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齊一路快步朝著金沙灘而來。


    彼時,金沙灘上,一群衣衫襤褸、麵容憔悴的難民或坐或臥,眼神中滿是疲憊與迷茫,仿佛被命運遺棄的孤雁。而在這群難民之中,兩位道人如鶴立雞群般引人注目。


    其中一位道長身長八尺,身姿挺拔猶如蒼鬆,他頭上綰著兩個鬆鬆垮垮的雙丫髻,一襲巴山短褐袍,腰間係著雜色彩絲絛,背上一柄鬆紋古銅劍,腳下穿著多耳麻鞋,手中執著一把鱉殼扇子,時不時輕輕扇動,八字眉下,一雙杏子眼炯炯有神,四方口,再配上一部濃密的絡腮胡,整個人看起來氣宇軒昂,盡顯道骨仙風。


    另一位則頭戴單紗抹眉頭巾,身著樸素的葛布直身長袍,雖質地普通,卻整潔得體,背上背著一把傘,傘麵微微泛黃,手中撐著的幡上,赫然寫著 “先天神數” 四個大字,兩旁還有十六個小字,寫的是 “荊南李助,十文一數,字字有準,術勝管輅”。


    此刻,這兩人正靜靜地相互打量著對方,誰也沒有率先開口。


    薑齊見狀,急忙快步來到近前,雙手抱拳,笑著拱手說道:“兩位道長,為何在此處停留?不如隨咱速速上山,也好稍作歇息。”


    李助聽聞,目光緩緩轉向薑齊,那目光猶如實質般銳利,上上下下將薑齊仔細打量了一番,直盯得薑齊心裏直發毛。


    李助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郎君儀表堂堂,氣宇不凡,隻可惜被困在這梁山一地。若是能尋得一處真正的風水寶地,建立基業,那怕不是……”


    薑齊心中一驚,生怕李助再說出什麽驚世駭俗之語,引得旁人側目。他連忙一把拉住李助的手腕,急切地說道:“李先生,此地人多嘴雜,實在不是說話的好地方,還請隨我上山再細細交談。”


    李助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詫異,旋即點了點頭。這一舉動,別的不說,單這份謹慎小心,就讓李助覺得此人頗有可取之處。


    這時,另一位道長爽朗地笑道:“貧道乃羅真人門下公孫勝,今日有幸得見梁山之主。”


    薑齊忙說道:“久聞入雲龍大名,如雷貫耳,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隨後吳用也趕了過來,兩人一起熱情地將兩位道士引領至山上。


    眾人來到一處寬敞明亮的議事廳,分賓主落座後,薑齊開門見山地問道:“兩位能來到梁山,咱心裏實在是歡喜得很。隻是不知二位此番前來,是單純的雲遊路過,還是另有一番深意呢?”


    公孫勝瞧了瞧李助,見他並無開口的意思,便率先說道:“實不相瞞,貧道自遼國一路雲遊天下,所到之處,皆是餓殍遍野、民不聊生,官吏惡霸橫行鄉裏,魚肉百姓,唯一以仁義聞名之地,便是郎君這處梁山。貧道無通天的本事,但也略知天時氣象之術,故而特來投奔郎君!”


    薑齊聽了這番話,看著公孫勝,但並未像一邊的吳用那般激動。


    在他的認知裏,天象預測,即便再厲害,能比得上現代的氣象衛星?可即便是氣象衛星,也不敢保證百分百準確的預測,更何況是人呢?


    薑齊還在等公孫勝繼續往下說,可見他不再多言,薑齊便直接開口問道:“不知公孫道長可會煉丹之術?”


    不說公孫勝,李助二人,便是一旁的吳用,都詫異的看了一眼薑齊,平日裏從未聽薑齊表示對煉丹有興趣,今日怎麽見了道士,如同換了一個人,倒像是汴梁城裏的那位官家一般?


    公孫勝聞言,不禁一愣,眉頭瞬間緊皺起來,他緩緩地搖了搖頭,略帶遺憾地說道:“這……貧道所學之中,並無煉丹之術。”


    薑齊有些失望,目光又轉向了李助。


    李助聽到薑齊這一問,原本淡然的神色瞬間多了幾分不屑。他皺著眉頭,冷哼一聲道:“原本還以為是個不凡之人,不想卻是貧道看走了眼。梁山根基尚且不穩,便想著求丹藥,也不知薑進士求的是長生不老之藥,還是那虎狼之藥?可惜啊,貧道也不擅長煉丹,怕是要讓進士老爺失望了。”


    “兩位道長誤會了!” 薑齊懊惱地一拍額頭,意識到自己操之過急,忙解釋道,“咱絕非是為了那亂七八糟的東西,而是有一門極為重要的學問,需要用到煉丹之法。兩位且隨我來,一看便知。”


    說罷,薑齊拉著二人來到自己的書房。書房內,書架林立,擺滿了各種書籍,這些都是薑齊平日在ai中抄錄下來的書籍,一般書房要地,薑齊絕對不會讓旁人入內,今日也是急了。


    薑齊在書架上翻找了一番,終於取出一本自己精心抄寫的《化學第一冊》。


    公孫勝和李助好奇地接過書,隻翻看了幾頁,便不約而同地發出一聲 “咦”。


    公孫勝認真翻看了幾章之後,合上書本,神色略顯凝重地說道:“這丹書不知郎君從何而來?其中確實記載了不少轉化催生之法,貧道雖知曉煉丹用火需勤加鑽研,但卻從未見過如此細致的闡述。”


    “這怕不是什麽丹書!” 李助忍不住笑道,笑聲中帶著一絲調侃。“郎君怕是對我二人有所誤解了。”


    “啊?” 薑齊一臉疑惑,眼中滿是不解。


    李助苦笑著解釋道:“道門中人,並非人人都會煉丹。貧道擅長的多是劍術以及占卜相麵之術,公孫道友所學的,主要是氣象之術。至於這化學…… 怕是郎君得再另尋他人了。”


    薑齊聽後,不禁苦笑起來。他看著手中的書籍,心中暗自思索:“本想著能找個人學習這門學問,提升一下梁山的科技水平,沒想到又失望了。難道真的什麽都要自己來做?雖說有 ai 相助,能保證成品的質量,可一個文明的發展,要是全靠一人推動,這也不是個事兒啊!”


    就在這時,沉思了片刻的公孫勝開口說道:“貧道倒是認識一人,此人擅長幻術,平日裏也喜歡琢磨些丹藥火藥之類的東西。郎君若是急需,貧道可以前去尋找他。”


    公孫勝尋人是真,不過更重要的是給自己一個離開的借口。自己前來投奔,人家卻沒看上自己,還鬧了這麽大的誤會,不離開還能做什麽呢?


    “可是幻魔君喬冽喬道清?” 薑齊問道。


    “正是此人!” 公孫勝暗暗鬆了一口氣,看來自己終於能夠離開了。


    吳用這時敏銳地察覺到公孫勝有離去之意,輕咳一聲。


    薑齊道:“道長所學,對梁山來說極為急需。且不說為將者需要知曉天時地利,便是梁山的日常生產,也須知旱澇雨霧,還望道長能留下,助咱一臂之力!”


    公孫勝沉吟片刻,正要開口,這時,李助雙手抱拳,拱手說道:“貧道所學乃是扶龍庭之術,不知郎君可敢用?”


    “咱學的可是屠龍術!” 薑齊哈哈一笑,伸手扶起李助,神色一正,認真說道,“咱現在不過是一條被困死在梁山的泥鰍罷了,道長這扶龍術可還管用?”


    “莫說泥鰍,便是蚯蚓!一遇風雲也會化龍!” 李助嗬嗬一笑,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郎君能以泥鰍自比,可見已經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困境。貧道正好有一言相諫,就當做晉身之資。”


    “還請先生詳細道來。” 薑齊一臉期待地說道。


    “郎君若是想要成事,此時還缺了一樣東西!”


    “缺了什麽?”


    “印信!” 李助神色嚴肅,認真說道,“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如今梁山雖看似人多勢眾,但多是流民饑民,為利所誘!正如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若能製定出一套嚴謹的規矩,大到軍事行動、錢糧分配,小到日常行為,皆有章可循,如此郎君威嚴日重,權利自成!”


    薑齊聽了連連點頭,可是越聽眼睛越眯的緊,就連一邊的公孫勝這時候也越聽越感覺味不對,再次打量著李助,這哪個一個道門中人,分明是商鞅在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十年書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十年書蟲並收藏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