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信長所安排的那樣,兩日之後,在京都為其子奇妙丸舉行了元服儀式,取名“信忠”。並且令河尻秀隆、梁田廣正、毛利長秀等人擔任二代目的輔佐。(曆史上這娃是有過改名的,太複雜咱們不講了)
具體的經過沒什麽好說的,魔王大人對這種程序性的東西,似乎重視不到哪裏去。倒是足利義昭似乎有借機擴大影響力的想法,隻是沒能力實現。幕府勢力看起來很是萎靡,大概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從和泉的失敗中走出來。
一些老朋友趁機會彼此聊了聊,但都是淺嚐輒止,談不出什麽實質性內容。畢竟信長一手推動的伊賀討伐戰才是當前的重點,眾人暫時無暇他顧。
第二日,平手汎秀便輔佐著織田信忠,一道檢閱部隊,接見各方將領。
這次的人員安排,稍顯得有些奇怪。
從伊勢攻那一路,已經做好了必敗的準備,魔王大人自然不適合前去。從大和攻這一路,是要給二代目刷聲望的,魔王大人更不適合前去。
所以他老人家就隻能留在京都陪足利義昭了。
坑隊友的任務交給了瀧川,帶小號的任務交給了平手,為了避免形成幹擾,保證主將的權威性,其他重臣便不適合摻和。
是故除了被禁足的佐久間之外,柴田、丹羽、森可成等人都也留在京都。
最終分配下來,織田信忠和平手汎秀這邊有三萬二千五百,瀧川那邊是一萬七千,又挑撥了一萬五千雜兵交給村井貞勝執行後勤任務。
剩下還有兩萬左右,隨著貴人們一起留在京都。
兩萬青壯無所事事地幹等著,每天光吃喝就是一兩百貫,似乎純屬浪費糧食。不過魔王大人財大氣粗,願意買這個單,外人自然也沒資格提意見。
在簡單的動員之後,大和方向的三萬多人馬,當日便馬不停蹄地向南進發。經過兩天的行軍路程之後,移動了約15裏(合57公裏),來到吉野山北部的龍王山城駐紮。
此處距離“筒井殘黨”的據點福住城,已經是咫尺之遙。站在高處手持著南蠻人的“千裏鏡”,就能看到城門口的柵欄和廢棄營帳。
聯軍的情報來源,主要是織田家的直屬忍軍“饗談”組織——信長從中調撥出了一大批精英來協助信忠。但各家各戶當然也不會完全放棄偵查的,比如平手汎秀就把石川五右衛門和服部秀安帶了過來。
基於斥候們的工作成果,再結合實體考察,織田信忠與平手汎秀很快就掌握了周邊的地形資料。
福住城這個地方,位於兩條山脈交夾之處,表麵上看並沒有什麽特別值得一提的地利,城牆的規模也不大。但打過交道的人都說此城的築造過程十分紮實,七成以上的結構都是石塊和黏土製成,既不怕投石車,也不用過於擔心火攻。
更重要的是,筒井家在此抗爭多年,經驗豐富,早已把城周圍的樹木砍伐焚燒幹淨了,斷絕了攻城一方就地取材搭建器械的可能性。想從外麵運輸攻城工具的話,道路條件又不允許,事實上隻提供三萬大軍的糧食就讓村井貞勝焦頭爛額了。
根據線報,敵方早已做好長期籠城的準備,在福住城裏挖下了五六口百尺深井,囤積有玄米八千石之多,足以讓二千名守兵支撐兩三年。此外倉庫還有強弓六百,箭矢十萬,都是興福寺僧兵壓箱底的好貨。
想玩水攻也不可能,因為方圓五裏之內連超過三尺寬的河流都找不到。
看來會有一番唇槍舌劍的好戲了——帶著這樣的想法,平手汎秀參加了軍議。
……
大帳鋪開,諸將落座。
居於主將位置的毫無疑問是織田信忠。身邊還有個留著小胡子的中年武士手握太刀侍立在側。
仔細一看,這人乃是舊日袍澤,現已被委任為二代目首席輔佐役的河尻秀隆。此人的事情,平手汎秀遠在和泉也經常耳聞。這位同僚資曆很深,在二十五年前就加入了織田家,隻是由於出身太低沒人提攜,一路摸爬滾打至今,才是個知行千石的備大將。
上洛以來的曆次戰鬥中,河尻秀隆的武勇和軍略得到了普遍認可,許多人私下認為其才具不遜柴田、森可成、佐久間等大佬,更在前田、佐佐、池田這一票“信長兒童團”之上。如今被分配到二代目麾下,似乎有了大展宏圖的機會。
坐在織田信忠左手邊第一個座位的就是平手汎秀,對此不需要做絲毫推辭,身為副將當然就該有副將的樣子。
再往下是一門眾代表織田信包,美濃眾代表稻葉一鐵,尾張眾代表丹羽氏勝。
對麵坐著的則是鬆永久秀,畠山昭高,蒲生定秀,水野信元,池田勝正,五個被信長視作“外樣”的勢力。
其餘更小的勢力就沒有列席資格了。
“辛苦諸位了!今日四方英傑齊聚一堂,來到鄙人軍中,實在令我深感榮幸……”
趁著織田信忠在說開場白的時候,平手汎秀悄悄環視了一眼,評估著本方的真實戰鬥力。
三千旗本估計會由宿將河尻秀隆指揮,堪稱精兵配良將。
一門眾的五千大軍,積極性應該沒問題,但將領能力普遍平庸。織田信包也就是個勉強合格水平,卻已經是矮子裏的將軍了。年輕有為的長益、信澄,都尚未握有實權。
美濃眾的四千兵主要以“美濃三人眾”為主,自然是無需懷疑的老夥計。
但是尾張眾從上到下完全不值得信任。畢竟是“龍興之所”,當地有些本事的人都步步高升外派要職了,留下的可想而知。
至於五家外樣……
鬆永久秀肯定特別想把城裏的宿敵筒井順慶一棍子打死,不過這家夥隻擅長詭計,正兵作戰能力相當一般。
高大帥氣的畠山昭高是一個金玉其外的笨蛋,身為信長妹夫居然能被家臣蒙蔽架空,他不拖後腿就算幫大忙了。
蒲生定秀和水野信元素來是順風爭功逆風甩鍋的,自不用說。
也就攝津的池田勝正是個耿直的老實人,部隊質量也還行。
總共算計來,包括平手家的四千人在內,隻有約一萬三千人是穩定可靠的。
還未開戰,三萬二千五百大軍之中,就有足足六成被平手汎秀暗自標上“不可報以希望”的標簽。
遍布著南郭先生的軍隊,顯然是不適合打硬仗的。
這時候,織田信忠講完了廢話,伸手邀請左右兩邊的人發言了:“鄙人涉世未深,淺見寡識,不敢妄下軍令。此戰究竟該如何去行軍布陣,還要請諸位不吝賜教。”
年輕的空降領導缺乏威望,所以不能輕易表露想法,而應該先讓部下們發言,把自己擺到居中總結的位置。
——織田信忠對這一點,顯然領會得很好。
當然也有像他老爹當年那樣,每次都不管家臣想法一意孤行,然後屢戰屢勝把反對者的臉抽成豬頭的……
“稟報少主,在下確實有些想法。”主帥話說完,平手汎秀作為副將便立即接過話頭,微笑看著對麵的人說到:“鬆永彈正久居大和國,對附近的局勢應該是最了解的,不妨先聽聽他老人家的高見。”
鬆永久秀聽聞此言,稍有錯愕,立即反應過來,憨厚地笑了笑,說到:“既然有幸得到平手中務欽點,那麽老夫一定要盡力幫少殿參讚一番。唔……說起這福住城裏的筒井順慶,是我的宿敵。這家夥一貫頑固不化,對織田彈正和公方大人毫無敬意,老夫早就想將其剿滅了,隻可惜力有未逮。”
“多餘的話可以日後在講。今天我們集結了如此大軍,鬆永彈正認為該怎麽剿滅筒井家呢?”插話的是織田信包,他皺著眉神色冷淡地盯著鬆永久秀的刀疤臉,毫不掩飾自己的厭惡之意。
瞧人家這絲毫不怕得罪人的架勢,不愧是信長的親弟弟。有個牛逼的哥哥,就是這麽任性。
惹不起的鬆永久秀隻能當自己沒看到,依舊保持著和煦的微笑,溫言道:“筒井順慶手下頗有能人,並非一般蟊賊。福住城嘛……牆垣堅固,糧水充足。加上運輸困難,又沒有樹木可用,老朽實在想不出更多辦法,隻有‘蟻附’和‘穴攻’兩道了。”
蟻附,就是讓士兵像螞蟻一樣爬上城牆;穴攻,則是指挖掘地道進攻。這兩樣都是最傳統樸素的攻城方式。
對此織田信包嗤之以鼻:“蟻附?那會有多少傷損?穴攻?那需要多長時間?”
這話雖是吹毛求疵,但也道出了兩種方法的各自缺點。
水野信元立即順著幫腔道:“想要蟻附強攻,估計會傷亡八千以上;穴攻等到湊效,則至少需要五個月。”
他很明顯是在拍織田信包的馬屁。
鬆永久秀淡定自若,笑容不變:“長痛不如短痛,拔除一個大患是物有所值的。筒井家在大和橫行霸道已有數百年,今日若能一舉剿滅,世人定會傳頌織田家少主的赫赫威名。”
此時,稻葉一鐵突然插了一句:“隻要指揮得當,根本用不掉那麽大的代價。”
池田勝正也點了點頭:“八千人,五個月,說得太誇張了。”
水野信元頓時無語。
織田信包眉頭緊皺。
織田信忠稍顯不安。
河尻秀隆麵露焦急。
氣氛突然有些尷尬了。
其實,稻葉一鐵與池田勝正二人與鬆永久秀並無情誼,也沒有被收買。他們純粹是性格過於直率,看不得水野信元胡說八道罷了。
兩個愣貨這麽一攪活,倒顯得鬆永久秀那“強攻”的看法占了上風。
畠山昭高繡花枕頭沒多大用,丹羽氏勝連繡花枕頭都算不上,蒲生定秀老奸巨猾一言不發,於是身為副將的某人就隻能出來收拾局麵了。
“咳咳……”平手汎秀清了清嗓子,將眾人的目光都吸引過來,而後慢條斯理地說:“諸位還記得我們聚集此地的原因嗎?要攻略的,是伊賀國。福住城的筒井順慶,隻是擋在伊賀國門戶的一塊絆腳石。如果我們在這塊絆腳石麵前花費了太大的功夫,以至於還沒踏上伊賀國的領土,就損兵折將,曠時費日,就不免淪為笑柄了。我本人倒不怎麽在意,但若是讓少殿擔上不良的風評,豈不是罪該萬死。”
此言一出,眾人盡皆肅然。
織田信包、水野信元麵露喜色。
稻葉一鐵、池田勝正憤懣不樂。
織田信忠、河尻秀隆神清氣爽。
鬆永久秀的笑容也沒有開始時那麽自然了。
經過平手汎秀這麽一說,誰再堅持強攻,就要擔上“有意讓二代目出醜”的嫌疑。這個大鍋誰敢背?
一直不說話的老狐狸蒲生定秀這才湊上來提問:“不知平手中務有何高見呢?”
“當然是招撫了。”平手汎秀氣定神閑胸有成竹,“既然筒井家一時難以剿滅,又並非本次作戰的主要目標,為何一定要刀兵相向呢?”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瞟向鬆永久秀。
而鬆永久秀本人,作為招撫的最大障礙,依然還是盡力微笑,但已經十分勉強了。
平手汎秀佯作不知,繼續補充道:“我當然也知道,鬆永家與筒井家有些舊怨。但是仔細想想,也沒有血海深仇嘛!以鬆永彈正的光風霽月的胸懷,定能和衷共濟,相忍為國的。”
說到這裏,其實就有點欺負人了。
空口白牙,憑什麽要求鬆永家不記舊怨呢?
至少要給出點好處吧?
於是平手汎秀頓了一會兒,複又開口:“筒井家乃是大和國的豪族,若是能成功勸服的話,日後正好歸於大和守護鬆永彈正麾下,化敵為友,亦不失為沒談。”
“歸於大和守護麾下嘛……”鬆永久秀喃喃重複了一遍,似乎被這句話打動。
其他人都沒有表示意見。反正是跟自家關係不大的戰事,少流些血有什麽不好?
最終織田信忠點了點頭,起身做了決定:“既然已無異議,那就先按平手中務所言,嚐試招撫筒井家吧!”
眾人拜倒在地,一齊稱是。
具體的經過沒什麽好說的,魔王大人對這種程序性的東西,似乎重視不到哪裏去。倒是足利義昭似乎有借機擴大影響力的想法,隻是沒能力實現。幕府勢力看起來很是萎靡,大概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從和泉的失敗中走出來。
一些老朋友趁機會彼此聊了聊,但都是淺嚐輒止,談不出什麽實質性內容。畢竟信長一手推動的伊賀討伐戰才是當前的重點,眾人暫時無暇他顧。
第二日,平手汎秀便輔佐著織田信忠,一道檢閱部隊,接見各方將領。
這次的人員安排,稍顯得有些奇怪。
從伊勢攻那一路,已經做好了必敗的準備,魔王大人自然不適合前去。從大和攻這一路,是要給二代目刷聲望的,魔王大人更不適合前去。
所以他老人家就隻能留在京都陪足利義昭了。
坑隊友的任務交給了瀧川,帶小號的任務交給了平手,為了避免形成幹擾,保證主將的權威性,其他重臣便不適合摻和。
是故除了被禁足的佐久間之外,柴田、丹羽、森可成等人都也留在京都。
最終分配下來,織田信忠和平手汎秀這邊有三萬二千五百,瀧川那邊是一萬七千,又挑撥了一萬五千雜兵交給村井貞勝執行後勤任務。
剩下還有兩萬左右,隨著貴人們一起留在京都。
兩萬青壯無所事事地幹等著,每天光吃喝就是一兩百貫,似乎純屬浪費糧食。不過魔王大人財大氣粗,願意買這個單,外人自然也沒資格提意見。
在簡單的動員之後,大和方向的三萬多人馬,當日便馬不停蹄地向南進發。經過兩天的行軍路程之後,移動了約15裏(合57公裏),來到吉野山北部的龍王山城駐紮。
此處距離“筒井殘黨”的據點福住城,已經是咫尺之遙。站在高處手持著南蠻人的“千裏鏡”,就能看到城門口的柵欄和廢棄營帳。
聯軍的情報來源,主要是織田家的直屬忍軍“饗談”組織——信長從中調撥出了一大批精英來協助信忠。但各家各戶當然也不會完全放棄偵查的,比如平手汎秀就把石川五右衛門和服部秀安帶了過來。
基於斥候們的工作成果,再結合實體考察,織田信忠與平手汎秀很快就掌握了周邊的地形資料。
福住城這個地方,位於兩條山脈交夾之處,表麵上看並沒有什麽特別值得一提的地利,城牆的規模也不大。但打過交道的人都說此城的築造過程十分紮實,七成以上的結構都是石塊和黏土製成,既不怕投石車,也不用過於擔心火攻。
更重要的是,筒井家在此抗爭多年,經驗豐富,早已把城周圍的樹木砍伐焚燒幹淨了,斷絕了攻城一方就地取材搭建器械的可能性。想從外麵運輸攻城工具的話,道路條件又不允許,事實上隻提供三萬大軍的糧食就讓村井貞勝焦頭爛額了。
根據線報,敵方早已做好長期籠城的準備,在福住城裏挖下了五六口百尺深井,囤積有玄米八千石之多,足以讓二千名守兵支撐兩三年。此外倉庫還有強弓六百,箭矢十萬,都是興福寺僧兵壓箱底的好貨。
想玩水攻也不可能,因為方圓五裏之內連超過三尺寬的河流都找不到。
看來會有一番唇槍舌劍的好戲了——帶著這樣的想法,平手汎秀參加了軍議。
……
大帳鋪開,諸將落座。
居於主將位置的毫無疑問是織田信忠。身邊還有個留著小胡子的中年武士手握太刀侍立在側。
仔細一看,這人乃是舊日袍澤,現已被委任為二代目首席輔佐役的河尻秀隆。此人的事情,平手汎秀遠在和泉也經常耳聞。這位同僚資曆很深,在二十五年前就加入了織田家,隻是由於出身太低沒人提攜,一路摸爬滾打至今,才是個知行千石的備大將。
上洛以來的曆次戰鬥中,河尻秀隆的武勇和軍略得到了普遍認可,許多人私下認為其才具不遜柴田、森可成、佐久間等大佬,更在前田、佐佐、池田這一票“信長兒童團”之上。如今被分配到二代目麾下,似乎有了大展宏圖的機會。
坐在織田信忠左手邊第一個座位的就是平手汎秀,對此不需要做絲毫推辭,身為副將當然就該有副將的樣子。
再往下是一門眾代表織田信包,美濃眾代表稻葉一鐵,尾張眾代表丹羽氏勝。
對麵坐著的則是鬆永久秀,畠山昭高,蒲生定秀,水野信元,池田勝正,五個被信長視作“外樣”的勢力。
其餘更小的勢力就沒有列席資格了。
“辛苦諸位了!今日四方英傑齊聚一堂,來到鄙人軍中,實在令我深感榮幸……”
趁著織田信忠在說開場白的時候,平手汎秀悄悄環視了一眼,評估著本方的真實戰鬥力。
三千旗本估計會由宿將河尻秀隆指揮,堪稱精兵配良將。
一門眾的五千大軍,積極性應該沒問題,但將領能力普遍平庸。織田信包也就是個勉強合格水平,卻已經是矮子裏的將軍了。年輕有為的長益、信澄,都尚未握有實權。
美濃眾的四千兵主要以“美濃三人眾”為主,自然是無需懷疑的老夥計。
但是尾張眾從上到下完全不值得信任。畢竟是“龍興之所”,當地有些本事的人都步步高升外派要職了,留下的可想而知。
至於五家外樣……
鬆永久秀肯定特別想把城裏的宿敵筒井順慶一棍子打死,不過這家夥隻擅長詭計,正兵作戰能力相當一般。
高大帥氣的畠山昭高是一個金玉其外的笨蛋,身為信長妹夫居然能被家臣蒙蔽架空,他不拖後腿就算幫大忙了。
蒲生定秀和水野信元素來是順風爭功逆風甩鍋的,自不用說。
也就攝津的池田勝正是個耿直的老實人,部隊質量也還行。
總共算計來,包括平手家的四千人在內,隻有約一萬三千人是穩定可靠的。
還未開戰,三萬二千五百大軍之中,就有足足六成被平手汎秀暗自標上“不可報以希望”的標簽。
遍布著南郭先生的軍隊,顯然是不適合打硬仗的。
這時候,織田信忠講完了廢話,伸手邀請左右兩邊的人發言了:“鄙人涉世未深,淺見寡識,不敢妄下軍令。此戰究竟該如何去行軍布陣,還要請諸位不吝賜教。”
年輕的空降領導缺乏威望,所以不能輕易表露想法,而應該先讓部下們發言,把自己擺到居中總結的位置。
——織田信忠對這一點,顯然領會得很好。
當然也有像他老爹當年那樣,每次都不管家臣想法一意孤行,然後屢戰屢勝把反對者的臉抽成豬頭的……
“稟報少主,在下確實有些想法。”主帥話說完,平手汎秀作為副將便立即接過話頭,微笑看著對麵的人說到:“鬆永彈正久居大和國,對附近的局勢應該是最了解的,不妨先聽聽他老人家的高見。”
鬆永久秀聽聞此言,稍有錯愕,立即反應過來,憨厚地笑了笑,說到:“既然有幸得到平手中務欽點,那麽老夫一定要盡力幫少殿參讚一番。唔……說起這福住城裏的筒井順慶,是我的宿敵。這家夥一貫頑固不化,對織田彈正和公方大人毫無敬意,老夫早就想將其剿滅了,隻可惜力有未逮。”
“多餘的話可以日後在講。今天我們集結了如此大軍,鬆永彈正認為該怎麽剿滅筒井家呢?”插話的是織田信包,他皺著眉神色冷淡地盯著鬆永久秀的刀疤臉,毫不掩飾自己的厭惡之意。
瞧人家這絲毫不怕得罪人的架勢,不愧是信長的親弟弟。有個牛逼的哥哥,就是這麽任性。
惹不起的鬆永久秀隻能當自己沒看到,依舊保持著和煦的微笑,溫言道:“筒井順慶手下頗有能人,並非一般蟊賊。福住城嘛……牆垣堅固,糧水充足。加上運輸困難,又沒有樹木可用,老朽實在想不出更多辦法,隻有‘蟻附’和‘穴攻’兩道了。”
蟻附,就是讓士兵像螞蟻一樣爬上城牆;穴攻,則是指挖掘地道進攻。這兩樣都是最傳統樸素的攻城方式。
對此織田信包嗤之以鼻:“蟻附?那會有多少傷損?穴攻?那需要多長時間?”
這話雖是吹毛求疵,但也道出了兩種方法的各自缺點。
水野信元立即順著幫腔道:“想要蟻附強攻,估計會傷亡八千以上;穴攻等到湊效,則至少需要五個月。”
他很明顯是在拍織田信包的馬屁。
鬆永久秀淡定自若,笑容不變:“長痛不如短痛,拔除一個大患是物有所值的。筒井家在大和橫行霸道已有數百年,今日若能一舉剿滅,世人定會傳頌織田家少主的赫赫威名。”
此時,稻葉一鐵突然插了一句:“隻要指揮得當,根本用不掉那麽大的代價。”
池田勝正也點了點頭:“八千人,五個月,說得太誇張了。”
水野信元頓時無語。
織田信包眉頭緊皺。
織田信忠稍顯不安。
河尻秀隆麵露焦急。
氣氛突然有些尷尬了。
其實,稻葉一鐵與池田勝正二人與鬆永久秀並無情誼,也沒有被收買。他們純粹是性格過於直率,看不得水野信元胡說八道罷了。
兩個愣貨這麽一攪活,倒顯得鬆永久秀那“強攻”的看法占了上風。
畠山昭高繡花枕頭沒多大用,丹羽氏勝連繡花枕頭都算不上,蒲生定秀老奸巨猾一言不發,於是身為副將的某人就隻能出來收拾局麵了。
“咳咳……”平手汎秀清了清嗓子,將眾人的目光都吸引過來,而後慢條斯理地說:“諸位還記得我們聚集此地的原因嗎?要攻略的,是伊賀國。福住城的筒井順慶,隻是擋在伊賀國門戶的一塊絆腳石。如果我們在這塊絆腳石麵前花費了太大的功夫,以至於還沒踏上伊賀國的領土,就損兵折將,曠時費日,就不免淪為笑柄了。我本人倒不怎麽在意,但若是讓少殿擔上不良的風評,豈不是罪該萬死。”
此言一出,眾人盡皆肅然。
織田信包、水野信元麵露喜色。
稻葉一鐵、池田勝正憤懣不樂。
織田信忠、河尻秀隆神清氣爽。
鬆永久秀的笑容也沒有開始時那麽自然了。
經過平手汎秀這麽一說,誰再堅持強攻,就要擔上“有意讓二代目出醜”的嫌疑。這個大鍋誰敢背?
一直不說話的老狐狸蒲生定秀這才湊上來提問:“不知平手中務有何高見呢?”
“當然是招撫了。”平手汎秀氣定神閑胸有成竹,“既然筒井家一時難以剿滅,又並非本次作戰的主要目標,為何一定要刀兵相向呢?”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瞟向鬆永久秀。
而鬆永久秀本人,作為招撫的最大障礙,依然還是盡力微笑,但已經十分勉強了。
平手汎秀佯作不知,繼續補充道:“我當然也知道,鬆永家與筒井家有些舊怨。但是仔細想想,也沒有血海深仇嘛!以鬆永彈正的光風霽月的胸懷,定能和衷共濟,相忍為國的。”
說到這裏,其實就有點欺負人了。
空口白牙,憑什麽要求鬆永家不記舊怨呢?
至少要給出點好處吧?
於是平手汎秀頓了一會兒,複又開口:“筒井家乃是大和國的豪族,若是能成功勸服的話,日後正好歸於大和守護鬆永彈正麾下,化敵為友,亦不失為沒談。”
“歸於大和守護麾下嘛……”鬆永久秀喃喃重複了一遍,似乎被這句話打動。
其他人都沒有表示意見。反正是跟自家關係不大的戰事,少流些血有什麽不好?
最終織田信忠點了點頭,起身做了決定:“既然已無異議,那就先按平手中務所言,嚐試招撫筒井家吧!”
眾人拜倒在地,一齊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