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勝竭力維持著鎮定,臉上堆滿了笑容,努力不讓譚雅看出任何破綻。心中卻像揣著一隻兔子,砰砰直跳。
譚雅帶著一絲審視的目光掃過孫德勝,見他神色如常,似乎並沒有什麽異樣,心中的疑慮稍稍減退。
或許真的是自己多心了?李雲龍再怎麽胡鬧,也不至於做出什麽出格的事情吧?她不再深究,繼續邁步向前,孫德勝緊隨其後,兩人一前一後走上了通往二樓食堂的樓梯。
當譚雅走到食堂門口,抬手推開那扇厚重的門時,眼前的景象卻讓她瞬間愣住了,原本緩和的臉色也驟然凝固。
食堂內,哪裏有什麽熱火朝天的用餐場景?更沒有想象中的酒足飯飽後的喧囂。
整個食堂空空蕩蕩,隻有一些桌子上零星地擺放著一些餐盤、餐具以及食物,顯得格外冷清。而最引人注目的,卻是食堂門口那幾個被翻倒的垃圾桶。
李雲龍,正帶著新一團幾百個戰士,圍著3個剩飯垃圾桶,彎腰弓背,像一群勤勞的螞蟻般,在裏麵仔細地翻找著什麽。
他們有的拿著筷子,有的拿著勺子,有的用手扒拉,動作小心翼翼,仿佛在尋覓什麽珍貴的寶藏。
一些被翻出來的食物殘渣,散落在地麵上,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混合著餿味和麵包香氣的怪異味道。
譚雅完全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她的大腦一片空白,完全無法理解這是什麽情況。
這畫麵實在太具有衝擊力,與她想象中的情景簡直是天壤之別。
“老李你們……你們這是在幹什麽呢?為啥不吃飯,在這翻……翻垃圾桶?”
譚雅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語氣中充滿了難以置信和疑惑。她指著那些垃圾桶,又指了指李雲龍等人,眼神在震驚和不解之間來迴切換。
李雲龍聽到譚雅的聲音,身體猛地一僵,手上的動作也停了下來。他緩緩轉過頭,當看到門口站著的居然是譚雅時,臉上原本就有些尷尬的神情,瞬間變得更加複雜。
就在譚雅震驚地看著李雲龍,大腦一片混亂的時候,站在她身後的孫德勝,卻如同被電流擊中一般,像一陣風一樣,溜進了食堂。
他的目標明確,行動迅速,直奔食堂飯桌上堆放食物和酒水的桌子而去。
他一邊一個個的座位跑,一邊眼疾手快地將桌子上的肉罐頭和酒瓶往自己身上藏。
罐頭塞進口袋,飲品則小心翼翼地掖進腰間,動作熟練得讓人歎為觀止,仿佛演練過無數次一般。孫德勝恨不得自己能多長幾隻手,把桌子上的好東西全都搬空,以彌補自己剛剛被趕出食堂的損失。
李雲龍的動作僵在那裏,餘光瞥見孫德勝像隻覓食的倉鼠般,正瘋狂地往懷裏揣東西,看到鼓鼓囊囊的口袋,和腰間明顯隆起的輪廓,心裏暗罵一句:“這小子,居然想著借機撈油水!得找機會收拾他!”
李雲龍這才迴過神來,他清了清嗓子,試圖打破這尷尬的局麵。“譚雅同誌,你聽我解釋。”他指了指那些垃圾桶,語氣帶著一絲強裝的鎮定,“你看,這些麵包,還有這酒,這肉罐頭,都是好東西啊!扔了多可惜?浪費糧食,可恥!”他提高了音量,仿佛在給自己壯膽,也像是在說服譚雅。
譚雅的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帶著一絲玩味。“老李,浪費糧食可恥,這話我讚同。”她環顧四周,又看了看那些垃圾桶,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嘲諷,“可是,老李,這些東西,你從垃圾桶裏翻出來,又能有什麽用呢?”
李雲龍一聽這話,頓時急了。“怎麽沒用?!”
他提高了嗓門,仿佛受到了極大的侮辱,“你們可以拿去喂馬,喂狗啊!這可都是好東西!”他覺得自己這個理由天衣無縫,既體現了節儉的美德,又能照顧到雙方的麵子。
譚雅嘴角微微一抽,眼神古怪地看著李雲龍。
“老李,我們紅警團這沒人會騎馬,所以……沒有馬可以喂。”她頓了頓,語氣帶著一絲戲謔,“而且,我們紅警團的警犬,不吃狗肉,這個事兒,你應該還記得吧?所以這些東西留著也沒用。”
李雲龍瞬間啞火,仿佛被人當頭澆了一盆冷水。他張了張嘴,想反駁,卻發現譚雅說的句句在理,讓他無言以對。紅警團的配置和習慣,確實和他們八路軍大相徑庭。他一時語塞,臉上的表情變得更加尷尬,像吃了個蒼蠅一樣難受。
他撓了撓頭,眼珠一轉“雖然你們紅警團用不上……”他聲音低了一些,但語氣中依然帶著一絲不甘,“但是這些東西,在我們那邊,連我的上級都吃不到!這些東西,我帶迴去!給我的老戰友們和上級嚐嚐!到時候,他們還不得……”,”
他本想說“還不得感激涕零”,但話到嘴邊,又覺得有些不妥,於是換了個說法:“他們肯定得……得喊我認祖宗!”這麽好的東西,平時想都不敢想,現在能有機會嚐嚐,那群老家夥還不樂瘋了?
譚雅聽了李雲龍最後那句“喊祖宗”,嘴角忍不住抽動了一下。
她覺得李雲龍這說的話得實在有點離譜,但考慮到他一貫的風格,又覺得似乎在他的意料之中。“老李,你這話就有點誇張了吧。”
譚雅一副識破了李雲龍忽悠的樣子,語氣帶著幾分笑意,但眼神中卻帶著一絲探究,“你們那邊的情況,真有這麽差?”
她停頓了一下,似乎在迴憶著什麽,接著說道:“我記得,民國三十五年,也就是1945還是1946年,你們國民政府後勤部出台過一個軍人夥食標準。規定士兵每天要有一斤半的大米,二兩鹹菜,二兩幹菜,而且還要保證每天能吃到一個小肉罐頭。按這個標準來說,就算日子再苦,也不至於像你說的,嗯,‘上級都吃不到’吧?看到肉罐頭就得喊祖宗吧?”
“老李你的上級可是旅長,旅一級別的,高了普通士兵至少5個等級吧!”
李雲龍被譚雅這麽一“科普”,臉上頓時掛不住了。
沒想到譚雅居然對民國的軍需條例了如指掌。
李雲龍臉上原本強裝的鎮定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混合著無奈、嘲諷和不屑的神情。他撇了撇嘴,眼神中帶著一絲看透一切的滄桑。
“譚雅姑娘,你是真不懂啊,還是裝不懂?”
李雲龍聲音壓低了幾分,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仿佛在和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解釋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標準?那是給老百姓看的,那是糊弄鬼的!就像畫個餅,看著挺香,真能吃到嘴裏嗎?重點是能不能執行,懂嗎?能不能!”
他提高了音量,手指在空中點了點,強調著“執行”兩個字。
“我跟你說,現在整個民國,除了老蔣的教導總隊那萬把人,勉強能看得過去,哪個部隊能真按這個標準吃上飯?就說教導總隊,那可是老蔣的嫡係中的嫡係,號稱天子門生,還不是照樣缺斤少兩?克扣軍餉!不是不想給士兵吃飽穿暖,實在是貪汙……實在是沒那麽多吃的啊!肉罐頭?一個月能見著一次就算開葷了!”
他指了指地上的垃圾桶,聲音又提高了幾分,帶著一絲激動:
“這些東西,對你們紅警團來說,是垃圾,是不要的東西,但對我們那邊的人來說,那就是寶貝!那就是救命的東西!你信不信,這些東西要是能運迴去,我老李在新一團,甚至在我們旅,甚至總部都能橫著走!”
李雲龍越說越激動,仿佛看到了那些罐頭和酒給自己帶來的巨大聲望和實際好處。
他甚至開始在腦海中盤算著,迴去之後該如何利用這些“寶貝”,好好犒勞一下自己的老部下,順便也給上級領導送點,聯絡聯絡感情。
譚雅聽完李雲龍的話,眉頭微微挑動,嘴角卻帶著一絲玩味的笑意。
“老李,你說的那個教導總隊,我不太清楚底細。會不會是你搞錯了?他們其實也是雜牌部隊,隻是名頭聽起來唬人?”
她略微停頓,觀察著李雲龍的表情變化,繼續說道,“要說真正的精銳,恐怕還是得看中央軍的那些德械師吧?那些部隊,不是號稱按照歐美的標準來武裝和供給的嗎?黑啤國人可是出了名的嚴謹,他們的標準應該不會低吧?”
她語氣稍稍放緩,似乎在認真思考,又像是在有意引導李雲龍往某個方向想,主要是李雲龍說的這個事實讓她難以置信,或者說她不願意相信。
“畢竟,你們中國這麽大一個國家,好幾億人,這麽大的地方和那麽多的資源,底蘊深厚,養活那麽幾個精銳師,從道理上來說,應該是綽綽有餘的。總不能你們全中國的軍隊,都像你說的那麽……誇張吧?如果真是那樣,那這仗還怎麽打?”
譚雅這番話,看似疑問,實則句句帶著試探。她的話裏,既有對李雲龍說法的質疑,也有對中國國情的某種程度的了解和推測。
她想知道,李雲龍究竟是在誇大其詞,還是真的身處那般困境。同時,她也巧妙地拋出了“德械師”這個概念,想看看李雲龍對此作何反應。
畢竟,德械師在當時的中國軍隊中,是精銳的代名詞,如果連他們都無法保障基本供給,那情況恐怕比李雲龍描述的還要糟糕。
李雲龍原本還沉浸在自己“帶寶貝迴去揚眉吐氣”的幻想中,被譚雅這一連串的反問,頓時愣住了。他沒想到,譚雅竟然對國民黨的軍隊體係還有所了解,甚至提到了“德械師”這個詞。然而,正當李雲龍準備開口解釋的時候。
一旁在食堂飯桌上翻找的孫德勝湊了過來,他手裏正拎著幾個罐頭,胳膊下還夾著兩瓶酒,身上鼓鼓囊囊的,顯然沒少往身上塞東西。他聽到了譚雅和李雲龍的對話,咧嘴一笑,露出一口被煙熏黃的牙齒,插話道:
“譚雅同誌,你是真不了解我們那邊的實際情況。你在紅警團這裏,日子過得好,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喔,我來給你講講我們窮人是怎麽過日子的。”
他指了指自己,“我以前在中央軍待過,那可是委員長的嫡係部隊,聽著名頭響亮吧?可吃的呢?嗬嗬。”孫德勝搖了搖頭,語氣裏帶著一絲嘲諷,也帶著一絲習以為常的麻木。“一天兩頓,都是雜糧米飯。那米飯,我們私底下都叫它‘八寶飯’。”
譚雅愣了一下,有些好奇地問:“八寶飯?是因為裏麵有八種糧食嗎?和八寶粥差不多?”她對這個稱唿感到疑惑,畢竟教材書上可沒提過這種說法。
孫德勝擺了擺手,臉上笑容更苦澀了,“八種糧食,八寶粥?你想多了。之所以叫‘八寶飯’,是因為你運氣好的話,能在米飯裏頭翻出八種東西來。什麽東西?沙子、石子,那是常客。黃土、粗糠,那是基本配置。運氣再好點,還能碰上稗子、老鼠屎、稻殼,甚至……小蟲子。”
他頓了頓,像是想起了什麽不堪迴首的往事,聲音低沉了幾分,“我跟你說,我最多的一次,在一碗飯裏頭,數出十幾種不同的東西。那飯吃到嘴裏,咯牙不說,一股子土腥味,難以下咽。可不吃怎麽辦?餓著肚子,哪有力氣打仗?”
孫德勝接著說“你們這裏肉罐頭,白麵包,還有酒!這要是在我們那邊,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好東西。過年過節,別說肉了,能見著點白麵饃,也就是你們這個白麵包,那都謝天謝地了。”
李雲龍在一旁聽著孫德勝的話,臉色也變得嚴肅起來。他沒想到孫德勝會這麽直白地揭露舊軍隊的夥食黑幕,但心裏卻覺得痛快。
這些話,他剛剛來的路上看到日軍戰俘的夥食的時候,他就憋在心裏很久了,現在剛好有人替他說了出來,而且還是當著譚雅的麵說的,也得讓這些富貴人家知道百姓的疾苦。
譚雅靜靜地聽著孫德勝的講述,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了。她看著孫德勝和李雲龍,眼神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
她開始意識到,自己之前的想法,可能太過天真了。她所了解的那些軍需標準,或許真的隻是紙上談兵,根本無法落實到實際。
她再次看向地上的垃圾桶,那些被紅警團視為垃圾的食物,在李雲龍和孫德勝他們眼裏,卻是如此珍貴,甚至可以說是救命的東西。這種巨大的落差,讓她感到震驚,也感到一絲難以言喻的沉重。她終於明白,李雲龍為什麽會對這些“垃圾”如此在意,甚至不惜放下臉麵,想要帶走它們。因為這些東西,對他們來說,真的太重要了。
“一天兩頓“八寶飯”還是戰時的高檔餐了!不是戰時的時候我們吃的還要更差!一天能吃上一頓飽飯,那真是要燒高香拜謝老天爺了。
孫德勝迴憶起那些更艱難的日子,語氣越發低沉,像是陷入了某種不堪迴首的記憶中。
“運氣好的時候,還能有點菜湯,運氣不好,那就隻能啃樹皮,挖草根,甚至生吃野菜。野菜若是采的季節不對,苦澀難咽不說,還可能吃壞肚子,拉肚子拉到脫水,直接就沒了戰鬥力。更可怕的是,有時候好不容易盼來的一點糧食,還是餿的,發黴的,散發著一股令人作嘔的酸臭味。可即便如此,為了活命,為了打仗,也隻能硬著頭皮往下咽。吃了餿飯拉肚子是小事,餓死渴死才是大事。”
“那國軍將領喝兵血吃兵肉這句話,可不是說說而已,以前我那老恩人石友三可是吃的全身流油,肥頭大耳的,隻是沒想到他居然當了漢奸,真是瞎了我的眼!呸!要是以後讓老子遇到,非得扒了他的皮,放進鍋裏把他全身的油都炸出來!讓他也嚐嚐被榨幹的滋味!”
孫德勝啐了一口唾沫,仿佛嘴裏還殘留著石友三身上的油膩味,恨不得立刻吐幹淨。
他黝黑的臉上肌肉抽動著,眼神裏充滿了厭惡和憤恨,拳頭也緊緊地攥了起來,指節因為用力而泛白。提起石友三,他原本就粗獷的聲音變得更加沙啞,像是砂紙摩擦著木板,帶著一股令人心悸的戾氣。
李雲龍在一旁默默地聽著,眉頭緊鎖,臉色也沉了下來。他了解孫德勝的脾氣,知道他輕易不會如此動怒,看來石友三當漢奸的事情,確實對他刺激很大。他拍了拍孫德勝的肩膀,想說些安慰的話,但最終隻是歎了口氣,一切盡在不言中。
譚雅靜靜地聽著孫德勝的控訴,她能感受到孫德勝話語中那種壓抑的憤怒和失望。又看了看李雲龍,他們的臉上都帶著疲憊和風霜,眼神中卻又燃燒著一股不屈的火焰。
譚雅隨後仔細觀察了一下李雲龍身後這幾百位士兵。
之前她隻是匆匆一瞥,並沒有太在意,此刻認真看去,才發現他們的情況比自己想象的還要糟糕。
他們穿著單薄破舊的軍衣,衣服上滿是補丁,透過他們單薄破舊的軍衣,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們身上凸出的肋骨,瘦弱的身體仿佛一陣風就能吹倒。他們的臉色蠟黃,眼神也有些黯淡無光,像是長期營養不良的樣子。臉上帶著疲憊和麻木,仿佛已經習慣了饑餓和困苦。一時間,譚雅沉默了,她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也不知道該如何迴應。
她聽別人說過中國軍人很慘,吃不飽穿不暖,經常挨餓受凍,但她一直以為那隻是誇張的說法,或者是少數部隊的個例。畢竟中央軍,德械師,聽起來那麽唬人的名頭,怎麽可能連飯都吃不飽呢?畢竟是打仗,是玩命的事情,再差的軍隊,也不應該差到哪裏去,怎麽也要讓人吃飽飯吧?
而且教材書上也說過,再窮的國家,富養幾個精銳師還是沒問題的。可現在看來,似乎並不是那麽迴事,孫德勝和李雲龍的描述,都指向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現實——中國軍隊的夥食,竟然已經糟糕到了這種地步!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吃不飽,而是近乎虐待了。
譚雅看著眼前這些麵黃肌瘦的士兵,再聯想到垃圾桶裏那些被自己等人隨意丟棄的食物,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震撼和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她覺得自己之前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似乎出現了巨大的偏差。
她難以想象,這樣的身體狀況,要如何去戰場上拚殺,要如何去麵對敵人的槍林彈雨。他們能夠活到現在,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譚雅帶著一絲審視的目光掃過孫德勝,見他神色如常,似乎並沒有什麽異樣,心中的疑慮稍稍減退。
或許真的是自己多心了?李雲龍再怎麽胡鬧,也不至於做出什麽出格的事情吧?她不再深究,繼續邁步向前,孫德勝緊隨其後,兩人一前一後走上了通往二樓食堂的樓梯。
當譚雅走到食堂門口,抬手推開那扇厚重的門時,眼前的景象卻讓她瞬間愣住了,原本緩和的臉色也驟然凝固。
食堂內,哪裏有什麽熱火朝天的用餐場景?更沒有想象中的酒足飯飽後的喧囂。
整個食堂空空蕩蕩,隻有一些桌子上零星地擺放著一些餐盤、餐具以及食物,顯得格外冷清。而最引人注目的,卻是食堂門口那幾個被翻倒的垃圾桶。
李雲龍,正帶著新一團幾百個戰士,圍著3個剩飯垃圾桶,彎腰弓背,像一群勤勞的螞蟻般,在裏麵仔細地翻找著什麽。
他們有的拿著筷子,有的拿著勺子,有的用手扒拉,動作小心翼翼,仿佛在尋覓什麽珍貴的寶藏。
一些被翻出來的食物殘渣,散落在地麵上,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混合著餿味和麵包香氣的怪異味道。
譚雅完全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她的大腦一片空白,完全無法理解這是什麽情況。
這畫麵實在太具有衝擊力,與她想象中的情景簡直是天壤之別。
“老李你們……你們這是在幹什麽呢?為啥不吃飯,在這翻……翻垃圾桶?”
譚雅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語氣中充滿了難以置信和疑惑。她指著那些垃圾桶,又指了指李雲龍等人,眼神在震驚和不解之間來迴切換。
李雲龍聽到譚雅的聲音,身體猛地一僵,手上的動作也停了下來。他緩緩轉過頭,當看到門口站著的居然是譚雅時,臉上原本就有些尷尬的神情,瞬間變得更加複雜。
就在譚雅震驚地看著李雲龍,大腦一片混亂的時候,站在她身後的孫德勝,卻如同被電流擊中一般,像一陣風一樣,溜進了食堂。
他的目標明確,行動迅速,直奔食堂飯桌上堆放食物和酒水的桌子而去。
他一邊一個個的座位跑,一邊眼疾手快地將桌子上的肉罐頭和酒瓶往自己身上藏。
罐頭塞進口袋,飲品則小心翼翼地掖進腰間,動作熟練得讓人歎為觀止,仿佛演練過無數次一般。孫德勝恨不得自己能多長幾隻手,把桌子上的好東西全都搬空,以彌補自己剛剛被趕出食堂的損失。
李雲龍的動作僵在那裏,餘光瞥見孫德勝像隻覓食的倉鼠般,正瘋狂地往懷裏揣東西,看到鼓鼓囊囊的口袋,和腰間明顯隆起的輪廓,心裏暗罵一句:“這小子,居然想著借機撈油水!得找機會收拾他!”
李雲龍這才迴過神來,他清了清嗓子,試圖打破這尷尬的局麵。“譚雅同誌,你聽我解釋。”他指了指那些垃圾桶,語氣帶著一絲強裝的鎮定,“你看,這些麵包,還有這酒,這肉罐頭,都是好東西啊!扔了多可惜?浪費糧食,可恥!”他提高了音量,仿佛在給自己壯膽,也像是在說服譚雅。
譚雅的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帶著一絲玩味。“老李,浪費糧食可恥,這話我讚同。”她環顧四周,又看了看那些垃圾桶,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嘲諷,“可是,老李,這些東西,你從垃圾桶裏翻出來,又能有什麽用呢?”
李雲龍一聽這話,頓時急了。“怎麽沒用?!”
他提高了嗓門,仿佛受到了極大的侮辱,“你們可以拿去喂馬,喂狗啊!這可都是好東西!”他覺得自己這個理由天衣無縫,既體現了節儉的美德,又能照顧到雙方的麵子。
譚雅嘴角微微一抽,眼神古怪地看著李雲龍。
“老李,我們紅警團這沒人會騎馬,所以……沒有馬可以喂。”她頓了頓,語氣帶著一絲戲謔,“而且,我們紅警團的警犬,不吃狗肉,這個事兒,你應該還記得吧?所以這些東西留著也沒用。”
李雲龍瞬間啞火,仿佛被人當頭澆了一盆冷水。他張了張嘴,想反駁,卻發現譚雅說的句句在理,讓他無言以對。紅警團的配置和習慣,確實和他們八路軍大相徑庭。他一時語塞,臉上的表情變得更加尷尬,像吃了個蒼蠅一樣難受。
他撓了撓頭,眼珠一轉“雖然你們紅警團用不上……”他聲音低了一些,但語氣中依然帶著一絲不甘,“但是這些東西,在我們那邊,連我的上級都吃不到!這些東西,我帶迴去!給我的老戰友們和上級嚐嚐!到時候,他們還不得……”,”
他本想說“還不得感激涕零”,但話到嘴邊,又覺得有些不妥,於是換了個說法:“他們肯定得……得喊我認祖宗!”這麽好的東西,平時想都不敢想,現在能有機會嚐嚐,那群老家夥還不樂瘋了?
譚雅聽了李雲龍最後那句“喊祖宗”,嘴角忍不住抽動了一下。
她覺得李雲龍這說的話得實在有點離譜,但考慮到他一貫的風格,又覺得似乎在他的意料之中。“老李,你這話就有點誇張了吧。”
譚雅一副識破了李雲龍忽悠的樣子,語氣帶著幾分笑意,但眼神中卻帶著一絲探究,“你們那邊的情況,真有這麽差?”
她停頓了一下,似乎在迴憶著什麽,接著說道:“我記得,民國三十五年,也就是1945還是1946年,你們國民政府後勤部出台過一個軍人夥食標準。規定士兵每天要有一斤半的大米,二兩鹹菜,二兩幹菜,而且還要保證每天能吃到一個小肉罐頭。按這個標準來說,就算日子再苦,也不至於像你說的,嗯,‘上級都吃不到’吧?看到肉罐頭就得喊祖宗吧?”
“老李你的上級可是旅長,旅一級別的,高了普通士兵至少5個等級吧!”
李雲龍被譚雅這麽一“科普”,臉上頓時掛不住了。
沒想到譚雅居然對民國的軍需條例了如指掌。
李雲龍臉上原本強裝的鎮定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混合著無奈、嘲諷和不屑的神情。他撇了撇嘴,眼神中帶著一絲看透一切的滄桑。
“譚雅姑娘,你是真不懂啊,還是裝不懂?”
李雲龍聲音壓低了幾分,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仿佛在和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解釋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標準?那是給老百姓看的,那是糊弄鬼的!就像畫個餅,看著挺香,真能吃到嘴裏嗎?重點是能不能執行,懂嗎?能不能!”
他提高了音量,手指在空中點了點,強調著“執行”兩個字。
“我跟你說,現在整個民國,除了老蔣的教導總隊那萬把人,勉強能看得過去,哪個部隊能真按這個標準吃上飯?就說教導總隊,那可是老蔣的嫡係中的嫡係,號稱天子門生,還不是照樣缺斤少兩?克扣軍餉!不是不想給士兵吃飽穿暖,實在是貪汙……實在是沒那麽多吃的啊!肉罐頭?一個月能見著一次就算開葷了!”
他指了指地上的垃圾桶,聲音又提高了幾分,帶著一絲激動:
“這些東西,對你們紅警團來說,是垃圾,是不要的東西,但對我們那邊的人來說,那就是寶貝!那就是救命的東西!你信不信,這些東西要是能運迴去,我老李在新一團,甚至在我們旅,甚至總部都能橫著走!”
李雲龍越說越激動,仿佛看到了那些罐頭和酒給自己帶來的巨大聲望和實際好處。
他甚至開始在腦海中盤算著,迴去之後該如何利用這些“寶貝”,好好犒勞一下自己的老部下,順便也給上級領導送點,聯絡聯絡感情。
譚雅聽完李雲龍的話,眉頭微微挑動,嘴角卻帶著一絲玩味的笑意。
“老李,你說的那個教導總隊,我不太清楚底細。會不會是你搞錯了?他們其實也是雜牌部隊,隻是名頭聽起來唬人?”
她略微停頓,觀察著李雲龍的表情變化,繼續說道,“要說真正的精銳,恐怕還是得看中央軍的那些德械師吧?那些部隊,不是號稱按照歐美的標準來武裝和供給的嗎?黑啤國人可是出了名的嚴謹,他們的標準應該不會低吧?”
她語氣稍稍放緩,似乎在認真思考,又像是在有意引導李雲龍往某個方向想,主要是李雲龍說的這個事實讓她難以置信,或者說她不願意相信。
“畢竟,你們中國這麽大一個國家,好幾億人,這麽大的地方和那麽多的資源,底蘊深厚,養活那麽幾個精銳師,從道理上來說,應該是綽綽有餘的。總不能你們全中國的軍隊,都像你說的那麽……誇張吧?如果真是那樣,那這仗還怎麽打?”
譚雅這番話,看似疑問,實則句句帶著試探。她的話裏,既有對李雲龍說法的質疑,也有對中國國情的某種程度的了解和推測。
她想知道,李雲龍究竟是在誇大其詞,還是真的身處那般困境。同時,她也巧妙地拋出了“德械師”這個概念,想看看李雲龍對此作何反應。
畢竟,德械師在當時的中國軍隊中,是精銳的代名詞,如果連他們都無法保障基本供給,那情況恐怕比李雲龍描述的還要糟糕。
李雲龍原本還沉浸在自己“帶寶貝迴去揚眉吐氣”的幻想中,被譚雅這一連串的反問,頓時愣住了。他沒想到,譚雅竟然對國民黨的軍隊體係還有所了解,甚至提到了“德械師”這個詞。然而,正當李雲龍準備開口解釋的時候。
一旁在食堂飯桌上翻找的孫德勝湊了過來,他手裏正拎著幾個罐頭,胳膊下還夾著兩瓶酒,身上鼓鼓囊囊的,顯然沒少往身上塞東西。他聽到了譚雅和李雲龍的對話,咧嘴一笑,露出一口被煙熏黃的牙齒,插話道:
“譚雅同誌,你是真不了解我們那邊的實際情況。你在紅警團這裏,日子過得好,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喔,我來給你講講我們窮人是怎麽過日子的。”
他指了指自己,“我以前在中央軍待過,那可是委員長的嫡係部隊,聽著名頭響亮吧?可吃的呢?嗬嗬。”孫德勝搖了搖頭,語氣裏帶著一絲嘲諷,也帶著一絲習以為常的麻木。“一天兩頓,都是雜糧米飯。那米飯,我們私底下都叫它‘八寶飯’。”
譚雅愣了一下,有些好奇地問:“八寶飯?是因為裏麵有八種糧食嗎?和八寶粥差不多?”她對這個稱唿感到疑惑,畢竟教材書上可沒提過這種說法。
孫德勝擺了擺手,臉上笑容更苦澀了,“八種糧食,八寶粥?你想多了。之所以叫‘八寶飯’,是因為你運氣好的話,能在米飯裏頭翻出八種東西來。什麽東西?沙子、石子,那是常客。黃土、粗糠,那是基本配置。運氣再好點,還能碰上稗子、老鼠屎、稻殼,甚至……小蟲子。”
他頓了頓,像是想起了什麽不堪迴首的往事,聲音低沉了幾分,“我跟你說,我最多的一次,在一碗飯裏頭,數出十幾種不同的東西。那飯吃到嘴裏,咯牙不說,一股子土腥味,難以下咽。可不吃怎麽辦?餓著肚子,哪有力氣打仗?”
孫德勝接著說“你們這裏肉罐頭,白麵包,還有酒!這要是在我們那邊,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好東西。過年過節,別說肉了,能見著點白麵饃,也就是你們這個白麵包,那都謝天謝地了。”
李雲龍在一旁聽著孫德勝的話,臉色也變得嚴肅起來。他沒想到孫德勝會這麽直白地揭露舊軍隊的夥食黑幕,但心裏卻覺得痛快。
這些話,他剛剛來的路上看到日軍戰俘的夥食的時候,他就憋在心裏很久了,現在剛好有人替他說了出來,而且還是當著譚雅的麵說的,也得讓這些富貴人家知道百姓的疾苦。
譚雅靜靜地聽著孫德勝的講述,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了。她看著孫德勝和李雲龍,眼神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
她開始意識到,自己之前的想法,可能太過天真了。她所了解的那些軍需標準,或許真的隻是紙上談兵,根本無法落實到實際。
她再次看向地上的垃圾桶,那些被紅警團視為垃圾的食物,在李雲龍和孫德勝他們眼裏,卻是如此珍貴,甚至可以說是救命的東西。這種巨大的落差,讓她感到震驚,也感到一絲難以言喻的沉重。她終於明白,李雲龍為什麽會對這些“垃圾”如此在意,甚至不惜放下臉麵,想要帶走它們。因為這些東西,對他們來說,真的太重要了。
“一天兩頓“八寶飯”還是戰時的高檔餐了!不是戰時的時候我們吃的還要更差!一天能吃上一頓飽飯,那真是要燒高香拜謝老天爺了。
孫德勝迴憶起那些更艱難的日子,語氣越發低沉,像是陷入了某種不堪迴首的記憶中。
“運氣好的時候,還能有點菜湯,運氣不好,那就隻能啃樹皮,挖草根,甚至生吃野菜。野菜若是采的季節不對,苦澀難咽不說,還可能吃壞肚子,拉肚子拉到脫水,直接就沒了戰鬥力。更可怕的是,有時候好不容易盼來的一點糧食,還是餿的,發黴的,散發著一股令人作嘔的酸臭味。可即便如此,為了活命,為了打仗,也隻能硬著頭皮往下咽。吃了餿飯拉肚子是小事,餓死渴死才是大事。”
“那國軍將領喝兵血吃兵肉這句話,可不是說說而已,以前我那老恩人石友三可是吃的全身流油,肥頭大耳的,隻是沒想到他居然當了漢奸,真是瞎了我的眼!呸!要是以後讓老子遇到,非得扒了他的皮,放進鍋裏把他全身的油都炸出來!讓他也嚐嚐被榨幹的滋味!”
孫德勝啐了一口唾沫,仿佛嘴裏還殘留著石友三身上的油膩味,恨不得立刻吐幹淨。
他黝黑的臉上肌肉抽動著,眼神裏充滿了厭惡和憤恨,拳頭也緊緊地攥了起來,指節因為用力而泛白。提起石友三,他原本就粗獷的聲音變得更加沙啞,像是砂紙摩擦著木板,帶著一股令人心悸的戾氣。
李雲龍在一旁默默地聽著,眉頭緊鎖,臉色也沉了下來。他了解孫德勝的脾氣,知道他輕易不會如此動怒,看來石友三當漢奸的事情,確實對他刺激很大。他拍了拍孫德勝的肩膀,想說些安慰的話,但最終隻是歎了口氣,一切盡在不言中。
譚雅靜靜地聽著孫德勝的控訴,她能感受到孫德勝話語中那種壓抑的憤怒和失望。又看了看李雲龍,他們的臉上都帶著疲憊和風霜,眼神中卻又燃燒著一股不屈的火焰。
譚雅隨後仔細觀察了一下李雲龍身後這幾百位士兵。
之前她隻是匆匆一瞥,並沒有太在意,此刻認真看去,才發現他們的情況比自己想象的還要糟糕。
他們穿著單薄破舊的軍衣,衣服上滿是補丁,透過他們單薄破舊的軍衣,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們身上凸出的肋骨,瘦弱的身體仿佛一陣風就能吹倒。他們的臉色蠟黃,眼神也有些黯淡無光,像是長期營養不良的樣子。臉上帶著疲憊和麻木,仿佛已經習慣了饑餓和困苦。一時間,譚雅沉默了,她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也不知道該如何迴應。
她聽別人說過中國軍人很慘,吃不飽穿不暖,經常挨餓受凍,但她一直以為那隻是誇張的說法,或者是少數部隊的個例。畢竟中央軍,德械師,聽起來那麽唬人的名頭,怎麽可能連飯都吃不飽呢?畢竟是打仗,是玩命的事情,再差的軍隊,也不應該差到哪裏去,怎麽也要讓人吃飽飯吧?
而且教材書上也說過,再窮的國家,富養幾個精銳師還是沒問題的。可現在看來,似乎並不是那麽迴事,孫德勝和李雲龍的描述,都指向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現實——中國軍隊的夥食,竟然已經糟糕到了這種地步!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吃不飽,而是近乎虐待了。
譚雅看著眼前這些麵黃肌瘦的士兵,再聯想到垃圾桶裏那些被自己等人隨意丟棄的食物,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震撼和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她覺得自己之前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似乎出現了巨大的偏差。
她難以想象,這樣的身體狀況,要如何去戰場上拚殺,要如何去麵對敵人的槍林彈雨。他們能夠活到現在,簡直就是一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