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33年,樊於期奉命攻打趙國,被趙國的名將李牧打敗,導致秦軍損失慘重。


    樊於期為了逃避自己所應承擔的責任,竟然膽大包天地散布謠言,並對嬴政的身世提出質疑,四處宣揚嬴政並非秦莊襄王的親生兒子,而是呂不韋與趙姬的兒子。


    不僅如此,樊於期這個居心叵測之人還在暗地裏鼓動嬴政的弟弟長安君成蟜發動叛亂,妄圖顛覆秦國政權並取而代之。


    長安君叛亂最後以失敗而告終。


    樊於期深知自己犯下的罪行不可饒恕,於是驚恐萬分地畏罪潛逃至燕國,被燕太子丹收留,並在燕國得以繼續擔任將軍一職。


    樊於期的這番荒謬言論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秦國內部引發了軒然大波,造成了極大的社會動蕩。


    民眾們議論紛紛,宮廷內更是人心惶惶。而作為一國之主的嬴政,得知此事後更是怒不可遏。


    他無法容忍有人竟敢如此肆意詆毀他的出身,更不能坐視這等擾亂朝綱、動搖國本之事發生。


    盛怒之下,嬴政立即下達嚴令,責令相關官員務必徹查此事,將樊於期及其同黨一網打盡。


    嬴政也向燕國發出警告,要求其立刻交出樊於期,否則秦國必將采取強硬手段予以製裁。


    公元前228年,王翦采用反間計除掉了趙國的名將李牧,隨後大敗趙軍,攻下趙國的都城邯鄲,俘虜了趙王遷,從而滅了趙國?,占領了趙國所有的土地,進軍向北侵占土地,到達燕國南部的邊界。


    燕國的太子丹得知秦國大軍即將越過易水、長驅直入燕國境內這一駭人聽聞的消息後,驚恐萬狀,坐立難安。


    太子丹深知一旦秦軍壓境,燕國必將麵臨滅頂之災。於是,心急如焚的太子丹趕忙前往自己府邸,向足智多謀的門客荊軻請教應對之策。


    太子丹見到荊軻後,滿臉愁容地對他說道:“秦兵勢如破竹,早晚都會渡過易水,揮師而來。如此一來,我們燕國危在旦夕啊!即便我有心長久地侍奉您,但在這國難當頭之際,恐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不知先生可有妙計能解此困局?”


    荊軻聽後,神色凝重地點了點頭,然後拍著胸脯,信誓旦旦地迴應道:


    太子殿下莫憂,此事即便您不提,在下也早已下定決心有所行動。隻是眼下若沒有足以取信於秦王的信物,想要接近他可謂比登天還難。


    如今那樊將軍正流亡至我國,秦王對其恨之入骨,懸賞千斤黃金和一萬戶的封邑欲取其首級。


    倘若我們真能將樊將軍的頭顱以及燕國督亢一帶的詳細地圖一並獻給秦王,秦王必定會龍顏大悅,欣然召見我等。屆時,我自會相機行事,定當想出萬全之策來定要報答太子殿下的知遇之恩啊!


    荊軻一臉堅定地對太子丹說道。


    隻見太子丹微微搖頭歎息道:“樊將軍因走投無路才來投奔於我,我實在不忍心因個人的私怨去傷害這位德高望重之人的一片赤誠之心,還望先生能另尋他法以應此局呀!”


    荊軻深知太子丹“宅心仁厚”,定然不會輕易應允取樊將軍首級之事。


    於是,待到無人之時,荊軻悄悄前去拜會樊於期,並開門見山地對其言道:


    “那秦國對於您樊將軍而言,可謂是惡毒至極啊!不僅令您的生身父母及同族親人皆遭殺戮,甚至將他們統統沒收入宮淪為奴隸。現今又聽聞秦王懸賞千金以求購得將軍您的頭顱,更賜予萬戶之封邑作為獎賞。麵對如此境遇,不知將軍您作何打算呢?”


    樊將軍聽罷,不禁仰頭向天,長長地歎了一口氣,淚水潸然而下,悲憤交加地哭訴道:


    “我每每念及此事,心中的憤恨便如蝕骨之蛆般難以忍受,隻可惜一直苦思冥想也未能想出應對之良策啊!”


    荊軻見此情形,雙眸之中猛地閃過一道決然之色,他微微俯下身去,刻意壓低了自己的嗓音,沉聲道:


    “如今在此,在下倒是有一番肺腑之言想要告知於將軍。倘若我們能夠依照此計行事,不僅能夠成功化解燕國當前所麵臨的那諸多嚴峻危機,而且還能助力將軍您一雪前恥、報那血海深仇之宏願!隻是不知將軍對此究竟作何感想?”


    樊於期聽聞此言,麵色凝重,毫不猶豫地大步向前邁去,急切問道:“那麽究竟應當如何去做?”


    荊軻目光堅定地凝視著樊於期,緩聲說道:


    在下欲懇請將軍割愛,將您的頭顱暫借予我。隻要我攜此首級進獻於秦王嬴政,那秦王必定會滿心歡喜且態度友善地親自召見我。


    待到那時,我便可用左手緊緊揪住他的衣袖,同時以右手持利刃直刺其胸膛。


    如此一來,將軍您大仇得報不說,燕國遭受欺淩侮辱的奇恥大辱亦能得以徹底清除。不知將軍可否存有這般舍生取義之心?


    樊將軍聽完荊軻所言,心中百感交集,他緩緩抬起手來,毅然決然地褪下一隻衣袖,然後緊緊握住自己的手腕,一步一步沉穩地走到荊軻麵前,滿懷悲憤地感慨道:


    “此事乃是令我日日夜夜都痛心疾首之事啊!虧得今日有幸得到先生您這番金玉良言的指點迷津!”


    語罷,隻見樊於期猛地抽出腰間佩劍,橫劍自刎,刹那間鮮血四濺,一代豪傑就此壯烈殞命。


    太子丹聽聞此事之後,心中大驚失色,匆忙駕車疾馳而至。當他來到現場,看到那樊於期那具冰冷的屍體時,雙腿一軟,撲通一聲便伏在了上麵,放聲痛哭起來。


    那哭聲如杜鵑啼血一般淒慘悲切,令人聞之心碎腸斷。


    然而,無論太子丹如何悲痛欲絕,這一切都已無法挽迴,逝者已逝,再也不能複生。


    無奈之下,太子丹強忍著內心的劇痛,緩緩站起身來,小心翼翼地將樊於期的頭顱收殮起來,並尋來了一隻精致的木盒,輕輕地將其安放其中。


    做完這些後,太子的目光變得堅毅而決絕,他深知自己肩負著重大的使命,必須要為樊將軍報仇雪恨。


    在此之前,太子丹早已著手籌備刺殺秦王所需的利器。經過一番苦苦尋覓,終於得知趙國徐夫人家藏有一把舉世無雙的鋒利匕首。


    太子丹不惜耗費重金,足足拿出了一百兩黃金,才成功地從徐夫人手中購得了此匕首。


    隨後,太子丹又趕忙找來技藝精湛的工匠,命他們在給匕首淬火之時,將劇毒之藥浸入其中。


    為了檢驗這把浸滿毒藥的匕首是否真的能夠一擊致命,太子特意讓人以身試險。


    隻見那人手持匕首輕輕一劃,鮮血瞬間噴湧而出,濺落在衣衫之上。僅僅片刻功夫,那人便麵色慘白,倒地身亡,甚至連一絲掙紮的跡象都未曾出現。


    見此情景,太子丹心知這把匕首已然成為了無堅不摧的奪命兇器。


    諸事皆備,隻欠東風。


    接下來便是選派合適的人選執行此次艱巨的任務。燕國之中有一名勇士名叫秦武陽,此人年方十二,卻已有過人的膽識和武藝。


    據說他早在年少之時,便曾手刃他人,以致於眾人皆對其畏懼有加,不敢與之正眼相視。太子丹就決定讓秦武陽充當荊軻的助手,一同踏上這條生死未卜的征程。


    但荊軻一直在耐心等待著另一個人的到來。因為他深知此番行動兇險異常,若能多一人相助,成功的幾率也會相應增加幾分。


    怎奈那個人所居之地距離甚遠,遲遲未能現身。盡管如此,荊軻依舊不願輕易放棄,始終堅守原地,默默地等候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欲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藍草莓的彩虹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藍草莓的彩虹糖並收藏花欲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