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門、周防、安藝、備後四國安堵,其他領地盡數交出。


    也就是說,除去這一年以來被攻下的因幡、伯耆、伊予之外,還在毛利手中,或者大部分還在毛利手中的石見、出雲、備中三國也要割讓。


    這樣的條件,當然跟“寬厚”扯不上任何關係。


    但也未必算是格外苛刻。


    大部分的核心領土其實都還保留著,依然有著八九十萬石的規模體量,拿掉的多半是外圍本來就不怎麽穩定的地域。


    以前毛利家跟三村家親、武田高信、本城常光等輩的恩怨情仇詳細講解起來能寫好幾本書,現在這種戲碼可以避免了。


    隨著勢力收縮,他們也隻能精細耕耘,內部挖潛了,一元化的程度肯定會越來越高的。


    小早川隆景帶迴了消息,然後僅僅過了三天就獲得一致同意。


    議和條件順利達成。


    不知道,當時毛利輝元和其他高層們是何心情。此刻無法親眼目睹其表情實乃一大憾事。以後就算喚到近畿來覲見,那時人家心態早就調整好了,也沒什麽可看的了。


    特別是傳說中剛直無匹,驍勇果毅的吉川元春。這種人降伏的時候,是會不情願地捏著鼻子強忍呢,還是會滿臉哀莫大於心死的陰沉呢,或者是幹脆破罐子破摔主動諂媚?


    可惜可惜!


    這個惡趣味暫時滿足不了了,隻能以後在尋機會了。


    聽說九州有個叫那什麽的……


    顯然,足利義昭不允許在西國繼續呆著了,考慮到天下所有武家,所有源氏子孫的顏麵,平手汎秀不打算兵戎相見,而是托人轉告了“規勸公方大人為天下計,安心隱居高野山不問世事”的建議。


    但堂堂征夷大將軍對此不予采納。


    他選擇繼續遠離京都,長途跋涉向九州進發,拜訪最近勢頭正勁的島津義久,尋求支持。


    毛利家倒是巴不得如此了。


    留不能留,抓不能抓,打不能打的燙手山芋,能送走當然最好。


    對於平手汎秀而言,一方麵免於見了麵尷尬,另一方麵,正可以借此進一步打擊室町幕府的權威。


    然後石見、出雲、備中三國境內的毛利家直屬軍勢,盡數撤出了城,讓開地盤。土豪地侍們則是分為兩撥,有的跑到吉田郡山城舊主那裏去尋一口飯吃,有的留下來打算在新老板帳下碰碰運氣。


    忽然得到西國廣大土地,安置問題不容小覷。


    平手汎秀決定采用階段性的方案處理。


    出雲按照約定封給尼子複興軍,南條元續得到伯耆安堵,情況大致參考荒木村重、別所長治、宇喜多直家、一色義定等人的待遇。


    然後山中幸盛被單獨拿出來,品行和功績都大加褒獎,破格授予了丹波二郡十萬石的厚賜。這是尼子家能給出數量的七倍。


    他本人當然是下意識拒絕,聲稱自己一切行為隻是出於義理,並不是為了迴報。


    但平手汎秀半開玩笑地說:“我原本是想給這幾位義士都給予封賞的,如果出雲之鹿都堅持不取,那他們怕是更加不好意思接受了。”


    聞言山中幸盛看過去,見立原久綱、神西元通、龜井茲矩等幾位同僚神色各異,心思難以捉摸,頓時失聲不知道如何作答。


    他可以不要自己的富貴,但是攔著弟兄們的富貴可就太不夠意思了。


    “立原久綱越前三萬石,神西元通伊勢三萬五千石,龜井茲矩紀伊二萬石。”


    幾個數字一出,山中幸盛越發隻能沉默。


    猶豫之間,半推半就,事情算是定下。


    然後才是內部的大戲。


    野口政利擔任備中國代。平手秀益由大和國代轉為石見國代,岩成友通由河內國代轉為因幡國代,權責持平不變但私領都有加封。三雲成持、京極高吉命令移居丹後、丹波一帶。


    於是讓大和、河內、山城和近江基本上徹底收為直轄領地,以便於在明年進行更大範圍、更徹底的檢地,士農分離,家臣集住和刀狩。


    隻有依托興福寺的筒井家,以及伊賀山地的忍者集團暫時被擱置。


    平手汎秀向親近重臣們透露了“國代”這個位子的臨時性。現在的任命遲早都是會撤銷的。一部分人會就地獲封成為大名,在服從命令前提下享受領內權益,與外樣大抵無異;另一部分人會解除工作迴到近畿,出任要職,共理天下之事。


    總而言之,就是嚴格讓地方大員與輔政高官涇渭分明,前者不可能得到中樞的話語權,後者則沒辦法組建私人班底。


    賞賜土地給親族和功臣,乃是常態。


    但是讓本已手握了私人政權和武裝的諸侯,又同時有了中樞影響力的話,就會導致亂局。比如室町幕府的“三管四職”之中,每一家基本都是擁有數國領地的“百萬石大名”,一旦掌權損公肥私幾乎是板上釘釘的。


    足利家會如此,一是由於曆史上自己不夠硬,二是身邊沒有別的人可用。


    現在平手汎秀的想法是,通過逐步的改革手段,把一部分武士由“土地貴族”轉變為“官僚貴族”,斬斷其與基層的關係,讓他們隻能依附於中樞政權。


    新體製當中,武士依然可能領有數十萬石的俸祿,但是土地隻是名義上歸於他所有,實際由奉行代管,每年按實際收入發放錢糧。


    這樣的人就隻是領工資的文臣。


    絕大部分情況下,單個文臣是不具備巔峰性力量的。


    日後官僚體製逐漸成熟起來倒是會有很多不可避免的弊病,不過那應該是至少幾十上百年之後的事情了,做人誰能顧得了那麽遠呢?即便是漢高祖、唐太宗、圖書管理員這等偉人也是一樣的。


    戰國時代末期,“家臣集住”和“士農分離”的勢頭已經很普遍了,再進一步不至於存在太大阻力。


    按平手汎秀的思路,應該是親族和子嗣們都封為諸侯,圈地自萌不要搗亂,防止他們對繼承問題產生影響。而異姓家臣最好在身邊任職為官,於中樞奠定一個唯才是舉不問出身的氣氛。


    這個想法能不能順利實施,倒是有一定疑問。


    畢竟人各有誌,有的一門眾可能擁有政治抱負不喜歡當土皇帝,也有的家臣可能年紀大了權力欲望淡然就想圈一塊地世代繼承下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國之平手物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木寂無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木寂無聲並收藏戰國之平手物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