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你們要謝就謝小光吧
穿越六零,我從十六歲開始養家 作者:偏愛年代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是老太太不心疼閨女,如果閨女在娘家,老太太絕對有什麽就往外拿什麽,絕不藏私。
可閨女畢竟已經嫁到顧家多年,是顧家的媳婦。
小丫頭雖然要喊自己一聲太姥姥,可畢竟是顧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孫子孫女還差著一等。
五十斤細糧,兩條五斤左右的大魚,兩斤大白兔奶糖,還是十塊錢,哪有串親戚拿這麽重禮的?
節儉了一輩子的劉桂香,想想就覺得心在滴血。
她簡直太後悔了,昨天晚上大孫子說要過來看看大姑,她就應該一口拒絕的。
因為水的溫度不夠,三顆奶糖遲遲無法融化,看著兒媳婦懷裏奄奄一息的孫女,張月娥直接端著碗去了廚房。
把奶糖連同半碗溫水倒在陶罐裏,然後點燃了灶台裏的柴火,隨著溫度不斷升高,奶糖在陶罐裏快速融化。
等到奶糖全部融化,陶罐裏的水已經變成了濃稠的牛奶,空氣中都多了一絲香甜的味道。
把牛奶重新倒入碗中,張月娥端著牛奶快步走進東屋。
“喝了,娘,丫頭她喝了。”
蔣慧珍怕嚇到女兒,刻意壓低了自己的聲音。
小丫頭實在是太虛弱了,喝奶仿佛用盡了她所有的力氣,喝幾口就要停下歇一歇。
“奶糖都是你表弟帶來的,大白兔奶糖有多貴,想必你也知道,以後等丫頭長大了,你一定要告訴她,讓她孝敬她表叔。”
張月娥一邊用小勺子小心翼翼的喂著孫女,一邊對兒媳婦說道。
“嗯,我知道,表弟的恩情,我一輩子也不會忘。”
看著懷裏的小閨女喝著牛奶,她知道自己的女兒有救了。
院子裏的張曙光也把兩條魚給處理好了,拿到廚房裏放著,然後迴到了東屋。
“表弟,謝謝你,你的恩情我和你表哥一輩子也還不清。”
一看到張曙光進來,蔣慧珍趕緊彎腰道謝,清麗的臉龐有淚水滑落。
懷裏奄奄一息的小丫頭,是她的第一個孩子,因為自己營養不良,導致沒有奶水,孩子差點就要餓死了。
誰都知道奶粉,奶糖和麥乳精可以救命,但這幾樣東西別說在農村,就是放在城裏也是奢侈品。
先不說價格昂貴,農村人負擔不起,光是所需要的票據,就基本上和農村無緣了。
自己生下的孩子,就這麽在自己懷裏越來越虛弱,看著孩子生命逐漸流逝,當娘的卻無能為力,這種心碎的感覺,真的是刻骨銘心的痛。
表弟今天過來,又是送錢送糧,還送了救命的奶糖,蔣慧珍怎能不感動。
“表嫂,不用客氣,我也不用表侄女孝敬我,你和表哥多孝敬我大姑,就比什麽都強。”
張曙光擺擺手,示意表嫂不用放在心上。
“小光,你表嫂自打進了門,一直都挺孝順的。”
看自己的小孫女吃飽了肚子,終於不再哭鬧,張月娥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放下了,臉上也有了笑模樣。
“爹,娘,堂屋裏敞亮,也涼快些,你們二老還是去堂屋歇著吧,我現在就開始做飯。”
在外孫媳婦的屋子裏,娘是女人沒事,爹多少都會有些不自在,所以張月娥才讓二老去堂屋裏坐著。
“行,讓我重外孫女好好睡覺,咱們去堂屋說話。”
一家人都出了東屋,蔣慧珍也把女兒放在床上跟了出來。
“娘,我幫您燒火。”蔣慧珍直接進了廚房。
“慧珍,糧缸裏有你表弟帶來的細糧,你先把玉米麵和上,今天終於吃幹的,我去你柱子叔家切一塊豆腐。”
“對了陶罐裏還有些奶糖,剛才著急沒倒幹淨,你添點水燒一下,喝了補一補。”
交代完兒媳婦,張月娥端著陶盆急匆匆出了門。
侄子說了,娘家隻吃細糧,粗糧喇嗓子吃不慣。
張月娥咬咬牙,決定今天中午急赤白臉的吃上一頓,等爹娘和侄子走了,再往玉米麵裏摻替代糧。
等顧寒鬆帶著幾個孩子下了工,張月娥娘家已經做好了飯菜,空氣裏都帶著一股魚湯的鮮美,還有玉米餅子的香甜。
“娘,我們下工迴來了。”
“娘,院子裏是誰的車子啊?”
進門先叫娘,好像是所有孩子統的做法。
“你們姥爺姥姥來了,你們趕緊過來叫人。”
張月娥和蔣慧珍從堂屋走了出來。
“慧珍,閨女咋樣了?今天上午有沒有哭鬧啊?”
顧強看向媳婦的目光裏滿是忐忑,每天下工,他都會第一時間問小閨女的情況,特別害怕聽到不好的消息。
閨女小,媳婦一般不出門,他天天出去上工,知道的肯定比媳婦多。
村子裏剛出生的小孩子,就沒有一個養活的。
“沒有哭鬧,吃完奶睡得可香了。”
蔣慧珍難得露出一個笑臉,這段時間她的壓力太大了,生怕閨女突然就離她而去。
“媳婦,你有奶水了?”
顧強放下鋤頭,停下了要去堂屋跟姥姥姥爺問好的腳步,一臉驚喜的看著蔣慧珍。
“是表弟拿來的大白兔奶糖,足足拿了兩斤,你先跟姥姥姥爺問好,一會咱們再好好感謝表弟。”
顧寒鬆帶著自家的三個孩子,恭恭敬敬的向二老問了好。
“娘,今天做什麽好吃的了?好香啊!”
二兒子顧亮吸了吸鼻子,感覺肚子裏更餓了。
他今年十八歲,正是能吃的時候,每天下工都餓得不得了。
“你表弟帶了一大袋子細糧,兩條大魚,中午咱們吃魚湯,玉米麵餅子。”
娘家對她這麽好,拿了這麽多東西,張月娥特別有麵子,說話也十分有底氣。
“爹,娘,應該是我們孝敬您二老的,又讓你們操心了。”
顧寒鬆是個老實莊稼漢子,讓老丈人和丈母娘大老遠跑過來就已經很不好意思了,誰知道老兩口還帶了這麽多糧食過來。
“你侄子進縣城工作了,糧食和奶糖,都是他從縣城帶迴來的。
小光重情重義,心裏惦記著他大姑,怕你們一家吃不飽飯,非要過來看看。”
老太太是個明白人,把所有的好都給了張曙光。
自己老兩口再活還能活多久?他們晚輩以後還要相處,還不如都讓大閨女一家都記著點孫子的好。
“可以啊表弟,都進城當上工人了。”
顧亮和張曙光年齡相仿,小時候去姥姥家老在一起玩。
“表弟,謝謝你救了我閨女的命。”
顧強很認真的對張曙光道了謝。
“表哥,謝謝你。”
大姑家最小的女兒顧念,也很懂事的表達了感謝。
可閨女畢竟已經嫁到顧家多年,是顧家的媳婦。
小丫頭雖然要喊自己一聲太姥姥,可畢竟是顧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孫子孫女還差著一等。
五十斤細糧,兩條五斤左右的大魚,兩斤大白兔奶糖,還是十塊錢,哪有串親戚拿這麽重禮的?
節儉了一輩子的劉桂香,想想就覺得心在滴血。
她簡直太後悔了,昨天晚上大孫子說要過來看看大姑,她就應該一口拒絕的。
因為水的溫度不夠,三顆奶糖遲遲無法融化,看著兒媳婦懷裏奄奄一息的孫女,張月娥直接端著碗去了廚房。
把奶糖連同半碗溫水倒在陶罐裏,然後點燃了灶台裏的柴火,隨著溫度不斷升高,奶糖在陶罐裏快速融化。
等到奶糖全部融化,陶罐裏的水已經變成了濃稠的牛奶,空氣中都多了一絲香甜的味道。
把牛奶重新倒入碗中,張月娥端著牛奶快步走進東屋。
“喝了,娘,丫頭她喝了。”
蔣慧珍怕嚇到女兒,刻意壓低了自己的聲音。
小丫頭實在是太虛弱了,喝奶仿佛用盡了她所有的力氣,喝幾口就要停下歇一歇。
“奶糖都是你表弟帶來的,大白兔奶糖有多貴,想必你也知道,以後等丫頭長大了,你一定要告訴她,讓她孝敬她表叔。”
張月娥一邊用小勺子小心翼翼的喂著孫女,一邊對兒媳婦說道。
“嗯,我知道,表弟的恩情,我一輩子也不會忘。”
看著懷裏的小閨女喝著牛奶,她知道自己的女兒有救了。
院子裏的張曙光也把兩條魚給處理好了,拿到廚房裏放著,然後迴到了東屋。
“表弟,謝謝你,你的恩情我和你表哥一輩子也還不清。”
一看到張曙光進來,蔣慧珍趕緊彎腰道謝,清麗的臉龐有淚水滑落。
懷裏奄奄一息的小丫頭,是她的第一個孩子,因為自己營養不良,導致沒有奶水,孩子差點就要餓死了。
誰都知道奶粉,奶糖和麥乳精可以救命,但這幾樣東西別說在農村,就是放在城裏也是奢侈品。
先不說價格昂貴,農村人負擔不起,光是所需要的票據,就基本上和農村無緣了。
自己生下的孩子,就這麽在自己懷裏越來越虛弱,看著孩子生命逐漸流逝,當娘的卻無能為力,這種心碎的感覺,真的是刻骨銘心的痛。
表弟今天過來,又是送錢送糧,還送了救命的奶糖,蔣慧珍怎能不感動。
“表嫂,不用客氣,我也不用表侄女孝敬我,你和表哥多孝敬我大姑,就比什麽都強。”
張曙光擺擺手,示意表嫂不用放在心上。
“小光,你表嫂自打進了門,一直都挺孝順的。”
看自己的小孫女吃飽了肚子,終於不再哭鬧,張月娥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放下了,臉上也有了笑模樣。
“爹,娘,堂屋裏敞亮,也涼快些,你們二老還是去堂屋歇著吧,我現在就開始做飯。”
在外孫媳婦的屋子裏,娘是女人沒事,爹多少都會有些不自在,所以張月娥才讓二老去堂屋裏坐著。
“行,讓我重外孫女好好睡覺,咱們去堂屋說話。”
一家人都出了東屋,蔣慧珍也把女兒放在床上跟了出來。
“娘,我幫您燒火。”蔣慧珍直接進了廚房。
“慧珍,糧缸裏有你表弟帶來的細糧,你先把玉米麵和上,今天終於吃幹的,我去你柱子叔家切一塊豆腐。”
“對了陶罐裏還有些奶糖,剛才著急沒倒幹淨,你添點水燒一下,喝了補一補。”
交代完兒媳婦,張月娥端著陶盆急匆匆出了門。
侄子說了,娘家隻吃細糧,粗糧喇嗓子吃不慣。
張月娥咬咬牙,決定今天中午急赤白臉的吃上一頓,等爹娘和侄子走了,再往玉米麵裏摻替代糧。
等顧寒鬆帶著幾個孩子下了工,張月娥娘家已經做好了飯菜,空氣裏都帶著一股魚湯的鮮美,還有玉米餅子的香甜。
“娘,我們下工迴來了。”
“娘,院子裏是誰的車子啊?”
進門先叫娘,好像是所有孩子統的做法。
“你們姥爺姥姥來了,你們趕緊過來叫人。”
張月娥和蔣慧珍從堂屋走了出來。
“慧珍,閨女咋樣了?今天上午有沒有哭鬧啊?”
顧強看向媳婦的目光裏滿是忐忑,每天下工,他都會第一時間問小閨女的情況,特別害怕聽到不好的消息。
閨女小,媳婦一般不出門,他天天出去上工,知道的肯定比媳婦多。
村子裏剛出生的小孩子,就沒有一個養活的。
“沒有哭鬧,吃完奶睡得可香了。”
蔣慧珍難得露出一個笑臉,這段時間她的壓力太大了,生怕閨女突然就離她而去。
“媳婦,你有奶水了?”
顧強放下鋤頭,停下了要去堂屋跟姥姥姥爺問好的腳步,一臉驚喜的看著蔣慧珍。
“是表弟拿來的大白兔奶糖,足足拿了兩斤,你先跟姥姥姥爺問好,一會咱們再好好感謝表弟。”
顧寒鬆帶著自家的三個孩子,恭恭敬敬的向二老問了好。
“娘,今天做什麽好吃的了?好香啊!”
二兒子顧亮吸了吸鼻子,感覺肚子裏更餓了。
他今年十八歲,正是能吃的時候,每天下工都餓得不得了。
“你表弟帶了一大袋子細糧,兩條大魚,中午咱們吃魚湯,玉米麵餅子。”
娘家對她這麽好,拿了這麽多東西,張月娥特別有麵子,說話也十分有底氣。
“爹,娘,應該是我們孝敬您二老的,又讓你們操心了。”
顧寒鬆是個老實莊稼漢子,讓老丈人和丈母娘大老遠跑過來就已經很不好意思了,誰知道老兩口還帶了這麽多糧食過來。
“你侄子進縣城工作了,糧食和奶糖,都是他從縣城帶迴來的。
小光重情重義,心裏惦記著他大姑,怕你們一家吃不飽飯,非要過來看看。”
老太太是個明白人,把所有的好都給了張曙光。
自己老兩口再活還能活多久?他們晚輩以後還要相處,還不如都讓大閨女一家都記著點孫子的好。
“可以啊表弟,都進城當上工人了。”
顧亮和張曙光年齡相仿,小時候去姥姥家老在一起玩。
“表弟,謝謝你救了我閨女的命。”
顧強很認真的對張曙光道了謝。
“表哥,謝謝你。”
大姑家最小的女兒顧念,也很懂事的表達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