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兩筆大單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 作者:百柒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既不是豆腐,也不是價錢。”
林向安一臉懵逼,不是這倆原因,還有啥?
“那是為啥?”
“是他要的太多了。我一合計,這雖然是個大訂單,利潤本來就少了,還給他額外的好處費,咱們忙前忙後,壓根比不上自己賣賺錢,合著白幹。”
“本來就賺個辛苦錢,結果還被壓的這麽低,我想想算了。正好他東家不同意,於是就黃了!”
原本王四順想著有點賺頭,咱也忍忍,但還沒開始就暗示好處,那以後搞不好就被卡單。
再說現在人手有限,要是接他單,還得增加人手,也是一筆開銷。
總之得不償失。
“爹,這單沒成反而是咱們的幸事,不然得被人拿捏,咱家店雖小,但也是有原則的。”
林向安聽完直唿這掌櫃的手真黑,和這種人合夥,得看他臉色。
事多錢少,誰愛做誰去做!
“東邊不亮西邊亮,搞不好其他地方就來大單了,爹,您就放寬心!不和我們合作,那絕對是他們家的損失!爹,您別難過了!”
拍了拍老爹的後背,以示鼓勵。
“這七天,我看了一下,咱家的生意其實挺穩定的。每天差不多消耗150斤黃豆,比剛開業銷量少點,但剔除所有成本,一天至少能賺1兩銀子,這也比之前翻倍了。”
說實話,很少有人跑大老遠來買豆腐,除了順便路過來買,多是區域性的人習慣來購買。
“豆腐暫時這樣,咱們可以增加吃食,娘不是把鹵幹研製出來了嗎?咱們就拿來店裏弄,除了曬的鹵幹,咱也自己賣現燉的鹵豆幹、鹵豆皮、鹵雞蛋,那個香味能夠擴散的快,能勾人上門,就現賣,先打出一點市場。”
王四順點點頭,讚同道。
“這七天算下來,雖然豆腐賣的多,但真正利潤高的還是豆花,也就是吃食生意。這方麵可以讓你娘研究,你奶拿手做包子,這樣慢慢就豐富了。”
“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
父子倆一拍即合,王四順情緒瞬間高漲,又充滿了鬥誌。
又過了幾天,夜裏,林向安正在和林秋蘭整理店鋪的賬目。
王四順就從外麵進來,母子倆都沒有抬頭。
精神抖擻地倒了一杯水,一口喝完,然後輕咳一聲,王四順這才開口說道。
“你們停一停,我有事宣布!”
林向安頭都沒抬,繼續寫賬,敷衍地應了一句,“嗯,說吧!”
林秋蘭本來在數錢,結果被王四順突然打斷,哀怨地抬起頭,一臉嫌棄。
“我數了半天,結果又得重數。去去去,哪涼快哪待著去!”
心情太好,壓根沒在意母子倆的不耐煩的,王四順還樂嗬嗬地說道。
“你們停停,我真的有大事宣布,咱家終於接到大單了!”
林向安沒給老爹留麵子,毫不留情地打擊道,“不是已經黃了嗎?”
“就是,咱就做做小單子,安心做吃食,你也別天天惦記大單子了!”
林秋蘭也擺擺手,自從上次大單泡湯之後,她就一門心思在吃食上,準備從這個方麵入手,增加鋪子裏的收入。
“哎呀,不是那家!是另外的一家,不對,是兩家!我這次是談下來了,才來跟你們說的。你知道是誰來定的嗎?”
王四順一臉神秘,故意賣關子,想讓母子倆把目光看過來。
果然奏效了,林向安和林秋蘭終於停下手中的活,兩人驚喜地望著他。
“是隔壁孫管家來定的,說是給鏢局定的,每十天送100斤豆腐,還要50斤鹵豆幹!我納悶咱家鹵豆幹還沒開始賣呢,他從哪裏知道的?”
說來也巧了,前天林秋蘭鹵豆幹,香氣四溢。
這段時間林向安經常在鋪子待到天黑才迴來,正好那天趙澤跑過來找他玩。
結果就跟著一起吃,還給他帶迴去了一點。
林秋蘭笑著說道,“那天出鍋,正好趙澤在家裏玩,就嚐了一點。後來讓他帶了些給家裏人嚐嚐,估計就知道了。”
之前趙澤還幽怨地看著林向安,說他太忙,都不給他輔導了,他當時心裏還嫌棄這孩子煩人,沒想到轉頭人家就給家裏提供大單了!
說實話,和趙澤交好時,不是沒想到這層關係,但想想也有其他市場,沒必要開口讓人幫忙。
他雖然幫助趙澤,但也沒想利用索要迴報。
隻是希望,萬不得已的時候,再去求人幫助,多個選擇退路就好。
孫伯不會無緣無故的來訂豆腐,肯定是經過李夫人首肯的。
李夫人自然是看在自己兒子麵子上來訂的。
“這單能談成,肯定是沾了咱兒子的光,而且孫管家也沒壓價格,直接給了我定金!”
鹵幹的價格都還定,結果孫伯就直接下了單,人家這是信任不會亂喊價!
王四順明白這都是看在兒子的麵子,才這樣的。
“爹,你就按照給酒樓的價格給孫伯吧!鹵豆幹的價格要貴一點,散賣就5文錢一斤,量大就4文一斤,家裏做的乳豆腐,每次您就送一小壇。”
鹵豆幹除了鹵好外,還要在太陽底下曬幹,如果想味道更好,還可以再鹵一次,然後再曬,這樣更入味和嚼勁,也方便存放。
巴掌大小的壇子,是專門找燒窯的人訂的一批,大概能放一斤多豆腐乳。
豆腐乳做起來時間要長一些,至少得密封一個月,而且時間越長越香。
家裏做的多是白色的豆腐乳,需要放酒醃製,會有淡淡的酒香,口感細膩柔軟。
後麵林向安建議他娘也放一些辣椒粉,這才有兩種豆腐乳。
他娘出了月子後才開始弄的,第一批都還沒有好呢。
“娘,現在天氣好,您就多鹵一些,正好太陽大,曬半天就好了。”
既然已經下了訂單,那麽就得安排上了。
“爹,不是說兩單,還有一單呢?”
誒,兒子太優秀,壓根就不用他來計劃,啥事都給規劃的妥妥貼貼。
“是鎮上的一個大戶人家,說是做紡織的,咱們鎮上的布都是他家做的,他那邊訂購每月送四次,一次要200斤豆腐,而且也很好說話,也是對方主動找上門來的。”
人家主動找過來的,就詢問了一下價格,價格都沒還,就爽快定下來了,說是每月一結,而且提前付了一個月的賬,出手就是幹脆。
順利的王四順覺得像是在做夢,實在是沒遇到過這麽這麽好的買家!
聽到做紡織,林向安深思片刻,問道,“那大戶姓什麽?”
林向安一臉懵逼,不是這倆原因,還有啥?
“那是為啥?”
“是他要的太多了。我一合計,這雖然是個大訂單,利潤本來就少了,還給他額外的好處費,咱們忙前忙後,壓根比不上自己賣賺錢,合著白幹。”
“本來就賺個辛苦錢,結果還被壓的這麽低,我想想算了。正好他東家不同意,於是就黃了!”
原本王四順想著有點賺頭,咱也忍忍,但還沒開始就暗示好處,那以後搞不好就被卡單。
再說現在人手有限,要是接他單,還得增加人手,也是一筆開銷。
總之得不償失。
“爹,這單沒成反而是咱們的幸事,不然得被人拿捏,咱家店雖小,但也是有原則的。”
林向安聽完直唿這掌櫃的手真黑,和這種人合夥,得看他臉色。
事多錢少,誰愛做誰去做!
“東邊不亮西邊亮,搞不好其他地方就來大單了,爹,您就放寬心!不和我們合作,那絕對是他們家的損失!爹,您別難過了!”
拍了拍老爹的後背,以示鼓勵。
“這七天,我看了一下,咱家的生意其實挺穩定的。每天差不多消耗150斤黃豆,比剛開業銷量少點,但剔除所有成本,一天至少能賺1兩銀子,這也比之前翻倍了。”
說實話,很少有人跑大老遠來買豆腐,除了順便路過來買,多是區域性的人習慣來購買。
“豆腐暫時這樣,咱們可以增加吃食,娘不是把鹵幹研製出來了嗎?咱們就拿來店裏弄,除了曬的鹵幹,咱也自己賣現燉的鹵豆幹、鹵豆皮、鹵雞蛋,那個香味能夠擴散的快,能勾人上門,就現賣,先打出一點市場。”
王四順點點頭,讚同道。
“這七天算下來,雖然豆腐賣的多,但真正利潤高的還是豆花,也就是吃食生意。這方麵可以讓你娘研究,你奶拿手做包子,這樣慢慢就豐富了。”
“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
父子倆一拍即合,王四順情緒瞬間高漲,又充滿了鬥誌。
又過了幾天,夜裏,林向安正在和林秋蘭整理店鋪的賬目。
王四順就從外麵進來,母子倆都沒有抬頭。
精神抖擻地倒了一杯水,一口喝完,然後輕咳一聲,王四順這才開口說道。
“你們停一停,我有事宣布!”
林向安頭都沒抬,繼續寫賬,敷衍地應了一句,“嗯,說吧!”
林秋蘭本來在數錢,結果被王四順突然打斷,哀怨地抬起頭,一臉嫌棄。
“我數了半天,結果又得重數。去去去,哪涼快哪待著去!”
心情太好,壓根沒在意母子倆的不耐煩的,王四順還樂嗬嗬地說道。
“你們停停,我真的有大事宣布,咱家終於接到大單了!”
林向安沒給老爹留麵子,毫不留情地打擊道,“不是已經黃了嗎?”
“就是,咱就做做小單子,安心做吃食,你也別天天惦記大單子了!”
林秋蘭也擺擺手,自從上次大單泡湯之後,她就一門心思在吃食上,準備從這個方麵入手,增加鋪子裏的收入。
“哎呀,不是那家!是另外的一家,不對,是兩家!我這次是談下來了,才來跟你們說的。你知道是誰來定的嗎?”
王四順一臉神秘,故意賣關子,想讓母子倆把目光看過來。
果然奏效了,林向安和林秋蘭終於停下手中的活,兩人驚喜地望著他。
“是隔壁孫管家來定的,說是給鏢局定的,每十天送100斤豆腐,還要50斤鹵豆幹!我納悶咱家鹵豆幹還沒開始賣呢,他從哪裏知道的?”
說來也巧了,前天林秋蘭鹵豆幹,香氣四溢。
這段時間林向安經常在鋪子待到天黑才迴來,正好那天趙澤跑過來找他玩。
結果就跟著一起吃,還給他帶迴去了一點。
林秋蘭笑著說道,“那天出鍋,正好趙澤在家裏玩,就嚐了一點。後來讓他帶了些給家裏人嚐嚐,估計就知道了。”
之前趙澤還幽怨地看著林向安,說他太忙,都不給他輔導了,他當時心裏還嫌棄這孩子煩人,沒想到轉頭人家就給家裏提供大單了!
說實話,和趙澤交好時,不是沒想到這層關係,但想想也有其他市場,沒必要開口讓人幫忙。
他雖然幫助趙澤,但也沒想利用索要迴報。
隻是希望,萬不得已的時候,再去求人幫助,多個選擇退路就好。
孫伯不會無緣無故的來訂豆腐,肯定是經過李夫人首肯的。
李夫人自然是看在自己兒子麵子上來訂的。
“這單能談成,肯定是沾了咱兒子的光,而且孫管家也沒壓價格,直接給了我定金!”
鹵幹的價格都還定,結果孫伯就直接下了單,人家這是信任不會亂喊價!
王四順明白這都是看在兒子的麵子,才這樣的。
“爹,你就按照給酒樓的價格給孫伯吧!鹵豆幹的價格要貴一點,散賣就5文錢一斤,量大就4文一斤,家裏做的乳豆腐,每次您就送一小壇。”
鹵豆幹除了鹵好外,還要在太陽底下曬幹,如果想味道更好,還可以再鹵一次,然後再曬,這樣更入味和嚼勁,也方便存放。
巴掌大小的壇子,是專門找燒窯的人訂的一批,大概能放一斤多豆腐乳。
豆腐乳做起來時間要長一些,至少得密封一個月,而且時間越長越香。
家裏做的多是白色的豆腐乳,需要放酒醃製,會有淡淡的酒香,口感細膩柔軟。
後麵林向安建議他娘也放一些辣椒粉,這才有兩種豆腐乳。
他娘出了月子後才開始弄的,第一批都還沒有好呢。
“娘,現在天氣好,您就多鹵一些,正好太陽大,曬半天就好了。”
既然已經下了訂單,那麽就得安排上了。
“爹,不是說兩單,還有一單呢?”
誒,兒子太優秀,壓根就不用他來計劃,啥事都給規劃的妥妥貼貼。
“是鎮上的一個大戶人家,說是做紡織的,咱們鎮上的布都是他家做的,他那邊訂購每月送四次,一次要200斤豆腐,而且也很好說話,也是對方主動找上門來的。”
人家主動找過來的,就詢問了一下價格,價格都沒還,就爽快定下來了,說是每月一結,而且提前付了一個月的賬,出手就是幹脆。
順利的王四順覺得像是在做夢,實在是沒遇到過這麽這麽好的買家!
聽到做紡織,林向安深思片刻,問道,“那大戶姓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