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這價格你說了算嗎?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 作者:百柒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好啊!能送貨上門,我也不用跑了!”
吳小山一喜,心想這孩子挺有意思,還惦記著幫家裏拉生意。
“小山哥,咱們也是熟人了,這樣,你要是買多點,或者定期買,我迴去就讓我爹給你優惠點!”
“真的?”
“放心,我說話算數的!經常吃豆製品,對身體好,能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你知道和尚吧?他們不能吃肉,平日誦經習武,消耗大,就是常吃豆腐補充身體養分的。”
“真有這迴事?”
見吳小山不信,林向安反問道:“你見過幾個瘦和尚?”
雖說背地裏肯定有吃肉的,但絕大多數肯定吃素,但和尚身板是真的不單薄,練武消耗大,得補充營養。
豆腐就是寺廟常吃的食物之一。
“你的話有些道理。正好我也愁天天吃青菜,適當調換一下口味。”
做銷售,你得給他選擇,而不是等他選。
“小山哥,你看一次十斤豆腐,每個月給你送三次,豆腐3文錢一斤,十斤30文,要是長期合作,就收你27文!”
正好優惠一塊豆腐的錢,不是他小氣,得留有餘地操作。
“哎喲,你這小家夥算的夠溜啊!”
能送貨上門,還優惠一斤的錢,十斤豆腐省著點能吃兩三天呢,吳小山覺得還不錯。
隻是不知道林向安說話是否算數?
“這價格你說了算嗎?”
“你放心,保證沒問題!”
兩人一直站在門口談事,見有學子陸續來了,就約好明天再談。
進到講堂,差不多要上早課時,趙澤才一瘸一拐,慢吞吞地走進來。
昨日迴家不是還好好的嗎?就幾個時辰不見,就這樣了?
林向安納悶地問道。
“你這是咋啦?”
一挨著凳子,趙澤就感覺屁股疼,心情低沉地迴道。
“昨日迴家被我爹揍了!”
“因為那把刀?”
趙澤有氣無力,輕點頭,“嗯。”
昨日趙老爹看到屋裏煩亂的痕跡,又見刀不見了,很生氣,等到趙澤迴來,把這熊孩子教訓了一頓。
怕笑出聲來,傷害趙澤的幼小的心靈,林向安輕輕轉過頭憋笑,稍微緩了一下表情,才又轉迴來。
換作是他,家裏的孩子不打招唿,把貴重物品拿出去玩,高低也得打一頓!
幸好讓他拿迴去了,不然趙澤今天就不是瘸著來私塾了,怕是得躺在床上了!
“是我的不是,別悶悶不樂了!下午散學時,請你吃好吃的!”
小孩子貪吃,沒有什麽事情是吃解決不了的!
一頓不行,大不了就兩頓唄!
趙澤眼睛瞬間亮了,“吃什麽?”
“我倒是想請你吃雙皮奶,但沒材料。我零錢也不多,隻能請你吃冰糖葫蘆了!”
“什麽是雙皮奶呀?”
看樣子這孩子隻聽進去前半句,沒聽進去後麵的話。
“軟軟甜甜的奶製品,夏天冰一下,加點水果或者煮糯的紅豆,味道特別好吃。”
大學時,一室友特愛吃雙皮奶,最開始買的吃,後來自己做,經常分給寢室同學吃。
因為簡單,基本看幾次就會了!隻是其他同學很少有這位同學的興致。
原材料隻要牛奶,雞蛋,少量糖就行了。
正好以後開豆腐店了,就把牛奶換成羊奶試試,也能成為店裏的特色小吃。
“你說的我好想吃,要啥材料,我讓家裏去找,你會做嗎?”
這小子一感興趣就死纏著問到底,讓林向安抓狂,幹嘛給自己找事。
“以後再說雙皮奶,我說的是散學後,請你吃的是冰糖葫蘆,你要不愛吃,那就別吃了!”
“李夫子來了,快坐好!”
見李夫子剛走過窗戶邊,林向安趕緊阻止趙澤的追問,讓他專心學習。
辰時一到,李夫子就走進講堂,身姿挺拔,儒雅風流。
走進來,讓人忍不住多看兩眼。
隻不過眼神冷冷的,破壞了周身的氣度,讓人不敢對視。
林向安嚴重懷疑,李夫子為了學生怕他,顯得成熟穩重,才裝著冷漠的。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讀書的好時間,早來的人,多讀書,不要浪費光陰。今天繼續講《千子文》,將書打開……”
大概來樹人私塾的學子,基礎都不太好,所以李夫子講的很詳細。
下午主要認字和寫字,不過會留作業。
比如:寫字,一天十個字,一個字寫20遍。如果抄寫有錯了,一個字罰寫100遍。
沒完成作業的得挨手板,別看李夫子儒雅倜儻,但打起人來絲毫不含糊。
還會抽查背誦,他會規定背誦多少,然後抽查時,他打亂順序,讓你背上一句,或者背下一句。
總之每次都不一樣,會難為你,但又不會太難,隻要你稍微用心都能做到。
*
和吳小山的生意,林向安和王四順說了,最後成交的價格是25文十斤。
王四順還給了他五文當提成,給他當零花錢。
當他告訴吳小山時,說特意纏著家裏人,磨了很久才答應的,而且又給他砍了2文,能少5文錢。
其實一開始25文就是林向安的心理價格。
告訴別人價格,不要太輕易,得說的辛苦點,才弄到這個價格。
別人聽了會舒服,然後覺得占了大便宜,也會感激你的付出。
這件事之後,吳小山還特別照顧他,時不時告訴他一些李夫子的趣事。
比如,李夫子其實愛吃辣,但在外麵吃辣影響形象,他從來不吃。
亦或是李夫子很愛喝酒,但喝三杯就醉倒。
都是一些無關大雅的小趣事。
剩下的竹筆,林向安去找了小姨父劉榮。
小姨父家是屠夫,工具多,而且刀鋒利,家裏即便沒小刀,也能找到鐵匠去弄一把。
知道他要削竹子,劉榮特意給他弄了一把小刀,有點類似暗器飛刀。
雖然沒有趙澤那把好用,但比菜刀要趁手多了。
竹筆,他也試著弄不同的造型,比如筆尖長一點,或者短一點,稍粗點,或者細一點,寫出來的效果各不一樣。
弄了十隻,怕林秋蘭悶,他就用竹筆,教她寫自己的名字。
王四順看到了,也加入了其中。
不認識字,以後開店了,怎麽記賬?他爹有這心,林向安肯定教他認字。
“爹,你得多認點字,以後開鋪子就當掌櫃了,每天都要記賬的,你要不認字,到時候可怎麽辦呀?”
吳小山一喜,心想這孩子挺有意思,還惦記著幫家裏拉生意。
“小山哥,咱們也是熟人了,這樣,你要是買多點,或者定期買,我迴去就讓我爹給你優惠點!”
“真的?”
“放心,我說話算數的!經常吃豆製品,對身體好,能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你知道和尚吧?他們不能吃肉,平日誦經習武,消耗大,就是常吃豆腐補充身體養分的。”
“真有這迴事?”
見吳小山不信,林向安反問道:“你見過幾個瘦和尚?”
雖說背地裏肯定有吃肉的,但絕大多數肯定吃素,但和尚身板是真的不單薄,練武消耗大,得補充營養。
豆腐就是寺廟常吃的食物之一。
“你的話有些道理。正好我也愁天天吃青菜,適當調換一下口味。”
做銷售,你得給他選擇,而不是等他選。
“小山哥,你看一次十斤豆腐,每個月給你送三次,豆腐3文錢一斤,十斤30文,要是長期合作,就收你27文!”
正好優惠一塊豆腐的錢,不是他小氣,得留有餘地操作。
“哎喲,你這小家夥算的夠溜啊!”
能送貨上門,還優惠一斤的錢,十斤豆腐省著點能吃兩三天呢,吳小山覺得還不錯。
隻是不知道林向安說話是否算數?
“這價格你說了算嗎?”
“你放心,保證沒問題!”
兩人一直站在門口談事,見有學子陸續來了,就約好明天再談。
進到講堂,差不多要上早課時,趙澤才一瘸一拐,慢吞吞地走進來。
昨日迴家不是還好好的嗎?就幾個時辰不見,就這樣了?
林向安納悶地問道。
“你這是咋啦?”
一挨著凳子,趙澤就感覺屁股疼,心情低沉地迴道。
“昨日迴家被我爹揍了!”
“因為那把刀?”
趙澤有氣無力,輕點頭,“嗯。”
昨日趙老爹看到屋裏煩亂的痕跡,又見刀不見了,很生氣,等到趙澤迴來,把這熊孩子教訓了一頓。
怕笑出聲來,傷害趙澤的幼小的心靈,林向安輕輕轉過頭憋笑,稍微緩了一下表情,才又轉迴來。
換作是他,家裏的孩子不打招唿,把貴重物品拿出去玩,高低也得打一頓!
幸好讓他拿迴去了,不然趙澤今天就不是瘸著來私塾了,怕是得躺在床上了!
“是我的不是,別悶悶不樂了!下午散學時,請你吃好吃的!”
小孩子貪吃,沒有什麽事情是吃解決不了的!
一頓不行,大不了就兩頓唄!
趙澤眼睛瞬間亮了,“吃什麽?”
“我倒是想請你吃雙皮奶,但沒材料。我零錢也不多,隻能請你吃冰糖葫蘆了!”
“什麽是雙皮奶呀?”
看樣子這孩子隻聽進去前半句,沒聽進去後麵的話。
“軟軟甜甜的奶製品,夏天冰一下,加點水果或者煮糯的紅豆,味道特別好吃。”
大學時,一室友特愛吃雙皮奶,最開始買的吃,後來自己做,經常分給寢室同學吃。
因為簡單,基本看幾次就會了!隻是其他同學很少有這位同學的興致。
原材料隻要牛奶,雞蛋,少量糖就行了。
正好以後開豆腐店了,就把牛奶換成羊奶試試,也能成為店裏的特色小吃。
“你說的我好想吃,要啥材料,我讓家裏去找,你會做嗎?”
這小子一感興趣就死纏著問到底,讓林向安抓狂,幹嘛給自己找事。
“以後再說雙皮奶,我說的是散學後,請你吃的是冰糖葫蘆,你要不愛吃,那就別吃了!”
“李夫子來了,快坐好!”
見李夫子剛走過窗戶邊,林向安趕緊阻止趙澤的追問,讓他專心學習。
辰時一到,李夫子就走進講堂,身姿挺拔,儒雅風流。
走進來,讓人忍不住多看兩眼。
隻不過眼神冷冷的,破壞了周身的氣度,讓人不敢對視。
林向安嚴重懷疑,李夫子為了學生怕他,顯得成熟穩重,才裝著冷漠的。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讀書的好時間,早來的人,多讀書,不要浪費光陰。今天繼續講《千子文》,將書打開……”
大概來樹人私塾的學子,基礎都不太好,所以李夫子講的很詳細。
下午主要認字和寫字,不過會留作業。
比如:寫字,一天十個字,一個字寫20遍。如果抄寫有錯了,一個字罰寫100遍。
沒完成作業的得挨手板,別看李夫子儒雅倜儻,但打起人來絲毫不含糊。
還會抽查背誦,他會規定背誦多少,然後抽查時,他打亂順序,讓你背上一句,或者背下一句。
總之每次都不一樣,會難為你,但又不會太難,隻要你稍微用心都能做到。
*
和吳小山的生意,林向安和王四順說了,最後成交的價格是25文十斤。
王四順還給了他五文當提成,給他當零花錢。
當他告訴吳小山時,說特意纏著家裏人,磨了很久才答應的,而且又給他砍了2文,能少5文錢。
其實一開始25文就是林向安的心理價格。
告訴別人價格,不要太輕易,得說的辛苦點,才弄到這個價格。
別人聽了會舒服,然後覺得占了大便宜,也會感激你的付出。
這件事之後,吳小山還特別照顧他,時不時告訴他一些李夫子的趣事。
比如,李夫子其實愛吃辣,但在外麵吃辣影響形象,他從來不吃。
亦或是李夫子很愛喝酒,但喝三杯就醉倒。
都是一些無關大雅的小趣事。
剩下的竹筆,林向安去找了小姨父劉榮。
小姨父家是屠夫,工具多,而且刀鋒利,家裏即便沒小刀,也能找到鐵匠去弄一把。
知道他要削竹子,劉榮特意給他弄了一把小刀,有點類似暗器飛刀。
雖然沒有趙澤那把好用,但比菜刀要趁手多了。
竹筆,他也試著弄不同的造型,比如筆尖長一點,或者短一點,稍粗點,或者細一點,寫出來的效果各不一樣。
弄了十隻,怕林秋蘭悶,他就用竹筆,教她寫自己的名字。
王四順看到了,也加入了其中。
不認識字,以後開店了,怎麽記賬?他爹有這心,林向安肯定教他認字。
“爹,你得多認點字,以後開鋪子就當掌櫃了,每天都要記賬的,你要不認字,到時候可怎麽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