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小腦袋瓜子真靈活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 作者:百柒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每日卯時二刻,王四順就要出門去送豆腐。
林向安為了不讓他爹多跑一趟,就準備卯時一刻起床。
雖然沒有鬧鍾,但家裏養了公雞,每天卯時必然會打鳴。
鬧鍾偶有故障的時候,而公雞打鳴從未缺席!
聽到公雞叫了,在床上又小憩片刻,才起床。
日常洗漱中,刷牙最不方便。
牙刷是用豬鬢毛製成的,比過去用手指或者楊柳枝好點。
蘸上貝殼或者墨魚骨磨成的細粉,就能夠清潔口腔了,洗出來牙齒還挺白,唯一缺點就是洗的時候,口裏總感覺有腥味。
不過在這個時代,普通人家,能日常刷牙,就要謝天謝地了!
林老太已經準好了早飯,每日必備豆漿和雞蛋,這倆都是能補充人體蛋白的食物,不輸於肉類營養。
今天蒸的是青菜包子,瞧著他爹要出門了,就直接拿在手上,坐上驢車上吃。
天空已經蒙蒙亮,路上空蕩蕩的。
偷偷打量著王四順高大的背影,林向安覺得很安心。
“爹,咱們家什麽時候買鋪子呀?”
這可是家裏生意擴張的第一步,他心裏還有惦記著發家致富呢!
“好的鋪子哪有那麽好找,我也托人打聽了,估計還要等等。”
從林秋蘭和他說了兒子的建議後,他就感歎他兒子真有生意頭腦,原先他有想法,但家裏求穩。
如今他兒子提出來了,那就不一樣了,林老太最疼林向安了,再加上林秋蘭也同意兒子建議,已經成功說服林老太。
目前正在尋找合適的商鋪。
他們家要做吃食和豆腐生意,那麽必定要在熱鬧的地方,店麵還不能太小,裏麵得有空間來做豆腐。
畢竟來迴搬運,效率低,成本也高。
“爹,鋪子可以做豆漿、豆花的生意,同時再增加一些豆腐類的吃食,比如豆腐餡的包子,醃製的豆腐乳,還有各種豆腐吃食,弄成專門的豆腐特色店,到時候在雙林鎮獨一份,生意肯定好!”
王四順靜靜聽著兒子的構想,這孩子越說越激動,仿佛腦子裏看到了那畫麵一樣。
“哪有那麽多豆腐吃的?你這孩子真敢想!”
“爹,之前有說書的講故事,說豆腐能做出雞肉的味道,而且一模一樣。咱們家一直做豆腐,也該有些新創新了。”
要是能把素雞做出來,生意肯定好。
這可是比雞肉要便宜不少啊!
大多家裏養了雞,除了重要日子,也不經常吃,多是留著下蛋。
林向安知道這些都是潛在的市場,他得時不時提,讓老爹真聽進去。
俗稱畫大餅造夢!!!
“比如薄薄的豆腐片,還有豆腐皮,形狀不同,軟硬度不同,就能成為新的食材。到時候再各種嚐試,找到味道好的,這就是咱家的特色!”
所有流傳下來的吃食,都是人們研究創新,實踐流傳的。
這種又不是高科技研究燒錢的,在他知道思路的情況下,還能做不出來?
王四順非常自豪,不愧是他兒子,想法就是多。
當年他就是不想種田,這才出來的,出來了日子才有盼頭!
“你這小腦袋瓜子真靈活,想法一個接著一個,但做事講究腳踏實地,得慢慢來!”
“爹,我知道的。你看我讀書了,我聽說有些書鋪裏偶爾有菜譜流出,等我有機會看到了,到時候就教咱家弄!等咱們做成了雙林鎮第一豆腐店了,客人會自己找上門的。”
等他實力強了,有秀才身份了,就把店開到縣裏去,以加盟連鎖的形式開起來。
雖然賺錢慢了點,但好歹最穩妥。
*
到私塾時,門都還沒開。
目送王四順離開後,林向安就站在門口,想著天亮了,也能看清字。
索性就把《千字文》拿出來默讀,溫習昨日李夫子講的內容。
沒講的就先自學,到時候聽夫子講,看看區別,這樣融會貫通,能夠記得牢。
林向安提醒自己,切記浮躁,基礎要打牢固!!!
吳小山打開大門,就看到門外站著個學生,手裏拿著書,在門口走來走去。
待看清人,便笑著問道,“林小公子何時來的?怎麽不敲門?”
“我來的太早,怕打擾夫子,正好能在外麵看會書。”
林向安笑了笑,客氣地迴道。
看到吳小山,正好想到了他是私塾買菜的人,正好先拉近些關係。
“現在夏天不礙事,等天冷了,那就難捱。”
“你日後來了,直接敲門。院裏大家卯時就起了,早上要打掃屋子和院子。一般卯正二刻,才開大門。”
見對方細心叮囑,林向安笑著道謝。
“好的,謝謝你!我記下了,請問你怎麽稱唿?”
“我是你們夫子的書童,叫我吳小山就可以了。”
夫子身邊的書童,一般是家裏的下人。但也不是外人隨便喊的,客氣一些總是沒錯的。
“那我就叫你小山哥,以後就麻煩你幫忙開門了。”
那天就覺得這小孩有些不一樣,估計就是鎮上普通人家的孩子,但說話很有分寸,讓人很舒服。
畢竟來這裏的孩子,大多對夫子很尊敬,對其他人就不會太客氣。
要麽仗著自己家裏有錢,要麽仗著自己是讀書人的身份,並不把他們這樣的人放在眼裏。
倒是這孩子客客氣氣的,一點也不拘謹,很自然。
“林小公子,太客氣了!”
“小山哥,叫我林向安就行,我家就是在港口集市上賣豆腐的,做點小買賣。可別稱唿我小公子了,怪不好意思的!”
林向安笑眯眯地拉近兩人的關係,叫公子太生分了。
“哦,你們家不會是林家豆腐?”
難怪那天他見著王四順感覺有些麵熟,但一時想不起來在哪裏見過。
這會聽到林家,港口集市,豆腐,瞬間想起來了。
鎮上這一片,常去集市的,多多少少都聽過林家豆腐,他去買過幾次,但這邊去集市有點距離,後來去的少了。
“對啊,就是林家豆腐!小山哥,你也知道啊?我家豆腐做的可好吃了,很多人常來買呢!”
對於自家豆腐,林向安提起來都是非常自信。
“哪能不知道,冬日裏蔬菜少,就經常買豆腐。港口集市有點距離,平日太忙,很少去了!”
原本沒想這麽快推銷的,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趕緊銷售。
林向安嘴角都笑開了花。
“小山哥,你要買豆腐跟我說呀,我爹每天送我上學,正好可以送貨上門。”
林向安為了不讓他爹多跑一趟,就準備卯時一刻起床。
雖然沒有鬧鍾,但家裏養了公雞,每天卯時必然會打鳴。
鬧鍾偶有故障的時候,而公雞打鳴從未缺席!
聽到公雞叫了,在床上又小憩片刻,才起床。
日常洗漱中,刷牙最不方便。
牙刷是用豬鬢毛製成的,比過去用手指或者楊柳枝好點。
蘸上貝殼或者墨魚骨磨成的細粉,就能夠清潔口腔了,洗出來牙齒還挺白,唯一缺點就是洗的時候,口裏總感覺有腥味。
不過在這個時代,普通人家,能日常刷牙,就要謝天謝地了!
林老太已經準好了早飯,每日必備豆漿和雞蛋,這倆都是能補充人體蛋白的食物,不輸於肉類營養。
今天蒸的是青菜包子,瞧著他爹要出門了,就直接拿在手上,坐上驢車上吃。
天空已經蒙蒙亮,路上空蕩蕩的。
偷偷打量著王四順高大的背影,林向安覺得很安心。
“爹,咱們家什麽時候買鋪子呀?”
這可是家裏生意擴張的第一步,他心裏還有惦記著發家致富呢!
“好的鋪子哪有那麽好找,我也托人打聽了,估計還要等等。”
從林秋蘭和他說了兒子的建議後,他就感歎他兒子真有生意頭腦,原先他有想法,但家裏求穩。
如今他兒子提出來了,那就不一樣了,林老太最疼林向安了,再加上林秋蘭也同意兒子建議,已經成功說服林老太。
目前正在尋找合適的商鋪。
他們家要做吃食和豆腐生意,那麽必定要在熱鬧的地方,店麵還不能太小,裏麵得有空間來做豆腐。
畢竟來迴搬運,效率低,成本也高。
“爹,鋪子可以做豆漿、豆花的生意,同時再增加一些豆腐類的吃食,比如豆腐餡的包子,醃製的豆腐乳,還有各種豆腐吃食,弄成專門的豆腐特色店,到時候在雙林鎮獨一份,生意肯定好!”
王四順靜靜聽著兒子的構想,這孩子越說越激動,仿佛腦子裏看到了那畫麵一樣。
“哪有那麽多豆腐吃的?你這孩子真敢想!”
“爹,之前有說書的講故事,說豆腐能做出雞肉的味道,而且一模一樣。咱們家一直做豆腐,也該有些新創新了。”
要是能把素雞做出來,生意肯定好。
這可是比雞肉要便宜不少啊!
大多家裏養了雞,除了重要日子,也不經常吃,多是留著下蛋。
林向安知道這些都是潛在的市場,他得時不時提,讓老爹真聽進去。
俗稱畫大餅造夢!!!
“比如薄薄的豆腐片,還有豆腐皮,形狀不同,軟硬度不同,就能成為新的食材。到時候再各種嚐試,找到味道好的,這就是咱家的特色!”
所有流傳下來的吃食,都是人們研究創新,實踐流傳的。
這種又不是高科技研究燒錢的,在他知道思路的情況下,還能做不出來?
王四順非常自豪,不愧是他兒子,想法就是多。
當年他就是不想種田,這才出來的,出來了日子才有盼頭!
“你這小腦袋瓜子真靈活,想法一個接著一個,但做事講究腳踏實地,得慢慢來!”
“爹,我知道的。你看我讀書了,我聽說有些書鋪裏偶爾有菜譜流出,等我有機會看到了,到時候就教咱家弄!等咱們做成了雙林鎮第一豆腐店了,客人會自己找上門的。”
等他實力強了,有秀才身份了,就把店開到縣裏去,以加盟連鎖的形式開起來。
雖然賺錢慢了點,但好歹最穩妥。
*
到私塾時,門都還沒開。
目送王四順離開後,林向安就站在門口,想著天亮了,也能看清字。
索性就把《千字文》拿出來默讀,溫習昨日李夫子講的內容。
沒講的就先自學,到時候聽夫子講,看看區別,這樣融會貫通,能夠記得牢。
林向安提醒自己,切記浮躁,基礎要打牢固!!!
吳小山打開大門,就看到門外站著個學生,手裏拿著書,在門口走來走去。
待看清人,便笑著問道,“林小公子何時來的?怎麽不敲門?”
“我來的太早,怕打擾夫子,正好能在外麵看會書。”
林向安笑了笑,客氣地迴道。
看到吳小山,正好想到了他是私塾買菜的人,正好先拉近些關係。
“現在夏天不礙事,等天冷了,那就難捱。”
“你日後來了,直接敲門。院裏大家卯時就起了,早上要打掃屋子和院子。一般卯正二刻,才開大門。”
見對方細心叮囑,林向安笑著道謝。
“好的,謝謝你!我記下了,請問你怎麽稱唿?”
“我是你們夫子的書童,叫我吳小山就可以了。”
夫子身邊的書童,一般是家裏的下人。但也不是外人隨便喊的,客氣一些總是沒錯的。
“那我就叫你小山哥,以後就麻煩你幫忙開門了。”
那天就覺得這小孩有些不一樣,估計就是鎮上普通人家的孩子,但說話很有分寸,讓人很舒服。
畢竟來這裏的孩子,大多對夫子很尊敬,對其他人就不會太客氣。
要麽仗著自己家裏有錢,要麽仗著自己是讀書人的身份,並不把他們這樣的人放在眼裏。
倒是這孩子客客氣氣的,一點也不拘謹,很自然。
“林小公子,太客氣了!”
“小山哥,叫我林向安就行,我家就是在港口集市上賣豆腐的,做點小買賣。可別稱唿我小公子了,怪不好意思的!”
林向安笑眯眯地拉近兩人的關係,叫公子太生分了。
“哦,你們家不會是林家豆腐?”
難怪那天他見著王四順感覺有些麵熟,但一時想不起來在哪裏見過。
這會聽到林家,港口集市,豆腐,瞬間想起來了。
鎮上這一片,常去集市的,多多少少都聽過林家豆腐,他去買過幾次,但這邊去集市有點距離,後來去的少了。
“對啊,就是林家豆腐!小山哥,你也知道啊?我家豆腐做的可好吃了,很多人常來買呢!”
對於自家豆腐,林向安提起來都是非常自信。
“哪能不知道,冬日裏蔬菜少,就經常買豆腐。港口集市有點距離,平日太忙,很少去了!”
原本沒想這麽快推銷的,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趕緊銷售。
林向安嘴角都笑開了花。
“小山哥,你要買豆腐跟我說呀,我爹每天送我上學,正好可以送貨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