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杉景勝寧願把苗字改為長尾,於是平手義光的四萬二千人就能以友軍的身份,不費分毫跨過魚津城,直取春日山開拔邁去,準備清掃越後全境,驅逐北條家的勢力。
同時劍指小田原的主力討伐軍也開始展開了陣型。
東國眾四萬六千人,德川家康、武田勝賴、織田信忠等,集於西上野,負責攻打原廊橋、沼田等地,然後向南進攻武藏國。
西國眾三萬三千人,小早川隆景、宇喜多直家、荒木村重等,走東海道,向相模進兵,直接威脅到敵方的核心地帶。
近畿眾、四國眾共二萬六千,佐佐秀成、三好康長等,跨海去房總半島,對付裏見家的親北條派,接著繞到東麵,迂迴作戰。
水軍眾船隻一千艘,水夫萬人,分屬九鬼嘉隆、安宅信康、來島通總,封鎖伊豆、房總的沿岸,控製水路的交通線。
平手汎秀親率四萬八千人留在駿府,準備見機而動。
外交層麵上的動作同樣顯著。
武田勝賴一直執著於向安房裏見氏滲透,並且取得了還算不錯的後果。上代家主裏見義弘的唯一子嗣梅王丸現居駿河,而台上那個義賴隻是個親近北條的庶支,這顯然對敵人進行分化打擊的一大利器。
德川家康則是不聲不響地聯係了常陸的佐竹家,以及其身邊宇都宮、結成、佐野等一批“關東釘子戶”。他們隻需要得到原領維持就願意率兵相助,不是因為對平手存了什麽好感,而是因為跟北條仇恨太深。
奧羽那邊,南部安東鞭長莫及隻是掛名表示友好不談,伊達忙於進攻相馬,最上急著平定內亂,大家都宣稱自己是“對平手內府仰慕已久甘為犬馬絕無半點抗拒之意”,不過該打的熱火朝天,還是在打。
其他幾個相對距離近一些勢力,得知平手下場之後,紛紛打出反北條的旗幟,但並沒有南下參與圍攻,反而是拚命往越後跑,企圖搶占上杉景虎麾下的城池。
尤其會津地區的蘆名盛氏,那個老狐狸最起勁。
對於明顯的搶人頭行為,平手汎秀佯作不知,決定日後交給上杉景勝——那時候可能已經叫做長尾景勝去頭疼就行了。談得出理想結果,自然是好,談不上結果的話……說不定更好。
幾個方向的工作,都沒有直接派人接手,而是充分讓外樣自行發揮。
這樣看起來會影響效率,而且給了武田、德川他們私裏欺上瞞下的機會。但好處就是可以先不表態,留有最終裁定的餘地。
正是因為同樣的原因,平手汎秀沒有強行索取“征夷大將軍”的官職,而是滿足於“正二位內大臣兼左近衛大將,領鎮守府將軍”的身份。
名分處於曖昧的狀態,尚未完全揭穿最後一層麵紗,所以奧羽、九州的大名們姑且還可以裝聾作啞,一邊保持表麵恭順,一邊加緊時間擴張兼並。
恰好平手汎秀並不像原本曆史上的豐臣秀吉那麽心浮氣躁急不可耐,寧願多花一點時間,給天下群雄釋放最後一次光芒的機會。
燃盡之後留下一地煙塵,才會更好收拾嘛!
另一方麵,也是給德川家康、武田勝賴賣個麵子,讓他們可以難得地在偏遠勢力麵前代表朝廷,抖一抖威風,嚐試“天使”的感覺。
兩人一個始終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一個在足利義昭落跑之後率先站隊,本就是應該表彰的。這檔次的大名,你送五萬十萬石領地,那都完全算不上什麽厚賞,但給一個露臉的機會就很不錯。
親疏有別,新舊有差,才可以產生合適的激勵。
……
此時的北條氏政,實際控製了相模、伊豆、武藏、下總,以及上總、下野、上野、常陸、駿河的一部分,規模總計約在一百八十到二百三十萬石之間。同時還擁有小田氏治、小山秀綱等附庸,以及上杉景虎、裏見義賴這樣的鐵杆盟友——當下的局勢下也是不得不鐵杆了。
就在雙方決裂之時,北條氏政發布了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征召令,要求所有十五歲以上,七十歲以下男丁都來當兵參戰。
顯然,以本時代戰國大名的行政支配能力而言,這樣的命令並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貫徹執行。不過既然這麽做了總不會完全無用,根據傳言說是在各地集結了超過十萬人的超大軍勢,如果把上杉景虎、裏見義賴等人算進去可能有十二三萬。
聞知此事,平手汎秀並不怎麽著急,反而哈哈大笑,顧左右曰:“倘若對方集中五萬精兵,發揮本土作戰優勢,利用對地形的熟悉靈活機動,那我倒會頭疼不已,擔心諸將被各個擊破。但現在北條家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居然膽敢招募十萬大軍,隻怕糧食的運輸問題就會讓他們捉襟見肘,以至於徒擁大軍卻寸步難行,隻能分散開來防守罷了!”
這個論斷,當時有不到一成的人立即聽懂,大約兩三成的人冥思苦想之後聽懂,剩下的人怎麽思索也聽不懂。
敵人兵多反而令內府大人感到高興,原因究竟何在?
“二十萬石的領地足以支持一萬軍勢作戰了,如今北條家既然有二百萬石左右的實力,為什麽不能支持十萬軍勢作戰呢?”
私下把這個問題問出來的是還不到九歲的天才兒童梅若丸。
汎秀對自己的兒子當然是耐心而又慷慨的,他隨手在地圖上花了個圈,形象地解釋道:“如果一個大名的領地隻有二十萬石,那麽他的攻略範圍,基本不可能超過三天的行軍路程,後勤很容易滿足,一萬士兵,可能僅需要一千名,甚至八百名輜重人員供應就夠了。但若是二百萬石的勢力……你看看現在的北條家,從國土最南的伊豆到最北的上野,足足要走半個月之多。若沒有一係列規劃良好的兵站,給十萬人運輸兵糧,壓力會有多大呢?”
梅若丸似懂非懂,盯著地圖陷入沉思。
上麵好多的概念過於抽象了,就算是天才兒童難以立刻理解。
旁邊的井伊直虎卻恍然道:“妾身明白了。數年以來殿下在近畿設定的那麽多兵站,原來並不隻是誇示財富,而是心存了長遠的預期啊!”
“沒錯。合戰的規模越是上升,行動力越是重要。而行動力則取決於後勤力。”汎秀解釋了一句,隨後忽然“勃然大怒”上前,附耳道:“你這婦人,原來以前是這麽腹誹夫君的?今夜定要好好懲戒!”
……
事情果然如平手汎秀所預料的那樣,北條氏政雖然聚集了空前強大的軍勢,但卻並未集中起來運用。
約有四萬人圍繞在小田原城周圍駐紮,然後是延伸開來,河越、缽形、下田、八王子等支城各有數千到一萬不等的部隊聚集起來,接下來就仿佛時間陷入了停滯一般,不再有什麽動作了。
整個七月份,北條家除了動員令之外,好像就沒有發出其他的指示。
事實上動員最多上旬就完成,起碼有二十天在無所事事。
許多坊間好事之徒譏笑為:“小田原城一定還在進行評議吧!”畢竟大家都知道,開會是北條家的特色,不可以不品嚐。
這當然也可能是原因之一,但平手汎秀認為更重要的理由是,在海上交通線被封鎖之後,對方已經沒有足夠的後勤力量進行大規模的主動作戰了,所以才不得不保持守勢。
倘若北條氏政真敢把十萬大軍集合到一處去,怕是不用打,隻要拖上一兩個月,就自行崩潰瓦解了。
平手汎秀的討伐軍背後是五十萬石糧食,二十萬貫銀錢,八萬名役夫,三萬六千匹馱獸,久經考驗的奉行團隊,以及超過四年的兵站運營經驗。
北條家的行政能力當然是戰國大名中的翹楚,給予一門眾和家臣明確的身份定位、權責劃分,貫徹了寄子寄親製的精華,排除莊頭地侍的影響,直接與百姓產生了聯係並且重視民間的唿聲,定期的評定讓各方利益代表都能分享中樞發言權,而不至於心懷著抵觸陽奉陰違。
其穩定性毫無疑問居於扶桑第一,經曆幾代人近百年的統治,全程幾乎沒有產生過值得一提的內亂和民變,這是他們能步步為營,不斷擴展的根基。
但是這同時也意味著長期的輕徭薄役,繁瑣的決策過程,以及深入人心的保守傾向。
再加之,領內並無金銀礦山或商業重鎮。
關鍵時刻,他們無法竭力壓榨領內的戰爭潛力。
“處死對攻略對象心懷異議的家臣,哪怕是一門眾甚至嗣子”、“所有士兵聚集到小田原城,不要管掉隊的老弱病殘,除了隨身口糧以外依靠掠奪維持補給”或者“要求領內所有富戶自願繳納臨時稅款,直到有足夠的錢糧為止”這種有爭議性的命令會討論很久,最終多半還是要被否決。
而武田信玄、上杉謙信之類的雄主隻要一句話就行——當然事後引發多少後遺症就是另外一碼了。
可以召集十萬士兵,卻又隻能分城困守,這正是典型的北條家。
同時劍指小田原的主力討伐軍也開始展開了陣型。
東國眾四萬六千人,德川家康、武田勝賴、織田信忠等,集於西上野,負責攻打原廊橋、沼田等地,然後向南進攻武藏國。
西國眾三萬三千人,小早川隆景、宇喜多直家、荒木村重等,走東海道,向相模進兵,直接威脅到敵方的核心地帶。
近畿眾、四國眾共二萬六千,佐佐秀成、三好康長等,跨海去房總半島,對付裏見家的親北條派,接著繞到東麵,迂迴作戰。
水軍眾船隻一千艘,水夫萬人,分屬九鬼嘉隆、安宅信康、來島通總,封鎖伊豆、房總的沿岸,控製水路的交通線。
平手汎秀親率四萬八千人留在駿府,準備見機而動。
外交層麵上的動作同樣顯著。
武田勝賴一直執著於向安房裏見氏滲透,並且取得了還算不錯的後果。上代家主裏見義弘的唯一子嗣梅王丸現居駿河,而台上那個義賴隻是個親近北條的庶支,這顯然對敵人進行分化打擊的一大利器。
德川家康則是不聲不響地聯係了常陸的佐竹家,以及其身邊宇都宮、結成、佐野等一批“關東釘子戶”。他們隻需要得到原領維持就願意率兵相助,不是因為對平手存了什麽好感,而是因為跟北條仇恨太深。
奧羽那邊,南部安東鞭長莫及隻是掛名表示友好不談,伊達忙於進攻相馬,最上急著平定內亂,大家都宣稱自己是“對平手內府仰慕已久甘為犬馬絕無半點抗拒之意”,不過該打的熱火朝天,還是在打。
其他幾個相對距離近一些勢力,得知平手下場之後,紛紛打出反北條的旗幟,但並沒有南下參與圍攻,反而是拚命往越後跑,企圖搶占上杉景虎麾下的城池。
尤其會津地區的蘆名盛氏,那個老狐狸最起勁。
對於明顯的搶人頭行為,平手汎秀佯作不知,決定日後交給上杉景勝——那時候可能已經叫做長尾景勝去頭疼就行了。談得出理想結果,自然是好,談不上結果的話……說不定更好。
幾個方向的工作,都沒有直接派人接手,而是充分讓外樣自行發揮。
這樣看起來會影響效率,而且給了武田、德川他們私裏欺上瞞下的機會。但好處就是可以先不表態,留有最終裁定的餘地。
正是因為同樣的原因,平手汎秀沒有強行索取“征夷大將軍”的官職,而是滿足於“正二位內大臣兼左近衛大將,領鎮守府將軍”的身份。
名分處於曖昧的狀態,尚未完全揭穿最後一層麵紗,所以奧羽、九州的大名們姑且還可以裝聾作啞,一邊保持表麵恭順,一邊加緊時間擴張兼並。
恰好平手汎秀並不像原本曆史上的豐臣秀吉那麽心浮氣躁急不可耐,寧願多花一點時間,給天下群雄釋放最後一次光芒的機會。
燃盡之後留下一地煙塵,才會更好收拾嘛!
另一方麵,也是給德川家康、武田勝賴賣個麵子,讓他們可以難得地在偏遠勢力麵前代表朝廷,抖一抖威風,嚐試“天使”的感覺。
兩人一個始終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一個在足利義昭落跑之後率先站隊,本就是應該表彰的。這檔次的大名,你送五萬十萬石領地,那都完全算不上什麽厚賞,但給一個露臉的機會就很不錯。
親疏有別,新舊有差,才可以產生合適的激勵。
……
此時的北條氏政,實際控製了相模、伊豆、武藏、下總,以及上總、下野、上野、常陸、駿河的一部分,規模總計約在一百八十到二百三十萬石之間。同時還擁有小田氏治、小山秀綱等附庸,以及上杉景虎、裏見義賴這樣的鐵杆盟友——當下的局勢下也是不得不鐵杆了。
就在雙方決裂之時,北條氏政發布了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征召令,要求所有十五歲以上,七十歲以下男丁都來當兵參戰。
顯然,以本時代戰國大名的行政支配能力而言,這樣的命令並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貫徹執行。不過既然這麽做了總不會完全無用,根據傳言說是在各地集結了超過十萬人的超大軍勢,如果把上杉景虎、裏見義賴等人算進去可能有十二三萬。
聞知此事,平手汎秀並不怎麽著急,反而哈哈大笑,顧左右曰:“倘若對方集中五萬精兵,發揮本土作戰優勢,利用對地形的熟悉靈活機動,那我倒會頭疼不已,擔心諸將被各個擊破。但現在北條家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居然膽敢招募十萬大軍,隻怕糧食的運輸問題就會讓他們捉襟見肘,以至於徒擁大軍卻寸步難行,隻能分散開來防守罷了!”
這個論斷,當時有不到一成的人立即聽懂,大約兩三成的人冥思苦想之後聽懂,剩下的人怎麽思索也聽不懂。
敵人兵多反而令內府大人感到高興,原因究竟何在?
“二十萬石的領地足以支持一萬軍勢作戰了,如今北條家既然有二百萬石左右的實力,為什麽不能支持十萬軍勢作戰呢?”
私下把這個問題問出來的是還不到九歲的天才兒童梅若丸。
汎秀對自己的兒子當然是耐心而又慷慨的,他隨手在地圖上花了個圈,形象地解釋道:“如果一個大名的領地隻有二十萬石,那麽他的攻略範圍,基本不可能超過三天的行軍路程,後勤很容易滿足,一萬士兵,可能僅需要一千名,甚至八百名輜重人員供應就夠了。但若是二百萬石的勢力……你看看現在的北條家,從國土最南的伊豆到最北的上野,足足要走半個月之多。若沒有一係列規劃良好的兵站,給十萬人運輸兵糧,壓力會有多大呢?”
梅若丸似懂非懂,盯著地圖陷入沉思。
上麵好多的概念過於抽象了,就算是天才兒童難以立刻理解。
旁邊的井伊直虎卻恍然道:“妾身明白了。數年以來殿下在近畿設定的那麽多兵站,原來並不隻是誇示財富,而是心存了長遠的預期啊!”
“沒錯。合戰的規模越是上升,行動力越是重要。而行動力則取決於後勤力。”汎秀解釋了一句,隨後忽然“勃然大怒”上前,附耳道:“你這婦人,原來以前是這麽腹誹夫君的?今夜定要好好懲戒!”
……
事情果然如平手汎秀所預料的那樣,北條氏政雖然聚集了空前強大的軍勢,但卻並未集中起來運用。
約有四萬人圍繞在小田原城周圍駐紮,然後是延伸開來,河越、缽形、下田、八王子等支城各有數千到一萬不等的部隊聚集起來,接下來就仿佛時間陷入了停滯一般,不再有什麽動作了。
整個七月份,北條家除了動員令之外,好像就沒有發出其他的指示。
事實上動員最多上旬就完成,起碼有二十天在無所事事。
許多坊間好事之徒譏笑為:“小田原城一定還在進行評議吧!”畢竟大家都知道,開會是北條家的特色,不可以不品嚐。
這當然也可能是原因之一,但平手汎秀認為更重要的理由是,在海上交通線被封鎖之後,對方已經沒有足夠的後勤力量進行大規模的主動作戰了,所以才不得不保持守勢。
倘若北條氏政真敢把十萬大軍集合到一處去,怕是不用打,隻要拖上一兩個月,就自行崩潰瓦解了。
平手汎秀的討伐軍背後是五十萬石糧食,二十萬貫銀錢,八萬名役夫,三萬六千匹馱獸,久經考驗的奉行團隊,以及超過四年的兵站運營經驗。
北條家的行政能力當然是戰國大名中的翹楚,給予一門眾和家臣明確的身份定位、權責劃分,貫徹了寄子寄親製的精華,排除莊頭地侍的影響,直接與百姓產生了聯係並且重視民間的唿聲,定期的評定讓各方利益代表都能分享中樞發言權,而不至於心懷著抵觸陽奉陰違。
其穩定性毫無疑問居於扶桑第一,經曆幾代人近百年的統治,全程幾乎沒有產生過值得一提的內亂和民變,這是他們能步步為營,不斷擴展的根基。
但是這同時也意味著長期的輕徭薄役,繁瑣的決策過程,以及深入人心的保守傾向。
再加之,領內並無金銀礦山或商業重鎮。
關鍵時刻,他們無法竭力壓榨領內的戰爭潛力。
“處死對攻略對象心懷異議的家臣,哪怕是一門眾甚至嗣子”、“所有士兵聚集到小田原城,不要管掉隊的老弱病殘,除了隨身口糧以外依靠掠奪維持補給”或者“要求領內所有富戶自願繳納臨時稅款,直到有足夠的錢糧為止”這種有爭議性的命令會討論很久,最終多半還是要被否決。
而武田信玄、上杉謙信之類的雄主隻要一句話就行——當然事後引發多少後遺症就是另外一碼了。
可以召集十萬士兵,卻又隻能分城困守,這正是典型的北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