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周教諭作為縣學一把手,可能沒見過他,但肯定知道他的名字,大概率還看過他縣試的答題內容。


    雖然不明白他為何這樣問,但林向安垂手站立,語氣謙遜而堅定。


    “正是學生。”


    見林向安沉穩地與他對視,周教諭這才細細打量了他一番,緩緩開口,語調淡然。


    “你年少能得縣府案首,文章才學的確出眾,著實可喜。但科考之路剛開始,任重而道遠,切莫心高氣傲。莫以一時之榮,妄想畢生無憂。”


    搞了半天,這位周教諭是在敲打他啊!


    怕他小小年紀,因為出色的成績而驕傲自大。


    瞬間聽明白了對方話裏的意思。


    “多謝周教諭提點,學生定當銘記於心。”


    周教諭輕叩案幾,點點頭,聲音微沉。


    “你能如此自謙,尚可。但須知,案首者往往最易被人矚目,亦最易招來非議。才學雖重要,但為人之道更不可忽視。你既然入了縣學,定要勤奮好學,學問之道在於積累。”


    林向安躬身行禮,語氣堅定。


    “學生定不敢怠慢,定奮力精進。”


    周教諭見狀,也不再多說,滿意點點頭。


    “去吧,好自為之。”


    言下之意,就是他可以來縣學讀書了。


    出去的時候,來了一個小廝,領著他去登記報名。


    登記的訓導,身穿布衣短衫,拿著賬簿,按照學生的籍貫、身份一一登記學籍,收取學費,並告知縣學的規矩。


    縣學是按照“六堂三級”製學習的。


    六堂分別為率性、修道、誠心、正義、崇誌、廣業。


    第一階段學習:為正義、崇誌、廣業堂的學習,相當於低年級。


    第二階段學習:為修道、誠心二堂的學習,相當於中年級。


    第三階段學習:為率性堂的學習,相當於高年級。


    同時還有內外班,內班就是平日住縣學讀書,而外班就是走讀,遇到有課到縣學上課。


    林向安被分在誠心堂,若是在月末考試中合格,就可以升到率性堂學習。


    縣學大概有兩百名學子,大部分是秀才和童生,但有少數是官家子弟。


    教師團隊:一名教諭,訓導二人,都是舉人出生,還有多名教官,大多聘請的比較優秀的廩生。


    大致課程安排,早晨要點卯,辰時正課,由每堂的具體授課,由講師安排。


    午時休息,未時自習,酉時散學。


    了解清楚後,林向安便準備明日來上課。


    報完名迴到家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


    林遠已經做好了晚食,見他迴來,才將飯菜端出來。


    吃完後,林向安迴房間溫書,想到他入縣學,要和馮辰他們幾人說一聲,便寫了四封書信,交給林遠,讓他幫忙送到幾位好友手裏。


    “阿遠,你這兩日幫我跑一趟。和信估計明天也能過來,到時候你安排一下。”


    林遠點點頭,接過了四封信。


    “好。”


    “等和信來了,隨意些,你就帶著他到縣裏逛酒樓和茶樓,我會將問題寫在紙上,到時候你們自己看。”


    隨即想到了什麽,林向安提醒道。


    “以前教你們的字,有空多練練,不說寫的好看,但要寫的工整些,以後用的上。”


    微微僵了一下身子,林遠有些頭皮發麻,字還能認得些,但寫下來就太勉強了。


    “向安,字認得就行,寫的工整,怕是有些困難。”


    若是以後考中舉人了,身邊人就會認字,不會寫,亦或是寫的很難看,到時候肯定被人笑話,這是他未來的親信,還是得調教一下。


    實在調教不了的,那就另說。


    “多練一練就好了,以後你與和信,每天寫十張紙的字給我,我要檢查。”


    見狀,林遠也不反駁了,等王和信來了,知道這事肯定得跳腳。


    不過想想也是,若是林向安考的越高,身邊的人不會寫字,怕是要惹人笑話。


    “知道了。”


    ......


    第二日,天還沒亮,林向安起來練了半個時辰的拳法,便收拾了一下,換上一件青色長袍直裰。


    吃完林遠準備好的早食,佩戴書囊,大約卯正一刻出門了。


    六堂都有一間很大的講堂,講堂門上掛著各堂木牌。


    為了光線好,講堂的屋簷建的較高,窗格通透,每堂都單獨分開的。


    講堂內擺放了三十多張棗紅色矮桌,牆上四牆掛有儒家名言卷軸字畫。


    講堂中央設有一張木質講座,桌上擺放著書籍、教鞭,是授課教官的座位。


    林向安道的時候,講堂內已經來了很多人。


    前麵坐的比較滿,在向後尋找空位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叫他。


    “向安兄,這邊。”


    朝聲音望過去,竟然是孫文石,沒想到在誠心堂碰到了熟人。


    上次遇到土匪,幾人也算過命交情。


    “文石兄,沒想到在這裏能遇到你,真是有緣。”


    孫文石旁邊位置沒有人,正好看到林向安進來,驚喜地叫住了他。


    “我就比你早來兩日,才把這裏混熟。之前和你一起的幾位同窗,沒有來嗎?”


    坐下來後,林向安微微側著身子,便笑著解釋。


    “我是臨時決定來縣學的,沒來得及當麵和他們說。”


    點卯的教官還沒有來,兩人便趁機閑聊。


    孫文石和他詳細說了課程安排,隨後便問林向安院試的打算。


    “今年八月份的院試,向安兄,你可打算參加?聽說前年的院試,將近上千人參加,但錄取不到百人。”


    參加院試的除了這一屆的童生,還有往屆童生,多年累積下來,人數隻多不少。


    平均到每個縣裏,大概就十來個秀才,府城人數會稍微多一些。


    “我要去試一下,不管結果與否,有個經驗也是好的。文石兄,你呢?”


    孫文石點點頭,笑著說道。


    “我也正有此意,到時候可一同前往府城。而且,縣學去參加院試,會安排衙役護送,要比上次迴來安全的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柒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柒柒並收藏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