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易站在高處,沉穩地道:“這件事你們商量後決定吧,我的原則是:所有願意投靠南陽的百姓,隻要南陽尚有容納之地,我定一並接納!”


    李嚴點頭後迅速退下。


    所謂“議”


    ,是指讓他們討論之後再作具體安排,並非要現在立下決定。


    張易給出了大方向,至於執行,則由他們商議具體步驟。


    隨後眾人又匯報了幾項事宜,張易一一作答。


    等大家安靜下來,他又開始講話:


    “若你們說完該說之事,接下來就輪到我說了。”


    張易緩緩道:“我要講的事共有兩件。”


    他豎起食指說道:“先是一樁好事。”


    說完,向坐在右側第二位置的沈萬三示意了一下。


    隻見沈萬三笑容滿麵地站了起來,衝著門外大聲喊道:“拿進來!”


    在場眾人心生好奇,目光紛紛投向門口,心中充滿遐想——既然第一件是喜事,那麽第二件呢?


    這時,兩名侍女端著托盤走了進來。


    一個托盤上擺著細長帶尖的物件,一看便知是兵器;而另一個托盤被紅布蓋住,隱約顯出碗的形狀。


    “掀開看看!”


    見人們七嘴八舌,張易不禁笑了笑,隨即讓沈萬三掀去紅布。


    揭幕後,托盤上的確放著一碗東西,潔白一片,另一個托盤則放著一柄長刀。


    “各位,主公創製了一套全新的鹽加工方法,並交由我負責執行!不負主公所期,我們最終成功製造出了他要求的標準精鹽。”


    張易饒有興趣地看著眾人,“提純鹽嗎?”


    此言一出,在場人頓時交頭接耳議論開來,顯得興奮異常。


    荀彧尤為激動,快步走到托盤旁,取一小撮入口,輕輕撚弄,感受著細滑雪白如白雪的精致鹽。


    對荀彧等人來說,這樣的雪花鹽簡直就是珍貴非凡的發現!


    事實上,直到南宋時期,中國才真正實現了熟練提取高純度海鹽與岩鹽的技術。


    要得到純鹽,必須去除有害物質,需經複雜的處理工序。


    否則用篩子簡單濾過根本不夠徹底。


    眾人見狀皆為之心動不已,爭著伸手捏起少量,置於舌尖品嚐。


    這……


    “感覺如何?”


    張易問道。


    無需多言,所有人內心都深深認同——提純鹽對民生之益,功垂千秋!


    荀彧大聲說道:“主公,這種精鹽實在太珍貴了!若是我們南陽的軍民都能享用這種精鹽,定會人人強壯如龍,這對大家都有極大好處啊!”


    沈萬三接著說:“接下來看看這把刀!”


    眾人的視線隨即轉移到那些長刀上。


    雖然它們不像用镔鐵打造的神器那樣完美,但看起來依然十分鋒利。


    “主公,是否允許我試驗一下這把刀?”


    趙雲走上前來,恭敬地請求。


    張易點頭應允。


    趙雲迅速取來一把他過去常用的刀和盾牌,雙手持新舊兩把刀碰撞,隻見舊刀立刻斷為兩截,而新刀僅有一道微小的缺口。


    趙雲趁熱打鐵,又用新刀砍向旁邊的圓盾,盾牌被一劈為二!


    “好刀!”


    趙雲滿意地大喊,周圍的人也紛紛喝彩。


    剛才那一幕表明,在實際戰鬥中,使用這類兵刃的士兵們即便不能像趙雲那樣輕易削斷對方兵器,也能對敵方武器造成明顯損壞,真是一把極好的戰具!


    “這刀怎麽這麽堅硬?”


    荀彧與荀攸滿心好奇,紛紛撿起地上斷掉的舊刀,與趙雲手中那把新的比較。


    張易微笑著對沈萬三說道:“就讓沈先生給大夥兒解釋一下冶鐵的道理吧。”


    此前張易已經將冶鐵要點悉數告知沈萬三,係統贈送的人才對張易完全忠誠,所以他絲毫不擔心這些技藝會外傳。


    沈萬三開始講解道:“冶鐵工藝在春秋時期就出現了,發展到漢朝已經采用煤炭煉鐵,並用水排提高爐溫。


    如今我們主公英明果斷,直接用焦炭煉鐵……”


    眾人聽不太懂其中的技術細節,但這不妨礙他們誇讚張易。


    這時,魯陽縣令劉德從人群中走出,向張易請示。


    盡管姓劉,但劉德和皇室並沒有任何關係。


    張易注意到他的出現,神情突然有所變化,嘴角輕輕上揚。


    “主公,創製張易犁已是千古奇功;如今主公改革製鹽法,惠及百姓社稷,何不將這一成果公布於世?”


    劉德懇切地說,“主公如此做,天下的百姓必定感恩戴德,日後我等出征南陽時,必將簞食壺漿歡迎王師!”


    張易點了點頭,顯然在思考這個問題的重要意義。


    周圍的謀士們都看在眼裏,卻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麽。


    但他們意識到張易對這次建議的重視程度不同尋常。


    好的,我會用不同的表達方式重述這段文字,保留原文中的人物名字。


    劉縣令的話音剛落,荀彧搖了搖頭站出來表示異議:“主公,劉縣令的說法恐怕不太合適。


    即便有製鹽的方法,普通人還是難以獲得足夠的鹽。


    沿海的製鹽區全被當地官府控製,內地少數的鹽井也屈指可數。


    就說荊州吧,鹽井僅有三個,加上幾個鹽湖,產鹽量僅夠自己食用。”


    荀彧言辭較為委婉:別人的鹽田不由我們控製,即使我們想壓低價格,也很難做到。


    而目前荊州出產的鹽也隻是供本州百姓食用。


    若荊州人口增加,可能還嫌不足呢!


    “不足又怎樣?主公能贏得美譽,這才是最重要的。”


    劉德看向荀彧微笑說。


    “把製鹽法公布天下,誰吃得到細鹽這問題其實不大重要。


    重要的是人們在享受食鹽時會感念主公恩德就足矣!”


    劉德語氣堅定,一心追求的是聲譽,而且荀彧等人實在無法反駁這點。


    假如隻是求得名聲的話,將製鹽法公之於眾乍一看來似乎沒有大礙。


    此時張易發言了:“劉流芳,你的格局未免太小。”


    “一個製鹽術能帶來多少名望?不如再推廣改良過的造紙術、冶鐵術和我的軍事訓練法吧,這樣天下人才有更好的書可讀,更先進的工具可用。


    我們的軍隊強盛了,日後抵禦異族才能百戰不殆!你怎麽看,劉流芳?”


    張易問罷,劉德汗流浹背,心中發慌。


    往常聽這昵稱感覺滑稽,如今張易喊來卻帶著寒意,令人不寒而栗。


    主公今天的表情很嚇人啊。


    劉德好像想起了什麽,麵色慘白卻依然問道:“主公的意思是……?”


    “我是什麽意思?你倒是解釋給我聽聽!”


    張易冷冷迴應,並大聲喝道,“帶上來!”


    話剛落音,眾人齊刷刷看向門口。


    李元芳帶領兩位年輕人走進來,他們的身上滿布傷痕與血腥,眾人皺眉聞著難忍的氣味。


    “認識他們麽?”


    張易抬起下巴問劉德。


    劉德臉色驟變,連連搖頭否認:“我不認識他們,不知他們在魯陽出現的緣由!”


    “我說了在魯陽嗎?”


    張易反問。


    劉德頓時無語,嘴動了幾下卻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劉德,我對你不好嗎?”


    張易輕歎一聲後對著李元芳揮了揮手。


    李元芳見到劉德驚愕的表情後,毅然地將手中的信件全數扔到了他腳邊。


    “這些都是你與袁術通信往來的證據。


    現在仔細看清楚了,莫要說我們錦衣衛冤枉了你!”


    李元芳沉聲責問道。


    麵對這些熟悉到極致的信封,劉德顯得手足無措。


    信封裏寫滿著他關於南陽局勢的情報——原以為這些密信已經安全傳遞到了袁術手中,不曾想卻統統落入了張易之手。


    “這是我要說的第二件事。


    對你和你們這些人而言,這恐怕是個壞消息。”


    張易從桌子下麵取出了另一摞信件,小心翼翼地排列在桌上,“當我收到南陽那邊送過來的信時,就知道你為袁家辦事確實幹得很出色。”


    隨著他翻開第一封信遞給身邊人檢查,孫憲的名字出現在了他的嘴邊。


    “我還一直以為我對你是仁至義盡……”


    話語甫落,人群中立刻有一個冒汗如豆的人站不穩身子。


    幾個錦衣衛應聲而動,把驚恐中的孫憲從坐席上強拽下來,推向大堂 ** 。


    張易僅僅掃視了他一眼,沒多做評論。


    “還有幾位……”


    接著他冷若冰霜地繼續說道:“這些人曾與袁術書信往來,並明示如果袁術來襲便會策反接應!七個縣令一旦響應,宛城將難逃不戰而潰的命運。


    此七人:抄家滅族!”


    隨即,張易把先前展示的七封信摔到地上,判定了那些人無可辯駁的命運。


    那幾個人立刻癱軟於地,有的甚至開口怒罵起來,試圖最後的掙紮:


    “張易,你自己出身世家子弟,卻要破壞世家居基根脈?”


    “我會等著你的末日降臨!”


    “天下各世家都不會放過你!”


    “你的女人早晚會被千人所辱……”


    “來人,將這些人立即拖出去處決!”


    張易斷然下令。


    幾名衛士迅速上前,一招擊碎幾人的牙齒令其啞口無言。


    一時間,場麵安靜了許多。


    接著張易繼續拿出更多的信件。


    “李成、範獲……”


    他陸續又點了十多人的名字。


    “雖然你們有跟袁術或是劉表通信的行為,但至少你們並沒有明確表示與他們會合合作。


    我因此而有些感激和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麻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麻麻並收藏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