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鄧煒/上奏
主母操勞而死,換親後寵夫擺爛了 作者:稀粥末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言罷,沈鈞鈺已邁開長腿,疾步踏入晏菡茱的庭院。
沈鈞鈺步伐匆匆,江籬難以跟上。此時,晏菡茱的書桌上擺滿了剛繪製的圖紙,以及一係列精確計算出的數據,眉宇間透露出深深的思索。
沈鈞鈺推門而入,瞧見晏菡茱緊抿著嘴角,神情嚴肅專注,便溫和地詢問:“在研究什麽難題呢?”
晏菡茱未抬起頭來,隻是用手指了指旁邊的一張清單。
“世子請覽,事態堪憂。我方才核算完畢,倘若今年降雨量與去年相仿,必將導致水流倒灌,京城恐將遭受內澇之災。”
沈鈞鈺的目光凝重地落在曆年水位的記錄上,同時細致地審視著河床的深度,原本掛在唇角的笑意漸漸消散。
“我再仔細核算一遍。”麵對如此重大的事,沈鈞鈺不敢有絲毫馬虎。
沈鈞鈺日夜兼程,連午膳都是由江籬親自送來的。
得知孫子和孫媳婦正忙碌於重要事務,老夫人便由貼身的嬤嬤陪同,外出散步,以免打擾到小兩口的安寧。
直到夜幕低垂,沈鈞鈺才完成了新一輪的計算。
此時,他的麵色愈發沉重,眉宇間透露出深深的憂慮,“情況已經如此嚴重,河道官為何還未上報?”
晏菡茱抬起頭,微微挑起眉頭,嘴角勾起一抹諷刺的笑意。
“朝廷每年都會撥付資金用於清淤,但其中又有多少真正用於實際工程?”
“上報?那些修河道的銀子究竟流向何方?若是沒有事故發生,便萬事大吉。一旦出了問題,他們早已抽身,不再負責。”
“至於誰將成為不幸的替罪羊,那就全憑天意了。或許有人已經預見到內澇倒灌的危機,那些有背景的,或者得到提醒的,早已賺得盆滿缽滿,另謀高就。”
“現在負責河道的官員,應是那些無權無勢之輩,等到事故發生,背黑鍋,不是被貶就是掉腦袋。”
“鄧兄?”沈鈞鈺眼中閃過一絲驚異,倒吸一口冷氣,“他出身貧寒,為人正直不阿,雖然有些古板,但確實是一位好官。”
晏菡茱沉思片刻,然後說道:“你將曆年數據抄錄一份給他,以鄧煒的智慧,定能洞悉你的良苦用心。”
沈鈞鈺深以為然,起身將這些資料折疊整齊,“我這就親自送給鄧兄。”
“慢著!”晏菡茱迅速喊住了正欲衝出門的沈鈞鈺。
沈鈞鈺皺緊眉頭,麵露困惑,“你為何要阻攔我?”
“你現在還在禁足之中,怎能隨意返迴京城?”晏菡茱耐心解釋,“這件事,你若不親自出麵,或許還能有所成就。但你一旦介入,考慮到梁國舅對你的深切仇恨,你所支持的,他必然反對。”
“這……”沈鈞鈺語塞,甚至有些沮喪,“難道我就此消沉,一生都要做個畏首畏尾的縮頭烏龜嗎?”
晏菡茱微微一笑,眨了眨明亮的雙眸,“怎麽可能一生如此?梁國舅已是中年之人,比你年長許多。你隻要保持平和的心態,他定會先你而去。”
“嘿嘿!”沈鈞鈺被晏菡茱的話語逗樂了,“你安慰人的方式真是別具一格。不過,你的意圖我已經明了,不過是想讓我耐心等待,時間會證明一切。”
晏菡茱笑容明媚,輕聲道:“世子所言甚是,我確是此意。”
沈鈞鈺深思熟慮,認為晏菡茱的分析頗為中肯,便點頭應允:“好吧,我會派人秘密地將消息傳遞給鄧兄。”
這一次,沈鈞鈺並未指派江籬執行任務。
江籬,沈鈞鈺的親信仆從,素來負責處理主人的公開事務,大小事宜皆由他經手。
然而這次,沈鈞鈺決定派遣靖安侯府的隱蔽護衛。
鄧煒出身貧賤,薪酬微薄,隻租得一座小巧的院落作為居所。
鄧煒結束一天的公務,迴到書房,沉浸在書海之中。
此時,淩薊悄然出現在窗前,輕巧地拋出一枚銅錢,屋內的油燈應聲而熄。
“鄧大人,切勿點火,我乃靖安侯世子的貼身侍衛。世子閉門自省之際,偶然翻閱了京畿河道的曆年水位與河床高度記錄,察覺事態嚴重,特此送來詳細數據,望大人務必重視,否則今年恐怕會有河水倒灌之險。”
鄧煒聞言,心中一沉,最近他一直試圖查閱相關資料,卻屢屢受阻。
夏日將至,若不及早奏報,一旦發生倒灌,他的官職不保,甚至可能有生命之虞。
即使在黑暗中,鄧煒仍舊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多謝淩兄的提醒,鄧某銘記在心。”
淩薊再次叮囑:“大人上奏時,切記不可提及世子之名,以免梁國舅心生反抗。”
鄧煒一愣,隨即領悟,“淩兄考慮周全。”
“鄧大人,在下就此告辭,資料已放在書桌上。”淩薊說罷,身形一晃,躍上屋頂,消失在夜色之中。
鄧煒點亮火折子,拿起書桌上的那疊圖紙和文件,仔細閱讀尚未讀完,他已數次倒吸冷氣!
鄧煒再次向著靖安侯府的方向深深地作了一揖!
這份救命之恩,他銘記在心!
鄧煒終於明白,為何他每次想要查閱河道資料,總是遭遇阻撓。
原來有人想要借刀殺人,讓他背黑鍋!
鄧煒雖然清正廉潔,勤勤懇懇,但絕不願意成為他人的替罪羊。
他製作了簡易的測量工具,親自前往幾個關鍵地點進行測試,結果令人震驚,形勢刻不容緩。
於是,鄧煒緊急呈上一份奏章,將京畿及其周邊河道的危機,呈報給了朝堂。
不僅如此,為了保命,鄧煒決心孤注一擲。
在大朝會上,他站在末尾的位置,待陛下即將退朝之際,突然挺身上前,聲稱有重要奏本。
聖上見狀一愣,心想低階官員通常不會親自上奏,這次的舉動,顯然不同尋常。
鄧煒此舉,無疑是置若罔聞,竟敢繞過上官啟奏,顯見此事非同小可。
奏折遞上龍案,聖上一閱,原本充滿疑惑的目光頓時化作怒火。
“鄧煒,上前聽旨。”
內侍將聖上的話語傳遞出去。
鄧煒匆匆趨前,盡管心中忐忑,但至少暫時不必擔憂身首異處或貶官流放。
畢竟他剛履新四個月,河道問題與他尚無太多瓜葛。
“鄧煒,你所陳奏折是否屬實?”聖上麵色平和,然而朝中熟悉帝王脾性的近臣們皆知,聖上此刻正憤慨不已。
對於往昔的數據,他無從稽考,但,此刻他可以斷定,水位持續攀升,河床日益抬高。
沈鈞鈺步伐匆匆,江籬難以跟上。此時,晏菡茱的書桌上擺滿了剛繪製的圖紙,以及一係列精確計算出的數據,眉宇間透露出深深的思索。
沈鈞鈺推門而入,瞧見晏菡茱緊抿著嘴角,神情嚴肅專注,便溫和地詢問:“在研究什麽難題呢?”
晏菡茱未抬起頭來,隻是用手指了指旁邊的一張清單。
“世子請覽,事態堪憂。我方才核算完畢,倘若今年降雨量與去年相仿,必將導致水流倒灌,京城恐將遭受內澇之災。”
沈鈞鈺的目光凝重地落在曆年水位的記錄上,同時細致地審視著河床的深度,原本掛在唇角的笑意漸漸消散。
“我再仔細核算一遍。”麵對如此重大的事,沈鈞鈺不敢有絲毫馬虎。
沈鈞鈺日夜兼程,連午膳都是由江籬親自送來的。
得知孫子和孫媳婦正忙碌於重要事務,老夫人便由貼身的嬤嬤陪同,外出散步,以免打擾到小兩口的安寧。
直到夜幕低垂,沈鈞鈺才完成了新一輪的計算。
此時,他的麵色愈發沉重,眉宇間透露出深深的憂慮,“情況已經如此嚴重,河道官為何還未上報?”
晏菡茱抬起頭,微微挑起眉頭,嘴角勾起一抹諷刺的笑意。
“朝廷每年都會撥付資金用於清淤,但其中又有多少真正用於實際工程?”
“上報?那些修河道的銀子究竟流向何方?若是沒有事故發生,便萬事大吉。一旦出了問題,他們早已抽身,不再負責。”
“至於誰將成為不幸的替罪羊,那就全憑天意了。或許有人已經預見到內澇倒灌的危機,那些有背景的,或者得到提醒的,早已賺得盆滿缽滿,另謀高就。”
“現在負責河道的官員,應是那些無權無勢之輩,等到事故發生,背黑鍋,不是被貶就是掉腦袋。”
“鄧兄?”沈鈞鈺眼中閃過一絲驚異,倒吸一口冷氣,“他出身貧寒,為人正直不阿,雖然有些古板,但確實是一位好官。”
晏菡茱沉思片刻,然後說道:“你將曆年數據抄錄一份給他,以鄧煒的智慧,定能洞悉你的良苦用心。”
沈鈞鈺深以為然,起身將這些資料折疊整齊,“我這就親自送給鄧兄。”
“慢著!”晏菡茱迅速喊住了正欲衝出門的沈鈞鈺。
沈鈞鈺皺緊眉頭,麵露困惑,“你為何要阻攔我?”
“你現在還在禁足之中,怎能隨意返迴京城?”晏菡茱耐心解釋,“這件事,你若不親自出麵,或許還能有所成就。但你一旦介入,考慮到梁國舅對你的深切仇恨,你所支持的,他必然反對。”
“這……”沈鈞鈺語塞,甚至有些沮喪,“難道我就此消沉,一生都要做個畏首畏尾的縮頭烏龜嗎?”
晏菡茱微微一笑,眨了眨明亮的雙眸,“怎麽可能一生如此?梁國舅已是中年之人,比你年長許多。你隻要保持平和的心態,他定會先你而去。”
“嘿嘿!”沈鈞鈺被晏菡茱的話語逗樂了,“你安慰人的方式真是別具一格。不過,你的意圖我已經明了,不過是想讓我耐心等待,時間會證明一切。”
晏菡茱笑容明媚,輕聲道:“世子所言甚是,我確是此意。”
沈鈞鈺深思熟慮,認為晏菡茱的分析頗為中肯,便點頭應允:“好吧,我會派人秘密地將消息傳遞給鄧兄。”
這一次,沈鈞鈺並未指派江籬執行任務。
江籬,沈鈞鈺的親信仆從,素來負責處理主人的公開事務,大小事宜皆由他經手。
然而這次,沈鈞鈺決定派遣靖安侯府的隱蔽護衛。
鄧煒出身貧賤,薪酬微薄,隻租得一座小巧的院落作為居所。
鄧煒結束一天的公務,迴到書房,沉浸在書海之中。
此時,淩薊悄然出現在窗前,輕巧地拋出一枚銅錢,屋內的油燈應聲而熄。
“鄧大人,切勿點火,我乃靖安侯世子的貼身侍衛。世子閉門自省之際,偶然翻閱了京畿河道的曆年水位與河床高度記錄,察覺事態嚴重,特此送來詳細數據,望大人務必重視,否則今年恐怕會有河水倒灌之險。”
鄧煒聞言,心中一沉,最近他一直試圖查閱相關資料,卻屢屢受阻。
夏日將至,若不及早奏報,一旦發生倒灌,他的官職不保,甚至可能有生命之虞。
即使在黑暗中,鄧煒仍舊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多謝淩兄的提醒,鄧某銘記在心。”
淩薊再次叮囑:“大人上奏時,切記不可提及世子之名,以免梁國舅心生反抗。”
鄧煒一愣,隨即領悟,“淩兄考慮周全。”
“鄧大人,在下就此告辭,資料已放在書桌上。”淩薊說罷,身形一晃,躍上屋頂,消失在夜色之中。
鄧煒點亮火折子,拿起書桌上的那疊圖紙和文件,仔細閱讀尚未讀完,他已數次倒吸冷氣!
鄧煒再次向著靖安侯府的方向深深地作了一揖!
這份救命之恩,他銘記在心!
鄧煒終於明白,為何他每次想要查閱河道資料,總是遭遇阻撓。
原來有人想要借刀殺人,讓他背黑鍋!
鄧煒雖然清正廉潔,勤勤懇懇,但絕不願意成為他人的替罪羊。
他製作了簡易的測量工具,親自前往幾個關鍵地點進行測試,結果令人震驚,形勢刻不容緩。
於是,鄧煒緊急呈上一份奏章,將京畿及其周邊河道的危機,呈報給了朝堂。
不僅如此,為了保命,鄧煒決心孤注一擲。
在大朝會上,他站在末尾的位置,待陛下即將退朝之際,突然挺身上前,聲稱有重要奏本。
聖上見狀一愣,心想低階官員通常不會親自上奏,這次的舉動,顯然不同尋常。
鄧煒此舉,無疑是置若罔聞,竟敢繞過上官啟奏,顯見此事非同小可。
奏折遞上龍案,聖上一閱,原本充滿疑惑的目光頓時化作怒火。
“鄧煒,上前聽旨。”
內侍將聖上的話語傳遞出去。
鄧煒匆匆趨前,盡管心中忐忑,但至少暫時不必擔憂身首異處或貶官流放。
畢竟他剛履新四個月,河道問題與他尚無太多瓜葛。
“鄧煒,你所陳奏折是否屬實?”聖上麵色平和,然而朝中熟悉帝王脾性的近臣們皆知,聖上此刻正憤慨不已。
對於往昔的數據,他無從稽考,但,此刻他可以斷定,水位持續攀升,河床日益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