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遠不必行此大禮。” 張易一邊說,一邊將張遼拉了起來。身旁的徐晃聞言,心中更是震撼不已——張遼張文遠,何等的人物!他不僅與名將呂布同出一方,更因勇氣和謀略遠近聞名,僅僅由於之前屬於大將軍何進的部下而被西涼軍排斥在外,現在卻成為了張易的一員虎將!


    “主公,此八百人均為我的心腹,為了讓洛陽守軍不生疑,我們讓他們卸甲解甲,裝扮成平民悄悄離開城市,現已經在此處集結,望主公給予收編。” 張遼介紹了他帶過來的人。


    張易打量了這些結實的漢子,心裏湧起了強烈的興趣。這些是不是當年在江麵橫掃數萬孫權大軍的精銳騎兵呢?


    “行,這批人都歸文遠處調度。文遠你帶他們到那邊的大車上挑裝備換上盔甲吧!” 張易指向不遠處的一排裝載著裝備的貨車。既然這些裝備是為了支援自己人,那麽張遼這些人也算是自家兄弟,當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正好這裏還有好幾千匹戰馬待分配,你們穿戴整齊後便帶領手下接手這些馬群吧。” 張易指向圍住的數千匹良駒說道。早在來路上時,張遼就已經聽聞了這裏的動靜,心中早已燃起了渴望。


    “末將遵令!”張遼興奮地答道,立時率領著手下前往貨車那裏取裝備。之後便直接前往臨時設置的馬圈。


    他旗下的這些漢子個個來自並州,個個英勇,皆是在馬背上長大的。接管這幾千匹馬對他們來說易如反掌。


    不出片刻,馬群裏已是一派有條不紊的工作景象。


    “主公,這四千匹戰馬,若是能精打細算,每人一匹,我也可以組織起一支四千輕騎兵!”張遼在得知張易計劃把這些馬全給他時,顯得非常激動。


    張遼覺得士為知己者死,而這位知己便是張易。


    “眼下先組成人馬合一的輕騎兵吧。”張易點頭同意,他也找不到更好的辦法了。


    南陽雖是富饒之地,但確實少馬,主要產地則在遙遠的涼州、並州與幽州。從這些地區向南陽輸送馬匹,必須通過董卓控製的區域,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即使采取逐一運馬的方法,也耗時過長且效率低下。


    “今後作戰,要先確保馬匹,再補充糧食。”張易因貧窮經曆了不少困難。


    “主公勿憂,將來奪迴涼州後,即可沿襲古代秦人的壯舉,東出函穀關,威懾諸侯!”張遼低語道,以此稍微安撫張易的心情。


    “之後的事日後再談,文遠,你現在帶上人馬到周邊巡查。荀攸,即荀公達先生應該認識,我相信此刻公達也已接近這裏,請你前往接迎!”張易說。至於戰略規劃,還是交給劉伯溫與荀攸他們處理吧。


    “荀先生也在?”張遼頗為驚喜,看來主公在洛陽有所斬獲,竟然把荀家的人物也吸納進來了。


    “下屬馬上行動!”洛陽周圍狀況複雜,張遼不敢耽擱,立刻帶著一百士兵離開了營房。


    幾個時辰過去,當張遼帶著一個手握血刃的荀攸迴到營帳時,場麵顯得異常嚴肅。荀攸臉上的怒火未消,利劍上還留有斑駁的血跡。


    “公達是否遭遇了險境?”張易一看情況不妙,立刻站了起來。


    見主公擔憂,荀攸感到一陣溫暖,立即解釋道:“主公莫急,卑職並未受威脅!”


    “具體情況是這樣的。”荀攸深吸了一口氣,試圖鎮定心緒。


    “我平時離家前往別處都是坐馬車,很少步行。”


    “昨日離開洛陽,在周邊村子裏停留了一些時間。”


    “今天早上動身尋找主公的路上,不幸看到村民以子換食物的悲慘一幕,我不忍心,因此殺了那些作惡之人!”


    “主公,這個世界已經爛透了……”說到這裏,荀攸眼角泛起了淚水,旁邊的張遼也不由自主地麵色凝重,他親眼看到了鍋裏的景象,內心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是啊,這世界的確已經病入膏肓。”張易歎道,“所以才會出現黃巾 ** ,不可否認張角是個雄圖大略的人物,但他的手段太激烈。”


    “在他看來,世界隻有農民和受苦的人,忽視了許多有能力之士的願望。”


    “豪門世家,也並非都是害群之馬,其中不乏才子,擁有寶貴的見解!”


    張易與張角有著根本的不同,他是世家出身,若像張角一樣行動,可能會成為整個世界的敵人。


    他不打算過分抬高世家地位,隻要他們在自己的治理中有用處,他就可以接受他們的存在與發展。但如果他們想如同隋唐時期那樣,操控朝政,他會毫不留情地鏟除這些障礙。


    “諸位,願意輔佐我開啟一個全新的盛世嗎?”麵對眾人,張易毫不遮掩地表達了自己的雄心壯誌與宏偉藍圖。


    不必改變文中的人物名字的前提下,嚐試使用不同的文字表述原文如下:


    張遼、荀攸已歸附張易,這兩人如此,也就罷了。


    然而眼前竟連徐晃都在!


    望著麵前的張易,徐晃一時無言。


    此時此境,張易卻談論這些事宜,當真合適?


    心無旁騖,目不斜視的徐晃,仿如無睹。


    盡管明白張易才能出眾,選擇主人一事畢竟馬虎不得——這關涉他的未來與安危!


    “主公,一切均已就緒,單等會蔡公蒞臨便可上路!”


    正說話間,騎馬而至的荀攸對張易報告。


    一夜過去,又到了第二天。清晨,張易即刻下令準備行程,張遼則提前先行。


    僅剩張易、徐晃與荀攸及數十士卒在此恭候蔡邕駕到。


    “今日總算是返程的時候!”


    張易笑言,言語中夾雜著些許別離後的欣喜。


    與荀攸攀談之間述說南陽之事,徐晃則領士兵在外警戒。


    雖對追隨張易仍存遲疑,內心排斥之意卻已淡了許多。


    “府君,蔡家隊伍出現了!”


    徐晃策馬了望,隨即一聲唿喚引來張易側目。


    隨即將目光投向遠方,辨識到來者乃是熟悉的蔡府侍從。


    數名家仆引領下,二輛馬拉大車漸漸靠近。他們麵沉如水,直至見張易後,神情才稍顯輕鬆。


    “終於等到了。”


    含笑迴應的同時,張易躍馬上前,左右分別跟隨荀攸、徐晃兩位心腹。


    “姑爺!”


    未等張易近前,駕車家仆已露出喜色,先打一聲招唿示敬。


    “家管,我嶽父可在馬車之中?”


    張易欲唿蔡邕“蔡公”,卻又想起其早前所表不悅,故大膽直喚嶽丈。


    車廂內傳來的蔡邕爽快大笑:“哈哈哈,雲驥,為父在此,昭姬亦無恙。”


    “另外尚有一位佳客。”


    話音甫落,前方車廂簾幕微動。


    一雙未染歲月痕跡的手悄然伸出,顯然不屬於年邁的蔡邕。


    待帷幔完全揭開,一張令張易熟記於心的麵容隨之顯露。


    “文若!”


    “拜見府君!”


    從車上輕躍下來的,正是那位謀略出眾的荀彧,朝張易拱手作揖,並微微一笑。


    驚怔之下,張易迅速下馬來握住了荀彧的雙手。“文若,難道你是……”


    “府君言辭懇切,使人心生敬佩。不過,關於今後方向,目前仍是猶疑。”荀彧道出心底的真實想法。


    但他已然願意隨同至南陽,親身探詢實情。


    對此態度,張易內心十分讚許。“蔡公為人謙遜寬厚,文才橫溢的您沿途定會使蔡老先生頗為讚賞。不知是否有幸,為我引薦一匹駿馬相伴?”


    “豈敢豈敢,能同尊者暢談,乃小弟三生有幸!”


    隨即,蔡邕也揭開車窗簾,微笑讚道:“文若,才華橫溢之人也。” 雖未邀請荀彧再次乘車,但從其表情可見他對兩人的私下交流心照不宣。


    張易立刻安排人手,為荀彧帶來一匹馬。


    轉首望向另一輛馬車,但見蔡琰女士同其父一樣揭開車簾,帶著好奇之光觀察周圍。


    兩人四目交匯,蔡琰臉色緋紅,隨即便垂下了簾子,停止了言語。


    張易等人策馬前行,蔡邕的車馬位於中間,隨後則是由徐晃率領的手下負責保護隊伍的安全。


    “大人!”


    荀彧與張易左側並騎而行,其右側則是荀攸;而徐晃則在其部隊兩翼不斷巡視,警惕周圍的情況。


    “文若有什麽事情,直接說吧,後麵都是自己人!”


    張易輕鬆地笑了笑。附近幾個士兵聽到了張易的話,精神也為之一振。


    “有消息指出,有人計劃刺殺董卓!”


    荀彧見機,立即開門見山。


    “哦?”


    “司徒王允昨夜設宴招待了眾臣,並且事後秘密會見了曹操。曹操從他的府 ** 來時,手中持有七星寶劍,照我看來,今日,曹孟德肯定將會嚐試除掉董卓!”


    昨天荀彧找過蔡邕,希望他離開時也能帶自己一同離開。沒想到,在昨晚路過王允府邸時,目睹了手持七星寶劍的曹操匆忙地從裏麵走出,當見到自己時更是立刻將寶劍藏於身後,疾步離開。經過分析,並聯想到王允對董卓的反感態度,荀彧便判斷出了曹操的目的。


    “關於此事,各位認為曹操有可能成功嗎?”


    張易問向眾人。


    荀攸微微欠身,“主公,盡管董卓身邊守備有呂布這樣強大的護衛,但曹操以其敏捷和聰明才智,且受到了董卓的信任,如能找到方法轉移呂布注意,或是在董卓午休期間行動,也許會有成功的機會。”


    考慮到當前正是日出時刻,且董卓有一個雷打不動的習慣,就是在午後休息,這無疑是最佳的行動時機。


    “確實如此,但別忘了,董卓本人也是武藝高強,隻怕曹操未必能占據上風。”


    荀彧對於曹操的成功並不樂觀,董卓現今雖然行徑殘忍,然而其實力亦不可小覷,倘若曹操出手可能立刻就被發現。


    在這個沒有超自然力量幹擾的時代,尤其是像董卓這樣的武將,對戰場的敏銳感知,尤其是對於死亡威脅的感覺極為警覺!


    “假設曹操的嚐試失敗,又會有什麽樣的結果?”


    張易繼續追問。


    “屆時,肯定會有人發起唿籲,聯合各方英雄共討逆賊!”


    荀彧堅決地迴答。


    “你可能不清楚,袁術與袁紹目前勢力初具規模,來自我潁川荀家的信息顯示,袁紹正在暗地裏聯絡諸位領主,詢問他們對董卓的看法,顯然,這為的是今日曹操的行動鋪路,一旦機會成熟,袁紹必定會宣布討伐董卓,並尋求各方的支持!”


    張易輕聲迴應,點頭認可了荀彧的分析。確實,所有人都未預見的一個重要因素,便是逃離洛陽後的刺殺義士曹操會更易得到袁紹的支持——關鍵原因在於曹操擁有那份假傳聖旨。


    “文若,公達,你們也清楚,我此次來洛陽,甚至願意認董卓為親,如果將來真有群雄共討董卓一事,我又如何自圓其說去參與?”


    張易表達了他的疑慮。


    無論是荀攸還是荀彧都明白張易的想法:一方麵剛與董卓建立親密關係,轉眼就要派遣軍隊剿滅他,恐怕會讓世人嗤之以鼻,產生不良輿論影響。


    “主公,關於此點我已經深思熟慮,即使存在這種風險,也必須要參與進去。”


    因為群雄討董是一樁正義之舉,不論張易內心的真實想法,他都有必要積極行動,提升自身聲譽,擴大影響力。


    \"說到主公與董卓的叔侄關係,嗬嗬,若主公加入討伐董卓的隊伍,到時遇到袁術和孫堅,他們會放過這個機會來為難主公嗎?\"


    張易立即領悟:“嗬嗬,我或許明白了公達的用意!事情已經如此,那就順勢應允便是!”


    “的確,主公若真加入群雄討董,可公開向各路諸侯建議停戰議和,並親自修書,要求董卓釋放陛下,以其殘暴,斷不會答應!”


    “那時您可再發一函,表示與董卓斷絕一切關係,為了蒼生大義,隻能大義滅親!”


    荀攸剛說完,荀彧立刻接上話:


    這麽做既保全顏麵又贏得了人心,若真能如此,主公的聲望必然會再次大漲。


    大義滅親,這樣的事跡總是最能引起共鳴的。


    況且主公和董卓之間的親戚關係也隻是泛泛之交。


    \"那我們就靜候天變!\"


    張易微笑著說道,眾人隨即加快腳步朝南陽行去。


    行了三日之後,眾人終於踏入南陽地界。


    突然一陣馬蹄聲響徹大地,眾人紛紛看向不遠處的小山。


    隻見山上有身影不斷出現,一眼望去盡是馬上的騎兵。


    領頭的黑甲將軍一揮手中的長槍,那些騎兵便向張易方向飛馳而來。


    荀彧和荀攸抓緊韁繩,看到張易麵色平靜,心知這是南陽的兵馬。


    \"見過主公!\"


    那些騎兵在張易麵前整齊列隊,齊聲敬禮。


    \"鵬舉,無需過多禮儀,原來李嗣業將你調來了啊!\"


    張易笑語。


    \"迴稟主公,正巧背嵬軍在此附近的駐地訓練,接到李將軍的消息後,我立即率軍來接應主公。已有四千戰馬由張遼兄弟先行送至南陽了!\"


    前來迎駕之人,正是嶽飛與其麾下的背嵬軍騎手們。


    “此外,軍師來信說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在昨天逃離洛陽。如今天下已顯混亂跡象,恐怕有人會發出號召討董。軍師命屬下向主公請示,是否可帶領背嵬軍迴到南陽?”


    嶽飛迅速匯報完這些消息。


    張易聞言轉頭看了看身旁的荀彧與荀攸。


    二人眼中閃過驚異的光芒,顯然對曹操竟順利脫身感到意外。


    竟能平安逃脫洛陽,實為不易。


    \"二位,依你們看,嶽將軍是否應留在這裏繼續防範洛陽,還是跟隨我們迴南陽呢?\"


    張易看著兩位謀士。


    他們互相對望了一眼,對嶽飛的能力已然了解。


    張易陣中的將領中,此人不僅智謀高明,武功同樣卓越。


    此番帶迴必然是有意共赴大事。


    嶽飛似乎也明白其中深意,抬頭看了看主公身邊的這兩人。


    他們的身份雖不明確,但主公立刻詢問其意見,顯現出極高的尊重,想來應是謀士級別的人物。


    看見嶽飛目光中的期待,荀彧與荀攸二人默契一笑,齊聲道:“主公,北方防線可以讓他人接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麻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麻麻並收藏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