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巨大的資金赤字,平手汎秀不惜攜著新納的側室,厚臉皮找津田宗及兌現所謂的“五萬貫賀禮”,也要繼續擴軍。


    真可謂窮兵黷武。


    然而,窮兵黷武原本就是戰國大名們的常態,以往平手家那種姿態反而是異類。無非是仗著背後有織田信長伸腰,精兵路線才走得通。


    而今是不得不做出妥協了。


    除非能從戰術、器械、組織結構、軍官培訓等各個環境突破時代限製,否則的話,軍隊質量再怎麽狠抓也有個限度,終究是彌補不了數量因素的。


    平手家原有七個旗本備隊,每個備隊理論上的編製是三百人,從上到下分別是:備大將、番頭、隊目、組頭,足輕。


    其中備大將、番頭都享有較高的知行數目,普遍是帶領家臣和私兵隨行的,一些比較富裕的隊目也可能養得起三五個隨從,再往下的組頭級軍官多半由俸祿微博的底層武士擔任,他們與兵卒的最大區別在於能自帶一套高級武具裝備,最下層的足輕則是領著製式裝備拿賣命錢的職業軍人。


    很顯然,各個備隊的實力並不完全均勻。


    比如身為三好降將的香西長信,本身就擁有五千石領地,私兵高達二百,再加上其他番頭、隊目,整個備隊足有近六百人。


    而資曆最淺的山內一豐,僅有六百石領地,私兵二三十眾而已,於是他一個備隊隻有三百五十餘人。


    所以平手汎秀的軍隊並不能完全稱之為職業化軍隊,還保留著濃重的“封建殘餘”,組織結構比起同期歐陸雇傭兵的佼佼者還是有些落後的。(當然歐陸雇傭軍裏也有很多濫竽充數的混子)


    可以說,每個備隊的三百人,就有點像是賦予給備大將的“與力”一樣。


    不過平手汎秀並無意在短期內去計較這點殘餘,他隻希望抓好軍務工作,杜絕大萌軍隊那樣“正規軍不堪入目,將領吃空餉養家丁”的曆史倒退。


    最早這支半職業的旗本部隊是由尾張人組成的,到後麵正式擴充劃分成四個備隊時,基本是對應和泉四郡招募新丁補充,雖未明言卻成為了潛規則。


    山內一豐的第五備裏麵有過半的淡路人。後麵加藤光泰、香西長信的部下(即“智”字兩備)除了淡路人還有不少是從四國出來找工作的。


    這個過程體現了平手家的擴張順序。


    目前,檢地既然接近完成,平手汎秀便下令在紀伊招募兵源,組建四支新的旗本備隊。


    如此一來,規劃中就會有總共十一支備隊了。


    理論上已經超出了可以直接管理的額度,應該增設一個更高級別的組織構建了。


    “勢”這個稱謂被提了出來。


    按平手汎秀多年前的構思,以三備為一勢,設置勢大將(不是侍大將)一名。但是在實際作戰中發現,“三三製”好像並不一定符合冷兵器時代的需求。基層倒還算罷了,軍官們可以隨機應變,到了中層就可能有些麻煩。


    思來想去之後,隻設立了“勢大將”的頭銜,表明其人的軍階高於其他的備大將,並未安排明確的統轄關係。


    具體在每次作戰之前,根據需要,可以臨時配置,讓二到五支備隊歸屬在同一名“勢大將”的指揮之下,編成少則六七百、多則二三千的別動隊。


    這對阻止軍頭坐大也是有利的。


    然後又引發新的問題——兵將之間既然沒有長期固定的統轄隸屬關係,如何保證戰場上不出現配合生疏,乃至軍令傳達不暢的問題呢?


    軍目付派遣製度似乎也需要強化。


    同時又要防止監軍權力過大引發的弊端……


    總而言之,要讓軍隊具備較高的戰鬥力,又要在政治上忠誠可靠,還要能穩定維持長期離境作戰,難度著實是不低。平手汎秀盡管投入了很多資本,也隻能在這三者裏麵把握平衡而已,不可能麵麵俱到。


    話說迴來,現實中,大部分大名的軍隊其實是既不怎麽能打,也不怎麽可靠,更不可能長期離境作戰的。


    按照以前的想法,“勢大將”上麵還有一級叫做“軍大將”,那才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最高級別武官職務。


    既然“勢大將”已經決定是沒有固定統轄的了,那麽“軍大將”反而必須得有固定的下轄備隊,否則上層編製也太鬆散無用了。


    平手汎秀將計劃中的十一個旗本備隊,全部編成一個“軍”,“軍大將”的職務,由平手汎秀本人兼任。


    顯然一般人隻會覺得這是脫褲子放屁的無聊舉動。


    官方也不會做出解釋。


    而這個“軍”裏的首個“勢大將”頭銜被授予武藝高強、作戰勇猛,積功累進的拜鄉家嘉,然後是兢兢業業,沉穩可靠,甚少犯錯的加藤教明。


    疋田景兼本來也是晉升名單的備選之列,但他在“組織談話”的時候主動提出說:“久經戰陣之後,對於劍術又有了新的理解,正希望在生死搏鬥中取得突破,日後開門立宗,將師匠傳下的絕技發揚光大……”總之意思就是擔心升官變得繁忙反而沒功夫搞本行,隻能說不是很理解你們劍術家。看來這人還是逐漸要轉變為師範之職的。


    本多正重的勇力與功業不在拜鄉家嘉之下,然而討伐土橋氏之時犯下失誤,被小西行長毫不客氣記到了小本本上,那麽暫時就不適合提拔了。


    感情上來講,平手汎秀內心並不是非常認可小西行長這個行為,但出於立場,更不可能去說他做得不對。


    三好降將出身的香西長信反而是在種種原因之下,成為了第三個被任命為“勢大將”的原備大將。


    這三個新任的“勢大將”臨時各自負責指揮幾隻備隊,但並未建立明確上下級關係。


    除了旗本之外,平手汎秀還將沒有固定司職的一門眾也編成了四個備隊,專門使用特殊火器作戰。


    主要是練習“偏廂車”和“開花炮”(其實是霰彈炮)的快速使用。


    這並不是因為要把好東西留在親戚手裏,恰恰相反,是其他人認為火器“華而不實”,覺得幹這個就等於被發配閑置,唯有一門親族不用顧慮此事。


    盡管開花炮在今切川合戰嶄露頭角,大筒隊又在攻大粟砦之役起到關鍵性作用,可是人們的傳統觀念是沒那麽容易改變的。


    也許要等到打敗一個更強大、更有名的勢力,才能扭轉舊有印象。


    為了表明重視程度,一門眾當中最為鼎鼎大名武勇善戰的“鬼童子慶次”也調過來。


    隨著合戰規模擴大,現在平手家動輒就出動一兩萬人,鬥將衝陣漸漸不那麽重要了。汎秀認為少數精銳騎兵與大口徑火器的組合可能會有些作用。


    外樣的“新參眾”們也經曆了象征性的改編。


    和泉、淡路的國人眾提供的二千餘兵,各自編成一“勢”,勢大將分別由寺田安大夫和安宅信康擔任,下麵的豪族也根據領地大小給予番頭、隊目的銜職,不過平手汎秀並無意真正打破地方基層秩序,隻是給個榮譽性質的稱號而已。


    或者說,給予銜職,就是打破地方基層秩序的第一步。


    由於寺田在關鍵時刻站隊成功,安宅有個響亮的家門,他們有資格時常在主君身邊隨侍,指揮新參眾的實際職責會交給兩人的弟弟、叔叔之類的親戚。


    反正也不指望他們多能打,不出亂子就行。


    這兩支國人眾的軍勢,對應了“岸和田城留守役”淺野長吉。相互間需要配合執行好地方上的軍務和政務。


    紀伊國眾提供了四千兵,也編為兩個較大的“勢”,一者由岡吉正為勢大將,一者交給湯川直春,實際由其女婿玉置直和。


    “虎伏四人眾”,即中村一氏、平手季胤、木下秀長、一柳直末四人配合上述軍勢作戰。由於紀伊離平手家核心統治區稍遠,四人眾的權限顯著比淺野長吉高,不過分成四份之後就不如了。


    西讚岐的鈴木重秀、香川之景,東阿波的湯川直春各提供一個“勢”。坐鎮中村城,控製一條、西園寺家內務的河田長親亦領有一個“勢”,並且被賦予總攬四國島上三勢兵力的權限,理論上成了封疆大吏,不過實際權力有些微妙。


    與旗本不同,各地“新參眾”暫不設置“軍大將”,勢大將就是最高級的軍官。


    除了將直屬部隊擴大到十五個備隊以外,外樣的七個“勢”也收到了嚴密清點人數與裝備,核實戰鬥能力的要求。並且事先講明,“軍役狀”寫得越清楚,日後積累戰功時會有額外加分。


    需要專業技能的“水軍眾”在職業化道路上走得更遠,所有半國人,半海賊的勢力麵臨著選擇:要麽被打散編入水軍,要麽將戰船以“合理價格”賣給平手家,隻保留打漁送貨的能力,依然保持“新參眾”的身份。


    淡路水軍有一半選擇了前者,和泉水軍幾乎全部選擇了後者。


    除炮艦八艘之外,平手汎秀畫了一個“安宅船三十,關船一百,水夫四千四百人”的大餅,不過在短期內並未有與其他大名水軍作戰的迫切需求,於是就暫未投入實裝。


    對於情報部隊的工作,平手汎秀當然也有很多超出時代的構想,不過沒有親曆一線過,就不知道是否實用,姑且不宜提出來。


    隻是吩咐多羅尾、石川等人,除了慣常收集情報之外,還要想辦法刺探一下幾個關鍵人物的身體健康狀態。


    特別是武田信玄和竹中重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國之平手物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木寂無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木寂無聲並收藏戰國之平手物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