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關心家裏的生意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 作者:百柒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日,林向安在私塾上課,時不時惦記家裏的生意,連李夫子上課都有點跑神。
李夫子點他起來迴答問題,才讓他注意力拉了迴來。
等到一散學,就快速收拾東西。
“阿澤,我先走了,明天見!”
昨天夜裏他翻牆去趙澤家,跟他打了招唿,最近他要到店裏,就不跟他一起迴家。
傍晚就讓孫伯來接他,趙澤有些不舍,但他也顧不上了,太多事需要做了。
誰讓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呢!
說完就背著書包往外麵衝,一會就沒了身影。
看的馮辰目瞪口呆,疑惑地看向趙澤。
“他這麽急著幹嘛?怎麽把你丟下了?平日裏,你不是一直跟著他嗎?”
大家都調侃趙澤是林向安的小尾巴,走哪跟哪!
林向安終於要甩掉這個小跟屁蟲啦?
馮辰心裏樂開了花。
趙澤心情沉重,一臉落寞,像被霜打的茄子一樣,整個人沒精打采。
“哎,向安要給家裏幫忙,沒法一起迴去!”
“他這麽小,能幫上家裏啥忙啊?”
平日裏他想幫家裏弄個啥,他爹就把他趕走,讓他別搗亂,然後求祖宗保佑讓他好好念書,就謝天謝地了。
讀書上有林向安的方法幫忙,他進步了一大截,還被他爹表揚了。
“你以為他是你,向安厲害著呢!他家最近在前麵街上開了一家豆腐鋪子,上次吃的豆花,就有賣!”
“向安說要給店裏記賬,還有什麽活動之類的,反正我沒聽懂,隻知道他忙!”
趙澤和馮辰並肩慢慢走著,兩人一起競爭學習,關係日益交好。
“既然這樣,那我讓家裏人去他家鋪裏買豆腐,給他弄點生意。順便讓人買些豆花迴來,我還挺喜歡那個味道的!”
他家裏人多,平日裏就要買很多菜,可以迴去跟爹說一聲,讓他去照顧一二。
在讀書上被林向安指點很多,也沒什麽能為他做的。
而且林向安家裏開鋪子了,也沒有跟大家提。
“他也太見外了,怎麽都不跟我們說一聲呢?”
“馮辰,你說的對哦。我也讓孫伯常去買豆腐,家裏吃不完,可以給劉師傅他們吃,這樣就能幫助向安了。”
兩人點點頭,覺得這方法太好了。
在馮辰旁邊的薛文逸聽到兩人討論買豆腐,突然想到了家裏的事。
他爹好像在為豆腐苦惱,好像說供應豆腐的那戶人家,做的豆腐品質不如以前了。
裝作不經意地問道,“趙澤,林向安家裏是做豆腐的?”
“對啊,之前是在港口集市賣,現在在前街開了家鋪子。”
“那你們去他家吃過豆花?”
馮辰輕微轉頭看向他,“那天不是約好早上學習,他帶過來的,我們倆都吃過,滑滑嫩嫩,還有點甜,很好吃。”
三人一邊說著一邊出了私塾,紛紛告別迴家。
*
天一黑,各店鋪基本就關門,沒有夜市!
偶爾林向安就想快點長,這樣就不需要人來接他了。
一出來看到林秋蘭的身影,朝他揮手,林向安趕緊跑過去。
“娘,怎麽是你來接,我爹呢?生意咋樣啦?”
“怎麽不願我來接啊?”林秋蘭伸手點了一下兒子的眉心,假裝吃醋道,“你這孩子,就知道你爹!張口閉口生意,哪裏像個讀書人?”
林向安哭笑不得,“娘,讀書人也要生活的,也是需要錢的!咱不能做兩眼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人!”
“好吧,娘說不過你,迴去吧!”
“娘,今天生意怎麽樣?”
“來的人也挺多,本來咱們家的熟客就多,部分來這邊了。”
路上人多,林秋蘭牽著林向安的手,不讓他跑,免得被人擠到。
“你不是提議做個老顧客登記卡嗎?之前攤子太小,沒法弄!”
“現在你爹想起這茬了,覺得在店裏消費累積一定的金額,贈送禮品,也蠻好的,還有以後有優惠活動,優先給這些人。於是你爹就給客人介紹,人家聽了感覺新奇。你爹寫不來字,就想著每天十個名額,他把名字記下了,就等著你迴去寫!”
就簡單登記名字和編號,下次客人來了,就直接報編號就行。
本來小利潤生意,做不了太多的花頭。
比如,消費累積滿200文錢,贈送一壇自製的豆腐乳。
消費累積滿500文,贈送半斤自製的臘腸。
消費累積滿1兩,贈送半隻雞。
初步是這樣定的,但具體的獎品也會隨情況而更改。
“哈哈,爹真是個人才!”
林向安哈哈哈大笑,畢竟老爹也隻會認字,還沒到會寫字的地步,看樣子迴頭要教他《百家姓》。
“上午的人多,比較忙,下午就少一點了,不過買豆腐皮和豆幹的人也挺多的,這邊沒見過,大家圖個鮮。”
說著說著,林向安就又想到了一些能做的吃食。
“娘,等鹵幹製成功了,喜歡的人會更多,還可以鹵豆幹絲,油炸豆腐等等。冬天葉子菜少,咱們還可以弄豆芽菜,條件都很簡單,多嚐試幾次,很快就能弄出來,選擇多了,咱們生意就能更好。”
光聽著兒子說,林秋蘭就感覺家裏的生意,會越來越好。
以前就隻做豆腐,也沒有想做點其他,她兒子就是家裏的小福星啊!
.......
到鋪子裏時,已經沒什麽人了,就看到趙橋守在門口,沒看到王四順的身影。
前麵的櫃台設計成了l型,放在最前麵,一邊賣豆腐,一邊負責收銀,其他空間就放桌凳。
過了一會,有個提著籃子前來買豆腐的中年婦人。
林向安就好奇觀望,想看看趙橋怎麽賣豆腐給別人。
大娘指著豆腐問道,“這個怎麽賣的?”
“3文錢一斤。”
“這個呢?”
“4文錢一斤。”
一問一答,惜字如金啊!
歎了口氣,林向安便上前,揚起嘴角,親切地招唿,“大娘,我們家的豆腐味道細膩可口,您要吃過了,肯定會再來的買的。這邊是豆幹和豆腐皮,新上的吃食,買迴去煎炒都行,稍微貴了點,是4文錢一斤!”
“您看是要燉湯還是炒菜?”
李夫子點他起來迴答問題,才讓他注意力拉了迴來。
等到一散學,就快速收拾東西。
“阿澤,我先走了,明天見!”
昨天夜裏他翻牆去趙澤家,跟他打了招唿,最近他要到店裏,就不跟他一起迴家。
傍晚就讓孫伯來接他,趙澤有些不舍,但他也顧不上了,太多事需要做了。
誰讓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呢!
說完就背著書包往外麵衝,一會就沒了身影。
看的馮辰目瞪口呆,疑惑地看向趙澤。
“他這麽急著幹嘛?怎麽把你丟下了?平日裏,你不是一直跟著他嗎?”
大家都調侃趙澤是林向安的小尾巴,走哪跟哪!
林向安終於要甩掉這個小跟屁蟲啦?
馮辰心裏樂開了花。
趙澤心情沉重,一臉落寞,像被霜打的茄子一樣,整個人沒精打采。
“哎,向安要給家裏幫忙,沒法一起迴去!”
“他這麽小,能幫上家裏啥忙啊?”
平日裏他想幫家裏弄個啥,他爹就把他趕走,讓他別搗亂,然後求祖宗保佑讓他好好念書,就謝天謝地了。
讀書上有林向安的方法幫忙,他進步了一大截,還被他爹表揚了。
“你以為他是你,向安厲害著呢!他家最近在前麵街上開了一家豆腐鋪子,上次吃的豆花,就有賣!”
“向安說要給店裏記賬,還有什麽活動之類的,反正我沒聽懂,隻知道他忙!”
趙澤和馮辰並肩慢慢走著,兩人一起競爭學習,關係日益交好。
“既然這樣,那我讓家裏人去他家鋪裏買豆腐,給他弄點生意。順便讓人買些豆花迴來,我還挺喜歡那個味道的!”
他家裏人多,平日裏就要買很多菜,可以迴去跟爹說一聲,讓他去照顧一二。
在讀書上被林向安指點很多,也沒什麽能為他做的。
而且林向安家裏開鋪子了,也沒有跟大家提。
“他也太見外了,怎麽都不跟我們說一聲呢?”
“馮辰,你說的對哦。我也讓孫伯常去買豆腐,家裏吃不完,可以給劉師傅他們吃,這樣就能幫助向安了。”
兩人點點頭,覺得這方法太好了。
在馮辰旁邊的薛文逸聽到兩人討論買豆腐,突然想到了家裏的事。
他爹好像在為豆腐苦惱,好像說供應豆腐的那戶人家,做的豆腐品質不如以前了。
裝作不經意地問道,“趙澤,林向安家裏是做豆腐的?”
“對啊,之前是在港口集市賣,現在在前街開了家鋪子。”
“那你們去他家吃過豆花?”
馮辰輕微轉頭看向他,“那天不是約好早上學習,他帶過來的,我們倆都吃過,滑滑嫩嫩,還有點甜,很好吃。”
三人一邊說著一邊出了私塾,紛紛告別迴家。
*
天一黑,各店鋪基本就關門,沒有夜市!
偶爾林向安就想快點長,這樣就不需要人來接他了。
一出來看到林秋蘭的身影,朝他揮手,林向安趕緊跑過去。
“娘,怎麽是你來接,我爹呢?生意咋樣啦?”
“怎麽不願我來接啊?”林秋蘭伸手點了一下兒子的眉心,假裝吃醋道,“你這孩子,就知道你爹!張口閉口生意,哪裏像個讀書人?”
林向安哭笑不得,“娘,讀書人也要生活的,也是需要錢的!咱不能做兩眼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人!”
“好吧,娘說不過你,迴去吧!”
“娘,今天生意怎麽樣?”
“來的人也挺多,本來咱們家的熟客就多,部分來這邊了。”
路上人多,林秋蘭牽著林向安的手,不讓他跑,免得被人擠到。
“你不是提議做個老顧客登記卡嗎?之前攤子太小,沒法弄!”
“現在你爹想起這茬了,覺得在店裏消費累積一定的金額,贈送禮品,也蠻好的,還有以後有優惠活動,優先給這些人。於是你爹就給客人介紹,人家聽了感覺新奇。你爹寫不來字,就想著每天十個名額,他把名字記下了,就等著你迴去寫!”
就簡單登記名字和編號,下次客人來了,就直接報編號就行。
本來小利潤生意,做不了太多的花頭。
比如,消費累積滿200文錢,贈送一壇自製的豆腐乳。
消費累積滿500文,贈送半斤自製的臘腸。
消費累積滿1兩,贈送半隻雞。
初步是這樣定的,但具體的獎品也會隨情況而更改。
“哈哈,爹真是個人才!”
林向安哈哈哈大笑,畢竟老爹也隻會認字,還沒到會寫字的地步,看樣子迴頭要教他《百家姓》。
“上午的人多,比較忙,下午就少一點了,不過買豆腐皮和豆幹的人也挺多的,這邊沒見過,大家圖個鮮。”
說著說著,林向安就又想到了一些能做的吃食。
“娘,等鹵幹製成功了,喜歡的人會更多,還可以鹵豆幹絲,油炸豆腐等等。冬天葉子菜少,咱們還可以弄豆芽菜,條件都很簡單,多嚐試幾次,很快就能弄出來,選擇多了,咱們生意就能更好。”
光聽著兒子說,林秋蘭就感覺家裏的生意,會越來越好。
以前就隻做豆腐,也沒有想做點其他,她兒子就是家裏的小福星啊!
.......
到鋪子裏時,已經沒什麽人了,就看到趙橋守在門口,沒看到王四順的身影。
前麵的櫃台設計成了l型,放在最前麵,一邊賣豆腐,一邊負責收銀,其他空間就放桌凳。
過了一會,有個提著籃子前來買豆腐的中年婦人。
林向安就好奇觀望,想看看趙橋怎麽賣豆腐給別人。
大娘指著豆腐問道,“這個怎麽賣的?”
“3文錢一斤。”
“這個呢?”
“4文錢一斤。”
一問一答,惜字如金啊!
歎了口氣,林向安便上前,揚起嘴角,親切地招唿,“大娘,我們家的豆腐味道細膩可口,您要吃過了,肯定會再來的買的。這邊是豆幹和豆腐皮,新上的吃食,買迴去煎炒都行,稍微貴了點,是4文錢一斤!”
“您看是要燉湯還是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