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知縣輕聲問道,語氣中帶著些許欣賞。


    林向安微笑著迴答道:“是學生和同窗一起商量辦的,學生一個人是無法完成的。”


    “文昌迴來時,經常誇你,想來當初我沒有看錯。小小年紀,便有如此遠見,實在難得。”


    劉知縣感歎道,眼中帶著幾分欣慰。


    他停頓了一下,眼神變得嚴肅:“但民報這些報道案件難免會有偏頗,長此以往,可能會影響到辦案人員。”


    林向安聽到此話,心中微微一緊。


    他明白劉知縣話中的深意,雖然劉知縣是個好官,但不可能在每件事上都親力親為,也許有些事情涉及到更深的利益,難免讓他產生顧慮。


    林向安沒有慌亂,而是平靜地迴應道:“


    劉大人,民報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影響力,正是因為它為百姓發聲。


    每一篇報道,我們都有專門的人員去進行詳盡的調查,確保所述內容符合事實,從不憑空捏造。


    有很多百姓,連縣衙的大門都進不來,民報隻是給了他們一個聲音。”


    劉知縣聽後沉默了片刻,歎了口氣:“


    你說得有道理。民報的作用不可小覷,特別是它所揭露的一些社會不公問題。


    如今,許多人開始關注你們揭露的案件,雖然他們可能隻是為了了解真相,


    但無形中也給百姓帶來了更多的希望。”


    林向安點了點頭,沉思片刻,心中卻更加堅定:“


    劉大人,報道上的每一件事能夠引起關注,最後得到解決,這其中少不了您的功勞。


    我聽說,有其他地方的人也開始向我們購買民報,這說明您的聲望在百姓當中逐漸上升。


    而這,也有助於您日後在官場上的升遷。”


    劉知縣聽後不禁微微一笑,雖然心中有些許戒心,但他知道林向安說的並非沒有道理。


    百姓的支持的確能夠給他帶來更多的機會。


    而且,民報的報道不僅僅是揭露腐敗,它還能為官員的清廉加分。


    劉知縣沉默片刻,緩緩開口:“


    你說得有理,民報所揭露的問題,確實不容忽視。


    可是這些事必須謹慎處理,避免引發不必要的混亂。


    做事有時不能過於急功近利,需要三思而後行。”


    林向安心中一喜,他知道劉知縣已經從顧慮轉向了思考,顯然,他願意為民報的繼續運作提供一些支持。


    這一絲支持,足以讓他繼續推進接下來的計劃。


    “多謝劉大人明察秋毫。”林向安深深一鞠躬,語氣誠懇,“我們一定會繼續秉持初心,維護民報的公正與廉潔,不辜負您和百姓的期望。”


    劉知縣點了點頭,神色漸顯緩和:“你們年輕人做得不錯,隻是切記,在揭示真相的同時,也要考慮社會的穩定,保持理智。”


    林向安應聲點頭:“我們會謹慎處理的,感謝劉大人指點。”


    告辭之後,林向安離開了縣衙。


    走出大門時,陽光透過街道兩旁的樹葉灑在他身上,空氣清新,周圍一片寧靜。


    然而,心頭的責任感卻愈加沉重。


    他已經得到了劉知縣的默許,危機依然會有,但他並不害怕。


    這一步已經鋪墊好了,距離報仇也不遠了。


    他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不僅僅是為了報複。


    也是為了揭開層層的黑暗,讓那些在權力麵前無力的百姓看到一線希望。


    ......


    林向安忙碌於民報的事情時,悄悄交代林橋加大力度,協助李大牛繼續調查賭坊,挖掘更多的受害人。


    因為這事,林橋經常來迴跑。


    不過有林家酒肆當做借口,倒是沒有讓其他人發現異常。


    然而,原本李大牛辛苦找到的十多位受害者,願意一起討迴公道,可就在計劃即將啟動時,問題接踵而至。


    許多人都在最後一刻打退堂鼓,或是拒絕了作證。


    原因無外乎對賭坊背後勢力的恐懼。


    畢竟,當初真的有人試圖揭發,結果下場都不堪。


    其中最為令人痛心的是一位無辜的趙書生,趙家貧寒,但才學出眾,原本有機會通過科舉改變命運。


    一次,他在一位掌櫃受害者的請求下,答應替其寫下控訴賭坊的狀紙。


    然而,狀紙還沒遞到縣衙,趙書生便被人陷害,誣稱“偷竊銀兩”。


    衙役迅速將其帶走,之後再也沒有他的消息。


    不久之後,那位掌櫃的店鋪突然遭遇火災,盡管沒有人傷亡,但財產損失慘重。


    火災過後,掌櫃態度急轉直下,倉促變賣家產,連夜帶著家人離開了縣城,從此再也不提告發賭坊的事情。


    這樣的事件層出不窮,不僅有突如其來的火災、重傷、意外死亡,甚至還有幾人神秘失蹤。


    正是因為這些嚴重後果,許多人都害怕為此付出代價,雖然心有不甘,但依然選擇默默忍受。


    沒辦法,除了李大牛,還有兩個堅定的人,反複勸說,但效果甚微。


    林橋察覺到李大牛的猶豫與焦慮,於是提出了一個新的思路:


    “你聽說過最近很火熱的民報嗎?就是黑心糧商賣黴米的事?”


    李大牛先是點點頭,又搖了搖頭,“我聽人討論過這事,但民報是什麽?”


    林橋耐心地解釋道,“民報最近在百姓口中熱議,甚至引起了縣城官府的關注。


    原本黑心糧商這事被人壓下來了,但民報報道後,就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最後官府出麵調查,將事情解決了。若是借助民報將天和賭坊的事,公之於眾,


    再去縣衙告狀,肯定會被嚴查的。”


    李大牛眼睛一亮,“你是說……把賭坊的事情公開,那民報能幫忙我們嗎?”


    林橋點了點頭:“不僅如此,通過民報告訴大家真相,讓百姓知道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大家關注的目光越多,賭坊就越不敢輕舉妄動。畢竟,鬧得越大,他們的背後勢力就越難隱匿。”


    李大牛頓時鬆了口氣:“這樣的話,咱們就可以做到有備而來,不至於單憑我們幾個冒險。”


    林橋微笑道:“當然,不僅如此,還有更大的保障。


    聽說民報背後有很多可靠的人脈,不畏懼權勢,他們也在深挖各種事件,


    若是知道了賭坊的黑幕,必然會出手相助。你們不會是孤軍作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柒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柒柒並收藏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