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林朝辭出發前,就已是年關將近。


    迴來後,更是年關將近。


    故此,慶功宴結束後,沒過一周便又迎來了國宴,也就是皇帝在每一年的年底都會召文武百官及家中親眷來皇宮裏過年,以示君臣相合,不過,也有一些帝王不喜歡太熱鬧,便不會召這些人過來,頂多是往文武百官家中送些禦製菜,也就是禦膳房做的膳食以示安撫。


    說白了,還是要看皇帝。


    皇帝願意,大家自是願意奉陪。


    皇帝不願意,大家也落得清閑。


    崇平帝自是願意的,這裏麵也有太上皇做了工作的原因,至於這後麵,崇平帝與太上皇達成了什麽約定,不得而知,隻知道太上皇因草原那邊歸順的原因,龍顏大悅,又喝了幾杯酒,在與太後迴宮的路上,順道去了宋皇後這個兒媳那邊,認了寧國府的秦可卿為幹孫女,這應該是今年國宴上唯一發生的大事了。


    更大的事在於秦可卿是完璧之身。


    這一點倒不是太上皇發現的。


    而是太後發現的。


    漸漸也就流傳出了“賈蓉不行”的流言蜚語,隻不過,賈蓉人都死了,這些流言蜚語也隻是當個樂子說一說,倒是有不少婦人看著秦可卿的眼神中滿是憐憫,別說後半輩子守寡了,這傻孩子,連魚水之歡都沒嚐過就落的如此境地,又沒個子嗣,寧國府那邊惜春才是主脈,別說賈敬沒死,就算賈敬死了,有榮國府這邊的賈母撐腰,寧國府那邊也依舊無人敢更迭主脈,更別提更改繼承人要得到皇帝的應允了,故此,秦可卿後半輩子孤苦伶仃是可見的,惜春又是個女孩,要是個男人,說不定還能懇請皇帝或太上皇讓自己改嫁,反正是完璧之身,可眼下……還是算了吧!


    秦可卿倒是沒什麽反應。


    是個挺能藏心事的女孩。


    唯一變化的隻有眸光,稍顯黯淡,臉上的笑容卻從未改變,令宋皇後見了都止不住心中讚歎。


    若非身份。


    她還真想讓她兒子娶了這秦可卿。


    容貌絕色,品行賢惠,落落大方。


    這樣的姑娘,放眼鳳藻宮內,恐怕也隻有薛寶釵能與其爭一爭了,隻不過,薛寶釵的性子偏高冷,你隻能說她處事周全,與秦可卿麵帶微笑,不顯虛情假意相比,還是秦可卿略好。


    不過,兩者都是世間難得的佳人。


    與林黛玉、迎春、探春等人相比。


    日後,毫無疑問,一定是類似於薛寶釵或秦可卿這種落落大方的姑娘,更有資格坐她的鳳位。


    秦可卿的身份並非秘密。


    對她來說是這樣的。


    薛寶釵又是林朝辭的未婚妻。


    故此,宋皇後也隻能望洋興歎,眼睜睜看著這兩個自己能看上眼的女孩,與她兒子失之交臂。


    可惜是有的,卻沒有強求。


    更沒什麽撮合的念頭。


    宋皇後深知,坐在鳳位上的女人要是想有個好下場,適合,遠比爭寵更重要,爭寵爭的隻是一時,她隻需把兒子培養好,把後宮打理的井井有條,到了晚年,自會得到一個好下場。


    故此,不合適的,也就別強求了。


    有些東西是強求不來的。


    且,太上皇打的什麽算盤雖說她當時不知道,可等國宴結束,其實也就相當於崇平帝請文武百官吃了頓晚飯,從六點多吃到將近十點,就把文武百官放迴去了,不影響文武百官迴家過年守歲,她也就從崇平帝口中了解到了事情經過,為此,還大吃一驚,亦細思極恐。


    “讓然兒注意分寸。”


    醉醺醺的崇平帝躺在床上。


    任由眼前的嬌妻給他脫著龍袍。


    雖然看上去有點迷迷糊糊的,可眼神卻是意外的清醒,笑嗬嗬的把宋皇後拉入自己的懷裏,耳畔還留著那聲短粗的驚唿,耳鬢廝磨:“等朕自覺力不從心的,就退位好好修煉武功,爭取多活幾年,眼下事務纏身實在沒時間,也沒精力,林朝辭是我後漢一朝的底牌,也是我後漢皇室的幸運,看他的樣子不喜歡參與到奪嫡一事中,但他卻有能力決定結果,讓然兒不要太親密了,也不要太奉承或蔑視,就像我有梓潼你一樣,讓然兒用交朋友的方式去結交林朝辭,梓潼,你都記下了嗎?”


    “記下了。”


    宋皇後忽然沉默了一下。


    從背後抱住了崇平帝:“可這……”


    “沒什麽。”


    “誰表現的優異,朕就用誰。”


    “後漢再也經不起一次奪嫡之亂。”


    “能順利過度。”


    “哪怕是借著林朝辭的力量。”


    “沒有手足相殘。”


    崇平帝轉過身,保住宋皇後,半醉半醒的呢喃道:“我覺的,不管是他們中的誰將來到了我今天這個年紀,都會無比慶幸我今天的決定。”


    而在另一邊。


    也在這神京城裏。


    隻是在薛家的小院裏。


    林朝辭也大大方方的上手,抱著薛寶釵在她的閨房裏看著窗外的雪景,無視掉鶯兒羞紅的小臉,跟薛寶釵慢慢說著自己這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及紅顏知己,盡管薛寶釵很好隱藏了吃醋的那股味道,可還是在林朝辭一點一滴的鋪墊中,放開膽子咬了一口林朝辭,表示泄憤,最後被林朝辭順勢堵住嘴唇。


    當然了,也隻是堵住嘴唇。


    沒有更進一步。


    薛寶釵今年也才十五。


    就算林朝辭色急,也不至於急到饑不擇食的地步。


    故此,也隻是親親抱抱舉高高。


    一套流程下來。


    薛寶釵的氣自然也就散了。


    盡管這個年,王夫人過的很不踏實,看看在皇宮裏笑的跟個二傻子一樣的薛蟠,又迴家看看自家同樣笑嘻嘻的寶玉,一想到薛姨媽一年前突然返迴,表示薛寶釵不嫁給自家寶玉,一年後的今天,薛寶釵已成了比她品級更高的一品誥命夫人,氣的是連年夜飯都沒吃好。


    繃著一張臉。


    挨了賈赦不少的譏諷。


    沒錯,榮國府內部也不和。


    大房與二房的爭鬥一直有。


    如今,賈赦帶領的大房翻身了,自是要好好挖苦挖苦二房這邊,且,和與薛家反目成仇的王夫人相比,與薛寶釵關係不錯的王熙鳳,給了賈赦更足的底氣,令他敢於挑釁二房那邊。


    故此,榮國府這邊很不消停。


    隻是,又關林朝辭什麽事呢?


    ……


    而在更遙遠的地方。


    在一個給紅樓一界插真眼的世界裏。


    同樣是一個年。


    過的卻也很不安生。


    “九公子還是不想迴來嗎?”


    韓國。


    新鄭。


    韓相張開地的府邸內。


    白須白發的老人跟對麵那位無須年輕人如此問道。


    “並非不想。”


    “九公子說,時候未到。”


    年輕人笑了笑,如此解釋道。


    話鋒一轉。


    就跟自家爺爺聊起了局勢:“王上那邊近期如何?”


    “還是老樣子。”


    “明君在楚,在齊,在趙。”


    “不在魏、燕與我們韓國。”


    老人長長的歎了口氣,滿含怨念的聲音於屋內幽幽迴蕩:“史書已經用各種文字向我們證明了秦滅六國的野心與能力,六國雖齊心協力,共抗暴秦,可奈何總有人認為六國聯軍便一定能戰勝暴秦,殊不知,即便六國聯軍已成,與暴秦對峙,卻仍是勝負猶未可知的啊,王上可為守成之主,可我韓國需要的絕非守成之主,此般大勢,我六國聚兵一百五十萬與暴秦百萬大軍列兵於函穀,需要的正是一位雄主明君,方能令我韓國從四戰之地解脫,否則,西有秦、南有楚、北有趙、與魏臨,此天下咽喉之地,乃兵家必爭之處,便是滅了秦,我韓國,恐怕也難逃滅國之危矣!”


    求收藏,求評論。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從鬥羅開始落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丘丘病了二丘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丘丘病了二丘丘並收藏諸天:從鬥羅開始落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