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請你推薦幾個人
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作者:三十年書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酒宴過後,薑齊在少華山山寨歇了一宿。次日清晨,便被一陣此起彼伏的叫好聲吵得難以安睡,索性起身出門。
薑齊披上衣物,推門而出。隻見場子裏被人群圍得水泄不通,焦挺和楊春正在中央激烈地較量著,而鬱保四則筆挺地站在門口,並未下場。
“兄弟怎麽不去湊個熱鬧?” 薑齊臉上掛著溫和的笑意,開口問道。
“小郎君給俺吃飽穿暖,可不是讓俺去跟人鬥狠的,是讓俺護衛您的周全。焦兄弟一身祖傳的相撲功夫,技癢難耐去湊個熱鬧。要是俺也去了,小郎君身邊不就沒人看護了!” 鬱保四一臉認真,話語裏滿是忠誠。
薑齊爽朗地大笑起來,抬手拍了拍鬱保四結實的胳膊,將目光投向場中,專注地看起了這場精彩的廝鬥。
焦挺的本事著實不凡,家傳的相撲功夫在他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別看他身材壯碩,動作卻極為靈活,在輾轉騰挪之間,攻守有度,絲毫不落下風。
而楊春所學的是槍棒功夫,且一直未能得到名師指點,全靠自己摸索。一旦沒了兵器,功夫便打了對折。再加上山寨中的生活條件有限,平日裏最多隻能勉強填飽肚子,難以吃得豐盛,身子骨難免有些虛弱。
幾個迴合過後,戰局逐漸明朗。
焦挺瞅準時機,一個箭步上前,猛地一把兜住楊春的腿腳,巧妙地使上一股巧勁,雙手往身側後方用力一甩。
楊春瞬間失去平衡,重重地摔倒在地。
焦挺緊接著跨上一步,膝蓋穩穩地壓在楊春的後背,這一下力道不小,壓得楊春連連咳嗽。
“速速停下!” 薑齊見狀,急忙出聲阻攔,“你下手怎麽這般沒分寸,再用力些,怕是要傷了自家兄弟的肺腑!”
焦挺聽聞,趕忙退到一旁。
楊春這才緩過一口氣,止住咳嗽,站起身來,對著焦挺拱手說道:“焦兄弟好手段!就憑這相撲功夫,在江湖中定能聲名遠揚!”
焦挺擺了擺手,憨厚地說道:“俺食量太大,沒人願意收留,還得了個‘沒麵目’的諢號。幸好遇到小郎君收留,才不至於餓肚子,哪裏還想著在江湖上揚名立萬。”
幾人一陣說笑,輕鬆化解了剛剛的些許尷尬。
薑齊又留下兩千貫的錢引給了朱武,吩咐了一些私密事讓他去做,又囑咐一路注意安全,這才下了山去。
迴到史家莊。王進正與史進在院子裏切磋棍棒,見薑齊歸來,二人趕忙收住招式。
王進上前一步,關切地問道:“賢弟,事情可都忙完了?可有需要愚兄幫忙的地方?”
薑齊一邊拍打著身上的塵土,一邊笑著說:“哥哥若是肯幫忙,那可真是千好萬好!”
“除了去你那梁山泊之外!” 王進笑著補充道,“不是愚兄不明白賢弟招攬的心意,實在是之前已經給老種經略相公去了信。人無信不立,愚兄可不能做那違約失信小人。”
“哥哥所言極是!小可也不會做那等小人之事。” 薑齊雖覺有些可惜,但也深知不能強求。隻是一想到山寨中眾人武藝參差不齊的現狀,不禁又犯起愁來,“哥哥雖說要去延安府,可在東京的人脈還在。不知能否給小可推薦幾個不得誌的教頭?也好讓小可的寨子安穩些。”
“賢弟且稍等些時日,待愚兄仔細想想。”
“那就拜托哥哥了!”
薑齊和王進說完,又去尋了史老太公,對老太公說了購買糧草一事。
那史老太公自然應允!
史老太公想都沒想,便爽快地應允道:“小官人這是積德行善,小老兒哪裏肯推脫!留下莊中自用的,其他盡數賣於小官人就是了!”
“既然如此,那就謝過老太公了!”薑齊深施一禮,“少華山的山民得到這些吃食,不出十天半月便會離開。山中留下的開墾荒地,若是太公有想法,也可讓莊戶去耕種。雖說土地貧瘠,但多少也能多收個一兩鬥糧食。”
“小郎君仁義!小老兒自然銘記!”
史老太公暗自思忖,平白得了這些田地,雖日後可能會有人說他勾結草寇、隱瞞田產,但他做了這麽多年裏正,自有應對之法。所以薑齊一提,他心裏便明白其中利害,自然沒有推脫。
王進抽了個空,坐在書房裏,絞盡腦汁地想著能夠推薦給薑齊的朋友。思來想去,卻也隻想到寥寥幾人。
他老母親見自己兒子皺眉,不由問道:“我兒何事愁苦?不如給老身說說,也能給你出個主意。”
聽了王進講愁的是要給薑齊推薦人,老太太隨即笑道:“這有何難?還能把我兒愁成這樣!”
“那薑齊一看便知絕非等閑之輩,咱雖受了他的恩惠,日後自當親自去報恩。可若是牽連上其他朋友,豈不顯得咱為人失了義氣!”王進歎道,“且兒子當年為官也是深居簡出,交往的不多,哪裏又有多少賦閑的朋友?”
“糊塗啊!”老太太點了點王進的額頭,語重心長地說,“那東京汴梁城,不得誌的人還少?何須你與他們真有深厚交情,隻要認得,知道他們的住處,引薦幾個忠誠可靠又有本事的便是。再說,當年你父親和你叔父教過的學生不少,也不是每個人都吃上了官糧,其中也有落魄的。你把他們介紹給小官人,既算是報了恩,也是對他們的提攜,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有什麽做不得的?”
聽了老娘這話,王進頓時有了人選,笑道:“還是老娘懂得人情往來,這家中一老,萬萬得保重身體,切莫像之前那般糟踐自己身子骨!”
“就你這貧嘴!”老太太也是笑罵道,“還不去寫書信,還要拖到什麽時候!”
“兒子領命!”
夜裏,史老太公派遣了莊客,有的挑著擔子,有的趕著馬車,將庫房糧倉裏剩餘的糧食仔細稱好、裝袋,趁著夜色,連夜趕路,送至少華山。
“爹,這少華山不是山匪強人嗎?那薑進士還和他們有牽扯?莫非也是個歹人不成?”史進護著自己老爹,低聲問道。
“哪是歹人,不過是個讀書讀迂的書生而已。”史老太公笑道,“定是出門少了,見不得淒苦,善心發作了,不過也是好事,這般人皆是沒有害人之心的,值得深交!”
“我看可不像。” 史進搖了搖頭,“這薑進士讀書厲害,對兵法謀略裏的種種事情都講得明明白白、細致入微,一看就是讀過兵書的。這樣的人,怎麽能隻是個單純的善人呢?”
“不管如何,他能讓少華山上的那群人離開,對咱們史家莊便是好事,尤其是對你,更是好事!”史太公道,“你性子衝動,又暴躁難自控,若是被人所激,必走上歪路,少華山強人在側,你若是上山落草,我史家莊如何自處?”
“兒子如何就會落草了!”史進笑道,“那落草的能有什麽好下場,不過都是些打家劫舍的小打小鬧罷了!”
史進聽了薑齊幾天的課,薑齊講的都是王侯將相的故事,說的是戰場上的兵來將往,談論的都是李牧、王翦、白起、項羽之類的英雄人物,史進的眼界已然開闊了許多,哪裏還能看得上草寇的勾當。
史太公聽了史進的講述,心中既激動又擔憂。思忖良久,直到被史進攙扶著走進臥房,才突然叫住史進,鄭重地說道:“若是老夫哪日不在了,你也別在此地虛度光陰,早早賣了土地家私,去梁山投奔薑齊!你可一定要記住了!”
“老爹,大晚上的,您說這些做什麽!” 史進一聽這話,眼眶瞬間有些發紅,“您老就安心將養身體!”
“老夫說的你可記下了?”
“兒子都記下了!”
薑齊披上衣物,推門而出。隻見場子裏被人群圍得水泄不通,焦挺和楊春正在中央激烈地較量著,而鬱保四則筆挺地站在門口,並未下場。
“兄弟怎麽不去湊個熱鬧?” 薑齊臉上掛著溫和的笑意,開口問道。
“小郎君給俺吃飽穿暖,可不是讓俺去跟人鬥狠的,是讓俺護衛您的周全。焦兄弟一身祖傳的相撲功夫,技癢難耐去湊個熱鬧。要是俺也去了,小郎君身邊不就沒人看護了!” 鬱保四一臉認真,話語裏滿是忠誠。
薑齊爽朗地大笑起來,抬手拍了拍鬱保四結實的胳膊,將目光投向場中,專注地看起了這場精彩的廝鬥。
焦挺的本事著實不凡,家傳的相撲功夫在他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別看他身材壯碩,動作卻極為靈活,在輾轉騰挪之間,攻守有度,絲毫不落下風。
而楊春所學的是槍棒功夫,且一直未能得到名師指點,全靠自己摸索。一旦沒了兵器,功夫便打了對折。再加上山寨中的生活條件有限,平日裏最多隻能勉強填飽肚子,難以吃得豐盛,身子骨難免有些虛弱。
幾個迴合過後,戰局逐漸明朗。
焦挺瞅準時機,一個箭步上前,猛地一把兜住楊春的腿腳,巧妙地使上一股巧勁,雙手往身側後方用力一甩。
楊春瞬間失去平衡,重重地摔倒在地。
焦挺緊接著跨上一步,膝蓋穩穩地壓在楊春的後背,這一下力道不小,壓得楊春連連咳嗽。
“速速停下!” 薑齊見狀,急忙出聲阻攔,“你下手怎麽這般沒分寸,再用力些,怕是要傷了自家兄弟的肺腑!”
焦挺聽聞,趕忙退到一旁。
楊春這才緩過一口氣,止住咳嗽,站起身來,對著焦挺拱手說道:“焦兄弟好手段!就憑這相撲功夫,在江湖中定能聲名遠揚!”
焦挺擺了擺手,憨厚地說道:“俺食量太大,沒人願意收留,還得了個‘沒麵目’的諢號。幸好遇到小郎君收留,才不至於餓肚子,哪裏還想著在江湖上揚名立萬。”
幾人一陣說笑,輕鬆化解了剛剛的些許尷尬。
薑齊又留下兩千貫的錢引給了朱武,吩咐了一些私密事讓他去做,又囑咐一路注意安全,這才下了山去。
迴到史家莊。王進正與史進在院子裏切磋棍棒,見薑齊歸來,二人趕忙收住招式。
王進上前一步,關切地問道:“賢弟,事情可都忙完了?可有需要愚兄幫忙的地方?”
薑齊一邊拍打著身上的塵土,一邊笑著說:“哥哥若是肯幫忙,那可真是千好萬好!”
“除了去你那梁山泊之外!” 王進笑著補充道,“不是愚兄不明白賢弟招攬的心意,實在是之前已經給老種經略相公去了信。人無信不立,愚兄可不能做那違約失信小人。”
“哥哥所言極是!小可也不會做那等小人之事。” 薑齊雖覺有些可惜,但也深知不能強求。隻是一想到山寨中眾人武藝參差不齊的現狀,不禁又犯起愁來,“哥哥雖說要去延安府,可在東京的人脈還在。不知能否給小可推薦幾個不得誌的教頭?也好讓小可的寨子安穩些。”
“賢弟且稍等些時日,待愚兄仔細想想。”
“那就拜托哥哥了!”
薑齊和王進說完,又去尋了史老太公,對老太公說了購買糧草一事。
那史老太公自然應允!
史老太公想都沒想,便爽快地應允道:“小官人這是積德行善,小老兒哪裏肯推脫!留下莊中自用的,其他盡數賣於小官人就是了!”
“既然如此,那就謝過老太公了!”薑齊深施一禮,“少華山的山民得到這些吃食,不出十天半月便會離開。山中留下的開墾荒地,若是太公有想法,也可讓莊戶去耕種。雖說土地貧瘠,但多少也能多收個一兩鬥糧食。”
“小郎君仁義!小老兒自然銘記!”
史老太公暗自思忖,平白得了這些田地,雖日後可能會有人說他勾結草寇、隱瞞田產,但他做了這麽多年裏正,自有應對之法。所以薑齊一提,他心裏便明白其中利害,自然沒有推脫。
王進抽了個空,坐在書房裏,絞盡腦汁地想著能夠推薦給薑齊的朋友。思來想去,卻也隻想到寥寥幾人。
他老母親見自己兒子皺眉,不由問道:“我兒何事愁苦?不如給老身說說,也能給你出個主意。”
聽了王進講愁的是要給薑齊推薦人,老太太隨即笑道:“這有何難?還能把我兒愁成這樣!”
“那薑齊一看便知絕非等閑之輩,咱雖受了他的恩惠,日後自當親自去報恩。可若是牽連上其他朋友,豈不顯得咱為人失了義氣!”王進歎道,“且兒子當年為官也是深居簡出,交往的不多,哪裏又有多少賦閑的朋友?”
“糊塗啊!”老太太點了點王進的額頭,語重心長地說,“那東京汴梁城,不得誌的人還少?何須你與他們真有深厚交情,隻要認得,知道他們的住處,引薦幾個忠誠可靠又有本事的便是。再說,當年你父親和你叔父教過的學生不少,也不是每個人都吃上了官糧,其中也有落魄的。你把他們介紹給小官人,既算是報了恩,也是對他們的提攜,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有什麽做不得的?”
聽了老娘這話,王進頓時有了人選,笑道:“還是老娘懂得人情往來,這家中一老,萬萬得保重身體,切莫像之前那般糟踐自己身子骨!”
“就你這貧嘴!”老太太也是笑罵道,“還不去寫書信,還要拖到什麽時候!”
“兒子領命!”
夜裏,史老太公派遣了莊客,有的挑著擔子,有的趕著馬車,將庫房糧倉裏剩餘的糧食仔細稱好、裝袋,趁著夜色,連夜趕路,送至少華山。
“爹,這少華山不是山匪強人嗎?那薑進士還和他們有牽扯?莫非也是個歹人不成?”史進護著自己老爹,低聲問道。
“哪是歹人,不過是個讀書讀迂的書生而已。”史老太公笑道,“定是出門少了,見不得淒苦,善心發作了,不過也是好事,這般人皆是沒有害人之心的,值得深交!”
“我看可不像。” 史進搖了搖頭,“這薑進士讀書厲害,對兵法謀略裏的種種事情都講得明明白白、細致入微,一看就是讀過兵書的。這樣的人,怎麽能隻是個單純的善人呢?”
“不管如何,他能讓少華山上的那群人離開,對咱們史家莊便是好事,尤其是對你,更是好事!”史太公道,“你性子衝動,又暴躁難自控,若是被人所激,必走上歪路,少華山強人在側,你若是上山落草,我史家莊如何自處?”
“兒子如何就會落草了!”史進笑道,“那落草的能有什麽好下場,不過都是些打家劫舍的小打小鬧罷了!”
史進聽了薑齊幾天的課,薑齊講的都是王侯將相的故事,說的是戰場上的兵來將往,談論的都是李牧、王翦、白起、項羽之類的英雄人物,史進的眼界已然開闊了許多,哪裏還能看得上草寇的勾當。
史太公聽了史進的講述,心中既激動又擔憂。思忖良久,直到被史進攙扶著走進臥房,才突然叫住史進,鄭重地說道:“若是老夫哪日不在了,你也別在此地虛度光陰,早早賣了土地家私,去梁山投奔薑齊!你可一定要記住了!”
“老爹,大晚上的,您說這些做什麽!” 史進一聽這話,眼眶瞬間有些發紅,“您老就安心將養身體!”
“老夫說的你可記下了?”
“兒子都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