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快要走投無路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 作者:百柒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從民報被禁止刊登賭坊相關事情後,林向安也沒有停下來行動。
他暗中派人將賭坊與吳家之間的關係通過秘密渠道傳遍城中。
一股新的聲音開始在市井間悄然流傳:
“天一黑,銀子光,賭坊吃人不還糧。”
“吳家開坊設賭局,坑害百姓無人管。”
“小賭贏錢大賭輸,家破人亡哭斷腸。”
起初,人們隻是隨口哼唱,聽著新鮮有趣。
可沒過幾天,城中大街小巷的孩子們都在傳,乞丐沿街吟誦,茶館酒樓內也能聽到三言兩語的議論
劉縣令雖禁止民報刊登,但卻無法禁住流言四起。
百姓聽得多了,心中憤恨越來越深,議論之聲四起,甚至有人忍不住在吳家的鋪子前指指點點,冷嘲熱諷。
某日清晨,一群憤怒的百姓聚集在吳家的鋪子前,口中高喊:“吳家害人,害得我們家破人亡,今天就得討個公道!”
隨著更多人加入,局勢迅速失控。
“吳家做的壞事太多,不能放過他們!”
一名氣憤的商販怒喊,手中提著鐵錘,衝向鋪子門口。
不久,更多百姓加入,有的渾水摸魚我,有的泄憤,要麽被砸,要麽被搶。
隨著街頭的暴動愈演愈烈,吳家明麵上所有的鋪子幾乎都未能幸免。
吳家的商隊和其他產業也被波及,一部分倉庫的貨物遭到破壞,門麵被砸得不成樣子。
麵對這一切,吳家內部陷入一片混亂,掌櫃們急急忙忙跑來跑去,試圖平息民憤,但百姓的憤怒早已無法安撫。
林向安眼中閃過一絲冷意,搶別人東西,就要做好了被人搶的準備。
……
劉縣令的調查逐步推進,吳家的罪行一一被揭開。
原本僅僅被認為是一個經營賭坊和黑市生意的商賈,竟然與一支當地的土匪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吳家的商隊長期向土匪提供物資和資金,而土匪則負責攔截過路商隊,勒索高額的“保護費”,甚至參與了多起搶劫事件。
這件事一經揭露,震動了整個縣城。
更多的證據被一一呈現出來。
隨著事態的發展,吳家知道自己再也無法保持沉默。
若這件事繼續發酵,整個吳家的名聲和生意將徹底崩塌。
段主簿的拒絕,無異於給吳家狠狠一擊。
他們原本還抱有一絲希望,認為隻要能夠穩住縣衙的人脈,局勢便不會徹底失控。
可如今,段家不僅拒絕站隊,甚至隱隱表現出與吳家切割關係的意圖,這讓吳家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機。
劉縣令的調查在有條不紊地推進,百姓們的憤怒也在持續發酵,吳家已經開始力不從心。
他們急需尋找新的靠山,以支撐他們繼續周旋,否則一旦劉縣令鐵了心查下去,吳家的底細早晚會徹底暴露。
於是,吳家立刻聯係溫家。
溫家在縣城經營多年,家族龐大,產業涉及商會、田莊、錢莊等多個領域,甚至和劉縣令那邊還有姻親關係,是吳家最大的依仗了。
一直以來,吳家與溫家保持著微妙的合作關係——吳家擅長暗中經營,溫家則在明麵上維持秩序,雙方互相利用,利益交融。
吳家派出代表登門求助,直言不諱地表達了自己的困境,希望溫家能在關鍵時刻出手相助,比如幫忙向劉縣令求情,或是動用商會的關係阻止林向安的勢力擴張。
然而,這一次溫家的反應卻遠遠超出了吳家的預期。
溫家的家主在聽完吳家人的請求後,沉默了許久,最終緩緩開口:“吳家當務之急,不是尋找盟友,而是如何妥善處理當下的問題。”
這話聽著平和,實則是在委婉地拒絕。
吳家試圖繼續爭取,但溫家態度堅定,明確表態不會插手此事。
“如今風向未定,我們溫家不會站隊。”
這一句話,直接堵死了吳家所有的希望。
離開溫家後,吳家這邊陷入沉重的焦慮之中。
他們沒想到,連溫家都選擇了觀望,這意味著,整個縣城的局勢已經對他們極為不利。
但他們不甘心認輸,仍舊嚐試著聯係其他勢力。
然而,結果都不盡如人意。
有些勢力口頭上答應幫忙,卻始終沒有實質性行動。
有些幹脆推脫,說“家中有事”,不便插手。
更有甚者,直接避而不見,甚至生怕沾染上吳家的麻煩。
吳家逐漸意識到,他們已經被孤立了。
在過去,吳家祖輩出過當官的,在縣裏積累了大量的資源,但後麵漸漸沒落下去,如今本家連個秀才都沒有,旁支倒是出了秀才,可惜份量不夠。
過去他們的勢力龐大,都能遊刃有餘地周旋,可現在,隨著縣令調查的深入,吳家在眾人眼中已經成為了一個即將傾倒的巨人。
那些曾經與吳家交好的勢力,如今全都躲得遠遠的,生怕一旦吳家倒下,會連累自己。
眼看情況越來越不對勁,吳家終於意識到,必須做點什麽來扭轉局麵。
既然尋求外部支持無望,那他們就隻能靠自己了!
孤立無援的吳家,決定不再等待,而是主動出擊,用自己隱藏多年的手段來改變局勢。
他們首先盯上了林向安。
林向安是整場風暴的核心,如果能讓他徹底噤聲,局勢或許還有挽迴的餘地。
吳家派出探子,暗中搜集林向安及其親友的情報。
他們不隻是為了掌握動向,更是為了在關鍵時刻給予致命一擊。
很快,一份詳盡的情報被擺在了吳家家主的桌上:
林向安在縣學讀書,近期頻繁外出,與馮家、薛家走動密切;
他的父母林秋蘭、王四順多次外出,路線固定,容易鎖定目標……
他的弟弟妹妹兩人年紀小,偶爾會外出,可以派人跟蹤,找時機將兩人綁了。
他家的生意,都是關聯,可以下手破壞,阻斷他們家的生意。
他的表兄弟林橋最近活動頻繁,疑似在暗中籌謀某事。
......
將他身邊的人,調查的非常仔細。
吳家很快製定了行動計劃:
首先,他們安排人在縣學附近盯梢,等待林向安獨自出門的時機。
其次,他們派人潛伏在林家附近,伺機對林秋蘭、王四順下手,同時等待時機綁架兩個孩子。
最後,如果前兩項都不奏效,他們便準備對林家的店鋪下手,製造騷亂,以此逼迫林向安現身。
他們知道,林向安雖然厲害,但他的家人是他的軟肋。
隻要控製了他的家人,就等於握住了他最大的弱點!
他暗中派人將賭坊與吳家之間的關係通過秘密渠道傳遍城中。
一股新的聲音開始在市井間悄然流傳:
“天一黑,銀子光,賭坊吃人不還糧。”
“吳家開坊設賭局,坑害百姓無人管。”
“小賭贏錢大賭輸,家破人亡哭斷腸。”
起初,人們隻是隨口哼唱,聽著新鮮有趣。
可沒過幾天,城中大街小巷的孩子們都在傳,乞丐沿街吟誦,茶館酒樓內也能聽到三言兩語的議論
劉縣令雖禁止民報刊登,但卻無法禁住流言四起。
百姓聽得多了,心中憤恨越來越深,議論之聲四起,甚至有人忍不住在吳家的鋪子前指指點點,冷嘲熱諷。
某日清晨,一群憤怒的百姓聚集在吳家的鋪子前,口中高喊:“吳家害人,害得我們家破人亡,今天就得討個公道!”
隨著更多人加入,局勢迅速失控。
“吳家做的壞事太多,不能放過他們!”
一名氣憤的商販怒喊,手中提著鐵錘,衝向鋪子門口。
不久,更多百姓加入,有的渾水摸魚我,有的泄憤,要麽被砸,要麽被搶。
隨著街頭的暴動愈演愈烈,吳家明麵上所有的鋪子幾乎都未能幸免。
吳家的商隊和其他產業也被波及,一部分倉庫的貨物遭到破壞,門麵被砸得不成樣子。
麵對這一切,吳家內部陷入一片混亂,掌櫃們急急忙忙跑來跑去,試圖平息民憤,但百姓的憤怒早已無法安撫。
林向安眼中閃過一絲冷意,搶別人東西,就要做好了被人搶的準備。
……
劉縣令的調查逐步推進,吳家的罪行一一被揭開。
原本僅僅被認為是一個經營賭坊和黑市生意的商賈,竟然與一支當地的土匪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吳家的商隊長期向土匪提供物資和資金,而土匪則負責攔截過路商隊,勒索高額的“保護費”,甚至參與了多起搶劫事件。
這件事一經揭露,震動了整個縣城。
更多的證據被一一呈現出來。
隨著事態的發展,吳家知道自己再也無法保持沉默。
若這件事繼續發酵,整個吳家的名聲和生意將徹底崩塌。
段主簿的拒絕,無異於給吳家狠狠一擊。
他們原本還抱有一絲希望,認為隻要能夠穩住縣衙的人脈,局勢便不會徹底失控。
可如今,段家不僅拒絕站隊,甚至隱隱表現出與吳家切割關係的意圖,這讓吳家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機。
劉縣令的調查在有條不紊地推進,百姓們的憤怒也在持續發酵,吳家已經開始力不從心。
他們急需尋找新的靠山,以支撐他們繼續周旋,否則一旦劉縣令鐵了心查下去,吳家的底細早晚會徹底暴露。
於是,吳家立刻聯係溫家。
溫家在縣城經營多年,家族龐大,產業涉及商會、田莊、錢莊等多個領域,甚至和劉縣令那邊還有姻親關係,是吳家最大的依仗了。
一直以來,吳家與溫家保持著微妙的合作關係——吳家擅長暗中經營,溫家則在明麵上維持秩序,雙方互相利用,利益交融。
吳家派出代表登門求助,直言不諱地表達了自己的困境,希望溫家能在關鍵時刻出手相助,比如幫忙向劉縣令求情,或是動用商會的關係阻止林向安的勢力擴張。
然而,這一次溫家的反應卻遠遠超出了吳家的預期。
溫家的家主在聽完吳家人的請求後,沉默了許久,最終緩緩開口:“吳家當務之急,不是尋找盟友,而是如何妥善處理當下的問題。”
這話聽著平和,實則是在委婉地拒絕。
吳家試圖繼續爭取,但溫家態度堅定,明確表態不會插手此事。
“如今風向未定,我們溫家不會站隊。”
這一句話,直接堵死了吳家所有的希望。
離開溫家後,吳家這邊陷入沉重的焦慮之中。
他們沒想到,連溫家都選擇了觀望,這意味著,整個縣城的局勢已經對他們極為不利。
但他們不甘心認輸,仍舊嚐試著聯係其他勢力。
然而,結果都不盡如人意。
有些勢力口頭上答應幫忙,卻始終沒有實質性行動。
有些幹脆推脫,說“家中有事”,不便插手。
更有甚者,直接避而不見,甚至生怕沾染上吳家的麻煩。
吳家逐漸意識到,他們已經被孤立了。
在過去,吳家祖輩出過當官的,在縣裏積累了大量的資源,但後麵漸漸沒落下去,如今本家連個秀才都沒有,旁支倒是出了秀才,可惜份量不夠。
過去他們的勢力龐大,都能遊刃有餘地周旋,可現在,隨著縣令調查的深入,吳家在眾人眼中已經成為了一個即將傾倒的巨人。
那些曾經與吳家交好的勢力,如今全都躲得遠遠的,生怕一旦吳家倒下,會連累自己。
眼看情況越來越不對勁,吳家終於意識到,必須做點什麽來扭轉局麵。
既然尋求外部支持無望,那他們就隻能靠自己了!
孤立無援的吳家,決定不再等待,而是主動出擊,用自己隱藏多年的手段來改變局勢。
他們首先盯上了林向安。
林向安是整場風暴的核心,如果能讓他徹底噤聲,局勢或許還有挽迴的餘地。
吳家派出探子,暗中搜集林向安及其親友的情報。
他們不隻是為了掌握動向,更是為了在關鍵時刻給予致命一擊。
很快,一份詳盡的情報被擺在了吳家家主的桌上:
林向安在縣學讀書,近期頻繁外出,與馮家、薛家走動密切;
他的父母林秋蘭、王四順多次外出,路線固定,容易鎖定目標……
他的弟弟妹妹兩人年紀小,偶爾會外出,可以派人跟蹤,找時機將兩人綁了。
他家的生意,都是關聯,可以下手破壞,阻斷他們家的生意。
他的表兄弟林橋最近活動頻繁,疑似在暗中籌謀某事。
......
將他身邊的人,調查的非常仔細。
吳家很快製定了行動計劃:
首先,他們安排人在縣學附近盯梢,等待林向安獨自出門的時機。
其次,他們派人潛伏在林家附近,伺機對林秋蘭、王四順下手,同時等待時機綁架兩個孩子。
最後,如果前兩項都不奏效,他們便準備對林家的店鋪下手,製造騷亂,以此逼迫林向安現身。
他們知道,林向安雖然厲害,但他的家人是他的軟肋。
隻要控製了他的家人,就等於握住了他最大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