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令一下,混亂的士兵們如脫韁的野馬,多數士兵並沒有服從命令,轉而向東南方向瘋狂湧去。
原本還算整齊的陣型徹底崩散,士兵們丟下沉重的裝備,甚至拋棄了戰友,隻為爭奪那一絲可能的生機。
“別擠!別擠!讓我先過去!”一名士兵在擁擠的人潮中大聲嘶喊,卻很快被後方推來的洪流擠倒,消失在混亂中。有人踩著同伴的屍體拚命向前奔跑,驚恐的眼神中隻剩下求生的欲望。
而此時,奧斯塔裏希的軍隊卻站在原地紋絲不動,隻用冷漠的目光注視著這一切,仿佛獵人看著已經落入陷阱的獵物。
“哈哈,看他們的樣子,”一名奧斯塔裏希騎兵冷笑道,“這些蠻子現在連隊形都忘了,像一群沒頭的野豬。”
“讓他們跑吧,”一名指揮官揮手示意身後的騎兵,“等他們擠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就給他們最後一擊。”
就在馬紮爾士兵接近那條“生路”時,埋伏的奧斯塔裏希騎兵猛然從兩側衝出,如同利刃般插入潰散的隊伍中。
長槍刺穿了毫無防備的士兵,馬蹄踐踏過無數倒下的身影。尖叫、嘶吼與死亡的哀鳴混雜在一起,營地外圍瞬間變成了一片屠宰場。
“是陷阱!快迴去!快迴去!”有人絕望地吼叫,但迴頭的路早已被敵軍封死,他們已經無路可逃。
維克多元帥率部朝東北突圍,看著這一切,手中的長劍顫抖著,卻無力迴天。他又氣又恨,知道這一仗已經徹底輸了。眼前的士兵不再是軍隊,而是一群散亂的亡命徒。
咬緊牙關,他狠狠地拉住胯下戰馬的韁繩,命令道:“所有騎兵,掩護能逃出去的人!能活下來的,就到邊境集合!”
最後的一絲希望已經破滅,馬紮爾軍的旗幟倒在了地上,被鮮血染紅。而奧斯塔裏希的紅獅旗幟卻在風中高高飄揚,宣告著這場圍剿的徹底勝利。
四周依舊充滿著鮮血的氣息與呐喊聲,但對於馬紮爾的將士們而言,這一切已經是一場無法醒來的噩夢。
......
太陽已經從地平線上升起,將戰場籠罩在朝陽的光芒中,但這片土地卻沒有一絲生氣。
馬紮爾的敗軍散落在殘破的曠野上,他們身上的盔甲早已被鮮血與泥濘覆蓋,原本明亮的戰旗被撕成碎片,零落在滿是箭矢與屍體的荒地上。
四周是倒下的戰馬和破碎的武器,有些士兵蜷縮在一起,呆滯地看著眼前的慘狀,目光中充滿了無助與恐懼。
一個年輕的士兵癱坐在地上,手中緊緊攥著一柄斷裂的長矛,眼中卻沒有任何聚焦。他的嘴唇顫抖著,像是在低聲祈禱,又像是無法接受這一切的現實。
旁邊的老兵跪在一具屍體旁,那是一名他們熟悉的戰友。他小心翼翼地將對方的眼睛合上,低聲呢喃:“一路走好,兄弟……我們輸了,可我們盡力了。”
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斷裂的戰車和燃燒的旗幟仍在冒著青煙。那些僥幸逃生的士兵聚成小隊,扶著傷員踉踉蹌蹌地向遠方撤退。
他們的腳步拖遝,臉上滿是疲憊與羞辱。偶爾有一個人轉頭望向戰場的方向,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恨意與絕望。
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敗,數倍於奧斯塔裏希軍力的馬紮爾軍竟然輸的如此慘烈,好在最關鍵的軍糧還在,多數人還不至於因為短缺食物而完全喪失戰鬥力。
即便這些軍隊都是由覺醒者組成的,低階覺醒者依然沒有反抗箭矢、火焰的能力,作為一二階的覺醒者,很難像單超凡一樣多寶多福避災手段繁雜。
即便有些能耐,能力可以抗火硬化,也不過像現在一樣殘兵敗將而已。
維克多身中三箭,全身汩汩冒血,隻做了簡單的處理。
大元帥最終騎馬率部向東北方突圍而出,但原先二十萬的兵力現在僅剩下將近十萬,損失了一半多的兵力。
當然這也有好處,畢竟糧草不夠的問題解決了。
有小聰明的由東南方突圍轉南方找援軍,但維克多最終沒選擇的原因有二:
一者他還要堅守陣地,不計犧牲也要頂住,為北方創造機會。
二者南方的僅有小股援軍,運糧不需要太多人手,並且戰鬥力也遠不如前沿軍隊,一旦阿諾德派一隊追兵過去,縱然活的下來,糧草的事也暴露了。
果不其然,後麵聽到旗官通報,阿諾德果然派了一支軍隊圍追,南部和維克多領的東北部都被追擊了。
成功突襲到南方的軍隊人數不多,奧斯塔裏希的軍人一定會殲滅他們。各種思慮後,馬紮爾的大元帥最終選擇了放棄南部的軍隊,不再營救。
維克多看著自己的殘部,心中有些懊悔。
他是有意放任這些士兵驕縱,畢竟糧草不夠還要堅守陣地,適時的輸一兩次無所謂,敲打敲打士氣還能節約點口糧,有何不可呢?
隻是他失策了,本來以為今晚的襲擊也就是一兩萬人的戰役,沒想到今晚阿諾德這老小子全軍出動,雖然戰局混亂不能細數,但維克多料想這陣仗,十萬大軍應當是全部壓上了。
隊伍中最前方,一名傷兵費力地拖著一條已經被血浸透的腿,他的每一步都伴隨著一聲痛苦的低吟,但他咬緊牙關,不讓自己倒下。
他身後的老兵滿臉灰敗,眼中布滿血絲,手中緊緊攥著一麵破損的軍旗,那旗幟早已不再鮮豔,隻剩下焦黑與撕裂的痕跡,卻是他們這支潰散隊伍中僅剩的象征。
“我們……還要走多久?”一個年輕的士兵虛弱地問道,他的聲音低得幾乎被風吹散。他扶著身旁的戰友,臉色蒼白如紙,嘴唇因失血而幹裂開口。
“閉嘴,走下去就能活命。”他的同伴冷冷地迴了一句,但語氣中卻透著深深的疲倦與無力。他的目光死死盯著前方,仿佛那遙遠的盡頭是他們唯一的救贖。
隊伍中有人忍不住停下腳步,癱坐在地,喃喃地說道:“走不動了……你們走吧……我就在這兒等死吧。”
旁邊的士兵試圖拉他起來,卻被對方一把甩開:“放開我!我不想再走了!”然而,他的掙紮不過是徒勞,很快便被戰友一言不發地架起,繼續向前拖行。
“如果我們早點撤退,根本不會變成這樣……”一個士兵咬著牙,低聲抱怨道。
“閉嘴!撤退就不會死了嗎?奧斯塔裏希那幫畜生會追到天涯海角!”
老兵狠狠瞪了他一眼,聲音低沉卻帶著怒氣。他背著一名重傷的同伴,步伐沉重而遲緩,但始終沒有停下腳步。
“將軍呢?我們的將軍還活著嗎?”另一個聲音虛弱地問。
“誰知道?像我們這種小卒子,死了誰會在意?”那人冷笑了一聲,但隨即咳嗽起來,血順著嘴角流下。他擦了一把血,卻連看都沒看自己沾滿鮮血的手掌。
“活著就夠了,”一名中年士兵啞聲說道,他的目光空洞,仿佛已經失去了所有的希望,“活著就比那些倒下的兄弟強了。”
收攏的殘部有些將軍都下落不明,但維克多並無憂慮,雖然小兵得到軍令的時間較晚,但他早已下令至將軍部,一旦敗仗就向東北聚合,隔湖相望。
費爾特湖是整個中歐羅巴最大的湖,幾百年來湖周圍的城鎮和村莊一直是重要的貿易中心和不同文化的交匯點。
先前馬紮爾和奧斯塔裏希未開戰的時候,湖周邊的城鎮一直是作為兩國貿易的節點,可以說富庶之極。
但戰爭打響後,這裏的地理環境更加適合兩軍對壘,因此這裏的周邊城鎮村莊也是飽受戰爭的侵襲。
維克多大元帥總共率三部沿湖駐守,親率的大軍從南部直插湖岸,一度已經打過去了,結果命令一下,索普朗隻能詐敗,詐敗自己也要適當損失退讓。
卻沒想到這一次損失如此慘重。
不過好在阿佩特隆和波德斯多夫還相對穩固,維克多安慰自己道,畢竟都是自己親信,沒得到自己的軍令是不會擅動的。
清晨的薄霧尚未散去,大片白色的霧氣籠罩在湖麵之上,猶如一層綢緞,將湖水的深藍與幽靜掩藏其中。
水麵偶爾泛起漣漪,輕柔得仿佛不忍打破這片死寂的寧靜。遠處,湖岸邊生長著稀疏的柳樹和低矮的灌木叢,其枝條輕輕垂入水中,隨微風擺動,帶來一種虛幻而冷清的氣息。
馬紮爾的據點坐落在湖畔的一片開闊高地上,背靠鬱鬱蔥蔥的森林,麵向波光粼粼的湖水。
這片高地地勢險要,俯瞰著整個湖麵,宛如一座天然屏障。晨光灑在據點的木質城牆上,鍍上一層金色的輝光,而湖水反射著湛藍的天空,營造出一幅充滿生機的畫卷。
據點外圍種植了大片的農田,已經能看到新生的綠苗破土而出。還有一些士兵也在田間勞作,種植短生長周期的作物,用來補充軍需。田埂間零散點綴著盛開的野花,為戰時的緊張增添了一絲平和的色彩。
靠近湖岸的地方,一些士兵正忙著修築新的碼頭,錘子敲擊木板的聲音在湖麵上迴蕩,顯得井然有序。
據點周圍建起了一圈高大的木質城牆,由粗壯的橡木樁緊密排列而成,外側用鐵鏈和石塊加固,防禦力堪比石牆。城牆的頂端設有了望台,每隔一段距離便有一個箭垛,箭垛下堆滿了銳利的箭矢和備用的弩機。守衛們身披甲胄,手持長矛和弓箭,來迴巡視著,目光銳利,毫不鬆懈。
入口是一座堅固的鐵木大門,上麵包裹著厚實的鐵片,門上刻著馬紮爾的軍徽。大門兩側駐守著全副武裝的士兵,旁邊的防禦塔中能看到石塊與滾油整齊排列,隨時準備應對敵人的突襲。
據點內的中心是一座用石塊和木材建成的堡壘,高大而厚重,猶如一座小型城堡。堡壘的屋頂覆蓋著防火的青銅瓦片,尖頂直指天空,氣勢非凡。
這裏正是阿佩特隆,三大據點最中心也最安全的一處據點。
靠近湖岸的碼頭已經被擴建得更加堅固,幾艘寬大的運糧船停泊在木棧道旁,甲板上堆滿了裝滿補給品的木箱和布袋。一些士兵正在將這些物資運進城內,他們動作迅速,口中還哼著輕快的曲調。
湖麵上點綴著幾艘小型巡邏船,士兵們手持弩箭,眼神警惕地注視著對岸的奧斯塔裏希軍營。偶爾,湖水微微蕩漾,遠處的奧斯塔裏希旗幟隱約可見,仿佛在暗示著危險並未遠去。
維克多率領殘部入城,城牆內是一片繁忙而有條不紊的景象,士兵們三三兩兩地穿梭其間,每個人都在為據點的運轉貢獻自己的力量。
鐵匠鋪的爐火熊熊燃燒,鐵匠揮汗如雨地錘打著武器與鎧甲,叮叮當當的聲音迴蕩在整個據點。旁邊的木匠鋪裏,木工正在趕製新的弓箭和盾牌,削木屑的香氣混雜著炭火的味道,讓人感受到戰前的緊張與希望。
軍需庫前排起了長隊,士兵們依次領取新鮮的補給品。裝滿幹糧、鹹肉和新鮮水果的木桶整齊地堆放在倉庫旁,幾名年輕的士兵抬著一桶桶清水,歡聲笑語地向中央的公共水井走去。井邊還有幾個士兵用水桶潑灑身體,驅散身上的汗水和塵土。
看到這一幕,這些老弱病殘擦了擦自己的口水,眼懷期待,腳下的步伐都輕快不少。
據點的中央廣場設有一座臨時搭建的軍帳,四周懸掛著馬紮爾的軍旗。一些剛剛從戰鬥中歸來的騎兵正聚集在此,向將領匯報情況。他們的盔甲雖然滿是劃痕,卻透著驕傲的氣息。將領站在軍帳前,身穿精致的戰袍,麵容冷峻而威嚴,正在與副官討論防禦部署,身旁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
陽光灑在據點的訓練場上,整齊的軍陣列於寬闊的場地中央,年輕的士兵們手持長矛與盾牌,在指揮官的命令下熟練地操練著攻防隊形。他們的盔甲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步伐鏗鏘有力,口號聲整齊劃一,響徹整個營地。
原本還算整齊的陣型徹底崩散,士兵們丟下沉重的裝備,甚至拋棄了戰友,隻為爭奪那一絲可能的生機。
“別擠!別擠!讓我先過去!”一名士兵在擁擠的人潮中大聲嘶喊,卻很快被後方推來的洪流擠倒,消失在混亂中。有人踩著同伴的屍體拚命向前奔跑,驚恐的眼神中隻剩下求生的欲望。
而此時,奧斯塔裏希的軍隊卻站在原地紋絲不動,隻用冷漠的目光注視著這一切,仿佛獵人看著已經落入陷阱的獵物。
“哈哈,看他們的樣子,”一名奧斯塔裏希騎兵冷笑道,“這些蠻子現在連隊形都忘了,像一群沒頭的野豬。”
“讓他們跑吧,”一名指揮官揮手示意身後的騎兵,“等他們擠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就給他們最後一擊。”
就在馬紮爾士兵接近那條“生路”時,埋伏的奧斯塔裏希騎兵猛然從兩側衝出,如同利刃般插入潰散的隊伍中。
長槍刺穿了毫無防備的士兵,馬蹄踐踏過無數倒下的身影。尖叫、嘶吼與死亡的哀鳴混雜在一起,營地外圍瞬間變成了一片屠宰場。
“是陷阱!快迴去!快迴去!”有人絕望地吼叫,但迴頭的路早已被敵軍封死,他們已經無路可逃。
維克多元帥率部朝東北突圍,看著這一切,手中的長劍顫抖著,卻無力迴天。他又氣又恨,知道這一仗已經徹底輸了。眼前的士兵不再是軍隊,而是一群散亂的亡命徒。
咬緊牙關,他狠狠地拉住胯下戰馬的韁繩,命令道:“所有騎兵,掩護能逃出去的人!能活下來的,就到邊境集合!”
最後的一絲希望已經破滅,馬紮爾軍的旗幟倒在了地上,被鮮血染紅。而奧斯塔裏希的紅獅旗幟卻在風中高高飄揚,宣告著這場圍剿的徹底勝利。
四周依舊充滿著鮮血的氣息與呐喊聲,但對於馬紮爾的將士們而言,這一切已經是一場無法醒來的噩夢。
......
太陽已經從地平線上升起,將戰場籠罩在朝陽的光芒中,但這片土地卻沒有一絲生氣。
馬紮爾的敗軍散落在殘破的曠野上,他們身上的盔甲早已被鮮血與泥濘覆蓋,原本明亮的戰旗被撕成碎片,零落在滿是箭矢與屍體的荒地上。
四周是倒下的戰馬和破碎的武器,有些士兵蜷縮在一起,呆滯地看著眼前的慘狀,目光中充滿了無助與恐懼。
一個年輕的士兵癱坐在地上,手中緊緊攥著一柄斷裂的長矛,眼中卻沒有任何聚焦。他的嘴唇顫抖著,像是在低聲祈禱,又像是無法接受這一切的現實。
旁邊的老兵跪在一具屍體旁,那是一名他們熟悉的戰友。他小心翼翼地將對方的眼睛合上,低聲呢喃:“一路走好,兄弟……我們輸了,可我們盡力了。”
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斷裂的戰車和燃燒的旗幟仍在冒著青煙。那些僥幸逃生的士兵聚成小隊,扶著傷員踉踉蹌蹌地向遠方撤退。
他們的腳步拖遝,臉上滿是疲憊與羞辱。偶爾有一個人轉頭望向戰場的方向,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恨意與絕望。
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敗,數倍於奧斯塔裏希軍力的馬紮爾軍竟然輸的如此慘烈,好在最關鍵的軍糧還在,多數人還不至於因為短缺食物而完全喪失戰鬥力。
即便這些軍隊都是由覺醒者組成的,低階覺醒者依然沒有反抗箭矢、火焰的能力,作為一二階的覺醒者,很難像單超凡一樣多寶多福避災手段繁雜。
即便有些能耐,能力可以抗火硬化,也不過像現在一樣殘兵敗將而已。
維克多身中三箭,全身汩汩冒血,隻做了簡單的處理。
大元帥最終騎馬率部向東北方突圍而出,但原先二十萬的兵力現在僅剩下將近十萬,損失了一半多的兵力。
當然這也有好處,畢竟糧草不夠的問題解決了。
有小聰明的由東南方突圍轉南方找援軍,但維克多最終沒選擇的原因有二:
一者他還要堅守陣地,不計犧牲也要頂住,為北方創造機會。
二者南方的僅有小股援軍,運糧不需要太多人手,並且戰鬥力也遠不如前沿軍隊,一旦阿諾德派一隊追兵過去,縱然活的下來,糧草的事也暴露了。
果不其然,後麵聽到旗官通報,阿諾德果然派了一支軍隊圍追,南部和維克多領的東北部都被追擊了。
成功突襲到南方的軍隊人數不多,奧斯塔裏希的軍人一定會殲滅他們。各種思慮後,馬紮爾的大元帥最終選擇了放棄南部的軍隊,不再營救。
維克多看著自己的殘部,心中有些懊悔。
他是有意放任這些士兵驕縱,畢竟糧草不夠還要堅守陣地,適時的輸一兩次無所謂,敲打敲打士氣還能節約點口糧,有何不可呢?
隻是他失策了,本來以為今晚的襲擊也就是一兩萬人的戰役,沒想到今晚阿諾德這老小子全軍出動,雖然戰局混亂不能細數,但維克多料想這陣仗,十萬大軍應當是全部壓上了。
隊伍中最前方,一名傷兵費力地拖著一條已經被血浸透的腿,他的每一步都伴隨著一聲痛苦的低吟,但他咬緊牙關,不讓自己倒下。
他身後的老兵滿臉灰敗,眼中布滿血絲,手中緊緊攥著一麵破損的軍旗,那旗幟早已不再鮮豔,隻剩下焦黑與撕裂的痕跡,卻是他們這支潰散隊伍中僅剩的象征。
“我們……還要走多久?”一個年輕的士兵虛弱地問道,他的聲音低得幾乎被風吹散。他扶著身旁的戰友,臉色蒼白如紙,嘴唇因失血而幹裂開口。
“閉嘴,走下去就能活命。”他的同伴冷冷地迴了一句,但語氣中卻透著深深的疲倦與無力。他的目光死死盯著前方,仿佛那遙遠的盡頭是他們唯一的救贖。
隊伍中有人忍不住停下腳步,癱坐在地,喃喃地說道:“走不動了……你們走吧……我就在這兒等死吧。”
旁邊的士兵試圖拉他起來,卻被對方一把甩開:“放開我!我不想再走了!”然而,他的掙紮不過是徒勞,很快便被戰友一言不發地架起,繼續向前拖行。
“如果我們早點撤退,根本不會變成這樣……”一個士兵咬著牙,低聲抱怨道。
“閉嘴!撤退就不會死了嗎?奧斯塔裏希那幫畜生會追到天涯海角!”
老兵狠狠瞪了他一眼,聲音低沉卻帶著怒氣。他背著一名重傷的同伴,步伐沉重而遲緩,但始終沒有停下腳步。
“將軍呢?我們的將軍還活著嗎?”另一個聲音虛弱地問。
“誰知道?像我們這種小卒子,死了誰會在意?”那人冷笑了一聲,但隨即咳嗽起來,血順著嘴角流下。他擦了一把血,卻連看都沒看自己沾滿鮮血的手掌。
“活著就夠了,”一名中年士兵啞聲說道,他的目光空洞,仿佛已經失去了所有的希望,“活著就比那些倒下的兄弟強了。”
收攏的殘部有些將軍都下落不明,但維克多並無憂慮,雖然小兵得到軍令的時間較晚,但他早已下令至將軍部,一旦敗仗就向東北聚合,隔湖相望。
費爾特湖是整個中歐羅巴最大的湖,幾百年來湖周圍的城鎮和村莊一直是重要的貿易中心和不同文化的交匯點。
先前馬紮爾和奧斯塔裏希未開戰的時候,湖周邊的城鎮一直是作為兩國貿易的節點,可以說富庶之極。
但戰爭打響後,這裏的地理環境更加適合兩軍對壘,因此這裏的周邊城鎮村莊也是飽受戰爭的侵襲。
維克多大元帥總共率三部沿湖駐守,親率的大軍從南部直插湖岸,一度已經打過去了,結果命令一下,索普朗隻能詐敗,詐敗自己也要適當損失退讓。
卻沒想到這一次損失如此慘重。
不過好在阿佩特隆和波德斯多夫還相對穩固,維克多安慰自己道,畢竟都是自己親信,沒得到自己的軍令是不會擅動的。
清晨的薄霧尚未散去,大片白色的霧氣籠罩在湖麵之上,猶如一層綢緞,將湖水的深藍與幽靜掩藏其中。
水麵偶爾泛起漣漪,輕柔得仿佛不忍打破這片死寂的寧靜。遠處,湖岸邊生長著稀疏的柳樹和低矮的灌木叢,其枝條輕輕垂入水中,隨微風擺動,帶來一種虛幻而冷清的氣息。
馬紮爾的據點坐落在湖畔的一片開闊高地上,背靠鬱鬱蔥蔥的森林,麵向波光粼粼的湖水。
這片高地地勢險要,俯瞰著整個湖麵,宛如一座天然屏障。晨光灑在據點的木質城牆上,鍍上一層金色的輝光,而湖水反射著湛藍的天空,營造出一幅充滿生機的畫卷。
據點外圍種植了大片的農田,已經能看到新生的綠苗破土而出。還有一些士兵也在田間勞作,種植短生長周期的作物,用來補充軍需。田埂間零散點綴著盛開的野花,為戰時的緊張增添了一絲平和的色彩。
靠近湖岸的地方,一些士兵正忙著修築新的碼頭,錘子敲擊木板的聲音在湖麵上迴蕩,顯得井然有序。
據點周圍建起了一圈高大的木質城牆,由粗壯的橡木樁緊密排列而成,外側用鐵鏈和石塊加固,防禦力堪比石牆。城牆的頂端設有了望台,每隔一段距離便有一個箭垛,箭垛下堆滿了銳利的箭矢和備用的弩機。守衛們身披甲胄,手持長矛和弓箭,來迴巡視著,目光銳利,毫不鬆懈。
入口是一座堅固的鐵木大門,上麵包裹著厚實的鐵片,門上刻著馬紮爾的軍徽。大門兩側駐守著全副武裝的士兵,旁邊的防禦塔中能看到石塊與滾油整齊排列,隨時準備應對敵人的突襲。
據點內的中心是一座用石塊和木材建成的堡壘,高大而厚重,猶如一座小型城堡。堡壘的屋頂覆蓋著防火的青銅瓦片,尖頂直指天空,氣勢非凡。
這裏正是阿佩特隆,三大據點最中心也最安全的一處據點。
靠近湖岸的碼頭已經被擴建得更加堅固,幾艘寬大的運糧船停泊在木棧道旁,甲板上堆滿了裝滿補給品的木箱和布袋。一些士兵正在將這些物資運進城內,他們動作迅速,口中還哼著輕快的曲調。
湖麵上點綴著幾艘小型巡邏船,士兵們手持弩箭,眼神警惕地注視著對岸的奧斯塔裏希軍營。偶爾,湖水微微蕩漾,遠處的奧斯塔裏希旗幟隱約可見,仿佛在暗示著危險並未遠去。
維克多率領殘部入城,城牆內是一片繁忙而有條不紊的景象,士兵們三三兩兩地穿梭其間,每個人都在為據點的運轉貢獻自己的力量。
鐵匠鋪的爐火熊熊燃燒,鐵匠揮汗如雨地錘打著武器與鎧甲,叮叮當當的聲音迴蕩在整個據點。旁邊的木匠鋪裏,木工正在趕製新的弓箭和盾牌,削木屑的香氣混雜著炭火的味道,讓人感受到戰前的緊張與希望。
軍需庫前排起了長隊,士兵們依次領取新鮮的補給品。裝滿幹糧、鹹肉和新鮮水果的木桶整齊地堆放在倉庫旁,幾名年輕的士兵抬著一桶桶清水,歡聲笑語地向中央的公共水井走去。井邊還有幾個士兵用水桶潑灑身體,驅散身上的汗水和塵土。
看到這一幕,這些老弱病殘擦了擦自己的口水,眼懷期待,腳下的步伐都輕快不少。
據點的中央廣場設有一座臨時搭建的軍帳,四周懸掛著馬紮爾的軍旗。一些剛剛從戰鬥中歸來的騎兵正聚集在此,向將領匯報情況。他們的盔甲雖然滿是劃痕,卻透著驕傲的氣息。將領站在軍帳前,身穿精致的戰袍,麵容冷峻而威嚴,正在與副官討論防禦部署,身旁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
陽光灑在據點的訓練場上,整齊的軍陣列於寬闊的場地中央,年輕的士兵們手持長矛與盾牌,在指揮官的命令下熟練地操練著攻防隊形。他們的盔甲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步伐鏗鏘有力,口號聲整齊劃一,響徹整個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