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離約定的出發日期越來越近,太子丹便開始有些坐立不安起來。
他擔心荊軻拖延太久會錯失良機,更害怕荊軻會心生怯意,改變最初的想法從而反悔。
太子丹忍不住派人前去催促荊軻盡快動身。
數日時光匆匆而過,太子丹心急如焚地盼望著荊軻早日踏上那危險重重的征途。
然而,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荊軻卻依舊毫無動身之意。
終於,太子丹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焦躁與不滿,隻見他緊蹙眉頭,雙目微眯,冷冷地注視著荊軻,聲音也變得異常冷硬起來:
“時間已然所剩無幾,您究竟為何還遲遲不肯動身呢?莫非您已經忘卻了我們共同的使命和約定?若真是如此,那麽,請允許我先行派遣秦武陽出發吧!”太子丹這番話語說得毫不留情,仿佛一把利劍直直刺向荊軻的心窩。
荊軻聽了非常生氣,怒斥太子丹道:
倘若此刻就此離去,但最終無法歸來向太子您複命,那麽在下便是那背信棄義、不忠不義之徒啊!
如今,僅憑這區區一把匕首,便要孤身闖入那深不可測、強大無比的秦國境內,實在是吉兇難料。
而我之所以在此處稍作停留,無非是在靜候那位與我相約同行之人罷了。
誰曾想,如今太子殿下竟怪罪於我動身太遲,既然如此,那在下也不再多做解釋,就在此與諸位道別吧!
於是,荊軻就出發了。
太子丹以及那些知曉內情的賓客們,皆身著潔白如雪的衣裳,頭戴白色的帽子,前來為他送別。
他們緩緩來到了易水邊,眾人神情肅穆而凝重。在這空曠的河畔,先舉行了莊重的祭祀路神儀式,以祈求此行平安順利。
隨著儀式結束,意味著分別的時刻即將來臨。高漸離手持築琴,輕輕彈奏起來,那悠揚而淒婉的旋律如泣如訴,仿佛訴說著無盡的離愁別緒。
荊軻則和著節拍引吭高歌,其歌聲蒼涼悲愴,在場的眾多賓客無不為之動容,淚水悄然滑落臉頰,隻能輕聲抽泣著,生怕驚擾了這令人心碎的場景。
荊軻並未就此停歇,他再次邁步向前,昂首挺胸,放聲唱出更為激昂慷慨的詞句: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荊軻的聲音猶如雷霆萬鈞,震撼天地。
眾賓客聞聽此言,皆瞪大雙眼,眼中滿含驚愕與悲憤之情。
甚至有人因為情緒過於激動,頭發根根豎立,竟然直直地頂起了頭上的帽子。整個場麵氣氛緊張到極點,仿佛時間都在此刻凝固。
荊軻毅然決然地上車離去,自始至終未曾迴過頭去看上哪怕一眼。
他那堅毅而決絕的背影漸漸消失在了道路的盡頭,仿佛帶走了所有人的目光與牽掛。
經過漫長的旅途,荊軻終於抵達了強大的秦國。
荊軻懷揣著一份價值千金的珍貴禮物,這份禮物凝聚了無數人的心血與期望。
荊軻深知此次任務的重要性,因此毫不吝嗇地將這份厚禮慷慨地贈予了秦王的寵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得到這份重禮後,心中暗自歡喜。他明白荊軻此番前來定有要事相求,便決定先為其在秦王麵前美言幾句。
蒙嘉就精心準備了一番說辭,找了一個合適的時機來到秦王跟前,恭敬地說道:
尊敬的大王啊,燕王對您的威風可謂是懼怕至極!他根本不敢派兵前來抵抗您的雄師,而是心甘情願讓整個燕國成為秦國的臣民。
燕國上下都渴望能夠位列諸侯之班,如同秦國的郡縣一般向您進貢納稅,以守護他們先祖留下的宗廟。
然而,由於燕王內心惶恐不安,實在不敢親自前來向您陳述這些想法。所以,他特意命人恭恭敬敬地砍下了叛將樊於期的頭顱,並呈上燕國督亢一帶的詳細地圖。
現在這兩樣東西皆被小心翼翼地裝進精美的盒子之中,燕王更是在朝堂之上鄭重其事地將它們送出來,還派遣了使者專程趕來向大王稟報此事。如今,燕國的一切都任憑大王您發落、處置。
秦王聽完之後,臉上頓時綻放出無比欣喜的笑容。他迅速起身,換上那套象征著無上權威和莊重的朝服,精心布置起盛大而隆重的九賓之禮,準備以最高規格在宏偉壯麗的鹹陽宮中迎接來自燕國的使者。
荊軻則雙手穩穩地捧著那個裝著樊於期頭顱的精致盒子,步伐堅定且沉穩,而一旁的秦武陽則小心翼翼地捧著裝有地圖的匣子,跟隨著荊軻一同走進宮殿。
他們兩人沿著長長的通道緩緩前行,終於來到了宮殿的台階之下。
然而就在這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原本還算鎮定的秦武陽突然間臉色變得慘白如紙,身體也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得秦國的群臣們紛紛投來了詫異的目光,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之聲此起彼伏,整個大殿內彌漫著一股緊張而詭異的氣氛。
荊軻敏銳地察覺到了周圍環境的變化,他毫不猶豫地轉過頭去,對著秦武陽微微一笑,仿佛要用這溫暖的笑容給予對方一絲安慰與鼓勵。
緊接著,荊軻大步向前邁進,走到秦王跟前深深鞠了一躬,然後不卑不亢地說道:
“啟稟大王,此人乃是來自北方邊遠之地的粗陋之人,從未有機會拜見天子這般尊貴的人物,心中難免惶恐不安,故而才會如此失態。還望大王您大人大量,稍加寬恕於他,好讓他能在您的麵前順利完成此次使命。”
秦王嬴政微微頷首,表示理解,隨後對荊軻說道:“快快起身吧!將武陽手中所持的地圖呈上來給朕瞧瞧!”
荊軻領命後,轉身從秦武陽手中接過地圖,並恭恭敬敬地將其捧在胸前。
隻見荊軻深吸一口氣,輕輕揭開地圖卷軸的封蓋,然後小心翼翼地一點點展開。
隨著地圖逐漸鋪陳開來,眾人的目光都被緊緊吸引住了。
可誰也沒有想到,當整幅地圖完全展開之時,一把鋒利無比的匕首赫然出現在眼前!
說時遲那時快!隻見荊軻一個箭步衝上前去,左手如鐵鉗一般緊緊地抓住了秦王那華麗的衣袖,右手則緊握著鋒利無比的匕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朝著秦王猛刺過去。
然而,這一擊卻並未擊中目標,秦王被這突如其來的襲擊嚇得瞠目結舌,滿臉驚愕之色。
嬴政本能地聳身而起,用力一掙,隻聽得“嘶啦”一聲,那衣袖竟被硬生生地扯斷了。
嬴政慌亂之中伸手想要拔劍反擊,可怎奈那劍身過長,一時之間難以拔出。
無奈之下,他隻得先一把抓起劍鞘,企圖以此抵擋荊軻的攻擊。
此時此刻,場麵異常危急,那長劍仿佛與劍鞘融為一體,無論秦王如何使勁兒,都無法將其順利抽出。
荊軻見此情形,毫不遲疑地繼續向前追擊秦王。
秦王則如同一隻受驚的兔子,驚慌失措地繞著大殿中的柱子拚命奔跑。
這一幕實在太過驚人,秦國的君臣們全都看傻了眼,一個個呆若木雞。
誰能想到這樣的事情會在朝堂之上驟然發生呢?眾人皆是始料未及,完全失去了平日裏的鎮定自若和威嚴儀態。
要知道,按照秦國嚴苛的律法規定,在殿上侍奉秦王的眾多大臣們,身上是絕對不允許攜帶哪怕一丁點的兵器的;而那些負責守衛宮廷安全的侍衛們雖然手握各式武器,卻隻能老老實實地在殿下恭候待命,沒有得到君王明確的指令,他們是萬萬不敢擅自登上大殿一步的。
就在這千鈞一發、萬分緊急的關頭,不僅沒有人能夠及時召喚來侍衛前來護駕,更糟糕的是,由於事發突然,在場的所有人都未曾料到會有如此變故,根本來不及做出任何有效的應對措施。
當荊軻瘋狂地追逐著秦王的時候,滿朝文武百官隻能在手忙腳亂、驚惶失措之間,赤手空拳地一同與荊軻展開殊死搏鬥。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隻見秦王身邊的禦醫夏無且眼疾手快,迅速從懷中掏出那裝藥的袋子,並使出渾身力氣將其狠狠地朝荊軻扔去。
此刻,秦王正驚慌失措地繞著柱子拚命奔跑,由於事發突然,他整個人完全陷入了極度的恐慌之中,大腦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眼前這突如其來的危機。
而此時,站在一旁的大臣們心急如焚,他們齊聲高唿:“大王,快快將劍背於背上!”這一聲聲急切的唿喊如同驚雷一般在宮殿內迴蕩。
聽到大臣們的提醒,嬴政如夢初醒,連忙伸手握住劍柄,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將長劍背在了身後。
緊接著,他一個轉身,猛地抽出寶劍,朝著荊軻狠狠刺去。隻聽一聲慘叫,荊軻的左腿被秦王手中鋒利無比的寶劍硬生生地砍斷了。刹那間,鮮血四濺,荊軻痛苦地倒在了地上。
然而,身殘誌堅的荊軻並沒有放棄抵抗。他強忍著劇痛,艱難地抬起手臂,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將手中緊握的匕首用力擲向秦王。
這一擲並未命中目標,而是直直地擊中了旁邊的一根柱子,發出清脆的撞擊聲後便無力地掉落在地。
嬴政見狀,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怒火,他再次揮起手中的長劍,對著荊軻一陣猛砍。
眨眼之間,荊軻身上已多處負傷,整整承受了八處深深的劍傷。麵對如此絕境,荊軻心裏很清楚,此次行刺已然失敗。
但即便如此,他依舊毫不畏懼,反而依靠著身旁的柱子,臉上露出一抹慘笑。隨後,他如同一個泄了氣的皮球般,雙腿無力地張開,像撮箕一樣癱坐在地上,口中大罵道:
“哼!今日之事未能成功,皆因我本欲生擒於你,定要拿到那份約契迴去交予燕太子丹!”
話音未落,早已守候在一旁的秦王侍衛們紛紛衝上前去,手起刀落,瞬間便將荊軻斬殺當場。
至此,這場驚心動魄的刺殺行動終於畫上了句號。
他擔心荊軻拖延太久會錯失良機,更害怕荊軻會心生怯意,改變最初的想法從而反悔。
太子丹忍不住派人前去催促荊軻盡快動身。
數日時光匆匆而過,太子丹心急如焚地盼望著荊軻早日踏上那危險重重的征途。
然而,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荊軻卻依舊毫無動身之意。
終於,太子丹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焦躁與不滿,隻見他緊蹙眉頭,雙目微眯,冷冷地注視著荊軻,聲音也變得異常冷硬起來:
“時間已然所剩無幾,您究竟為何還遲遲不肯動身呢?莫非您已經忘卻了我們共同的使命和約定?若真是如此,那麽,請允許我先行派遣秦武陽出發吧!”太子丹這番話語說得毫不留情,仿佛一把利劍直直刺向荊軻的心窩。
荊軻聽了非常生氣,怒斥太子丹道:
倘若此刻就此離去,但最終無法歸來向太子您複命,那麽在下便是那背信棄義、不忠不義之徒啊!
如今,僅憑這區區一把匕首,便要孤身闖入那深不可測、強大無比的秦國境內,實在是吉兇難料。
而我之所以在此處稍作停留,無非是在靜候那位與我相約同行之人罷了。
誰曾想,如今太子殿下竟怪罪於我動身太遲,既然如此,那在下也不再多做解釋,就在此與諸位道別吧!
於是,荊軻就出發了。
太子丹以及那些知曉內情的賓客們,皆身著潔白如雪的衣裳,頭戴白色的帽子,前來為他送別。
他們緩緩來到了易水邊,眾人神情肅穆而凝重。在這空曠的河畔,先舉行了莊重的祭祀路神儀式,以祈求此行平安順利。
隨著儀式結束,意味著分別的時刻即將來臨。高漸離手持築琴,輕輕彈奏起來,那悠揚而淒婉的旋律如泣如訴,仿佛訴說著無盡的離愁別緒。
荊軻則和著節拍引吭高歌,其歌聲蒼涼悲愴,在場的眾多賓客無不為之動容,淚水悄然滑落臉頰,隻能輕聲抽泣著,生怕驚擾了這令人心碎的場景。
荊軻並未就此停歇,他再次邁步向前,昂首挺胸,放聲唱出更為激昂慷慨的詞句: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荊軻的聲音猶如雷霆萬鈞,震撼天地。
眾賓客聞聽此言,皆瞪大雙眼,眼中滿含驚愕與悲憤之情。
甚至有人因為情緒過於激動,頭發根根豎立,竟然直直地頂起了頭上的帽子。整個場麵氣氛緊張到極點,仿佛時間都在此刻凝固。
荊軻毅然決然地上車離去,自始至終未曾迴過頭去看上哪怕一眼。
他那堅毅而決絕的背影漸漸消失在了道路的盡頭,仿佛帶走了所有人的目光與牽掛。
經過漫長的旅途,荊軻終於抵達了強大的秦國。
荊軻懷揣著一份價值千金的珍貴禮物,這份禮物凝聚了無數人的心血與期望。
荊軻深知此次任務的重要性,因此毫不吝嗇地將這份厚禮慷慨地贈予了秦王的寵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得到這份重禮後,心中暗自歡喜。他明白荊軻此番前來定有要事相求,便決定先為其在秦王麵前美言幾句。
蒙嘉就精心準備了一番說辭,找了一個合適的時機來到秦王跟前,恭敬地說道:
尊敬的大王啊,燕王對您的威風可謂是懼怕至極!他根本不敢派兵前來抵抗您的雄師,而是心甘情願讓整個燕國成為秦國的臣民。
燕國上下都渴望能夠位列諸侯之班,如同秦國的郡縣一般向您進貢納稅,以守護他們先祖留下的宗廟。
然而,由於燕王內心惶恐不安,實在不敢親自前來向您陳述這些想法。所以,他特意命人恭恭敬敬地砍下了叛將樊於期的頭顱,並呈上燕國督亢一帶的詳細地圖。
現在這兩樣東西皆被小心翼翼地裝進精美的盒子之中,燕王更是在朝堂之上鄭重其事地將它們送出來,還派遣了使者專程趕來向大王稟報此事。如今,燕國的一切都任憑大王您發落、處置。
秦王聽完之後,臉上頓時綻放出無比欣喜的笑容。他迅速起身,換上那套象征著無上權威和莊重的朝服,精心布置起盛大而隆重的九賓之禮,準備以最高規格在宏偉壯麗的鹹陽宮中迎接來自燕國的使者。
荊軻則雙手穩穩地捧著那個裝著樊於期頭顱的精致盒子,步伐堅定且沉穩,而一旁的秦武陽則小心翼翼地捧著裝有地圖的匣子,跟隨著荊軻一同走進宮殿。
他們兩人沿著長長的通道緩緩前行,終於來到了宮殿的台階之下。
然而就在這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原本還算鎮定的秦武陽突然間臉色變得慘白如紙,身體也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得秦國的群臣們紛紛投來了詫異的目光,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之聲此起彼伏,整個大殿內彌漫著一股緊張而詭異的氣氛。
荊軻敏銳地察覺到了周圍環境的變化,他毫不猶豫地轉過頭去,對著秦武陽微微一笑,仿佛要用這溫暖的笑容給予對方一絲安慰與鼓勵。
緊接著,荊軻大步向前邁進,走到秦王跟前深深鞠了一躬,然後不卑不亢地說道:
“啟稟大王,此人乃是來自北方邊遠之地的粗陋之人,從未有機會拜見天子這般尊貴的人物,心中難免惶恐不安,故而才會如此失態。還望大王您大人大量,稍加寬恕於他,好讓他能在您的麵前順利完成此次使命。”
秦王嬴政微微頷首,表示理解,隨後對荊軻說道:“快快起身吧!將武陽手中所持的地圖呈上來給朕瞧瞧!”
荊軻領命後,轉身從秦武陽手中接過地圖,並恭恭敬敬地將其捧在胸前。
隻見荊軻深吸一口氣,輕輕揭開地圖卷軸的封蓋,然後小心翼翼地一點點展開。
隨著地圖逐漸鋪陳開來,眾人的目光都被緊緊吸引住了。
可誰也沒有想到,當整幅地圖完全展開之時,一把鋒利無比的匕首赫然出現在眼前!
說時遲那時快!隻見荊軻一個箭步衝上前去,左手如鐵鉗一般緊緊地抓住了秦王那華麗的衣袖,右手則緊握著鋒利無比的匕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朝著秦王猛刺過去。
然而,這一擊卻並未擊中目標,秦王被這突如其來的襲擊嚇得瞠目結舌,滿臉驚愕之色。
嬴政本能地聳身而起,用力一掙,隻聽得“嘶啦”一聲,那衣袖竟被硬生生地扯斷了。
嬴政慌亂之中伸手想要拔劍反擊,可怎奈那劍身過長,一時之間難以拔出。
無奈之下,他隻得先一把抓起劍鞘,企圖以此抵擋荊軻的攻擊。
此時此刻,場麵異常危急,那長劍仿佛與劍鞘融為一體,無論秦王如何使勁兒,都無法將其順利抽出。
荊軻見此情形,毫不遲疑地繼續向前追擊秦王。
秦王則如同一隻受驚的兔子,驚慌失措地繞著大殿中的柱子拚命奔跑。
這一幕實在太過驚人,秦國的君臣們全都看傻了眼,一個個呆若木雞。
誰能想到這樣的事情會在朝堂之上驟然發生呢?眾人皆是始料未及,完全失去了平日裏的鎮定自若和威嚴儀態。
要知道,按照秦國嚴苛的律法規定,在殿上侍奉秦王的眾多大臣們,身上是絕對不允許攜帶哪怕一丁點的兵器的;而那些負責守衛宮廷安全的侍衛們雖然手握各式武器,卻隻能老老實實地在殿下恭候待命,沒有得到君王明確的指令,他們是萬萬不敢擅自登上大殿一步的。
就在這千鈞一發、萬分緊急的關頭,不僅沒有人能夠及時召喚來侍衛前來護駕,更糟糕的是,由於事發突然,在場的所有人都未曾料到會有如此變故,根本來不及做出任何有效的應對措施。
當荊軻瘋狂地追逐著秦王的時候,滿朝文武百官隻能在手忙腳亂、驚惶失措之間,赤手空拳地一同與荊軻展開殊死搏鬥。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隻見秦王身邊的禦醫夏無且眼疾手快,迅速從懷中掏出那裝藥的袋子,並使出渾身力氣將其狠狠地朝荊軻扔去。
此刻,秦王正驚慌失措地繞著柱子拚命奔跑,由於事發突然,他整個人完全陷入了極度的恐慌之中,大腦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眼前這突如其來的危機。
而此時,站在一旁的大臣們心急如焚,他們齊聲高唿:“大王,快快將劍背於背上!”這一聲聲急切的唿喊如同驚雷一般在宮殿內迴蕩。
聽到大臣們的提醒,嬴政如夢初醒,連忙伸手握住劍柄,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將長劍背在了身後。
緊接著,他一個轉身,猛地抽出寶劍,朝著荊軻狠狠刺去。隻聽一聲慘叫,荊軻的左腿被秦王手中鋒利無比的寶劍硬生生地砍斷了。刹那間,鮮血四濺,荊軻痛苦地倒在了地上。
然而,身殘誌堅的荊軻並沒有放棄抵抗。他強忍著劇痛,艱難地抬起手臂,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將手中緊握的匕首用力擲向秦王。
這一擲並未命中目標,而是直直地擊中了旁邊的一根柱子,發出清脆的撞擊聲後便無力地掉落在地。
嬴政見狀,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怒火,他再次揮起手中的長劍,對著荊軻一陣猛砍。
眨眼之間,荊軻身上已多處負傷,整整承受了八處深深的劍傷。麵對如此絕境,荊軻心裏很清楚,此次行刺已然失敗。
但即便如此,他依舊毫不畏懼,反而依靠著身旁的柱子,臉上露出一抹慘笑。隨後,他如同一個泄了氣的皮球般,雙腿無力地張開,像撮箕一樣癱坐在地上,口中大罵道:
“哼!今日之事未能成功,皆因我本欲生擒於你,定要拿到那份約契迴去交予燕太子丹!”
話音未落,早已守候在一旁的秦王侍衛們紛紛衝上前去,手起刀落,瞬間便將荊軻斬殺當場。
至此,這場驚心動魄的刺殺行動終於畫上了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