大人的禮物,其他沒有任何牽連。
我也不知道為什麽,我剛送玉蟾過來,太傅一家就被人殺了,我也想知道是誰殺了太傅。請大人明察呀。”
戶部尚書徐忠因為貪汙受賄,情節嚴重,被夷三族。
大家為了這個肥差,官高錢多,都費勁了心機。
沈儒進士出身,五十歲做到大理寺卿已經算是位高權重,卻想最後再進一步,進入六部。
墨銘轉身向屋外走去,“沈大人,案情緊急,還是趕快查案吧。”
沈儒看著墨銘沒了身影才爬起身來,用袖口擦了擦額頭上汗珠,剛剛他出了一身汗,門口寒風一吹,沈儒直打哆嗦,看到書桌上放的玉蟾,心裏大喜,墨銘沒有將此物帶進宮,交給皇上揭發他,而是將此物留下,說明對方放過了他。
沈儒上前,四處張望,確定沒人後,將玉蟾藏入懷中,慌慌張張離開太傅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