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處出動重兵進入大和,接著與鬆永氏幾番談判未果,一番激戰之後最終攻克信貴山城,總共花了二十六七日的功夫。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在調集軍隊和物資,真正打仗隻花了幾個時辰而已。
究其緣由,最直接便是信貴山城的防禦力量不夠強大,本質則是由於鬆永久通兩次選錯邊站隊,將他老爹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政治資本與錢糧士卒都揮霍一空,導致在最虛弱的時間點上,被人掐住了脖子。
平手汎秀如此堅決地討滅鬆永氏,不接受任何妥協請求,其實主要並非是有意奪取大和一國的土地領民,而是為了確保京都附近的安寧和諧,防止在與武田對戰時,身後出現什麽意外情況。
但話說迴來,動員了旗本七千,國人眾七千,附屬勢力四千五百,另外還有五千名自願加入的客軍需要供養,主動前來增援的筒井順慶盡管沒起啥作用也需要奉上適當禮金,加起來三萬士兵,人吃馬嚼,軍資支應,每日費用至少都在五百貫以上。花這麽大代價,解決了鬆永久秀,也不可能分文不取秋毫無犯的。
將士們總不至於是為了大和人民的幸福和自由來打仗的吧?
廣大的鄉野地區一時不可能真正納入有效管理,但最少這信貴山城,吃下去就不可能放出來。
如今平手家旗下有了“玉越屋”“春田屋”“三鹿屋”這三家禦商,每到一地,隻要站住輻射力強勁的大城,控製商賈通行和物資交易,便能利用各種手段,高效地獲得收入了。再結合招撫手段,拉攏柳生宗嚴之類的豪族地侍,逐漸擴大本方影響力。
反正自己也不可能拿到大和國的國司或者守護身份,所以施政方式勢必不能仿照和泉、淡路、紀伊三國,而是要參考四國的經略之道。
在平手汎秀的想象當中,應該先一鼓作氣討滅鬆永家,先造成占領大和國的既成事實,而後擱置爭議,打退武田,取得足夠的政治資本之後,這個既成事實也就容不得他人置喙了,不管是幕府、朝廷還是佛教各派都說不出什麽,後續頂多就是跟地頭蛇興福寺的代言人筒井順慶如何瓜分勝利果實的問題。
可不曾想,逼死鬆永久秀之事,在宗教界與文藝界造成的反應,比自己預料之中要強了很多。也不知道是惡彈正真有這麽大的麵子,還是有別的什麽因素。
再加之臨濟宗的大佬快川紹喜毫無征兆(其實也不是真的一點征兆都沒有)堅決站在武田那一邊,令“平手家的老朋友”虎哉宗乙束手束腳。
這一進一出,平手汎秀在輿論上就瞬間變得被動起來。
前幾月,比叡山延曆寺上的變故之所以無疾而終,是平手汎秀巧妙借勢,利用了足利義昭對自身地位的警惕心,在大義上壓製住了京都傳統勢力——亦即是朝廷公卿、高僧大德、文人町眾們構成的集團。
這個集團不是靠利益維係的,而是靠價值觀黏合的。他們在某些層麵上極其弱小,但在另一些層麵上又非常強大。
然而,一旦足利義昭對形勢的認識發生改變,又會如何呢?
攻下信貴山城之後沒過幾天,平手汎秀便開始聽到各種令人頭疼的消息。
首先比叡山延曆寺的舊事被重提,僧人們不太敢直接指責平手汎秀是幕後黑手——無憑無據的你這麽說就等於撕破臉了——但他們旁敲側擊地吹毛求疵,批評平手軍明明駐紮在京都側近,卻沒有起到維護治安的作用,應該為事件負一定責任。
而後足利義昭立即派人安撫說:僧人的彈劾是無中生有,一派胡言,刑部大人不必為此介懷。目前真正要緊的,是確定山城、河內、大和諸地在如此巨大變故之後的新秩序才是。此事我已通知了各地的豪族,包括您剛剛招降的柳生氏,大家一起共同商議是最好不過。
接著織田家的信使通過佐佐成政,遞上一封書信,言:“刑部大人兵鋒所致,無堅不摧,區區鬆永,跳梁小醜,豈堪一擊,在此謹致賀意。然賊酋武田氣焰囂張,遠非鬆永可比,若令千金雪千代公主如約履岐阜城,將士必將信心百倍,不畏強敵。”
身邊的筒井順慶則是有事沒事就對平手家的重臣們說:“鬆永家根基深厚,流毒甚廣,隻取下信貴山城恐還不足,一定要追究那些為虎作倀的卑劣小人,才足以肅清大和一國的風氣,請各位轉告刑部大人,千萬不可被臨陣倒戈的家夥蒙蔽啊!”
遠在佐和山的竹中重治亦寄來私信曰:“信貴山城雖落,畿內仍難安定。所謂‘當局者迷’,刑部大人身處風浪之巔,恐有力所不至之處。但有所需,吾定當盡力斡旋。”
如此情景,平手汎秀不僅感慨:這天下大事,有時候打仗反而是最簡單的部分,戰前與戰後的政治工作才更艱難。
……
這段時間裏,天下其他群豪也沒閑著。春耕過後,各方戰火迅速重燃。
漸漸在西國站穩腳跟的淺井長政,繼去年攻下備前重鎮室津城後,又創造了一個經典的戰術案例,悄無聲息地使出聲東擊西和驅虎吞狼的連環計。
事情要從但馬守護山名佑豐說起,此人才具平庸,卻占著生野銀山這塊肥肉,一度被織田、毛利聯合趕走,後來趁著丹羽長秀身死,得到幕府暗中支持又一舉複興,但威望已經一落千丈,再也壓製不住家臣的內鬥。
正巧附近占據了丹波三郡的赤井直正是個野心勃勃,勇武善戰的家夥,見狀便以“調解爭端”為名,發兵七千,前來進犯。
那山名佑豐,名義上兵力是來敵的兩倍,實際打起來卻完全不是對手,十日間連敗三陣,損兵折將,被奪走十七處據點,包括最重要的竹田城與此隅山城,於是生野銀山的控製權暫時歸到丹波赤井家旗下。
山名佑豐束手無策,膽戰心驚之下,趕緊向四方大名尋求支持,也不管往日親疏恩怨,完全是病急亂投醫了。
可出於意料的是,坐鎮播磨的淺井長政收了求援信後,竟像是早有準備似的,迅速派精銳從偏僻小路翻山越嶺,突襲了赤井直正的後背,一舉將其趕迴丹波,令生野銀山的歸屬在旬日之內再次變更。
很明顯,客人來都來了,一時半會肯定不會輕易走,實際等於是引狼入室。然而淺井太君隻要銀山不要命,赤井家卻是既要錢也要命,相比之下,山名佑豐還是慶幸的……
收到這個消息之後,平手汎秀一方麵感慨淺井加黑田的組合確實厲害,到了關西簡直是虎入羊群,另一方麵也有點好奇:他們是真的寧願放棄北近江老家,也不打算卷入中樞局勢了嗎?
這種精神,可真是不知該怎麽評價。
不禁令人聯想起,原本曆史上,關原合戰時期的黑田如水。
此消彼長,淺井家春風得意,西國的其他勢力就會覺得難受了。
曾經的備前、美作之主浦上宗景,俯首稱臣讓位給宇喜多直家,才保住性命。但宇喜多直家西邊是仇人三村元親,東邊是虎視眈眈的淺井長政,也舒服不到哪去。
家大業大的毛利家,也為自家附屬勢力的處境感到苦惱。
山陽的三村元親,滿心要殺了宇喜多直家為父報仇,一點都不顧全大局——不經請示私自發兵去打,也就算了,關鍵你兵力比人家宇喜多直家多幾倍,還打不過人家,最後損兵折將,灰頭土臉的迴來,還要請求毛利家給予資助,才能度過難關……
山陰的武田高信,自以為能在但馬戰亂中收到漁翁之利,花了好大的心思去籠絡當地豪族,準備有所動作。可惜還沒動手,卻見那淺井氏迅雷不及掩耳地殺了進來,許多已被武田高信說服的人,莫名其妙卷入戰亂而死。偏偏這事你還沒理由公開抱怨……
至於以山中鹿介為首的尼子殘黨又換了個地方再次起兵謀求複興,這對毛利家已經算是不能激起任何波瀾的日常新聞了。
與此同時,伊勢國也傳來一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消息。
據說瀧川一益據北伊勢數郡之力,領兵八千,與北畠複興軍屢次交戰,勝多負少,甚至二度奪去了大河內城。
但這位“進退皆能”的名將,無法統合麾下錯綜複雜的國人勢力,內務又不夠細致,雖然打了勝仗,卻被質疑賞罰不均,招致內亂。結果在爭鬥中,織田家壓製伊勢國最重要的一張牌,即信長送過去當北畠家樣子的茶筅丸(後來的織田信雄),被淬毒暗器所傷,搶救無效身亡。
此事不僅令北畠具教的複興軍得到喘息機會,更引發進一步影響。
織田信忠臉上無光,但無餘力討迴威勢,而瀧川一益領導伊勢的身份地位遭到質疑,不得不向足利義昭發信,請求給予適當的名分來穩定人心。於是繼南近江之後,伊勢一國,也漸漸在法理上脫離織田家了。
近江的竹中重治倒是敏於人心,麵麵俱到,不會遇上這等事。
然則他根基終究淺薄,能真正掌握的兵力極少,抵禦住朝倉家的軍隊還行,想要反攻實在是無力。
越前名門朝倉家,修文偃武積弊已深,按說戰鬥意誌是比較差勁的。不過敵方縮在城裏不敢輕易出來,己方可以隨意在鄉間劫掠就食,這種仗大家倒還很願意參與。
而最受矚目的遠江、三河、尾張一帶,武田家又一次聚集起近五萬大軍,兵分數路,已經動身。織田和德川的五萬聯軍,也基本到位。這條戰線上雙方投入的兵力極多,因此進展要慢上許多,至今沒聽說正式接戰。
至於平手汎秀盯得最緊關心最多的京都禦所周邊……也出現了讓人擔憂的情況。足利義昭在山城、河內大肆出手,剝削錢糧,還聚集起了據說是萬人規模的軍隊……這大概是最近百十年來,幕府所掌握過的,最大規模的直屬部隊了。
其意在何為,真是惹人深思。
考慮到東西南北各個方向上的戰事,平手汎秀漸漸想出了一條以退為進,先抑後揚的計劃,覺得足以用來扭轉政治輿論層麵的被動。
但這計劃有些過於大膽,就怕還沒等到“後揚”,“先抑”的過程中就已經出問題了。
要不要試試呢……
究其緣由,最直接便是信貴山城的防禦力量不夠強大,本質則是由於鬆永久通兩次選錯邊站隊,將他老爹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政治資本與錢糧士卒都揮霍一空,導致在最虛弱的時間點上,被人掐住了脖子。
平手汎秀如此堅決地討滅鬆永氏,不接受任何妥協請求,其實主要並非是有意奪取大和一國的土地領民,而是為了確保京都附近的安寧和諧,防止在與武田對戰時,身後出現什麽意外情況。
但話說迴來,動員了旗本七千,國人眾七千,附屬勢力四千五百,另外還有五千名自願加入的客軍需要供養,主動前來增援的筒井順慶盡管沒起啥作用也需要奉上適當禮金,加起來三萬士兵,人吃馬嚼,軍資支應,每日費用至少都在五百貫以上。花這麽大代價,解決了鬆永久秀,也不可能分文不取秋毫無犯的。
將士們總不至於是為了大和人民的幸福和自由來打仗的吧?
廣大的鄉野地區一時不可能真正納入有效管理,但最少這信貴山城,吃下去就不可能放出來。
如今平手家旗下有了“玉越屋”“春田屋”“三鹿屋”這三家禦商,每到一地,隻要站住輻射力強勁的大城,控製商賈通行和物資交易,便能利用各種手段,高效地獲得收入了。再結合招撫手段,拉攏柳生宗嚴之類的豪族地侍,逐漸擴大本方影響力。
反正自己也不可能拿到大和國的國司或者守護身份,所以施政方式勢必不能仿照和泉、淡路、紀伊三國,而是要參考四國的經略之道。
在平手汎秀的想象當中,應該先一鼓作氣討滅鬆永家,先造成占領大和國的既成事實,而後擱置爭議,打退武田,取得足夠的政治資本之後,這個既成事實也就容不得他人置喙了,不管是幕府、朝廷還是佛教各派都說不出什麽,後續頂多就是跟地頭蛇興福寺的代言人筒井順慶如何瓜分勝利果實的問題。
可不曾想,逼死鬆永久秀之事,在宗教界與文藝界造成的反應,比自己預料之中要強了很多。也不知道是惡彈正真有這麽大的麵子,還是有別的什麽因素。
再加之臨濟宗的大佬快川紹喜毫無征兆(其實也不是真的一點征兆都沒有)堅決站在武田那一邊,令“平手家的老朋友”虎哉宗乙束手束腳。
這一進一出,平手汎秀在輿論上就瞬間變得被動起來。
前幾月,比叡山延曆寺上的變故之所以無疾而終,是平手汎秀巧妙借勢,利用了足利義昭對自身地位的警惕心,在大義上壓製住了京都傳統勢力——亦即是朝廷公卿、高僧大德、文人町眾們構成的集團。
這個集團不是靠利益維係的,而是靠價值觀黏合的。他們在某些層麵上極其弱小,但在另一些層麵上又非常強大。
然而,一旦足利義昭對形勢的認識發生改變,又會如何呢?
攻下信貴山城之後沒過幾天,平手汎秀便開始聽到各種令人頭疼的消息。
首先比叡山延曆寺的舊事被重提,僧人們不太敢直接指責平手汎秀是幕後黑手——無憑無據的你這麽說就等於撕破臉了——但他們旁敲側擊地吹毛求疵,批評平手軍明明駐紮在京都側近,卻沒有起到維護治安的作用,應該為事件負一定責任。
而後足利義昭立即派人安撫說:僧人的彈劾是無中生有,一派胡言,刑部大人不必為此介懷。目前真正要緊的,是確定山城、河內、大和諸地在如此巨大變故之後的新秩序才是。此事我已通知了各地的豪族,包括您剛剛招降的柳生氏,大家一起共同商議是最好不過。
接著織田家的信使通過佐佐成政,遞上一封書信,言:“刑部大人兵鋒所致,無堅不摧,區區鬆永,跳梁小醜,豈堪一擊,在此謹致賀意。然賊酋武田氣焰囂張,遠非鬆永可比,若令千金雪千代公主如約履岐阜城,將士必將信心百倍,不畏強敵。”
身邊的筒井順慶則是有事沒事就對平手家的重臣們說:“鬆永家根基深厚,流毒甚廣,隻取下信貴山城恐還不足,一定要追究那些為虎作倀的卑劣小人,才足以肅清大和一國的風氣,請各位轉告刑部大人,千萬不可被臨陣倒戈的家夥蒙蔽啊!”
遠在佐和山的竹中重治亦寄來私信曰:“信貴山城雖落,畿內仍難安定。所謂‘當局者迷’,刑部大人身處風浪之巔,恐有力所不至之處。但有所需,吾定當盡力斡旋。”
如此情景,平手汎秀不僅感慨:這天下大事,有時候打仗反而是最簡單的部分,戰前與戰後的政治工作才更艱難。
……
這段時間裏,天下其他群豪也沒閑著。春耕過後,各方戰火迅速重燃。
漸漸在西國站穩腳跟的淺井長政,繼去年攻下備前重鎮室津城後,又創造了一個經典的戰術案例,悄無聲息地使出聲東擊西和驅虎吞狼的連環計。
事情要從但馬守護山名佑豐說起,此人才具平庸,卻占著生野銀山這塊肥肉,一度被織田、毛利聯合趕走,後來趁著丹羽長秀身死,得到幕府暗中支持又一舉複興,但威望已經一落千丈,再也壓製不住家臣的內鬥。
正巧附近占據了丹波三郡的赤井直正是個野心勃勃,勇武善戰的家夥,見狀便以“調解爭端”為名,發兵七千,前來進犯。
那山名佑豐,名義上兵力是來敵的兩倍,實際打起來卻完全不是對手,十日間連敗三陣,損兵折將,被奪走十七處據點,包括最重要的竹田城與此隅山城,於是生野銀山的控製權暫時歸到丹波赤井家旗下。
山名佑豐束手無策,膽戰心驚之下,趕緊向四方大名尋求支持,也不管往日親疏恩怨,完全是病急亂投醫了。
可出於意料的是,坐鎮播磨的淺井長政收了求援信後,竟像是早有準備似的,迅速派精銳從偏僻小路翻山越嶺,突襲了赤井直正的後背,一舉將其趕迴丹波,令生野銀山的歸屬在旬日之內再次變更。
很明顯,客人來都來了,一時半會肯定不會輕易走,實際等於是引狼入室。然而淺井太君隻要銀山不要命,赤井家卻是既要錢也要命,相比之下,山名佑豐還是慶幸的……
收到這個消息之後,平手汎秀一方麵感慨淺井加黑田的組合確實厲害,到了關西簡直是虎入羊群,另一方麵也有點好奇:他們是真的寧願放棄北近江老家,也不打算卷入中樞局勢了嗎?
這種精神,可真是不知該怎麽評價。
不禁令人聯想起,原本曆史上,關原合戰時期的黑田如水。
此消彼長,淺井家春風得意,西國的其他勢力就會覺得難受了。
曾經的備前、美作之主浦上宗景,俯首稱臣讓位給宇喜多直家,才保住性命。但宇喜多直家西邊是仇人三村元親,東邊是虎視眈眈的淺井長政,也舒服不到哪去。
家大業大的毛利家,也為自家附屬勢力的處境感到苦惱。
山陽的三村元親,滿心要殺了宇喜多直家為父報仇,一點都不顧全大局——不經請示私自發兵去打,也就算了,關鍵你兵力比人家宇喜多直家多幾倍,還打不過人家,最後損兵折將,灰頭土臉的迴來,還要請求毛利家給予資助,才能度過難關……
山陰的武田高信,自以為能在但馬戰亂中收到漁翁之利,花了好大的心思去籠絡當地豪族,準備有所動作。可惜還沒動手,卻見那淺井氏迅雷不及掩耳地殺了進來,許多已被武田高信說服的人,莫名其妙卷入戰亂而死。偏偏這事你還沒理由公開抱怨……
至於以山中鹿介為首的尼子殘黨又換了個地方再次起兵謀求複興,這對毛利家已經算是不能激起任何波瀾的日常新聞了。
與此同時,伊勢國也傳來一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消息。
據說瀧川一益據北伊勢數郡之力,領兵八千,與北畠複興軍屢次交戰,勝多負少,甚至二度奪去了大河內城。
但這位“進退皆能”的名將,無法統合麾下錯綜複雜的國人勢力,內務又不夠細致,雖然打了勝仗,卻被質疑賞罰不均,招致內亂。結果在爭鬥中,織田家壓製伊勢國最重要的一張牌,即信長送過去當北畠家樣子的茶筅丸(後來的織田信雄),被淬毒暗器所傷,搶救無效身亡。
此事不僅令北畠具教的複興軍得到喘息機會,更引發進一步影響。
織田信忠臉上無光,但無餘力討迴威勢,而瀧川一益領導伊勢的身份地位遭到質疑,不得不向足利義昭發信,請求給予適當的名分來穩定人心。於是繼南近江之後,伊勢一國,也漸漸在法理上脫離織田家了。
近江的竹中重治倒是敏於人心,麵麵俱到,不會遇上這等事。
然則他根基終究淺薄,能真正掌握的兵力極少,抵禦住朝倉家的軍隊還行,想要反攻實在是無力。
越前名門朝倉家,修文偃武積弊已深,按說戰鬥意誌是比較差勁的。不過敵方縮在城裏不敢輕易出來,己方可以隨意在鄉間劫掠就食,這種仗大家倒還很願意參與。
而最受矚目的遠江、三河、尾張一帶,武田家又一次聚集起近五萬大軍,兵分數路,已經動身。織田和德川的五萬聯軍,也基本到位。這條戰線上雙方投入的兵力極多,因此進展要慢上許多,至今沒聽說正式接戰。
至於平手汎秀盯得最緊關心最多的京都禦所周邊……也出現了讓人擔憂的情況。足利義昭在山城、河內大肆出手,剝削錢糧,還聚集起了據說是萬人規模的軍隊……這大概是最近百十年來,幕府所掌握過的,最大規模的直屬部隊了。
其意在何為,真是惹人深思。
考慮到東西南北各個方向上的戰事,平手汎秀漸漸想出了一條以退為進,先抑後揚的計劃,覺得足以用來扭轉政治輿論層麵的被動。
但這計劃有些過於大膽,就怕還沒等到“後揚”,“先抑”的過程中就已經出問題了。
要不要試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