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坐井觀天
說完,畢自嚴賣了個關子,沒有再侃侃而談。
賀世壽有些心急,還等著畢大人高談闊論呢,咋就不說了呢?
“畢閣老,請恕下官多嘴,下官仍不明白該如何實施朝貢,外藩到底有何種貨物乃大明急需?”
賀世壽表現得像小學生。
崇禎抿嘴淺笑,當初叛軍壓境之時,此人曉得將銀行等機構迅速轉移,如今又打破砂鍋問到底,比一般文官更務實,完全值得培養。
不待畢自嚴開口,崇禎接話道:
“賀大人!”
“臣在!”
賀世壽以為自己話太多,天子對他不喜,一下子陷入緊張,不想禦音接著傳來:
“愛卿之疑問,還是由朕來給你解惑吧!”
“臣多謝陛下!”
崇禎走下桌案,於廳中緩緩踱步,一眾文武隻得抬起屁股,認真準備聆聽。
“我朝絲綢、瓷器、茶葉等物,在外藩眼中乃人間極品,常常價格高出數倍賣予紅毛夷。
朕聽說閩省鄭芝龍僅用數年光景便迅速崛起,如今擁有大小戰船及武裝商船不下兩千艘,整個大明水師加起來,在此人麵前簡直小巫見大巫!
此人戰兵水手近十萬,閩省諸地商鋪若幹,遇災之時尚有能力接濟平民,安平鎮城牆乃其出資所建,水榭別墅耗銀數百萬,能從府邸駕船直通外海!
兵卒軍餉更是我朝兒郎之兩倍以上,閩粵一帶劉香等海盜皆乃此人收服,就連外國商船入閩粵,都得向此人上供買水錢。
朝廷沒有給過他一文軍餉,誰來告訴朕,這麽多人馬,用度如此之大,這些錢從何而來?”
“稟陛下,自然乃海貿營收所得!”
畢自嚴不假思索,頃刻間成了捧哏。
“愛卿一針見血!”
嘖嘖,很多人驚訝得瞠目結舌,鄭芝龍的事跡多少聽聞過一些,可真沒想到竟如此兵強馬壯。
其實崇禎是根據曆史軌跡來說的,溫體仁和錦衣衛傳迴不少情報,時日尚短並沒有這般全麵,當下還不是鄭芝龍最巔峰期,到後來的隆武手裏時,才是那梟雄事業之巔。
見多數文武都還處於震驚狀態,黃蜚更是有點自慚形穢,崇禎接著道:
“因此,海貿能帶來巨大之利益,朕預估,鄭家家產至少可折合白銀3000萬以上,用富可敵國來形容毫不為過!
現在賀愛卿之疑問來了,還是畢愛卿那句話,在商言商,我朝之貨物,外藩求之不得,紅毛諸國爭先恐後與地方軍閥走私,難道不願與朝廷堂堂正正貿易嗎?
倘若朝廷全麵開海,直接下場的同時鼓勵廣大商賈積極響應,朝廷名正言順收取相應稅收,那該是何番局麵?
外藩帶來之白銀,各種實用之西洋器物,我朝沒有之民生產物,以及南洋之糧米,均為我朝急需,此舉將直接改變朝廷財稅現狀,我大明方具備令四夷臣服之真正實力!”
崇禎將海貿說了個底朝天,這些數據與信息必須灌輸,深信足以讓在場臣子們顫抖。
臣子們確實顫抖了,鄭家居然這麽多錢,海貿利潤竟然如此之大,那可相當於一年半財稅總和啊。
鄭芝龍雖已歸附朝廷六七年,可畢竟是地方軍閥,萬一尾大不掉該如何是好,賺那麽多錢,大明士大夫完全就是坐井觀天,朝廷的確應該做點什麽。
崇禎刻意給臣子時間消化,準備待其緩和一陣後再接著說,這時賀世壽再度拱手:
“陛下,臣有一事不明。”
“愛卿直說便是!”
“臣遵旨!”
今天這氛圍特別融洽,一幹大佬發言毫不避諱,天子又這般耐心,賀世壽的膽子也變大了。
“陛下,我朝商人高出多倍價格賣予紅夷番,那些紅夷番如何賺取銀錢呢?蠻夷國民又如何能夠接受高價呢?”
“哈哈哈...”
崇禎大笑,這賀世壽有點意思,他越來越喜歡這股求實的執著勁兒了。
“諸位,”崇禎走向座位,壓手示意大家都坐下,抿了口茶,繼續道:
“賀愛卿,朕喝的此杯福建鐵觀音,在天津售價幾何?”
聽說此人喜歡飲茶,幹脆就以實物為例子。
“迴陛下,每斤二兩白銀!”
“嗯,崇禎點了點頭,這價格符合行情。
二兩銀子按當下七錢每石的米價計算,可供平常五口百姓之家頓頓飽飯吃上三個月,節約點續命的話可以達到一年,屬於妥妥奢侈品。
“那在福建產地之售價呢?”
“不超過一兩。”
“很好,朕要告訴你,倘若我朝海商賣給蠻夷二兩每斤,紅毛夷運迴國內就可賣十兩乃至更高,錢便是這般賺的。
朕還要告訴你,那可不是什麽極品茶葉,僅僅乃兩三百文之低檔品,我朝產物就有這般稀缺與極受追捧!
常言道物以稀為貴,你身上這身官服價值不超過五十兩,而在紅毛夷眼中,便乃幾百兩甚至幾千兩之物,更別提高檔絲綢與稀有瓷器!”
崇禎迴答得很幹脆,不但賀世壽,其他一眾人眼睛都睜得大大的,畢自嚴等近臣以前聽皇帝提及過,再次觸及時仍舊餘震未平。
我是誰?我在哪裏?賀世壽此刻徹底懵了,天子這些話太離譜了吧?可君無戲言啊,陛下不可能信口開河,那麽就絕對是真。
瞧見臣子們仍在驚訝之中,崇禎補充道:
“此類貨物均是夷國貴族享用,蠻夷貴族之所以富有,乃歐羅巴諸國早都走出國門,將他國或無主之地占領,獲取大量金銀器物,駕著海船全天下掠奪,這便是當下之歐羅巴!
歐羅巴與大明相隔萬裏,若非距離太遠,我大明又四次海戰獲勝,那群蠻夷早都用堅船利炮叩開我國門,其危險程度絕不亞於倭寇!
當下尚可勉強相安無事,然假以時日此消彼長,我大明必將被外藩蹂躪,朕絕非危言聳聽!”
天子說得這麽篤定,讓臣子們心中再次波瀾起伏。
歐羅巴有沒有占領他國不知道,但正德年間與佛郎機的屯門和西草灣之戰,天啟時期及前年對紅毛番兩次海戰,全都是事實。
不過最壯觀的料羅灣海戰,卻是一個曾經的海盜給打的,朝廷實在太窩囊了。
說完,畢自嚴賣了個關子,沒有再侃侃而談。
賀世壽有些心急,還等著畢大人高談闊論呢,咋就不說了呢?
“畢閣老,請恕下官多嘴,下官仍不明白該如何實施朝貢,外藩到底有何種貨物乃大明急需?”
賀世壽表現得像小學生。
崇禎抿嘴淺笑,當初叛軍壓境之時,此人曉得將銀行等機構迅速轉移,如今又打破砂鍋問到底,比一般文官更務實,完全值得培養。
不待畢自嚴開口,崇禎接話道:
“賀大人!”
“臣在!”
賀世壽以為自己話太多,天子對他不喜,一下子陷入緊張,不想禦音接著傳來:
“愛卿之疑問,還是由朕來給你解惑吧!”
“臣多謝陛下!”
崇禎走下桌案,於廳中緩緩踱步,一眾文武隻得抬起屁股,認真準備聆聽。
“我朝絲綢、瓷器、茶葉等物,在外藩眼中乃人間極品,常常價格高出數倍賣予紅毛夷。
朕聽說閩省鄭芝龍僅用數年光景便迅速崛起,如今擁有大小戰船及武裝商船不下兩千艘,整個大明水師加起來,在此人麵前簡直小巫見大巫!
此人戰兵水手近十萬,閩省諸地商鋪若幹,遇災之時尚有能力接濟平民,安平鎮城牆乃其出資所建,水榭別墅耗銀數百萬,能從府邸駕船直通外海!
兵卒軍餉更是我朝兒郎之兩倍以上,閩粵一帶劉香等海盜皆乃此人收服,就連外國商船入閩粵,都得向此人上供買水錢。
朝廷沒有給過他一文軍餉,誰來告訴朕,這麽多人馬,用度如此之大,這些錢從何而來?”
“稟陛下,自然乃海貿營收所得!”
畢自嚴不假思索,頃刻間成了捧哏。
“愛卿一針見血!”
嘖嘖,很多人驚訝得瞠目結舌,鄭芝龍的事跡多少聽聞過一些,可真沒想到竟如此兵強馬壯。
其實崇禎是根據曆史軌跡來說的,溫體仁和錦衣衛傳迴不少情報,時日尚短並沒有這般全麵,當下還不是鄭芝龍最巔峰期,到後來的隆武手裏時,才是那梟雄事業之巔。
見多數文武都還處於震驚狀態,黃蜚更是有點自慚形穢,崇禎接著道:
“因此,海貿能帶來巨大之利益,朕預估,鄭家家產至少可折合白銀3000萬以上,用富可敵國來形容毫不為過!
現在賀愛卿之疑問來了,還是畢愛卿那句話,在商言商,我朝之貨物,外藩求之不得,紅毛諸國爭先恐後與地方軍閥走私,難道不願與朝廷堂堂正正貿易嗎?
倘若朝廷全麵開海,直接下場的同時鼓勵廣大商賈積極響應,朝廷名正言順收取相應稅收,那該是何番局麵?
外藩帶來之白銀,各種實用之西洋器物,我朝沒有之民生產物,以及南洋之糧米,均為我朝急需,此舉將直接改變朝廷財稅現狀,我大明方具備令四夷臣服之真正實力!”
崇禎將海貿說了個底朝天,這些數據與信息必須灌輸,深信足以讓在場臣子們顫抖。
臣子們確實顫抖了,鄭家居然這麽多錢,海貿利潤竟然如此之大,那可相當於一年半財稅總和啊。
鄭芝龍雖已歸附朝廷六七年,可畢竟是地方軍閥,萬一尾大不掉該如何是好,賺那麽多錢,大明士大夫完全就是坐井觀天,朝廷的確應該做點什麽。
崇禎刻意給臣子時間消化,準備待其緩和一陣後再接著說,這時賀世壽再度拱手:
“陛下,臣有一事不明。”
“愛卿直說便是!”
“臣遵旨!”
今天這氛圍特別融洽,一幹大佬發言毫不避諱,天子又這般耐心,賀世壽的膽子也變大了。
“陛下,我朝商人高出多倍價格賣予紅夷番,那些紅夷番如何賺取銀錢呢?蠻夷國民又如何能夠接受高價呢?”
“哈哈哈...”
崇禎大笑,這賀世壽有點意思,他越來越喜歡這股求實的執著勁兒了。
“諸位,”崇禎走向座位,壓手示意大家都坐下,抿了口茶,繼續道:
“賀愛卿,朕喝的此杯福建鐵觀音,在天津售價幾何?”
聽說此人喜歡飲茶,幹脆就以實物為例子。
“迴陛下,每斤二兩白銀!”
“嗯,崇禎點了點頭,這價格符合行情。
二兩銀子按當下七錢每石的米價計算,可供平常五口百姓之家頓頓飽飯吃上三個月,節約點續命的話可以達到一年,屬於妥妥奢侈品。
“那在福建產地之售價呢?”
“不超過一兩。”
“很好,朕要告訴你,倘若我朝海商賣給蠻夷二兩每斤,紅毛夷運迴國內就可賣十兩乃至更高,錢便是這般賺的。
朕還要告訴你,那可不是什麽極品茶葉,僅僅乃兩三百文之低檔品,我朝產物就有這般稀缺與極受追捧!
常言道物以稀為貴,你身上這身官服價值不超過五十兩,而在紅毛夷眼中,便乃幾百兩甚至幾千兩之物,更別提高檔絲綢與稀有瓷器!”
崇禎迴答得很幹脆,不但賀世壽,其他一眾人眼睛都睜得大大的,畢自嚴等近臣以前聽皇帝提及過,再次觸及時仍舊餘震未平。
我是誰?我在哪裏?賀世壽此刻徹底懵了,天子這些話太離譜了吧?可君無戲言啊,陛下不可能信口開河,那麽就絕對是真。
瞧見臣子們仍在驚訝之中,崇禎補充道:
“此類貨物均是夷國貴族享用,蠻夷貴族之所以富有,乃歐羅巴諸國早都走出國門,將他國或無主之地占領,獲取大量金銀器物,駕著海船全天下掠奪,這便是當下之歐羅巴!
歐羅巴與大明相隔萬裏,若非距離太遠,我大明又四次海戰獲勝,那群蠻夷早都用堅船利炮叩開我國門,其危險程度絕不亞於倭寇!
當下尚可勉強相安無事,然假以時日此消彼長,我大明必將被外藩蹂躪,朕絕非危言聳聽!”
天子說得這麽篤定,讓臣子們心中再次波瀾起伏。
歐羅巴有沒有占領他國不知道,但正德年間與佛郎機的屯門和西草灣之戰,天啟時期及前年對紅毛番兩次海戰,全都是事實。
不過最壯觀的料羅灣海戰,卻是一個曾經的海盜給打的,朝廷實在太窩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