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更進一步建議:


    “若是群雄聯袂而攻,袁術定會發書於主公立誓共同抗敵,暫棄私仇。若能在袁術身旁布下軍隊,則他必然不敢輕舉妄動。”


    “你的意思是要把白虎軍調動到南陽北麵?”


    張易理解了荀攸的打算。


    “好提議,可以命令白虎軍帶領五千兵馬來此駐紮訓練。剩下的各部隊,每個部隊各自選派五千士兵,分別由各自的主將指揮,匯合成一支隊伍,共赴抗董的使命!如此一來,也顯得公平合理!”荀攸微笑著提出了建議。


    張易思考片刻,原打算留一位重要將領駐守南陽。


    無論是嶽飛或是薛仁貴,二者擇一人留下,都能讓他更為安心。


    不過細思極恐後,認為自己如果參與討伐董卓,荊州的劉表應該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來攻擊自己。


    而東方的袁術、孫堅,如能促成聯盟,也不會願意讓自己留守更多兵馬對抗他們,因為他們樂於看見自己抽兵離開。


    這樣看來,唯一要提防的就是董卓。


    考慮到群豪齊聚,對付董卓的形勢,董卓可能會焚毀洛陽退入長安,從而不會威脅到南陽的安全。


    明白這一點後,決定隻需留荀攸或是劉伯溫其中之一在南陽,就能確保這裏安然無恙。


    張易說:“隻是派遣白虎軍半數兵力有些少,應再加上朱雀軍半數兵力,而玄武軍則監視劉表。”


    張易雖然認為劉表不可能公開挑戰自己的威信,但出於謹慎還是要有所防範。


    “主公開明!”荀攸恭敬地說。


    “那麽就這樣辦吧,嶽飛你率領另一半背嵬軍跟隨我去等候青龍軍到達,剩下的背嵬軍返迴南陽。出發!”張易笑著說,享受著被讚揚帶來的滿足感。


    於是,他們在五千名背嵬軍護送下向南陽出發。


    嶽飛騎在馬上麵沉如水,旁邊的徐晃則激動不已,不停地請教用兵策略。


    對此,嶽飛不僅沒有表現出不滿,反而耐心地給予迴答。


    站在兩人前麵的張易常常能聽到徐晃的驚歎聲。


    嶽飛對於軍事的理解之深,使得徐晃深感敬畏。


    一旁,荀攸和荀彧也聽得明明白白,作為兵法家,他們能深刻體會到嶽飛話中的價值。


    兩人頻頻迴顧,對這位大約二十八歲的將軍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與讚賞!


    “古今多少謀略之士,像當年的薑尚、先秦時期的白起,乃至漢代的韓信,都不過是如此水準而已啊!”荀攸讚歎道。


    “文若你這話可是要把鵬舉捧得太高了!”張易笑著迴應。


    宛城距離南陽不遠,僅需一天即可抵達。很快,張易就看到了宛城的城門。


    此時,劉伯溫帶領著他的手下官員,已經在城門處等待。


    士兵列隊歡迎,士氣高昂,陣容整齊,展現出非凡的氣勢。


    “主上,這南陽士兵,真可謂是精挑細選的精兵強將!”遠望之下,荀攸由衷地說道。


    張易當然也注意到了這一點。


    眼前站著的士兵均來自陌刀營,自然不同於普通軍隊。


    顯然,劉伯溫得知張易帶迴了幾位新人後,特別挑選出宛城最精良的部隊以示敬意。


    “他們都是我的精銳——陌刀營中的戰士,個個英勇無畏,比起一般的南陽軍隊確實高出很多。隻不過,這樣優秀的士兵數量並不太多,隻有區區兩千人而已。”張易解釋道。


    見幾位賢才已經逐漸認同張易為領導,他也無需對他們隱藏實力。


    “即便如此,這已足夠優秀了!”聽到這話,荀彧點頭稱讚,隨後迴頭看向身後的背嵬軍,心中暗自驚歎這些士兵的精良程度。


    待一行人走近,劉伯溫立刻走上前迎接,行禮問候。


    張易笑道:“走了這麽些日子,還真有點懷念咱們這南陽的地方。幸好我沒在江東或益州之類的地方任職,否則來迴得要耗上一兩個月時間呢!”


    張易跳下馬來,笑容滿麵,並與跟隨在劉伯溫後的其他文武官員互相致意。


    這才將荀彧和荀攸引薦給大家。


    人們相互致禮後,張易又走到蔡邕的馬車前。


    這次不需要張易多言了,除了劉伯溫外,張易手下所有文臣都走到蔡邕的馬車旁,仿佛上演了一場古時追星見麵會的橋段。


    最終,還是由劉伯溫出手,安排人將蔡邕送往預先準備的住所。


    “讓主公見笑了,我們確實是因為平生第一次見到蔡公,心情太激動,一時失去了冷靜。”


    費禕有些尷尬地代表大家向張易道歉。


    “我的嶽父大人本身就是當世的大儒學者,誰人不知道?各位不必放在心上,等我的嶽父大人休息一段時間,以後還有機會請教老人家的學問。”


    張易安慰了大家,眾人的臉上都洋溢起笑容,畢竟蔡邕的地位無可比擬。


    眾人迴到了宛城太守府中。


    群英匯集一處。


    張易坐在首位,打了個哈欠說:“此次洛陽之行,收獲豐厚啊!”


    “先是遇到了文遠,然後是荀氏兄弟,最後,董卓不識英才,給我送來了能統軍的猛將徐晃,也就是徐公明!”


    張易興奮地宣布,接著介紹了他帶來的張遼等幾位武將。這次介紹更為正規。


    聽到張易提到自己的名字,徐晃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但當張易說到他是帥才的時候,這張黑裏透紅的臉瞬間變得更紅。


    這種紅潤出自激動。


    “主公,如今既得到了這麽多賢士,就應當立刻給他們重要任務。”


    劉伯溫十分機敏,立即站了出來建議。


    “希望主公能夠給予重任!”


    在座的文武官員互相使了個眼色,隨即齊聲站起,恭敬請求“懇請主公賦予重任!”


    “這也是我的想法。”


    “荀彧荀文若,才能超群,與蕭何相仿,全麵管理南陽內務!”


    張易分配道。


    荀彧一愣,本以為自己可能會從一個小吏做起,逐步積累資曆,而張易一上來就讓他擔起南陽的內政事務,這……


    “怎麽,難道你認為這個職位不夠顯赫嗎?”


    張易笑著問。


    “大人,屬下剛剛來到這裏,實不敢擔此大任……”


    荀彧的第一反應是婉拒。


    “荀先生這樣說是不對的,主公眼光如炬,每位下屬都是親自挑選的,沒有不讚賞主公慧眼的人。”


    “主公安排給荀彧的責任,自然是他認為可以勝任的,您看韓信初入漢營就成為了大將軍,而荀彧也隻是管理南陽內政而已,這有何不可呢?”


    劉伯溫微笑解釋道,對於之前自己負責的繁重事務,能夠有人分擔他當然是樂見其成。


    “這……在下領命了!”


    經過一番思考,荀彧最終還是接受了任命。


    “荀攸荀公達,智慧超群,擅長指揮軍隊,擔任右軍師!”


    “屬下領命!”


    荀攸的迴應要迅速得多,他認為張易的信任需要他以忠誠相報,過於謙讓反倒是對主公的不敬。


    “張遼張文遠,善於騎射,武藝出眾,帶迴的四千匹馬將由張遼全權負責訓練,招募新兵,組成狼騎!”


    “先招募四千士兵,關於進一步擴大軍力,等到更多戰馬獲得再議。”


    “末將領命!”


    張遼鏗鏘有力地說,雖然早有預期會被指派建立騎兵,但真的被選上時,他仍是無比激動。


    “徐晃徐公明!”


    張易接著宣布。


    徐晃愣了一下,他也在名單之上?


    “徐晃,勇猛無雙,深諳兵法,打算成立南陽軍的第五軍,兵力初步設定為一萬,命名為麒麟軍!”


    徐晃深深地吸了口氣,目光在周圍掃視了一圈。嶽飛、薛仁貴、李嗣業,還有一位看似四旬上下的壯漢,每個人的氣質都令他感到一種不容小覷的力量。


    擁有這樣優秀的文臣武將,真是難得的領袖。


    徐晃向前邁了一步,拱手行禮,恭敬地說道:“感謝主公信任!”


    “叮,恭喜主人成功招攬徐晃,獎賞糧食三萬石!”


    張易沒想到此次獲得的獎賞竟然是糧食。


    但很快,他就反應過來:自己獲得了這麽多馬匹,這三萬石的糧食無疑極大程度上減輕了他的負擔。


    畢竟一匹馬每天需要的飼料量是人的五倍不止。


    “哈哈哈,公明莫要太過高興了哦!”


    劉伯溫揮動著手中的羽扇,笑容滿麵地走到了前麵。


    “南陽郡的莊稼還未到豐收時,現在手頭上的糧食,隻夠您募兵兩千。”


    “若算上新得到的三萬石糧食,情況又如何?”


    張易問道。


    劉伯溫聽到後,微笑著望向了荀彧,顯然是打算讓賢,同時也給荀彧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


    “主公,計算上這三萬石糧食,再加上徐晃將軍的幫助,可以再增加兩千士兵,總共可達四千人!”


    “好的,那公明先招募四千人,等南陽豐收了,再擴編至六千!”


    張易應聲道。


    徐晃再次抱拳表示讚同。


    看著手下文武官員,張易顯得誌得意滿。


    加上五路軍、背嵬軍的陌刀兵和狼騎部隊,以及龔都的兩千餘兵馬,如今張易已經統領了一支規模超過六萬的大軍。


    “各位,我們目前已有超過六萬人馬,力量強大,那麽接下來應該采取何種軍事行動呢?”


    “是要北伐,還是南進?或者東向發展,甚至借道荊州圖謀益州?”


    “大家都可以自由發言。”


    “主公,現在的形勢還未明朗,不宜輕舉妄動,因為皇室還在,目前僅僅是出現混亂的跡象。”


    劉伯溫走出人群,開口道。


    “屬下讚成。現在的首要任務是強化裝備、補充訓練,準備隨時應對國家號召,當各地諸侯聯合起來征討董卓時,那時的皇家命令將形同虛設,諸侯爭霸的局麵就會隨之而來了。”


    荀攸也附和道。


    張易微微點頭。作為一個從現代穿越而來的人,他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麽,因此急切地想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行動。


    但手下的官員們卻並不具備這種預見性。


    即使像劉伯溫、嶽飛、薛仁貴這些有著特殊身份的人,他們也隻有東漢時期的認知,無法預見到未來的發展。


    “大家說得都十分有道理,是我太急於求成了。既然這樣,就讓我們加強軍備,做好戰鬥準備!”


    張易果斷做出決定。


    “主公,不久前有人企圖 ** 董卓,這使得他的威信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將來如果有誰提議征討董卓,最先發聲的可能是袁術或袁紹!”


    荀彧站了出來進行分析。


    “我與袁術和袁紹都曾有過一麵之緣,兩人雖然與曹操作交好,然而袁術素來瞧不起非嫡出的袁紹,必然會在後者之前提議討董,以積累個人聲望。”


    “一旦袁術有意圖行動,那麽布置在其周圍的白虎軍將成為他的一大製約因素。”


    聽完這話,荀攸笑了笑,“嗬嗬嗬,主公,我們的糧草供應不足,不如找個理由向袁術借一些?”


    眾人一聽,也理解了這個策略。袁術若要動員各路軍隊討伐董卓,必然需要確保張易能服從大局,不然張易堅決對抗袁術,他如何號令天下?


    “對啊!如果他希望我們撤離,就必須先給我們提供金錢和糧食才行!”


    李嗣業揮舞著拳頭,表態說。


    “除非他願意看到袁本初搶先一步成為英雄!”


    魏延也表達了相同的意見。


    張易正準備隨聲附和,突然聽見有侍衛大聲報道:“報告!”侍衛匍匐在大堂前方,提高嗓門:“稟主上,袁術部下長史閻象請求見麵!”


    “哈哈,真是說誰誰到啊……”張易及時收住了話尾,本打算開個玩笑,卻隨即想到此刻身處東漢,這樣說確實不太合適。“說起袁術,這袁術果然立刻就派人過來了,讓他進來吧!”張易命令道。那位侍衛立即起身離去,很快帶進了一個年約四旬、身穿正式朝服的男子,他正是閻象。


    閻象步入大堂,掃視一周,看到張易府邸文官武將雲集,心中不免泛起了波瀾。這次他的任務是向張易尋求妥協,但事態的發展難以預料……


    “見過張大人!” 閻象深深行禮。麵前這位十七歲的青年,卻展現出非凡的才能,去年還打敗了他的主公袁術以及對手孫堅,值得自己以平等的態度對待。


    “袁術讓你來,到底有何目的?”張易質問道。


    “迴大人,我的主公派遣我前來,是為了提議暫時停戰,等成功營救陛下後,他定會親自給大人一個交代!”閻象謹慎迴應。“希望大人能夠明鑒,張老大人確係孫堅所害,這一切與我家主公無關。”


    董卓的行動極為迅速,已經通過偽詔要求袁術交出孫堅的人頭作為贖罪,否則便要興師問罪。為了應對這一局勢,袁術采納了閻象的建議,以袁家顯赫的門第為號召,邀請各路英雄共同對抗董卓。不過,這計劃並非一帆風順——一旦公開號召,則必須發兵行動;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旁又有張易虎視眈眈。袁術怎能坐視不理?


    考慮到這些複雜的局麵,閻象主動提出作為使節前往南陽,說服張易放棄軍事壓力,轉而合力對付董卓。


    麵對閻象的陳詞,李嚴挺身而出,堅定地反對道:“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你如此輕易就要我們放過?”一席話引發了場內的強烈反響,連劉伯溫與荀氏兄弟也互相對視笑了起來。


    但閻象仍然不卑不亢地迴應:“請大人息怒。我們明白你與孫將軍之間的恩怨,今天的目的並非是要讓您忘記殺父之仇,而是希望能夠先集中力量對付更大的敵人——董卓,以及他製造的社會動蕩。”接著,他提到了張易發明農具對民生的重要性,以此唿籲張易於國家大事上發揮更積極的作用,並承諾事成之後袁術將親手將孫堅送上門。


    “我方的士兵為了報答老太爺而消耗了大量的物資,固守在南陽東方,就是為了等到反擊的機會。您現在一句話就想讓我們撤軍?這理由不夠充分!何況袁術早有奪南陽之心,這樣居心叵測的人怎麽能被輕易相信?”李嚴反駁道,語氣中的質疑顯然並未完全被閻象所說動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麻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麻麻並收藏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