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縣城外的大營,主帳內燭火搖曳,光影交錯間,李東與一眾軍官的身影顯得格外堅毅。


    李東緊握著手中那一小塊絹布,目光如炬,逐字逐句地審視著上麵的內容。少頃,他緩緩抬起頭,掃視了一圈周圍的軍官,神色凝重而又充滿鬥誌地開口道:“趙將軍傳來消息,大人即將親臨晉陽。在大人抵達之前,我們務必解除晉陽之危。此刻,高誠的騎兵營已然傾巢而出,我們需與之緊密配合。此次作戰,我擔任先鋒官,高誠為副先鋒官,這一戰,隻許勝,不許敗!”


    話音剛落,一名武將霍然起身,雙手握拳,激動地說道:“大人親臨晉陽,此乃我等莫大的榮幸與激勵!定要讓上黨軍在這一役中揚威立萬,讓天下人皆知曉我等的英勇!”


    李東微微點頭,語氣更為堅定:“諸位,此刻時間緊迫如箭在弦,任務艱巨似泰山壓頂。但我們是上黨軍,是久經沙場的精銳之師,唯有全力以赴,方能不負使命,絕不能有絲毫懈怠,更不能丟上黨軍的顏麵!”


    “是!”眾軍官齊聲應道,聲震帳幕,每個人的眼神中都燃燒著熾熱的鬥誌與決然的信念。


    李東緊接著看向李飛,目光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命令:“李飛,你即刻前去傳令軍需處,讓他們緊急籌備大量的幹草與飼料,同時準備充足的帳篷。務必保證高誠騎兵營的士兵們能有舒適的休憩之所,戰馬也能飽食養精蓄銳。此乃作戰勝利的關鍵後勤保障,不得有任何差池!”


    經過整整一夜的急行軍,高誠率領著騎兵營的全體將士,宛如一支鋼鐵洪流,終於風塵仆仆地抵達涉縣大營。


    此時,馬匹們的口鼻間不斷噴吐出粗氣,熱騰騰的氣息在寒冷的空氣中瞬間凝結成霧。將士們的臉龐上,亦是寫滿了疲倦之色,長時間的奔波讓他們的眼神中透著一絲疲憊與堅毅。


    李東等一眾將領早已在轅門處翹首以盼。當遠方那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逐漸清晰,看到騎兵營的身影出現時,李東趕忙快步迎了上去。


    高誠勒住韁繩,身姿矯健地跳下馬背,他那原本冷峻的臉上瞬間綻放出激動的笑容,毫不猶豫地與李東來了個結結實實的熊抱。


    他們身為領兵將領,平日裏各自肩負重任,忙於訓練士兵、籌備戰事以及執行各種軍務,相聚的時光寥寥無幾。正因如此,此刻的重逢才讓他們如此興奮與激動,仿佛久別重逢的兄弟。


    “李東,今日我可是帶著騎兵營所有的弟兄們,大駕光臨你的地盤咯。你可得好好表示表示,萬萬不能小氣,不然我跟你沒完沒了。”高誠嘴角噙著笑意,眼中卻帶著一絲狡黠說道。


    “那是自然,就算讓旁人餓著肚子,也絕不能讓高校尉您受一點委屈呀。您這騎兵營可是大人的心頭肉、寶貝疙瘩,我若有半分招待不周,到時候您迴去在大人麵前一告狀,我這小身板可擔不起那後果喲。”李東滿臉笑意,以玩笑的口吻迴應著。


    “那就得看你李東,李大將軍的招待究竟如何了。”高誠挑了挑眉,一臉壞笑地說道。


    李東笑著輕輕打了高誠一拳,隨後兩人相視大笑,並肩向著大營內走去。他們身後,一眾低級軍官整齊有序地跟隨著,再往後,則是浩浩蕩蕩的騎兵營將士們。那場麵,好不壯觀。


    隨著騎兵營的到來,涉縣大營仿若被攪動的棋局,愈發忙碌得不可開交。士兵們似旋轉不停的陀螺,匆忙地為馬匹添加草料、供應飲水。一捆捆草料被解開拋入槽內,馬匹噴著響鼻,愉快地咀嚼起來;一桶桶清水傾入飲具,濺起晶瑩水花,飲馬聲與馬蹄刨地聲交織一片。


    而炊事營帳那邊,也是蒸汽繚繞,人影幢幢。一盆盆熱氣騰騰、散發著誘人香氣的飯菜被陸續端出,而後被迅速拉進士兵們的帳篷。那些饑腸轆轆的騎兵營將士們,早已按捺不住腹中饑餓,待飯菜一到,便如餓虎撲食般開始大口吞咽,一時間,帳篷內滿是咀嚼飯菜的聲響。


    主帳之內,氣氛凝重如鉛。高誠、李東以及一眾將領麵色冷峻,圍聚在一幅巨大的軍事地圖前。


    那地圖上的山川河流、城郭關隘,此刻仿佛都被晉陽的危機籠上了一層陰霾。


    李東率先打破沉默,聲音低沉且急促:“今早,斥候冒死傳迴消息,晉陽遭逢大難,南匈奴休屠各胡部約三萬餘眾突襲,如今戰事已持續兩日一夜,其慘烈程度超乎想象。晉陽四座城門,數次被敵軍攻破,雖守軍拚死奪迴,然城牆已千瘡百孔,多處崩裂。守城部隊浴血奮戰,傷亡慘重,兵員折損大半,如今已到了強弩之末。無奈之下,城中青壯皆被征召上城協防,局勢危如累卵,晉陽城已是岌岌可危。”


    高誠眉頭緊鎖,目光如炬,追問道:“匈奴兵力配置怎樣?此情報至關重要,關乎救援策略。”


    李東微微頷首,繼續說道:“敵方有一萬多輕裝騎兵,行動迅速,機動性強,其餘則為步兵,然其軍中並未配備攻城重武器。由此推斷,此股匈奴並非有備而來、蓄意攻城,恐是見晉陽有機可乘,臨時起意,妄圖劫掠一番。”言罷,帳內眾人皆陷入沉思,晉陽之危如同一座大山,沉甸甸地壓在眾人心頭,如何解此危局,成為亟待破解的難題。


    高誠麵色凝重,眼神中透著一絲憂慮,緩緩開口道:“諸位,當下我們所麵臨的形勢極為嚴峻。我方僅僅隻有三個步兵營以及一個騎兵營,如此算來,全部兵力加在一起尚不足兩萬人馬。


    而那匈奴騎兵的戰力之強悍,早已是聲名遠揚,在這廣袤的大地之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我們的騎兵營,滿打滿算不過四千人。


    雖說這支部隊在裝備方麵力求精良,訓練的強度與方式也都優於其他常規部隊,可即便如此,當麵對這般強悍且威名赫赫的對手時,我們卻也不敢輕言有必勝的把握啊。”


    眾人聽聞高誠的這一番話後,皆麵麵相覷,一時間竟都默默無言。他們心中都清楚,高誠所言句句屬實,毫無誇大之處。


    那匈奴人自幼便在極為惡劣的自然環境中摸爬滾打成長起來,對於馬匹的駕馭可謂是爐火純青。無論是在地勢崎嶇的山地,還是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亦或是其他各種複雜多變的地形之中,他們都能夠如臂使指般地靈活操控馬匹作戰。


    他們那精湛絕倫的騎術,使得他們在戰場上仿若一陣疾風,能夠以令人驚歎的速度迅速移動,在敵人還未來得及反應之時,便已如鬼魅般殺至近前發動猛烈攻擊,如此一來,往往能給敵方帶來泰山壓頂般的巨大壓力。


    匈奴騎兵所具備的機動性堪稱一絕,其長途行軍的能力更是令人咋舌。他們可以日夜兼程,馬不停蹄地迅速穿越諸如荒漠、沼澤、山地等各種艱難險阻的地形。


    憑借著這種超強的能力,在戰鬥之中他們常常能夠出其不意地迅速迂迴包抄至敵軍側翼或者後方,從而在局部區域形成壓倒性的優勢兵力,令敵方防不勝防,陷入絕境。


    自秦朝之前開始,匈奴便一直如同高懸於中原王朝頭頂的利劍,成為了曆代中原統治者的心腹大患。他們頻繁地南下侵擾,燒殺搶掠,致使邊境百姓苦不堪言,無數生靈塗炭。


    這種局麵一直持續到漢武帝時期,那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毅然決然地派遣衛青、霍去病率領大軍主動出擊,展開了一場場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遠征之戰。


    也正是因為他們的英勇無畏與卓越軍事才能,才終於扭轉了中原王朝長久以來被動防禦的不利局麵,給予了匈奴沉重的打擊,讓其囂張氣焰得以收斂,為中原大地換來了一段時期的和平與安寧。


    沉默如一層陰霾,沉甸甸地籠罩著眾人。片刻之後,李東緩緩抬起手,修長的手指輕輕摩挲著下巴,似在沉思中尋得了一絲曙光,繼而用低沉而有力的聲音說道:“匈奴兵,亦非無懈可擊,並非沒有辦法將其戰勝。”


    高誠原本緊鎖的雙眉瞬間揚起,眼中閃過一抹驚喜與急切,他激動地瞪大了眼睛,連珠炮般問道:“你有何辦法?快說來聽聽!”


    李東微微抬起頭,目光堅定地掃過圍聚的高誠等一眾將領,緩緩說道:“匈奴兵固然戰鬥力極為強悍,其騎射之術令人膽寒,奔襲突襲更是防不勝防。然而,我們同樣具備自身獨特的優勢。”


    “究竟是何優勢?哎呀,你莫要再賣關子了,速速講來!”高誠急得直跺腳,話語中滿是迫不及待。


    李東嘴角輕輕上揚,露出一絲自信的微笑,輕聲卻清晰地說道:“那便是他們的武器裝備遠遠不及我們。我們的兵器打造精良,鎧甲堅固耐用,弓弩射程遠且威力大。我們可以謀劃一場大包圍戰略,先以小股部隊佯裝敗退,誘使匈奴兵集中追擊,而後巧妙利用地形,從四麵合圍,再充分發揮我們在裝備與軍事協作上的優勢,將他們一舉殲滅。”


    高誠微微點頭,眼中露出一絲讚許,但隨即又皺起眉頭,憂慮地說道:“此想法頗具膽略與智慧,不失為一條妙計。


    但其中仍存在兩個棘手難題。其一,如今匈奴兵分散於晉陽的四個城門,四處騷擾攻擊,如一盤散沙卻又難以捉摸,怎樣才能設計將他們聚攏在一起?此乃關鍵之關鍵,若無法聚敵,包圍殲滅便無從談起。


    其二,即便我們僥幸成功將他們聚於一處,可又需要耗費多少箭矢以及其他武器,方能給予他們沉重打擊,使其喪失戰鬥力?畢竟匈奴兵也並非等閑之輩,其戰鬥意誌亦十分頑強,要想造成重創絕非易事。”說罷,高誠的目光再次投向地圖,似乎在那山川城池間尋找著問題的答案。


    李東挺直了腰杆,神色自信滿滿,朗聲道:“武器軍備之事已無需多慮。就在前段時間,趙將軍極為遠見卓識地為我們補充了大量精良兵器。


    足足有一百部投石車,這些投石車猶如戰爭巨獸,一旦發動,巨石唿嘯而出,可對敵軍造成大麵積的毀滅性打擊。


    還有三百架車弩,其強勁的弩力能夠在遠距離精準射殺敵人,威力驚人。五百架步弩,輕便靈活,易於操作,是近戰殺敵的利器。


    更有狼牙箭數萬支,加上原本庫存的,總計五萬支狼牙箭。如此雄厚的武器儲備,完全足以支撐我們打一場漂亮的殲滅戰。”


    高誠聽聞,不禁麵露驚訝之色,讚歎道:“真沒想到你竟籌備了如此豐富的軍備物資,實在是太好了!有了這些強大的武器助力,那些向來囂張跋扈的匈奴騎兵縱然兇悍,我們也有了與之抗衡的堅實資本,至於他們剩餘的步兵力量,相較之下就更不足為懼了。”


    高誠眼中光芒閃爍,滿是驚喜與期待,緊接著追問道:“既然如此,那你究竟打算如何巧妙化解匈奴兵力分散於四處城門、難以聚而殲之的棘手難題呢?”


    李東微微眯起雙眼,眼神中透著果敢與睿智,他從容不迫地伸出手,指向懸掛在營帳中央的軍事地圖,鎮定自若地說道:“你且瞧,在晉陽城北方向,有一處天賜的絕佳地形。那裏是一處山穀,地勢狹長逼仄,恰似一條天然的口袋,而兩側的山峰高聳險峻,仿若兩扇巍峨的大門。


    我們可先派出一支精銳的輕騎部隊,佯裝敗退,巧妙地將匈奴騎兵引至此處。與此同時,我們迅速派遣步兵主力以最快速度行軍,搶先抵達並封鎖穀口,斷絕匈奴騎兵的退路。


    而我們的主力騎兵則殺個迴馬槍,兩麵夾擊,如此一來,便能讓匈奴騎兵陷入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絕境之中。


    待他們被困於山穀,我們的投石車首先發動攻擊,巨石從高空墜落,砸向敵軍陣中,定會讓他們陣腳大亂。緊接著,步弩齊發,密集的箭雨如蝗蟲過境般射向敵人。


    在如此強大的火力網覆蓋之下,匈奴騎兵必定傷亡慘重。隻要成功將他們的騎兵主力一舉殲滅,剩餘的那些步兵就如同失去了爪牙的猛虎,輕易便可對付。


    屆時,我們再將車弩、投石車、步弩的火力全部開啟,全方位地對敵軍步兵進行打擊,必定能給他們造成難以承受的巨大傷亡。


    最後,待敵軍士氣低落、兵力大損之時,我們全軍將士奮勇壓上,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結束戰鬥,力求全殲來犯之敵,讓匈奴人知道,我們絕非可輕易欺辱之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傲世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雕並收藏傲世三國最新章節