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計劃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 作者:百柒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來找你,正是想和你商量這事。還有楊輝給你帶了兩個饅頭,在我們屋裏放著的,你要吃嗎?”
兩人在夥房,沒看到林向安,怕他沒吃飯,便帶了兩個饅頭出來。
不提林向安還不覺得餓,但這一提,反而有點餓了。
“行,那去你們房間。”
在兩人離開前,段昊初好奇,追上兩人問道,“我這會無事,能跟著你們一起嗎?”
孫文石一臉積極,笑著應道,“可以,反正我們也是一起探討。”
穿過學舍間的甬道,夜風清涼,空氣裏彌漫著草木的香氣。
外麵已經黑了,此時星光映照在學舍的窗欞上,透出一片溫暖的橘黃色燈光。
楊輝將門打開,“怎麽去了那麽久?你們總算來了。”
隨後看到一個不認識的麵孔,疑惑地問道,“這位是?”
林向安和孫文石還沒有開口介紹,段昊初便主動抱拳,朝楊輝爽朗笑道:“在下段昊初,是向安兄舍友,正好過來湊個熱鬧。”
然後兩人相互介紹。
孫文石便拉著林向安進屋,坐到方桌前,將碗裏的饅頭推到林向安麵前。
饅頭已經冷了,不過正是夏日,倒也沒關係。
楊輝讓段昊初坐下,給他們一人倒了一杯涼水。
屋裏的熱水都需要去灶房去打。
洗澡得去浴堂,專門供學生洗澡的,有點類似現代澡堂。
雖然秀才要交學費,但實際並不多。
慢條斯理的吃完一個饅頭後,林向安便不再吃了,開門見山地問道。
“文石兄,已經找了幾個人了?”
孫文石也沒有隱瞞,便將情況告訴了林向安。
“我把咱們一起考中秀才的人,全部都拉進來了,其他人覺得咱們是新人,不怎麽想加入。”
秀才排擠在這點上,對於老秀才來說,隻要沒考上舉人,那都是後輩,有些排外。
原本孫文石沒想自己組織講習會,詢問過幾個,被人委婉拒絕了,他就準備自己搞一個。
林向安點點頭,明白大家抱團,“六個人也行,太多人也不好。子宴,你們那邊的講習會是怎麽安排的?”
段昊初摸摸自己的鼻子,簡單地提到,“起初大家經常討論,但人多,後麵常出現分歧,各抒己見,差點鬧的要打架,每次感覺亂糟糟的,我就不愛去了。”
人多了,難免遇到較真和剛愎自用的人,討論起來讓人反感。
“看來,咱們要先製定清楚規則,若是要參加,就得嚴格遵守,而不是想來就來,不想來就不來,像一盤散沙。”
意見分歧,是正常的。
就像大學的社團,都是有準則的,既然是為學習服務的,花了時間精力,就得有收獲。
楊輝微微一笑,緩緩點頭,“正好創立之初,一切都好商量。”
段昊初在一旁聽著三人商量,每個人說自己的想法,一一寫出來,然後一條一條的討論。
先選出兩個負責人,一個會長,一個副會長。
那兩人本來想推薦林向安為會長,不過他拒絕了,讓孫文石當會長,楊輝當副會長,他來協助兩人。
大致定下七條規矩:
一、時間與頻率:講習會每月舉行一次,半天時間,具體安排日期,提前五天定下。
二、主題與安排:輪流作負責人選定主題,內容可以是經典文獻的講解、曆史人物的事跡分析、科舉考試技巧等。
參與人可提出合理建議,獲得同意,可以輪流主講。
三、講習會舉辦人
講習會由一名舉辦人負責,舉辦人需具備組織能力、紀律意識和流暢的表達能力,確保秩序,合理安排時間,調控討論環節。
四、討論環節
每次講習會結束後,設立自由討論環節。學員可以就講解內容進行提問與討論。討論時要尊重他人意見,嚴禁爭執和無理反駁。
五、行為規範
須著裝整齊,保持禮貌。
六. 講習會資料與反饋
講習結束後,每位學員需簡短的反饋,可以提出優缺點或者建議。
七、特殊事項
若遇有學員因故不能參加講習會,須提前向請假,且不可頻繁缺席。否則,視情況作出相應處理,次數多了,直接踢出去。
大致是這幾點,具體的後麵再添加。
在討論的過程中,林向安突然想到了一個很好的注意。
因為活字印刷術的發展,這時候有官報,主要用於官方信息的發布,而民間的信息傳播則多依賴於口口相傳和書信。
以縣學為基礎,和周教諭、徐山長商量,可以弄一個小報。
內容可以分好幾個版塊:學術、娛樂、信息收集、推薦等,若是有知名度了,還能打廣告。
而且現在據說雙麵金屬活字印刷術,漸漸開始普及,那麽印刷效率和精度大大提高。
正反兩麵的小報,不同於書籍,便宜,薄利多銷。
在這沒有多少消遣的時代,很容易培養成習慣,就會有長期購買。
而且背靠縣學,想來沒有那個不長眼的眼紅來搶。
林向安越想越覺得可行,但並沒有具體說出來,而是準備寫個策劃方案。
有很多人,有才華,被框在八股文裏,何不用小報,提供一個平台,給大家施展才華。
而且娛樂和生活方麵相關的,需要人去實地調查的,這也能促動學生能夠更務實。
“我還有一個想法,咱們講習會,不僅要講,還得寫,當然也能賺錢。就先不說具體的,等我考慮好細節,向周教諭申請通過了,再告訴你們。”
見林向安賣關子,雖然不知道是什麽,但孫文石和楊輝卻非常期待。
連一旁聽著的段昊初都有些心動,便詢問道,“你們這個講習會,我能加入嗎?”
兩人在夥房,沒看到林向安,怕他沒吃飯,便帶了兩個饅頭出來。
不提林向安還不覺得餓,但這一提,反而有點餓了。
“行,那去你們房間。”
在兩人離開前,段昊初好奇,追上兩人問道,“我這會無事,能跟著你們一起嗎?”
孫文石一臉積極,笑著應道,“可以,反正我們也是一起探討。”
穿過學舍間的甬道,夜風清涼,空氣裏彌漫著草木的香氣。
外麵已經黑了,此時星光映照在學舍的窗欞上,透出一片溫暖的橘黃色燈光。
楊輝將門打開,“怎麽去了那麽久?你們總算來了。”
隨後看到一個不認識的麵孔,疑惑地問道,“這位是?”
林向安和孫文石還沒有開口介紹,段昊初便主動抱拳,朝楊輝爽朗笑道:“在下段昊初,是向安兄舍友,正好過來湊個熱鬧。”
然後兩人相互介紹。
孫文石便拉著林向安進屋,坐到方桌前,將碗裏的饅頭推到林向安麵前。
饅頭已經冷了,不過正是夏日,倒也沒關係。
楊輝讓段昊初坐下,給他們一人倒了一杯涼水。
屋裏的熱水都需要去灶房去打。
洗澡得去浴堂,專門供學生洗澡的,有點類似現代澡堂。
雖然秀才要交學費,但實際並不多。
慢條斯理的吃完一個饅頭後,林向安便不再吃了,開門見山地問道。
“文石兄,已經找了幾個人了?”
孫文石也沒有隱瞞,便將情況告訴了林向安。
“我把咱們一起考中秀才的人,全部都拉進來了,其他人覺得咱們是新人,不怎麽想加入。”
秀才排擠在這點上,對於老秀才來說,隻要沒考上舉人,那都是後輩,有些排外。
原本孫文石沒想自己組織講習會,詢問過幾個,被人委婉拒絕了,他就準備自己搞一個。
林向安點點頭,明白大家抱團,“六個人也行,太多人也不好。子宴,你們那邊的講習會是怎麽安排的?”
段昊初摸摸自己的鼻子,簡單地提到,“起初大家經常討論,但人多,後麵常出現分歧,各抒己見,差點鬧的要打架,每次感覺亂糟糟的,我就不愛去了。”
人多了,難免遇到較真和剛愎自用的人,討論起來讓人反感。
“看來,咱們要先製定清楚規則,若是要參加,就得嚴格遵守,而不是想來就來,不想來就不來,像一盤散沙。”
意見分歧,是正常的。
就像大學的社團,都是有準則的,既然是為學習服務的,花了時間精力,就得有收獲。
楊輝微微一笑,緩緩點頭,“正好創立之初,一切都好商量。”
段昊初在一旁聽著三人商量,每個人說自己的想法,一一寫出來,然後一條一條的討論。
先選出兩個負責人,一個會長,一個副會長。
那兩人本來想推薦林向安為會長,不過他拒絕了,讓孫文石當會長,楊輝當副會長,他來協助兩人。
大致定下七條規矩:
一、時間與頻率:講習會每月舉行一次,半天時間,具體安排日期,提前五天定下。
二、主題與安排:輪流作負責人選定主題,內容可以是經典文獻的講解、曆史人物的事跡分析、科舉考試技巧等。
參與人可提出合理建議,獲得同意,可以輪流主講。
三、講習會舉辦人
講習會由一名舉辦人負責,舉辦人需具備組織能力、紀律意識和流暢的表達能力,確保秩序,合理安排時間,調控討論環節。
四、討論環節
每次講習會結束後,設立自由討論環節。學員可以就講解內容進行提問與討論。討論時要尊重他人意見,嚴禁爭執和無理反駁。
五、行為規範
須著裝整齊,保持禮貌。
六. 講習會資料與反饋
講習結束後,每位學員需簡短的反饋,可以提出優缺點或者建議。
七、特殊事項
若遇有學員因故不能參加講習會,須提前向請假,且不可頻繁缺席。否則,視情況作出相應處理,次數多了,直接踢出去。
大致是這幾點,具體的後麵再添加。
在討論的過程中,林向安突然想到了一個很好的注意。
因為活字印刷術的發展,這時候有官報,主要用於官方信息的發布,而民間的信息傳播則多依賴於口口相傳和書信。
以縣學為基礎,和周教諭、徐山長商量,可以弄一個小報。
內容可以分好幾個版塊:學術、娛樂、信息收集、推薦等,若是有知名度了,還能打廣告。
而且現在據說雙麵金屬活字印刷術,漸漸開始普及,那麽印刷效率和精度大大提高。
正反兩麵的小報,不同於書籍,便宜,薄利多銷。
在這沒有多少消遣的時代,很容易培養成習慣,就會有長期購買。
而且背靠縣學,想來沒有那個不長眼的眼紅來搶。
林向安越想越覺得可行,但並沒有具體說出來,而是準備寫個策劃方案。
有很多人,有才華,被框在八股文裏,何不用小報,提供一個平台,給大家施展才華。
而且娛樂和生活方麵相關的,需要人去實地調查的,這也能促動學生能夠更務實。
“我還有一個想法,咱們講習會,不僅要講,還得寫,當然也能賺錢。就先不說具體的,等我考慮好細節,向周教諭申請通過了,再告訴你們。”
見林向安賣關子,雖然不知道是什麽,但孫文石和楊輝卻非常期待。
連一旁聽著的段昊初都有些心動,便詢問道,“你們這個講習會,我能加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