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邊已現魚肚白,到處都是雙方死傷戰兵,韃奴軍營廝殺聲漸漸歸於平靜。


    先前周遇吉派出劉肇基及孫應元追擊敵人,自己留在原地清剿,因為他還有更重要的事務要等。


    “請問是否乃周副將當麵!”


    羅貸朝周遇吉將旗迎了上去,身後親兵帶著十餘蒙古俘虜,其中還有個蒙古女人。


    “正是周某!”


    “末將宣大邊軍遊擊羅貸,拜見周將軍!”


    羅貸下馬抱拳。


    “尤總兵呢?”


    “已帶兩千騎兵追擊逃敵,尤將軍留下末將膳後!”


    “甚好!”


    “將軍,末將抓到林丹汗側福晉蘇泰,還有十餘個部落仆從,這些仆從當中有幾個自稱乃漢人,說有重要軍情稟報!”


    “哦?”周遇吉跳下戰馬,他並不在乎啥側福晉,隻心憂軍情處高僉事在沒在裏麵。


    這時,一個蒙古仆從扯著漢話大聲說道:


    “某乃錦衣衛僉事高文采!”


    周遇吉聞言喜形於色,忙向前幾步。


    高文采俯下身子,從鞋底掏出一塊令牌向周遇吉展示。


    “高僉事辛苦!”


    “見過周將軍!”


    兩個人相互拱手作揖。


    先前高文采在混亂中找到了蘇泰,正福晉也就是額哲的生母已死於亂軍之中,蘇泰便是地位最高的林丹汗遺孀。


    此人名望僅次於額哲,今後收拾察哈爾其它部落好處多多,便帶著她一道主動向明軍請降。


    蘇泰知道自己被忽悠了,卻也毫無辦法,隻得隨波逐流。


    高文采沒在羅貸麵前表露身份,嚷著要見周遇吉,羅貸不敢怠慢,便領著到了這裏。


    “稟周將軍,大事成也,下官要立即入關麵聖!”


    “甚好,高僉事立下曠世奇功,當今必然龍顏大悅!”


    “若非將軍與諸位將士齊心協力,下官也無法完成此舉,下官不敢獨貪此功!”


    “高僉事過謙,來人啊!”


    “屬下在!”


    “速派兩百兒郎,護送高僉事去萬全左衛!”


    “遵命!”


    “高僉事,此處戰況就有勞你向聖上稟報了!”


    “下官遵命,告辭!”


    “告辭!”


    高文采幾人帶上蘇泰,接過親兵牽來的馬匹,上馬奔向牛家窯邊牆。


    ......


    萬全左衛。


    崇禎正翻看孫承宗傳過來的密奏。


    京師動靜還不算太大,一群監生就是馬前卒,孫承宗將其抓捕後,預示著身後的暴風驟雨即將來臨。


    “把李安邦給朕喚來!”


    “奴婢遵旨!”王承恩應聲。


    不多時,錦衣衛副千戶李安邦進入值房。


    “臣見過陛下!”


    這不到十八歲的李若鏈長子,原為錦衣衛一副總旗,念在他父親的功勞上,崇禎連升數級將他提拔為副千戶。


    這小子很機靈拳腳功夫甚是了得,曆史上名不見經傳,或許是大明滅國沒有給他機會,崇禎當初覺得可用,還賜名於他。


    本次由他統領一千錦衣衛拱衛禦駕,也算一種竭力栽培。


    “小李千戶,宣府往京師散布的謠言怎麽樣了?”


    “稟陛下,臣已按陛下旨意辦理,另外李指揮使傳來消息,錦衣衛對去往京師各個關卡均已嚴密盤查,可確保無虞!”


    “甚好,下去吧。”


    “臣告退。”


    崇禎知道,留守班子有意無意傳出假消息,或許還達不到效果。


    不過宣府傳迴的能夠與其印證,錦衣衛還要表現出刻意封鎖之意,即便不敢保證百密一疏,但龜孫們絕對會毫不猶豫選擇相信。


    大明一二十年來麵對建奴基本都是戰敗,這下似乎又不順,實在太正常不過了。


    這齷齪之法必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想到這兒,崇禎不由露出一抹壞笑。


    收迴思緒緩了緩,問向王業浩:


    “王愛卿。”


    “臣在。”


    “牆內戰損何時能統計出來?”


    “陛下,明日便會有大致結果。”


    “嗯,抓緊考功記功,對於犧牲者,無論是何序列,一律按禁軍標準撫恤,受傷兒郎須全力醫治!”


    “臣遵旨!”


    崇禎眉間皺了幾下,繼而露出沉痛之色。


    本次戰果自然頗豐,不過損傷也不少,那都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啊,絕不可讓將士寒心。


    京師英烈祠已接近竣工,覺得還應加點東西更為恰當。


    除開這場仗以外,大明立國以來犧牲無數,甚至還有眾多將士蒙冤,那些人都該被永世銘記。


    遠的不說,單論離得近的戚家軍,想當年叱吒風雲累立戰功,到頭來卻在各方勢力鬥爭下慘遭毒手。


    渾河血戰,白杆兵孤軍奮戰建奴,結果友軍冷眼旁觀,數千兒郎連屍骨都無法收斂。


    武人地位必須提高,受了冤屈者必須昭雪,大明英烈必須被後人景仰!


    想到這兒,崇禎提起桌案上筆墨,按記憶中那尊紀念碑,畫出一個草圖並加上標注。


    “錢愛卿。”


    “臣在!”


    “即刻傳信內閣,英烈祠按此圖再建一座豐碑,朕班師迴京之日,便乃揭幕之時!”


    “臣遵旨!”


    錢龍錫接過鎮紙,紙張很輕,圖上那些字句卻重若千鈞。


    上麵赫然寫著:“大明英烈永垂不朽!”


    諸位大臣受到感染,圖中標注了需要列出的各戰役浮雕,包括建國以來所有重大戰事。


    先烈確實該被銘記,一個國家若持續重文輕武,遲早都會化作曆史塵埃。


    曆代士大夫們太狹隘了,殊不知自己能夠紙醉金迷,沒有將士拋頭顱灑熱血,又哪裏有萬家燈火?


    文人光靠嘴皮就能讓國家繁榮嗎?靠嘴皮就能罵死敵人嗎?恐怕隻能停留於偏激的臆想之中吧。


    “陛下英明!”


    眾人齊聲高唿。


    “陳愛卿!”


    “臣在!”


    “牛家窯邊牆外立即興建烈士陵園,時間不夠可今後慢慢建,但須讓將士盡早入土為安,規製參照京師英烈祠,朕要在兒郎們安葬後率全軍祭拜!”


    “陛下英明!”


    臣子再次高唿,天子表現出的氣勢與沉痛之色,令他們深受觸動。


    兩百多年了,大明丘八從來沒這般揚眉吐氣過,而他們這幾人的功勞,全都建立在丘八的鮮血之上。


    宣府邊牆內的混戰斬獲頗豐,周遇吉等人隻要不出意外,牆外同樣會取得戰果。


    大明這場勝仗,雖還談不上曠古絕今,不過臣子們相信,天子必會帶著他們走向一個又一個勝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1635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俠並收藏重生大明1635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