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羨慕/內澇
主母操勞而死,換親後寵夫擺爛了 作者:稀粥末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晏芙蕖渴望夫妻倆榮辱與共,而紀胤禮則寄望於晏芙蕖夢中的“天命所歸”。
兩人的野心在此刻相互交織,愈發膨脹。
此時,晏菡茱正絞盡腦汁,想方設法給晏芙蕖製造障礙,然而一時間卻找不到合適的策略。
在日複一日的等待中,終於迎來了廖管事蒞臨莊子,匯報近期搜集的各項情報。
這一刻,對晏菡茱而言,無疑是天賜良機!
廖管事透露,紀家近期頻繁派出人手,奔波於不同城池,大批量購入治療風寒、發熱以及腹瀉的藥材。
晏菡茱的目光立刻閃爍出銳利的光芒,她瞬間洞察了紀家的意圖。
她料想,必定是晏芙蕖向紀胤禮進言,稱今年夏日降雨過量,導致澇災頻發,京城及其周邊的藥材價格因此飆升。
他們顯然是意圖借此機會大撈一筆。
不得不承認,晏芙蕖與紀胤禮的此番舉動,實在令人不齒。他們居然企圖在這種時候牟利,難道真的已經貪婪到極致?
事實上,今年的降雨雖然較往年頻繁,但遠未到達引發大規模洪澇的程度。
夏季風力強勁,雖然出現了局部地區的龍卷風,但其影響範圍僅限於數個村莊,並未形成廣泛災害。
而導致內澇的罪魁禍首,其實是河道的阻塞。
天氣酷熱,蚊蟲肆虐,人們頻繁遭受叮咬,許多人出現了上吐下瀉的症狀,伴隨著高熱。
晏菡茱深知,損人利己的行為是她所不能容忍的。然而,若能在此事上讓晏芙蕖無利可圖,她卻願意一試。
於是,她派人返迴永昌伯府,借閱了幾本詳細記錄京城河道的書籍。
永昌伯雖不善為官,卻酷愛結交文人墨客,對西魏的風土人情有著詳盡的記錄。其中,關於京城河道每年的深淺變化、河床的高低變遷,均有詳盡的記載。
除了陪伴老夫人散步、用膳之外,晏菡茱將餘下的時間都用於研讀這些書籍。
而這幾日,沈鈞鈺獨自一人前往田間,記錄番麥的生長情況。
那個往日裏活潑俏麗的身影不再,那真誠而由衷的讚美之聲亦不複存在,讓沈鈞鈺總覺得生活中缺少了一些樂趣。
終於,他按捺不住好奇心,詢問江籬:“江籬,世子夫人近期有何貴幹?”
江籬雖然表麵上低眉順眼,但內心卻忍不住暗自腹誹。
嘿嘿,世子終究還是按捺不住了!
江籬微微一笑,悠然說道:“就在三天前,世子夫人派遣一位老嬤嬤返迴永昌伯府,借閱了幾冊書籍。待書籍到手,夫人便迫不及待地開始細致地鑽研起來。”
“哦?那麽,你知道是哪類書籍嗎?”沈鈞鈺聽聞此言,眼中閃過一絲光芒,心中暗自欣喜。
他本就熱愛學問,一聽晏菡茱勤奮好學,便誤以為她是為了與他共談詩書,增添情趣。
江籬平靜地迴答:“那是一些關於河道治理的專著。”
“那麽,世子可知夫人為何會對這些書籍產生興趣?”沈鈞鈺滿腹狐疑,眼中流露出不解。
晏菡茱如此勤奮,難道不是為了提升自己的才學,與他共賞風花雪月,享受紅袖添香的時光嗎?
江籬輕輕搖頭,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小的我也不得而知!”
沈鈞鈺心中如同貓爪撓心,好奇心愈發強烈,瞥了江籬一眼,語氣中帶著一絲命令,“去打探清楚。”
江籬聞言,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遵命,世子。小的這就去打探。”
太好了!這下可以名正言順地去尋找白露姑娘了。
沈鈞鈺望著江籬輕快地跑迴莊園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羨慕。
然而,他更加好奇晏菡茱為何會有如此獨特的愛好,這背後是否隱藏著什麽特殊的目的?
江籬從田間勞作歸來,順手在路旁采摘了一大束色彩斑斕的野花。
他找到了白露,將花束遞給她,溫柔地詢問:“白露妹妹,這些花美麗嗎?”
白露的臉上泛起一抹桃紅,羞澀地輕輕點頭,接過了花束,輕聲道:“很美,謝謝你,江籬哥哥。”
“今天中午我廚房製作了綠豆糕,裏麵還加入了香甜的棗泥。江籬哥哥如果喜歡,就請盡情享用!”
“好的!”江籬露出憨厚的笑容,但他並未忘記正事,“世子夫人,最近有什麽事情讓你忙碌呢?”
白露低聲細語地問:“世子真的想知道嗎?”
江籬微微一笑,點了點頭,“是的,世子對夫人的近況特別關心!”
白露迴答道:“世子夫人最近在研讀一些關於河道的書籍。我隻是個粗使丫鬟,認識的字寥寥無幾,那些書對我來說宛如天書,難以理解。”
“但我聽到夫人一邊翻閱書籍,一邊做筆記,還不時自言自語,提到河道淤泥的積累,水位逐漸升高。”
“她擔心如果遇到暴雨,可能會導致河水倒灌,引發京城內澇。我的見識有限,不清楚夫人所言是否正確。”
江籬聞言,神情變得莊重,心中湧起無限敬意,“世子夫人真是全心全意地為世子著想啊!”
白露點頭表示讚同,“確實如此,那些講述河道的書籍哪裏比得上趣味橫生的話本子?”
“但現在夫人連她最喜愛的話本子都不看了,整日埋頭於書寫繪圖,我想這些都是為了世子準備的。”
江籬深有感觸地點頭,立刻將這一切詳細地報告給了沈鈞鈺。
沈鈞鈺耳畔響起江籬的話語,神色微微一滯,疑惑地開口:“然而京城已經許久未曾遭遇內澇之患,水流倒灌之險!”
江籬對此卻毫不在意,輕描淡寫地迴應:“應是因為長久未見此災,河床逐年淤積,必然是逐日抬高。”
沈鈞鈺聞言,目光中流露出幾分讚許之意,點頭稱讚道:“看來你這後生頗有些機智!”
江籬露出憨厚的笑容,不失時機地拍了一記馬屁:“這一切都得益於世子的悉心教誨!”
“世子夫人甚至摒棄了心愛的畫冊,轉而沉迷於那些深奧且枯燥的河川典籍,為世子精心籌謀。”
“世子,您不可坐視不理!不如,我們即刻起身,前往探望世子夫人。一人智慧有限,二人商議則智謀無窮,或許能碰撞出更巧妙的解決之道。”
沈鈞鈺眼中閃過一絲笑意,頷首道:“正合我意!”
兩人的野心在此刻相互交織,愈發膨脹。
此時,晏菡茱正絞盡腦汁,想方設法給晏芙蕖製造障礙,然而一時間卻找不到合適的策略。
在日複一日的等待中,終於迎來了廖管事蒞臨莊子,匯報近期搜集的各項情報。
這一刻,對晏菡茱而言,無疑是天賜良機!
廖管事透露,紀家近期頻繁派出人手,奔波於不同城池,大批量購入治療風寒、發熱以及腹瀉的藥材。
晏菡茱的目光立刻閃爍出銳利的光芒,她瞬間洞察了紀家的意圖。
她料想,必定是晏芙蕖向紀胤禮進言,稱今年夏日降雨過量,導致澇災頻發,京城及其周邊的藥材價格因此飆升。
他們顯然是意圖借此機會大撈一筆。
不得不承認,晏芙蕖與紀胤禮的此番舉動,實在令人不齒。他們居然企圖在這種時候牟利,難道真的已經貪婪到極致?
事實上,今年的降雨雖然較往年頻繁,但遠未到達引發大規模洪澇的程度。
夏季風力強勁,雖然出現了局部地區的龍卷風,但其影響範圍僅限於數個村莊,並未形成廣泛災害。
而導致內澇的罪魁禍首,其實是河道的阻塞。
天氣酷熱,蚊蟲肆虐,人們頻繁遭受叮咬,許多人出現了上吐下瀉的症狀,伴隨著高熱。
晏菡茱深知,損人利己的行為是她所不能容忍的。然而,若能在此事上讓晏芙蕖無利可圖,她卻願意一試。
於是,她派人返迴永昌伯府,借閱了幾本詳細記錄京城河道的書籍。
永昌伯雖不善為官,卻酷愛結交文人墨客,對西魏的風土人情有著詳盡的記錄。其中,關於京城河道每年的深淺變化、河床的高低變遷,均有詳盡的記載。
除了陪伴老夫人散步、用膳之外,晏菡茱將餘下的時間都用於研讀這些書籍。
而這幾日,沈鈞鈺獨自一人前往田間,記錄番麥的生長情況。
那個往日裏活潑俏麗的身影不再,那真誠而由衷的讚美之聲亦不複存在,讓沈鈞鈺總覺得生活中缺少了一些樂趣。
終於,他按捺不住好奇心,詢問江籬:“江籬,世子夫人近期有何貴幹?”
江籬雖然表麵上低眉順眼,但內心卻忍不住暗自腹誹。
嘿嘿,世子終究還是按捺不住了!
江籬微微一笑,悠然說道:“就在三天前,世子夫人派遣一位老嬤嬤返迴永昌伯府,借閱了幾冊書籍。待書籍到手,夫人便迫不及待地開始細致地鑽研起來。”
“哦?那麽,你知道是哪類書籍嗎?”沈鈞鈺聽聞此言,眼中閃過一絲光芒,心中暗自欣喜。
他本就熱愛學問,一聽晏菡茱勤奮好學,便誤以為她是為了與他共談詩書,增添情趣。
江籬平靜地迴答:“那是一些關於河道治理的專著。”
“那麽,世子可知夫人為何會對這些書籍產生興趣?”沈鈞鈺滿腹狐疑,眼中流露出不解。
晏菡茱如此勤奮,難道不是為了提升自己的才學,與他共賞風花雪月,享受紅袖添香的時光嗎?
江籬輕輕搖頭,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小的我也不得而知!”
沈鈞鈺心中如同貓爪撓心,好奇心愈發強烈,瞥了江籬一眼,語氣中帶著一絲命令,“去打探清楚。”
江籬聞言,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遵命,世子。小的這就去打探。”
太好了!這下可以名正言順地去尋找白露姑娘了。
沈鈞鈺望著江籬輕快地跑迴莊園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羨慕。
然而,他更加好奇晏菡茱為何會有如此獨特的愛好,這背後是否隱藏著什麽特殊的目的?
江籬從田間勞作歸來,順手在路旁采摘了一大束色彩斑斕的野花。
他找到了白露,將花束遞給她,溫柔地詢問:“白露妹妹,這些花美麗嗎?”
白露的臉上泛起一抹桃紅,羞澀地輕輕點頭,接過了花束,輕聲道:“很美,謝謝你,江籬哥哥。”
“今天中午我廚房製作了綠豆糕,裏麵還加入了香甜的棗泥。江籬哥哥如果喜歡,就請盡情享用!”
“好的!”江籬露出憨厚的笑容,但他並未忘記正事,“世子夫人,最近有什麽事情讓你忙碌呢?”
白露低聲細語地問:“世子真的想知道嗎?”
江籬微微一笑,點了點頭,“是的,世子對夫人的近況特別關心!”
白露迴答道:“世子夫人最近在研讀一些關於河道的書籍。我隻是個粗使丫鬟,認識的字寥寥無幾,那些書對我來說宛如天書,難以理解。”
“但我聽到夫人一邊翻閱書籍,一邊做筆記,還不時自言自語,提到河道淤泥的積累,水位逐漸升高。”
“她擔心如果遇到暴雨,可能會導致河水倒灌,引發京城內澇。我的見識有限,不清楚夫人所言是否正確。”
江籬聞言,神情變得莊重,心中湧起無限敬意,“世子夫人真是全心全意地為世子著想啊!”
白露點頭表示讚同,“確實如此,那些講述河道的書籍哪裏比得上趣味橫生的話本子?”
“但現在夫人連她最喜愛的話本子都不看了,整日埋頭於書寫繪圖,我想這些都是為了世子準備的。”
江籬深有感觸地點頭,立刻將這一切詳細地報告給了沈鈞鈺。
沈鈞鈺耳畔響起江籬的話語,神色微微一滯,疑惑地開口:“然而京城已經許久未曾遭遇內澇之患,水流倒灌之險!”
江籬對此卻毫不在意,輕描淡寫地迴應:“應是因為長久未見此災,河床逐年淤積,必然是逐日抬高。”
沈鈞鈺聞言,目光中流露出幾分讚許之意,點頭稱讚道:“看來你這後生頗有些機智!”
江籬露出憨厚的笑容,不失時機地拍了一記馬屁:“這一切都得益於世子的悉心教誨!”
“世子夫人甚至摒棄了心愛的畫冊,轉而沉迷於那些深奧且枯燥的河川典籍,為世子精心籌謀。”
“世子,您不可坐視不理!不如,我們即刻起身,前往探望世子夫人。一人智慧有限,二人商議則智謀無窮,或許能碰撞出更巧妙的解決之道。”
沈鈞鈺眼中閃過一絲笑意,頷首道:“正合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