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錢龍錫欲言又止,神色很是複雜。
這種情況下,任誰都如履薄冰,從皇帝眼裏看到了決絕,也看到了自信。
勸諫君王莫以身試險,是他們的本份。
可一個首輔一個閣臣,還是軍機處唯二的大員,明確表示支持。
上次在軍營議事就顯露出,皇帝並不想動京營,但京營兩位主將力挺,明顯皇帝這方籌碼更重。
“諸位都起來吧,自皇陵被焚朕痛定思痛,如果上天真要懲罰大明,就讓朕親自承擔!
諸位要對朕有信心,隻有撥開迷霧,大明方可重見天日,朕決議後日就出兵!”
皇帝侃侃而談,已丟掉先前那絲惆悵,腔調裏中氣十足。
“陛下,後日是否過於倉促?臣以為,應令欽天監擇取黃道吉日。”
錢龍錫妥協了。
“禁軍已準備半月之久,各種武器彈藥均已妥善,前方軍情不等人,必須立即行動!”
“陛下,明日乃早朝日,是否昭告百官?”
孫承宗問道。
幾位閣員又是一愣,首輔這話的味道,似乎想盡量低調。
皇帝想了想,說道:
“出征遲早都會驚動四方,告知百官為妥,然朕親征之事切不可張揚,務必守口如瓶。
此行由錢愛卿隨朕前往,便於與朝中政令暢通,兵部侍郎王業浩可用,可擔當朕之總讚畫!
京營也可派出數千人,作為朕之中軍,順道讓京營兒郎見見血。”
諸臣對望一眼。
五個閣臣不敢離朝太多人,錢次輔擅於理政,與皇帝同行可保政令無虞。
兵部左侍郎王業浩善理兵事,近幾月協助範景文,將兵部處理得井井有條。
有兩個重臣伴隨天子,他們能夠安心不少。
至於讓數千京營兵跟著出去,顯然有練兵之意,京營太需要重振雄風。
“曹大伴,李指揮使!”
“奴婢在!”
“臣在!”
“東廠與錦衣衛必須護衛內閣、六部尚書諸公周全,若有突發事務,務必與內閣商議,並聽從調遣!
本次王承恩、方正化隨行,你二人與諸公替朕看好家!”
“奴婢(臣)遵旨!”
崇禎一口氣說完,望向內閣。
“東廠、錦衣衛,還有京營、稅警共十萬兵卒,便乃諸位看家之底氣!
若有任何動蕩,朕賦予內閣便宜行事之權,包括調動京營!”
諸公大為感動,天子考慮得很寬,把京營軍權都暫時交給內閣,沒幾個帝王敢這麽做。
天子極度信任他們,他們若不把控好朝堂,簡直有負聖恩。
都到了這個地步,還想出言勸諫者,隻能選擇默認。
“方正化!”
“奴婢在!”
“即刻將京營兵符取來!”
“奴婢遵旨!”
不多時,方正化去而複返。
孫承宗顫抖雙手接過兵符印信,眼中泛出絲絲淚花。
“諸位愛卿,朕就把重任交給你們了!”
“臣等絕不辱使命!”
11位重臣齊聲高唿,同時也感慨萬千,木頭已經變成小船船,唯有按旨行事。
接下來商量一些細節。
並讓方正化親自去向黃得功傳令,禁軍後日開撥;孫應元帶京營一個騎兵旅拱衛禦駕。
按照原跡,黃、周、孫三人從明年起,將是四衛營(禁軍)主要將領,乃鐵杆戰友,這次就讓他們磨合,對未來隻有好處。
孫應元躍躍欲試,心中直唿大爽。
何可綱則情緒低落,在皇帝一通勉勵下,明白了守後方的重要性,好一陣才緩過來。
議事過程中,又派人將王業浩傳來。
王侍郎獲知皇帝親征,同樣如晴天霹靂,穩定情緒後立即進入工作狀態。
諸臣提了個強烈要求,錦衣衛派一個千戶衛隊,時刻守護天子。
考慮到臣子們的擔心,身邊人多點就多點,皇帝沒有拒絕。
......
翌日正辰時,皇極殿。
崇禎今早故意連臉都沒洗,看起來很憔悴。
他得給朝臣傳出一個偽信號,他感染風寒了。
今日殿中多出一人,新任遼東水師總兵黃蜚,此人昨日就已進京,正好早朝麵聖。
一通上朝禮儀,首輔孫承宗率先出班。
“啟稟陛下,新任遼東水師總兵黃蜚,已至兵部並軍機處報道,請吾皇示下。”
說完望了一眼右側末端的黃蜚。
“臣黃蜚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崇禎輕輕抬了下手腕,有點力不從心,才半刻鍾光景,似乎“病情”又加重了。
“愛卿平身!”
“謝陛下。”
黃蜚很拘謹,等著天子禦音,結果接下來什麽都沒有了,心裏泛出絲絲惶恐。
朝官們很錯愕,按理地方大員到京師,皇帝都會洋洋灑灑一番。
可對這人沒有任何訓示,不知是啥意思。
皇帝沒反應,孫承宗心中暗笑,他得馬上暴雷,借機拉開帷幕。
“陛下,臣有軍情啟奏。”
“朕感覺身體不適,愛卿速速奏來。”
天子心不在焉。
數月來朝會上幾乎不提兵事,都是皇帝私下與軍機處或內閣商議,今日這樣做,令朝臣們感到意外。
“陛下要注重龍體啊!”
從南都迴京師不久的鄭三俊搶一步出班,眼中滿是關切。
他由南都吏部尚書接任刑部左侍郎,明降暗升。
聽聞昨日錢家家奴抗稅,身為東林黨成員,又從煙雨秦淮返朝,稍後得說說新稅製弊端。
趁機為錢謙益打打馬虎眼,便提前露了個臉。
“陛下保重龍體...”
所有大臣拱手,一副關懷備至。
天子沒理會,示意孫承宗繼續。
“陛下,建奴糾集數萬韃奴,意圖於宣府叩關!”
“什麽!”
崇禎猛地一驚,差點站了起來。
“李指揮使!”
“臣在!”
“此事為何未稟報予朕?”
李若鏈刻意露出一絲難堪。
“陛下,臣今早得到情報,立即向軍機處稟報,因本身要上朝,故暫未稟告陛下。”
天子點了一下頭,眼神中呈現出些許慌亂。
錦衣衛值房就在內閣六部旁邊,按理孫承宗先知曉不足為奇。
皇帝此刻表情,沒有逃過朝臣眼睛。
有的人心想,你老人家平時不是雷厲風行嗎,咋聽到建奴就慌神了呢?
到底太年輕,不能做到榮辱不驚。
有些人暗地裏正等著東窗事發呢,終於等來了,錦衣衛與東廠似乎還沒察覺。
事已至此,嗬嗬,看你皇帝怎麽辦。
錢龍錫欲言又止,神色很是複雜。
這種情況下,任誰都如履薄冰,從皇帝眼裏看到了決絕,也看到了自信。
勸諫君王莫以身試險,是他們的本份。
可一個首輔一個閣臣,還是軍機處唯二的大員,明確表示支持。
上次在軍營議事就顯露出,皇帝並不想動京營,但京營兩位主將力挺,明顯皇帝這方籌碼更重。
“諸位都起來吧,自皇陵被焚朕痛定思痛,如果上天真要懲罰大明,就讓朕親自承擔!
諸位要對朕有信心,隻有撥開迷霧,大明方可重見天日,朕決議後日就出兵!”
皇帝侃侃而談,已丟掉先前那絲惆悵,腔調裏中氣十足。
“陛下,後日是否過於倉促?臣以為,應令欽天監擇取黃道吉日。”
錢龍錫妥協了。
“禁軍已準備半月之久,各種武器彈藥均已妥善,前方軍情不等人,必須立即行動!”
“陛下,明日乃早朝日,是否昭告百官?”
孫承宗問道。
幾位閣員又是一愣,首輔這話的味道,似乎想盡量低調。
皇帝想了想,說道:
“出征遲早都會驚動四方,告知百官為妥,然朕親征之事切不可張揚,務必守口如瓶。
此行由錢愛卿隨朕前往,便於與朝中政令暢通,兵部侍郎王業浩可用,可擔當朕之總讚畫!
京營也可派出數千人,作為朕之中軍,順道讓京營兒郎見見血。”
諸臣對望一眼。
五個閣臣不敢離朝太多人,錢次輔擅於理政,與皇帝同行可保政令無虞。
兵部左侍郎王業浩善理兵事,近幾月協助範景文,將兵部處理得井井有條。
有兩個重臣伴隨天子,他們能夠安心不少。
至於讓數千京營兵跟著出去,顯然有練兵之意,京營太需要重振雄風。
“曹大伴,李指揮使!”
“奴婢在!”
“臣在!”
“東廠與錦衣衛必須護衛內閣、六部尚書諸公周全,若有突發事務,務必與內閣商議,並聽從調遣!
本次王承恩、方正化隨行,你二人與諸公替朕看好家!”
“奴婢(臣)遵旨!”
崇禎一口氣說完,望向內閣。
“東廠、錦衣衛,還有京營、稅警共十萬兵卒,便乃諸位看家之底氣!
若有任何動蕩,朕賦予內閣便宜行事之權,包括調動京營!”
諸公大為感動,天子考慮得很寬,把京營軍權都暫時交給內閣,沒幾個帝王敢這麽做。
天子極度信任他們,他們若不把控好朝堂,簡直有負聖恩。
都到了這個地步,還想出言勸諫者,隻能選擇默認。
“方正化!”
“奴婢在!”
“即刻將京營兵符取來!”
“奴婢遵旨!”
不多時,方正化去而複返。
孫承宗顫抖雙手接過兵符印信,眼中泛出絲絲淚花。
“諸位愛卿,朕就把重任交給你們了!”
“臣等絕不辱使命!”
11位重臣齊聲高唿,同時也感慨萬千,木頭已經變成小船船,唯有按旨行事。
接下來商量一些細節。
並讓方正化親自去向黃得功傳令,禁軍後日開撥;孫應元帶京營一個騎兵旅拱衛禦駕。
按照原跡,黃、周、孫三人從明年起,將是四衛營(禁軍)主要將領,乃鐵杆戰友,這次就讓他們磨合,對未來隻有好處。
孫應元躍躍欲試,心中直唿大爽。
何可綱則情緒低落,在皇帝一通勉勵下,明白了守後方的重要性,好一陣才緩過來。
議事過程中,又派人將王業浩傳來。
王侍郎獲知皇帝親征,同樣如晴天霹靂,穩定情緒後立即進入工作狀態。
諸臣提了個強烈要求,錦衣衛派一個千戶衛隊,時刻守護天子。
考慮到臣子們的擔心,身邊人多點就多點,皇帝沒有拒絕。
......
翌日正辰時,皇極殿。
崇禎今早故意連臉都沒洗,看起來很憔悴。
他得給朝臣傳出一個偽信號,他感染風寒了。
今日殿中多出一人,新任遼東水師總兵黃蜚,此人昨日就已進京,正好早朝麵聖。
一通上朝禮儀,首輔孫承宗率先出班。
“啟稟陛下,新任遼東水師總兵黃蜚,已至兵部並軍機處報道,請吾皇示下。”
說完望了一眼右側末端的黃蜚。
“臣黃蜚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崇禎輕輕抬了下手腕,有點力不從心,才半刻鍾光景,似乎“病情”又加重了。
“愛卿平身!”
“謝陛下。”
黃蜚很拘謹,等著天子禦音,結果接下來什麽都沒有了,心裏泛出絲絲惶恐。
朝官們很錯愕,按理地方大員到京師,皇帝都會洋洋灑灑一番。
可對這人沒有任何訓示,不知是啥意思。
皇帝沒反應,孫承宗心中暗笑,他得馬上暴雷,借機拉開帷幕。
“陛下,臣有軍情啟奏。”
“朕感覺身體不適,愛卿速速奏來。”
天子心不在焉。
數月來朝會上幾乎不提兵事,都是皇帝私下與軍機處或內閣商議,今日這樣做,令朝臣們感到意外。
“陛下要注重龍體啊!”
從南都迴京師不久的鄭三俊搶一步出班,眼中滿是關切。
他由南都吏部尚書接任刑部左侍郎,明降暗升。
聽聞昨日錢家家奴抗稅,身為東林黨成員,又從煙雨秦淮返朝,稍後得說說新稅製弊端。
趁機為錢謙益打打馬虎眼,便提前露了個臉。
“陛下保重龍體...”
所有大臣拱手,一副關懷備至。
天子沒理會,示意孫承宗繼續。
“陛下,建奴糾集數萬韃奴,意圖於宣府叩關!”
“什麽!”
崇禎猛地一驚,差點站了起來。
“李指揮使!”
“臣在!”
“此事為何未稟報予朕?”
李若鏈刻意露出一絲難堪。
“陛下,臣今早得到情報,立即向軍機處稟報,因本身要上朝,故暫未稟告陛下。”
天子點了一下頭,眼神中呈現出些許慌亂。
錦衣衛值房就在內閣六部旁邊,按理孫承宗先知曉不足為奇。
皇帝此刻表情,沒有逃過朝臣眼睛。
有的人心想,你老人家平時不是雷厲風行嗎,咋聽到建奴就慌神了呢?
到底太年輕,不能做到榮辱不驚。
有些人暗地裏正等著東窗事發呢,終於等來了,錦衣衛與東廠似乎還沒察覺。
事已至此,嗬嗬,看你皇帝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