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報因為實用的內容,倒是受到學生的青睞,第二期稍微多印了一些,維持在一百五十份。


    因為在文瀾書鋪售賣,雖說是提供縣學學生交流的平台,但買的人,並不隻是縣學的學生。


    有聞訊而的其他學子,也加入搶購。


    價格低,內容實用,供應限量,這讓學報的熱度居高不下。


    借著這個熱度,推出的民報,又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風格呈現在了大眾眼前。


    學報是文瀾書鋪獨家售賣,但民報並沒有采用這個方式,兩者的定位雖有重合,但還是有差異。


    簡單來說,民報就是給人提供吃喝玩樂的信息。


    所以采用了分銷的方式,除了店裏賣,還找了人沿途代售,賣報紙比賣豆腐更容易,不占位置,賣多少份,能得多少錢,每日現結銀錢。


    最大限度讓民報覆蓋到縣城附近。


    為了讓民報對普通百姓有用,林向安特意安排人收集糧油等日常食品的價格,會標出近期浮動價格。


    平日裏,就是因為這種不透明的信息,常有宰客的行為。


    如今他派人調查,隻需要匯總,讓多數人心裏有個數,同時也可以抵製無良商家。


    除此之外,兩篇不同定位的故事,吸引不同的人。


    還有好物推薦,主要是當地物美價廉的特色小吃,有很多老手藝鋪子,就該讓讓更多人知道。


    當然也有八卦消息,若有證據的,查清是事實的,可以匿名報道,這個板塊,是林向安為了一些大魚準備的。


    背靠縣學,就不怕得罪人,你敢幹,民報就敢登,公之於眾。


    當然底線就是不涉及政治。


    民報第一次印了兩百份,書鋪裏留了一百五十份,另外的五十份,就讓人在大街小巷叫賣。


    很多學子特意等著買,以為和學報差不多,結果發現完全不一樣。


    因為主要受眾是男性讀者,對男性來說,相比於愛情,會更喜歡懸疑、推理、恐怖、英雄這類的故事。


    於是報紙的正麵,林向安就弄了懸疑推理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香風樓密室奇案。


    故事大概:香風樓二樓的雅間,門窗緊閉,富商賈某卻在獨飲後暴斃,案發時房中空無一人。屍身旁一隻酒杯傾倒在地,滿杯清酒卻未灑半滴,而賈某的嘴邊,並沒有任何酒氣。


    以這個為引子,用一個書生為主人公,被卷入案件中,被迫借機調查事情的真相,來證明清白。


    結果正向看書生將冤枉,正要自證清白,結果故事陡然沒了。


    然後心裏抓狂,想知道下文的時候,結果看到另一篇故事,淒慘的愛情故事,正看到精彩的部分,結果又沒了。


    看得人又氣又想知道結果。


    有的等不及,跑去書鋪問掌櫃故事後麵的內容,結果掌櫃說要等十天後第二期民報。


    民報比學報看的更讓人揪心。


    縣學內,最流行的話題,變成了民報的兩個故事,經常能聽到有人議論,甚至有人跑來打聽。


    這件事最高興的莫過於馮辰,因為是他主筆,薛文逸和宋桐幫忙,寫出來的。


    思路是林向安給提供的,設計好案件,幾人商量細節,然後馮辰一股腦寫出來的,文筆什麽的不在意,就是把故事講清楚就行了。


    “向安,最近好多人都在討論隱墨公子是誰?哈哈,我出名了!”


    投稿都是寫的筆名,馮辰起的筆名叫隱墨公子,他喜歡這類的題材,聽了林向安的話,就嚐試寫,沒想到竟然這麽受歡迎。


    原本稱唿比較客氣,但一群人混的熟,漸漸受到影響,便彼此喊名字。


    “別忘了,也有我們的功勞。”


    看著馮辰得意忘形的臉,薛文逸忍不住出聲提醒。


    “嘿嘿,我沒忘,等我收到酬金了,就分你們一半。”


    薛文逸搖了搖頭,“那倒不必,你就請我們吃頓飯就行了。”


    “文逸,可別小看這錢,日後,這書要是受歡迎,還能出書,賣的越多,收入越多,可別小看了這錢。”


    目前市麵上,話本種類並不多,若專注於此,運作一下,還真能賺不少錢。


    “真的?”


    推理探案的書,經久不衰,這是被時代證明了的。


    “肯定的,比如現在是密室殺人案,那下一個可以寫消失的珠寶,亦或是神秘來客等等,主人公不變,地點事件改變,成為係列探案集,可以收獲忠實讀者,這些人會長期購買的。”


    聽到這話的宋桐,突然有些心動,通過投稿能夠自己賺錢,感覺還是一件好事。


    他雖然不缺吃不缺喝,但手中的銀子,總是要節約花。


    看著馮辰嚐試,他也有些心癢癢。


    “向安,我也能寫嗎?”


    “當然,都可以試一試,若是有喜歡的故事,可以大膽寫,反正大家相互給意見。”


    市麵上流行的話本,都拿迴來研究過了,真想寫,肯定能寫出來的。


    “你們有好的想法,就自己寫,寫完了,我來過稿,沒問題,就給你們登報上。”


    大概因為人們討論民報上的故事,有幾人倒是動了心思。


    若是能培養出來幾個寫書的人,就再好不過了。


    因為民報上的消息,林家酒肆開業那天,一律八折,還贈送酒水。


    這酒是家裏釀的糯米清酒,工序比白酒要簡單,隻需要糯米、酒曲、山泉水即可,控製好溫度,很快就能發酵好,而發酵的時間長一點,酒香也會更濃鬱。


    酒坊並不太好弄,暫時沒法大規模弄,暫時是小規模,在這種情況下,糯米清酒是最好的選擇。


    開業那天,王四順、林秋蘭兩口來主持的開業,林向安因為有課,並沒有到現場。


    而是下午散學後,邀請了眾同窗去酒肆吃飯。


    等到了酒肆,發現店裏來了不少客人,期間還看到不少學子過來吃飯。


    看樣子,民報的廣告多少有點效果。


    招唿眾人上了二樓包間。


    “大家這段時間辛苦了,為了表達謝意,我特意拿了兩壇好酒滿堂春出來,這酒名還是劉知縣起的,目前是限量購買!”


    馮辰笑著問道,“可是上次慶功宴拿出來的酒?”


    “正是,這酒釀的不多,每日也隻能賣十瓶,不過糯米清酒也不錯,你們也可以嚐嚐。”


    糯米清酒,雖然有酒香,但基本喝不醉,有點像甜酒。


    除了段昊初和邵明,其他人都是嚐過這個酒的。


    孫文石端起酒壺,就給大家倒酒,朝著段昊初和邵明笑著說道,“子宴,邵明,你們倆定要嚐嚐這酒,味道不一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柒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柒柒並收藏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