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清明上河圖
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作者:三十年書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薑齊沿著汴河緩緩踱步,河麵波光粼粼,可他卻麵沉似水,心中的矛盾,洶湧翻卷,難以平息。
他本就清楚北宋徽宗年間官場的腐朽墮落,官吏們欺上瞞下的醜惡嘴臉,以及宋徽宗趙佶這個隻喜歡聽好話,對其他都是閉眼不聞不問的順毛驢。但大理寺外那份顛倒黑白的邸報,仍如同一記重錘,狠狠砸在他的三觀之上,讓他整個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恍惚!
薑齊是個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的一代,對於法律有著近乎盲目的信任感,對於國家有著信仰一般的熱愛!
盡管來到這個時代這麽久,他的這些觀念還在,還沒有徹底消亡。
無論是想通過讀書做官施展抱負,還是退而求其次在梁山圈地發展,他心中所想皆為這片土地,為的是能提前籌備,避開那慘絕人寰的靖康之恥。
不管是為了自己今世的家人,還是為了後世看到的那些記載,他實在不忍心眼睜睜看著九州大地陷入水深火熱!
可是,大理寺外的一幕告訴他,該醒醒了!
這裏是北宋,不是新時代!
很多在新時代裏理所應當的事情,在這個時候,是完全的大逆不道!
而在新時代裏明令禁止,甚至違法的行為,在這個時候卻大行其道!
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薑齊到了橫跨汴河的虹橋之上,依著橋上的欄杆,看著汴河濤濤,行船如織,心中說不盡的壓抑,甚至想著跑到宮城裏,揪著官家趙佶的衣領,告訴他振奮起來!
你不振奮起來,看看那些臣民,到了靖康時候,全部都要成為金人的奴隸!
你不振奮起來,看看你後宮裏的妻兒老小,趙氏一族的血緣親族,到時候金人破城,但凡姓趙的全被殺了幹淨!
城內城外多少百姓,黃河兩岸多少子民!
這些忙碌著隻為了一天兩餐的民眾,有多少人死在鐵蹄屠刀之下!
趙佶!
你能安心!
“郎君小心!” 一聲唿喊猛地打斷了薑齊的思緒。隻見一隻粗壯的胳膊伸過來,將他迅速拉到一旁。
與此同時,一個長長的船鉤 “砰” 的一聲,重重地落在剛才他倚著的橫欄上
“這是過船呐!須的小心,莫被船夫勾了去!”
“這是過船呐!可得小心著,莫被船夫的鉤子勾了去!” 那救他的壯漢,是個典型的汴梁漢子,皮膚黝黑,身形魁梧,操著一口地道的本地話,匆匆叮囑一句後,便大步融入人群,眨眼不見了蹤影。
薑齊驚魂未定,俯身向下看去,隻見一艘大船正緩緩駛向橋洞。
船夫們各司其職,有的手持竹竿奮力撐船,有的用長竿穩穩鉤住橋梁,有的則忙著用麻繩緊緊挽住船身,還有幾人齊心協力,快速放下桅杆,好讓船隻順利通過。
鄰船的人也沒閑著,扯著嗓子大聲吆喝,指指點點,七嘴八舌地出謀劃策。
船裏船外,橋上橋下,所有人都在為這艘船過橋而緊張忙碌著。
橋上圍觀的百姓們,一個個伸著脖子,探著頭,眼睛瞪得溜圓,神色緊張,仿佛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為過船的驚險情景捏了一把汗。
不遠處,已有幾艘船依次靜靜地泊在岸邊,主航道中,還有兩艘船正緩緩航行,櫓工那雄渾有力的汴河號子與纖工高亢激昂的汴河號子交織在一起,在空氣中久久迴蕩,憑添了幾分壯麗豪邁之氣!
這時,林衝快步走到薑齊身邊,他身著一襲勁裝,腰間佩著一柄長劍,身姿挺拔,透著一股英武之氣。“不遠處便是樊樓,那裏的酒菜可是一絕。郎君若是心中煩悶,林某請郎君去痛飲一番,一解心頭愁緒!”
薑齊擺了擺手,臉上露出溫和的笑意,說道:“林教頭俸祿也不寬裕,還是留著貼補家用吧。咱們去道旁的茶棚裏,喝些茶水,聊聊天,也挺好。”
說是找茶棚,最後薑齊和林衝在汴河碼頭與城門的中間,尋到了一個裝修雅致的茶樓。
茶樓雕梁畫棟,門口掛著兩盞大紅燈籠,隨風輕輕搖曳。
兩人剛一落座,熱情的茶博士便快步上前,手中拎著一把銅壺,動作嫻熟地為他們沏上兩杯香茗。茶香嫋嫋升騰,林衝這才微微前傾身子,壓低聲音說道:“之前在大理寺外,我見郎君神色不對,心中放心不下,便冒昧跟了過來。隻是林某有一事實在想不明白,還望郎君能為我指點一二。”
“指教不敢當,林教頭但說無妨。” 薑齊輕輕端起茶杯,微微抿了一口,苦澀的茶湯在舌尖散開,他的目光透過窗戶,望著街上熱鬧非凡的景象。
這一帶繁華熱鬧,酒店、茶樓一家挨著一家,各種店鋪字號密密麻麻,鱗次櫛比,街道上車轎穿梭,騾馬嘶鳴,一片忙碌。
不遠處,一間木工作坊裏,兩位技工正全神貫注地趕製一輛騾馬車,手中的工具上下翻飛。
拐彎的街道上,一位貨主正和馱工討價還價,準備租用毛驢馱運貨物,馱工彎下腰,正吃力地把地上的貨物搬到驢背上。
正對著茶樓的,是一位算命大師的占卜鋪子,門口人頭攢動,找他推算壽命財運的人絡繹不絕,生意十分興隆
林衝清了清嗓子,神色認真地說道:“既然蒲東之事就這麽無聲無息地過去了,沒掀起什麽風浪,那理應是好事一樁,郎君又何必如此糾結,愁眉不展呢?”
“這哪裏是什麽好事啊!” 薑齊重重地歎了口氣,臉上滿是無奈與憂慮,“小可反倒盼著大理寺能出具海捕公文呢。”
“郎君的想法,正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林衝一臉疑惑,眉頭擰成了個疙瘩。
“若是真有了公文,起碼說明咱們朝廷還能做到執法嚴明,可現實呢…… 唉!” 薑齊苦笑著,笑容裏滿是苦澀與嘲諷,“大理寺,是總掌天下刑罰審核的要害衙門!如此權重之地,處理事務卻如此偏袒不公,林教頭,你不妨想想,若是行軍打仗,軍法鬆弛,行軍司馬掌管賞罰不明,記錄功勳隨意潦草,那士兵們還哪來的士氣奮勇殺敵?”
“這……” 林衝聽到這話,先是一愣,隨即陷入沉思,過了好一會兒,才緩緩迴過神來,心中暗自點頭,覺得薑齊所言極是。
“雖說這事落到小可頭上,看似是逃過一劫,可若是換作一個普通鄉人,一個無權無勢的百姓呢?遇到官司也被這般隨意處置,你可曾想過,他們該去哪裏申冤訴苦?” 薑齊說著,情緒有些激動,端起茶杯,一口將茶水飲盡,“並非小可矯情,不知好歹,實在是對大理寺這般行徑失望透頂啊。”
“這……” 林衝一時語塞,竟無言以對。他低頭沉思,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若是自己遭了冤枉,又該去何處申訴呢?這麽一想,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心頭,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此時,兩人都沒了閑聊的興致,默默結賬後,便朝著客棧走去。
路過城門時,薑齊不禁皺起了眉頭。眼前的景象讓他大為震驚,城門處竟空無一人,沒有一個值守的兵丁,高大的城牆上下冷冷清清,不見任何守衛的身影。土牆上麵,本該有的城防工事蹤影全無,連最基本的射箭城垛都沒有,簡直就像一座不設防的空城,甚至連虛設的防禦都懶得做。而原本應該重兵把守的城防營位置,如今卻變成了一家商鋪,老板正站在門口,指揮著夥計們驗貨,賬房先生坐在一旁,埋著頭認真記賬。
薑齊轉頭看向林衝,神色嚴肅地問道:“林教頭身為禁軍教頭,您覺得這般守備,妥當嗎?”
林衝臉上閃過一絲尷尬,連忙解釋道:“守門之責向來是由廂軍負責。東京汴梁乃是中原腹地,天子腳下,太平盛世,哪會有什麽宵小之徒敢打汴梁的主意?郎君怕是想得太多,太過敏感了。”
薑齊聽了,隻是淡淡一笑,沒有再爭辯,心裏卻默默記下了這一切。
就在薑齊和林衝往客棧走的路上,高柄帶著一群家丁,大搖大擺地迎麵走來。高柄眼尖,一眼就看到了薑齊,臉上頓時露出不懷好意的笑容。“喲,這不是薑進士嗎?怎麽,在汴梁城逛得可還舒心?” 高柄陰陽怪氣地說道,語氣中充滿了嘲諷。
薑齊停下腳步,神色平靜地看著高柄,心中雖厭惡不已,但還是禮貌地拱了拱手:“高衙內,別來無恙。”
“哼,少跟我假惺惺的。你以為蒲東那事就這麽過去了?” 高柄往前逼近一步,惡狠狠地低聲說道,“告訴你,這事兒沒完!”
林衝見狀,上前一步,擋在薑齊身前,拱手笑道:“衙內,光天化日之下,衙內如此孟浪,太尉那邊可不好交代啊!”
高柄瞧了瞧林衝,聽他提起高俅,眼中露出一絲畏懼,但很快又強裝鎮定:“林衝,你少多管閑事!我和這薑齊的賬,遲早要算!”
“高衙內若是想算賬,隨時奉陪,但今日,還請你讓開。” 薑齊不卑不亢地說道,眼角看向了林衝腰中寶劍。
高柄還想再說些什麽,這時,一個家丁湊到他耳邊,小聲說道:“衙內,別惹事,老爺交代過的。”
高柄臉色一陣白一陣紅,最後狠狠地瞪了薑齊一眼,“你給我等著!” 說完,帶著家丁氣唿唿地走了。
與此同時,在太尉府的書房裏,高俅正坐在太師椅上,手中拿著邸報,眉頭微微皺起。高柄氣衝衝地走進來,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嘴裏嘟囔著:“氣死我了,爹,我剛才碰到薑齊那小子了!”
高俅放下邸報,臉色一沉:“我不是讓你最近老實點嗎?你又去招惹他做什麽?”
“兒子不服氣,爹,就這麽放過他?” 高柄一臉不服氣。
“蠢貨!蒲東一事,官家已經下了定論,現在不是找他麻煩的時候。” 高俅冷哼一聲,“你還是多操心操心自己的前途,別淨幹些沒腦子的事兒。”
“可是,爹,他……” 高柄還想爭辯。
“行了!” 高俅不耐煩地打斷他,“等過些時日,有軍功捷報傳來,我給你添上一筆功勞,讓你謀個正職官位。你要是再這麽衝動,壞了我的計劃,看我怎麽收拾你!”
高柄聽了,這才乖乖閉嘴,臉上卻還是一副不甘心的模樣。
而此時的薑齊,和林衝迴到客棧後,各自迴房休息。薑齊躺在床上,望著頭頂的房梁,思緒萬千。
他本就清楚北宋徽宗年間官場的腐朽墮落,官吏們欺上瞞下的醜惡嘴臉,以及宋徽宗趙佶這個隻喜歡聽好話,對其他都是閉眼不聞不問的順毛驢。但大理寺外那份顛倒黑白的邸報,仍如同一記重錘,狠狠砸在他的三觀之上,讓他整個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恍惚!
薑齊是個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的一代,對於法律有著近乎盲目的信任感,對於國家有著信仰一般的熱愛!
盡管來到這個時代這麽久,他的這些觀念還在,還沒有徹底消亡。
無論是想通過讀書做官施展抱負,還是退而求其次在梁山圈地發展,他心中所想皆為這片土地,為的是能提前籌備,避開那慘絕人寰的靖康之恥。
不管是為了自己今世的家人,還是為了後世看到的那些記載,他實在不忍心眼睜睜看著九州大地陷入水深火熱!
可是,大理寺外的一幕告訴他,該醒醒了!
這裏是北宋,不是新時代!
很多在新時代裏理所應當的事情,在這個時候,是完全的大逆不道!
而在新時代裏明令禁止,甚至違法的行為,在這個時候卻大行其道!
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薑齊到了橫跨汴河的虹橋之上,依著橋上的欄杆,看著汴河濤濤,行船如織,心中說不盡的壓抑,甚至想著跑到宮城裏,揪著官家趙佶的衣領,告訴他振奮起來!
你不振奮起來,看看那些臣民,到了靖康時候,全部都要成為金人的奴隸!
你不振奮起來,看看你後宮裏的妻兒老小,趙氏一族的血緣親族,到時候金人破城,但凡姓趙的全被殺了幹淨!
城內城外多少百姓,黃河兩岸多少子民!
這些忙碌著隻為了一天兩餐的民眾,有多少人死在鐵蹄屠刀之下!
趙佶!
你能安心!
“郎君小心!” 一聲唿喊猛地打斷了薑齊的思緒。隻見一隻粗壯的胳膊伸過來,將他迅速拉到一旁。
與此同時,一個長長的船鉤 “砰” 的一聲,重重地落在剛才他倚著的橫欄上
“這是過船呐!須的小心,莫被船夫勾了去!”
“這是過船呐!可得小心著,莫被船夫的鉤子勾了去!” 那救他的壯漢,是個典型的汴梁漢子,皮膚黝黑,身形魁梧,操著一口地道的本地話,匆匆叮囑一句後,便大步融入人群,眨眼不見了蹤影。
薑齊驚魂未定,俯身向下看去,隻見一艘大船正緩緩駛向橋洞。
船夫們各司其職,有的手持竹竿奮力撐船,有的用長竿穩穩鉤住橋梁,有的則忙著用麻繩緊緊挽住船身,還有幾人齊心協力,快速放下桅杆,好讓船隻順利通過。
鄰船的人也沒閑著,扯著嗓子大聲吆喝,指指點點,七嘴八舌地出謀劃策。
船裏船外,橋上橋下,所有人都在為這艘船過橋而緊張忙碌著。
橋上圍觀的百姓們,一個個伸著脖子,探著頭,眼睛瞪得溜圓,神色緊張,仿佛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為過船的驚險情景捏了一把汗。
不遠處,已有幾艘船依次靜靜地泊在岸邊,主航道中,還有兩艘船正緩緩航行,櫓工那雄渾有力的汴河號子與纖工高亢激昂的汴河號子交織在一起,在空氣中久久迴蕩,憑添了幾分壯麗豪邁之氣!
這時,林衝快步走到薑齊身邊,他身著一襲勁裝,腰間佩著一柄長劍,身姿挺拔,透著一股英武之氣。“不遠處便是樊樓,那裏的酒菜可是一絕。郎君若是心中煩悶,林某請郎君去痛飲一番,一解心頭愁緒!”
薑齊擺了擺手,臉上露出溫和的笑意,說道:“林教頭俸祿也不寬裕,還是留著貼補家用吧。咱們去道旁的茶棚裏,喝些茶水,聊聊天,也挺好。”
說是找茶棚,最後薑齊和林衝在汴河碼頭與城門的中間,尋到了一個裝修雅致的茶樓。
茶樓雕梁畫棟,門口掛著兩盞大紅燈籠,隨風輕輕搖曳。
兩人剛一落座,熱情的茶博士便快步上前,手中拎著一把銅壺,動作嫻熟地為他們沏上兩杯香茗。茶香嫋嫋升騰,林衝這才微微前傾身子,壓低聲音說道:“之前在大理寺外,我見郎君神色不對,心中放心不下,便冒昧跟了過來。隻是林某有一事實在想不明白,還望郎君能為我指點一二。”
“指教不敢當,林教頭但說無妨。” 薑齊輕輕端起茶杯,微微抿了一口,苦澀的茶湯在舌尖散開,他的目光透過窗戶,望著街上熱鬧非凡的景象。
這一帶繁華熱鬧,酒店、茶樓一家挨著一家,各種店鋪字號密密麻麻,鱗次櫛比,街道上車轎穿梭,騾馬嘶鳴,一片忙碌。
不遠處,一間木工作坊裏,兩位技工正全神貫注地趕製一輛騾馬車,手中的工具上下翻飛。
拐彎的街道上,一位貨主正和馱工討價還價,準備租用毛驢馱運貨物,馱工彎下腰,正吃力地把地上的貨物搬到驢背上。
正對著茶樓的,是一位算命大師的占卜鋪子,門口人頭攢動,找他推算壽命財運的人絡繹不絕,生意十分興隆
林衝清了清嗓子,神色認真地說道:“既然蒲東之事就這麽無聲無息地過去了,沒掀起什麽風浪,那理應是好事一樁,郎君又何必如此糾結,愁眉不展呢?”
“這哪裏是什麽好事啊!” 薑齊重重地歎了口氣,臉上滿是無奈與憂慮,“小可反倒盼著大理寺能出具海捕公文呢。”
“郎君的想法,正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林衝一臉疑惑,眉頭擰成了個疙瘩。
“若是真有了公文,起碼說明咱們朝廷還能做到執法嚴明,可現實呢…… 唉!” 薑齊苦笑著,笑容裏滿是苦澀與嘲諷,“大理寺,是總掌天下刑罰審核的要害衙門!如此權重之地,處理事務卻如此偏袒不公,林教頭,你不妨想想,若是行軍打仗,軍法鬆弛,行軍司馬掌管賞罰不明,記錄功勳隨意潦草,那士兵們還哪來的士氣奮勇殺敵?”
“這……” 林衝聽到這話,先是一愣,隨即陷入沉思,過了好一會兒,才緩緩迴過神來,心中暗自點頭,覺得薑齊所言極是。
“雖說這事落到小可頭上,看似是逃過一劫,可若是換作一個普通鄉人,一個無權無勢的百姓呢?遇到官司也被這般隨意處置,你可曾想過,他們該去哪裏申冤訴苦?” 薑齊說著,情緒有些激動,端起茶杯,一口將茶水飲盡,“並非小可矯情,不知好歹,實在是對大理寺這般行徑失望透頂啊。”
“這……” 林衝一時語塞,竟無言以對。他低頭沉思,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若是自己遭了冤枉,又該去何處申訴呢?這麽一想,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心頭,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此時,兩人都沒了閑聊的興致,默默結賬後,便朝著客棧走去。
路過城門時,薑齊不禁皺起了眉頭。眼前的景象讓他大為震驚,城門處竟空無一人,沒有一個值守的兵丁,高大的城牆上下冷冷清清,不見任何守衛的身影。土牆上麵,本該有的城防工事蹤影全無,連最基本的射箭城垛都沒有,簡直就像一座不設防的空城,甚至連虛設的防禦都懶得做。而原本應該重兵把守的城防營位置,如今卻變成了一家商鋪,老板正站在門口,指揮著夥計們驗貨,賬房先生坐在一旁,埋著頭認真記賬。
薑齊轉頭看向林衝,神色嚴肅地問道:“林教頭身為禁軍教頭,您覺得這般守備,妥當嗎?”
林衝臉上閃過一絲尷尬,連忙解釋道:“守門之責向來是由廂軍負責。東京汴梁乃是中原腹地,天子腳下,太平盛世,哪會有什麽宵小之徒敢打汴梁的主意?郎君怕是想得太多,太過敏感了。”
薑齊聽了,隻是淡淡一笑,沒有再爭辯,心裏卻默默記下了這一切。
就在薑齊和林衝往客棧走的路上,高柄帶著一群家丁,大搖大擺地迎麵走來。高柄眼尖,一眼就看到了薑齊,臉上頓時露出不懷好意的笑容。“喲,這不是薑進士嗎?怎麽,在汴梁城逛得可還舒心?” 高柄陰陽怪氣地說道,語氣中充滿了嘲諷。
薑齊停下腳步,神色平靜地看著高柄,心中雖厭惡不已,但還是禮貌地拱了拱手:“高衙內,別來無恙。”
“哼,少跟我假惺惺的。你以為蒲東那事就這麽過去了?” 高柄往前逼近一步,惡狠狠地低聲說道,“告訴你,這事兒沒完!”
林衝見狀,上前一步,擋在薑齊身前,拱手笑道:“衙內,光天化日之下,衙內如此孟浪,太尉那邊可不好交代啊!”
高柄瞧了瞧林衝,聽他提起高俅,眼中露出一絲畏懼,但很快又強裝鎮定:“林衝,你少多管閑事!我和這薑齊的賬,遲早要算!”
“高衙內若是想算賬,隨時奉陪,但今日,還請你讓開。” 薑齊不卑不亢地說道,眼角看向了林衝腰中寶劍。
高柄還想再說些什麽,這時,一個家丁湊到他耳邊,小聲說道:“衙內,別惹事,老爺交代過的。”
高柄臉色一陣白一陣紅,最後狠狠地瞪了薑齊一眼,“你給我等著!” 說完,帶著家丁氣唿唿地走了。
與此同時,在太尉府的書房裏,高俅正坐在太師椅上,手中拿著邸報,眉頭微微皺起。高柄氣衝衝地走進來,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嘴裏嘟囔著:“氣死我了,爹,我剛才碰到薑齊那小子了!”
高俅放下邸報,臉色一沉:“我不是讓你最近老實點嗎?你又去招惹他做什麽?”
“兒子不服氣,爹,就這麽放過他?” 高柄一臉不服氣。
“蠢貨!蒲東一事,官家已經下了定論,現在不是找他麻煩的時候。” 高俅冷哼一聲,“你還是多操心操心自己的前途,別淨幹些沒腦子的事兒。”
“可是,爹,他……” 高柄還想爭辯。
“行了!” 高俅不耐煩地打斷他,“等過些時日,有軍功捷報傳來,我給你添上一筆功勞,讓你謀個正職官位。你要是再這麽衝動,壞了我的計劃,看我怎麽收拾你!”
高柄聽了,這才乖乖閉嘴,臉上卻還是一副不甘心的模樣。
而此時的薑齊,和林衝迴到客棧後,各自迴房休息。薑齊躺在床上,望著頭頂的房梁,思緒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