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上內容很簡潔,主要提說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祝賀他考中秀才,玉佩是送他的賀禮。


    玉佩是圓環的,正麵是雙魚雲紋,反麵中心刻著一個方形篆書印章的圖案。


    當把信物給到任何一處的趙家鏢局,會有專門的人核對信物,確認無誤後,他們會提供需求,給予幫助。


    比如信息、銀子、人員等,提醒他要小心保管。


    並不是無限次使用,這個玉佩是有規則的。


    每個地方的趙家鏢局,一年內隻有三次使用機會,讓他謹慎使用。


    第二件事:趙澤過段時間,會迴來一趟,到時候讓他幫忙照顧一下。


    第三件事:是關於他二姨、二姨夫的事。


    在另一張信紙上,詳細記錄了趙二事情的前因後果,如何被人哄騙到賭坊輸光家財,如何拿妻兒抵押,以及後麵為何又來,還有林夏枝死亡的真相。


    看到前麵的內容,林向安還很欣喜,但看到第三件事,心情瞬間沉了下來。


    趙康平解釋,這件事是在發生了一年後,他的一位手下和賭坊的賴大交好,兩人酒後閑聊,賴大無意間說出來的。


    當趙康平聽說這件事之後,他便派人重新調查了這件事,花了些時間,才查出事情的真相。


    吳家知道趙二這個弱點,便利用他又設下圈套,準備對林家不利,卻被林夏枝及時發現,別人滅口,用火災掩飾了背後的真相。


    當年林向安還小,知道了這件事,除了徒增煩惱,基本無能為力。


    如今時機成熟,他已經長大,證明了自己的實力,趙康平給他提供了助力,是繼續等待隱忍,還是選擇報仇,全由林向安決定。


    趙康平曾經說過,不會過多幹涉他和吳家的恩怨,但亦不會讓吳家傷害他。


    所以給予他足夠成長的空間,讓他自己去反擊。


    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對趙康平來說,一個吳家不算什麽,但對於林向安來說,卻是一個鋒利的磨刀石。


    這也是對林向安的一個測試,他以小三元的名頭考中了秀才,雖然不是舉人,但影響力亦不能小覷。


    多年的習武,讓他有了自保能力。


    如今,他已經有能力和吳家正麵衝突。


    若是能解決吳家,未來他踏上仕途,才能更大的保全自己。


    官場是一個殺人不見血的地方,往往政治鬥爭非常殘酷。


    沒有後台背景,沒有靈敏的政治頭腦,往往深陷進去,不會善終。


    他看的出林向安不是普通的孩子,他選擇了科舉仕途。


    科舉之路是一條登天之路,也是一條荊棘之路,別人護不了一輩子,但自己強大,能撐得下一輩子。


    這一晚上,林向安徹夜難眠,思考了很久,二姨的死,是和他有關係的。


    這件事他不能瞞著林橋和林遠,至於兄弟倆能否接受,是否會怨他,他並不知道,但這一關終究要過的。


    既然到了這一步,那就利用手上的優勢,先圍堵吳家的生意,主動挑釁,看對方如何應對。


    其次從賭坊入手調查,肯定不隻一個趙二,至於土匪那邊,若還沒有動靜,就想辦法下誘餌。


    再讓人跟蹤監視吳家動向,總能挖出線索。


    ......


    同一天晚上,除了林向安徹夜難眠,吳良曜氣的怒火中燒,無心睡眠。


    那日去找了吳良吉商議,被訓斥一頓後,說林向安已成氣候,目前是縣裏的熱門紅人,目前還沒有到魚死網破的地步,便讓吳良曜親自去給林向安賠禮道歉,讓他想辦法緩和兩家的關係。


    原本還想著借力斬草除根,但大哥竟然退縮了,還要他去給那黃毛小兒道歉。


    迫於吳良吉發話了,他雖心不甘情不願,也隻好派人去送禮。


    然而沒過幾日,就他吳家的禮被退迴來了。


    正愁不知道怎麽給大哥交代,林家退迴來禮,那不就打了林家的麵子。


    就在他想去找大哥的時候,結果林向安在林家酒肆的答謝宴辦的轟轟烈烈,不僅劉知縣去了,就連段主簿、張縣丞也去了。


    連周教諭、徐山長有名望的兩人也去了。


    吳良吉這人心狠,為了家族,若是知道林向安不肯和解,定會拋棄他的,搞不好他會被滅口。


    他不能坐以待斃,徹夜難眠,想求生的對策。


    ......


    天快亮的時候,林向安才躺下,眯了不到一個時辰,聽到外麵有人叫門,這才起來了。


    打開門,是林橋。


    “好少見,今日你竟然起晚了,三姨喊大家一起吃飯。”


    林向安看到林橋,就想到了二姨的死,心情很複雜,這兩天事情很多,等王家那邊的慶功宴完了之後,再告訴林橋真相。


    打了個哈欠,林向安隨便找了個理由,“夜裏蚊蟲太多,沒能睡好。晚點還麻煩你和阿遠弄兩大壇酒,包好了送到隔壁,然後從家裏拿兩壺酒,替我送給孫伯。”


    酒窖的都是大壇子酒,取出來後,會換成小壺裝好。


    目前並沒有量產,也隻在昨日拿出來,給劉知縣那一桌喝了。


    還有同窗好友們也喝了。


    若是要賣,還得等些時日。


    “也不知道怎麽迴事,我們幾個裏麵,就你最招蚊子。”


    林橋笑著說道,“迴頭我問問阿忠,讓他找胡大夫配幾個驅蚊香囊,你迴頭帶在身邊,這樣蚊蟲就不會近你身了。”


    “好啊,勞煩你費心了!”


    說笑中,就去洗漱幹淨,等到餐桌上,已經擺滿了豐盛的早食。


    少了小姨一家,但依舊熱鬧。


    吃完早食後,林春花和丈夫沒多待,兩人就迴去了。


    王四順帶著李周下鄉去了。


    而李冬和林向安差不多大,讓他在豆腐鋪子裏跟著掌櫃當學徒。


    昨日弟弟妹妹休息了一天,今日便送兩人去學習。


    先去接了劉雅茹,將兩個小姑娘送去清音齋學琴。


    後麵再送弟弟去了安康堂。


    叮囑三人,下午他來接,才能離開。


    獨自迴去的路上,林向安獨自一人,久違地走去了碼頭。


    人來人往的碼頭,幾年的時光裏,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依舊和記憶中充滿了生活氣息。


    走到碼頭附近的空地,尋了一棵大樹,挑了一塊石頭坐下,看著一望無際的河麵,林向安沉重的心情,才好了一些。


    這麽多年,他一直在行動中,很少會被情緒左右。


    但昨日的情緒,多少影響了心情,不想讓林橋、林遠覺察到他的異樣,便獨自在外麵整理情緒。


    人心情不好的時候,看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能得到喘息。


    林向安想起了二姨很多事,那個刻薄心軟的人,苦了一輩子,卻因為和他有關,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去,內心裏對兩兄弟有一絲內疚。


    看著遠處波光粼粼的河麵,林向安的想法越來越堅定,隻有一條路可以走。


    一直坐到下午要去接弟弟妹妹,這才離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柒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柒柒並收藏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