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晉商留下的尾巴厘清,算是給大明新金融開了個頭。


    崇禎準備用晉商中的“變節分子”領銜,東廠予以監督。


    整頓後拉上戶部,以皇室與國庫的名義開辦。


    而那些票號的掌櫃夥計,大多都沒有涉案,自然得好生利用,以此為藍本向現代化銀行挺進。


    接下來幾日,崇禎用他並不專業的金融知識,編寫大明銀行綱要。


    雖趕鴨子上架,但並不太擔心,綱要隻給原則,細則讓專業人士幹。


    萬事開頭難,一切慢慢探索,總會水到渠成。


    ......


    南陽城南五裏,十省總督大帳。


    盧象升握著前方軍情奏報,時而露出喜色,時而又眉頭緊鎖。


    他這十省總督上任三個月了。


    上任後查看了很多地方,平時都在軍營處理事務,從未想過到城裏設一處總督衙門。


    前幾日,高迎祥被丁魁楚親領的漕兵主力攆至河南,與左良玉交上了火。


    左良玉被打得丟盔棄甲。


    幸好丁魁楚就在後麵,高迎祥不敢過多停留,不然左良玉更慘。


    盧象升急命洪承疇向汝南挺進,張應昌朝該地區靠攏,丁魁楚則繼續負責攆。


    南方那邊,自張獻忠奔襲廬州以後,那家夥東一棒子西一榔頭,前幾日出現在麻城,唐輝部已北渡長江布防。


    盧象升起身查看輿圖,陷入沉思之中。


    依聖上所言,流寇在長江一線確實不易發展。


    沿線雖平原較多,然水網密布,不太適合大規模騎兵作戰。


    而且江南民間經濟尚可,老百姓大多反感流賊,流寇兵源不容易補充。


    自己接任後,便下令各州府加大城防。


    幾大野戰之師始終與流寇保持一定合圍態勢,流寇不敢輕易攻擊城池,已經陷入困難境地。


    張獻忠北進麻城,不排除與高迎祥遙相唿應的意圖。


    並且他們隻有進入河南,才會如魚得水。


    聯想到聖上提醒,盧象升更加篤定,流賊最終目的是想返迴陝西。


    而迴往陝西,唯有鄖陽至商洛山一帶最合適。


    隻要進入西麵山區,清剿將變得很艱難,不禁對聖上預判點了個大大的讚。


    連忙提筆寫下三道軍令。


    “來人!”


    “屬下在!”


    幾個親兵進入帳中。


    盧象升指著一個親兵道:


    “你將此兩令送去鄖陽,命練國事嚴加防範!


    若流賊竄入南陽至襄陽一線,曹文詔須向河南靠攏!”


    “得令!”


    說完望著另一個親兵:


    “你將此令送去襄陽,命秦將軍時刻關注流賊動向。


    一旦高迎祥部進入南陽地界,白杆兵就得渡過漢江伺機出擊,當下要嚴防東麵的張獻忠!”


    “得令!”


    兩個親兵領命而去。


    “左懋第什麽時候能到?”


    “應該未時可到,”另一個親兵迴稟。


    “他一到立刻帶過來!”


    “遵命!”


    安排完事務,盧象升攤開奏本,將近日軍情上奏朝廷。


    兩個多月來,各部與流寇並未爆發大規模戰役。


    負責攆的丁魁楚有關寧軍相助,將猛追窮寇發揮到了極致。


    以當下情況看,已達到一定戰略意圖。


    隻要流寇在河南被官軍拖住,他有信心讓其傷筋動骨。


    正等待墨跡風幹間,堂外聲音傳至。


    “督憲大人,左知州已到!”


    “快傳!”


    “遵命!”


    “下官鄧州知州左懋第,拜見督憲大人!”


    左懋第朝盧象升作揖。


    “看座!”


    “謝大人!”


    雖戰雲密布,但盧象升還是很高興,兩個多月前安排給小左的差事,這家夥辦得不錯。


    “左懋第!”


    “下官在!”


    “你將鄧州近日事務給本督說說。”


    “遵命!”


    左懋第清了清嗓子,將鄧州事務款款道出。


    自接受盧總督軍令,左懋第在劉文耀和堵胤錫的協助下,幹了不少事兒。


    天雄軍於鄧州擴充了一萬五千人,當中有闖塌天的老營兵,又有兩千天雄軍老兵,具備一定戰力。


    所有俘虜早都安置妥善,鄧州千戶所很輕鬆便搞定,涉及福王的良田也在清丈當中。


    將這些事兒匯報完畢,盧象升說道:


    “你迴去後立即調三千新卒到南陽,本督得把老巢給看好。


    鄧州城內放兩千新卒即可,其餘的應機動於城外,隨時出擊迎敵,你迴去吧。”


    “大人,下官還有個不情之請!”


    見盧大人下逐客令了,左懋第連忙高唿。


    “噢?”盧象升微愣。


    “大人,下官這次前來,還要向大人請餉!”


    “哈哈哈”,盧象升大笑。


    “你鼻子夠靈通啊,聖上三個月前說河南會自己生出錢來,可謂運籌帷幄也。


    劉文耀已從洛陽傳迴消息,聖上將從查抄的現銀中,抽出三百萬兩予本督;


    糧米劃撥四萬石,不出三日就可運至南陽!”


    “如此大善也!”


    左懋第露出笑容。


    上迴的戰利品雖說有幾萬兩,還有不少物資。


    但又是招兵又是安置俘虜,早都捉襟見肘。


    “不知左知州要多少?”


    “下官需八萬五千兩,用作添置部分武器,以及本月與未來兩個月餉銀。”


    “嗯,”盧象升心中默算,他可是長期帶兵之人,這個開銷大差不差。


    “待銀錢一到,本督撥給你十萬兩,你與劉文耀要將天雄軍新卒給本督帶好!”


    “多謝大人!”


    左懋第很興奮,有錢了嘛,盧總督真是大方。


    不過聯想到一些問題,轉而愁雲滿麵。


    作揖道:


    “大人,今年鄧州旱災嚴重,如今流寇將再度來襲,要是明年再持續幹旱,這南陽糧倉堪憂也。”


    說完重重歎了口氣。


    盧象升深有同感。


    幾個月就下了場毛毛雨,加上流賊肆虐,整個河南的日子都不好過,也跟著閃現一絲憂慮。


    “本督也欲將此事奏報朝廷,大戰將近,你快快迴去備戰吧!”


    “多謝大人,下官告退!”


    待左懋第離去,盧象升攤開一本空白奏本,將河南災情一並稟報朝廷。


    他的精力雖主要放在軍事上,但近段時日走了很多州縣,河南用滿目瘡痍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朝廷前段時日進行了賑災,永不加賦政策也很親民,但他覺得還不夠。


    這下流賊又將嚴重破壞地方,河南的明天該怎麽辦?


    他想請求朝廷能不能再減減,讓活下去的百姓再多一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1635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俠並收藏重生大明1635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